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专项复习(资料分析题)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专项复习(资料分析题)课件

(4)随着景区级别的晋升,前往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 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影响棋山的生态环境。请 你为棋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加__强__巡__防__,__及__时__清__除__塑__料__袋__等__垃__圾__,__保__护__树__木__,___ __防__止__偷__伐__,__设__置__限__行__区__域__等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____。
资料一 人类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受孕之 后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都是未成熟的细胞。 这些细胞每一个都可以发育为成熟有机体中所有 细胞类型的细胞。这种未成熟的细胞被称为多功 能干细胞或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干细胞进一步形成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肝脏细胞以及其他所有种类的细胞,这 些细胞经过分化后,开始在人体内承担起特殊的机能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过程是单向 的、不可逆的。成熟之后的细胞是不可能再回到未成 熟、多能性的状态。下图表示细胞的某些生理功能。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题目列举的生物中没 有__分__解__者___,蕨属于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__生__产__者___; 蕨多见于棋山的阴暗潮湿处,你认为影响蕨分布的环境 因素是_光___照__和__水__分__。
(3)在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草→鼠→蛇”这条食物链 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蛇____,该食物链体 现了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各成分可依靠 ____物__质__循__环__和__能__量__流__动__(_答__出__能__量__流__动__即__可__) ______ 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6.【改编•日照】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杂草 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 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 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特征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生物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森林资源清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

数量过多时,要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抽样调查)。

2. 生物的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归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和真菌)。

②按生活环境分: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第二节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影响1.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合作关系。

4.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6. 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六年级生物期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捕食;细菌分解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呼气产出水柱)○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汗;排尿;呼出气体;植物落叶)○4、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刺鲀、含羞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⑧、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机器人,钟乳石,珊瑚不是生物)2.观察: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感官:眼—看耳—听鼻—闻手—摸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范围大:抽样调查。

范围小:逐个调查。

人口普查、森力资源的清查等不能估算。

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基本方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法。

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海藻分布)、温度、水等生态因素(花开放时间:光、温度)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重点掌握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①.变量: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这个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要会找实验变量)②.探究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性原则③.对照实验:实验组、对照组(作用:作对照)④.为什么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⑤.实验结果处理:对全班各组的结果或多次实验的结果求平均值。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六上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方法:观察。

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口诀:一需四能一都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⑴判断是否属于生物;例如珊瑚礁,钟乳石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属于生物。

⑵:通过例子判断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朵朵葵花向太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3、科学方法: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分类: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查)调查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4、生物分类的方法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空气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总结:关于温度影响生物生活的诗句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春水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蓝森林、水中植物垂直分布-阳光;山上植物垂直分布-温度南北植被分布-温度;沙漠、热带雨林植被分布-水分7、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科学方法: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9、实验设计的原则相互对照原则: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除了探究的条件下,其他的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重复实验原则:排除偶然性⑴判断自变量⑵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⑶判断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10、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实验求平均值避免偶然性的方法:选取多个实验对象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骆驼刺的根很长--适应干旱;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旗形树的树冠形似旗帜-适应风;仙人掌叶变成刺状-适应干旱12、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分别称重,在一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 150米内的水层
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应该是生产者。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一定的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
生存空间
解者。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是循 环往复;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链接,形成食物网 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食物链正确的判断依据: ( 1)箭头指向吃者(捕食者); (2)食物链的开始即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植物,其它都是动物; (3)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如:草→兔子→狐狸→狼 5、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 物体内。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 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这种自动调节 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7、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 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 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境; 并记录。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1.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和吉林省的长白山气温相近,但植被类型却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A.土壤地质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降水量不同D.生活的动物不同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这使它能够生存在什么样的地方?A.缺阳光B.超低温 C.缺空气 D.缺水3.路边的杨树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内有A.导管B.筛管C.韧皮纤维D.形成层4.将带叶枝条插入水中,在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这是因为A.导管将水分运输到了叶片B.韧皮部有输水的功能C.筛管将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D.叶中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5.保卫细胞的作用是()A.保护气孔B.控制气孔的开闭C.吸收水分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陆生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是比下表皮少,这是因为:A.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B.下表皮气孔多要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上表皮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D.上表皮气孔少可以减少氧气的散失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作用旺盛,产水多B.根系保持水土,土地蓄水多C.蒸腾作用使湿度增大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气多8.植物的根吸收进入植物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贮藏作用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并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是淀粉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10.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将天竺葵叶片进行暗处理,目的是:A.消耗掉叶绿素B.运走耗尽淀粉C.消耗尽水分D.消耗尽无机盐1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哪里?A.叶绿体B.氧气C.水D.有机物12.将叶片的叶脉切断,产生的影响是:A.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B.叶片不能正常伸展C.物质运输受阻D.以上说法都对13.农民常用地窖储存白菜,但有人拿菜时晕倒在菜窖里的事时有发生,原因是A. 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B.氧气浓度过低C.腐败气体浓度过高D.水蒸气浓度过高14.新鲜水果用保鲜袋装起来,可以延长储藏时间,主要原因是:A.水分散失少B.抑制了呼吸作用C.保温D.减少了损失15.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A.氧气的释放量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C.有机物的形成量D.水的消耗量16.为保证城市居民每天得到更多新鲜空气,应采用的措施是:A.增加草坪和草原的种植面积B.美化环境,清理垃圾C.多盖楼房,居住在高层D.每户一个四合院,使空间扩大17.在温室内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下列措施中,可以选用的是:A.降低白天的温度B.提高夜晚的温度C.提高氧气的温度D.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18.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农业生产上主要采用①合理密植②增加植株的密度③间作套种④多施肥多浇水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19.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B.遭受病毒的侵害C.敌害多D.人类的活动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0.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荒漠21.下列关于绿化校园的设计不合理的是A.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的布局做较大的改动B.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C.教学楼前适宜种植高达的水杉D.应该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22.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土地面积的一半。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六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P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2、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P14▲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P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者湘同。

4、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关键: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者________________ 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鲁教版六年级全册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六年级全册生物复习提纲

六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P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2、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P14▲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P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4、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关键: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E 叶绿体 、D

(3).若甲取自植物绿色遗部传分,则细胞具有绿色部分的结构是
[
]___D__N__A__。
精品课件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A 〉
A、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快速地盖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地盖上 C、在载玻片中央先滴一滴清水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吸水纸从对側引流 3.下图是“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中的几个实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GO
精品课件
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C 〉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断流出
B.长江源头水不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

D
2.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
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出反应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 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 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 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显微镜的使用 P45-47 的图要掌握 ▲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
答。案∶〈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C; 〈3〉 〈光适5〉照合实;生验存完的〈毕自4后然〉,环排用境除过中偶的。然鼠性妇,应减该少怎误样差处;理?〈5〉把鼠妇放回
精品课件
2.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中, 提供的实验器材有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友情提示∶蚯蚓靠湿润的体表呼吸)
量 降低

〈4〉图中的鼠、兔、蛇、狐和鹰在生态系统中充
当 消费者
。如果草受到农药的污染,那农药含量
最多的生物鹰是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 〉
A.海洋生态系统
B.河流生态系统
C.生物圈 统
D.陆地生态系
3.生物圈中C 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
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精品课件
B.一座城市
④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描述现象与得出G结O 论是
不相同的
精品课件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
精品课件
知识巩固∶
1.同学们作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根据实验,你提出的问
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B 坏,甚至造成草原沙
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精品课件 B.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 系统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①生产者---绿色植物;
②消费者---大多数动物;
③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知识巩固∶
1.下图是我市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植 物和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最多能找到 5 条食物链。其中能量消耗最多
的一条食物链
是∶ 草
草→鼠→蛇→鹰
。该食
物链中生产者是

〈2〉从食图物中可以看出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主要

相联精系品课。件
〈3〉若农田中青蛙被大量捕杀,将导致农作物产
A.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的空间都是属于生物圈
D.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为绿色植物生存所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C 〉
A.水和空气 B.阳光 C.葡萄糖,淀粉等有机 物
D.二氧化碳
精品课件
环境对生物的影 响
4.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C 〉
A.大米→鼠→蛇→人
B.阳光→青草→鼠→蛇→人
C.青草→鼠→蛇→鹰
D.营养物质→鼠→蛇→鹰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


A.蚕吃桑叶
B.狼吃兔子
C.蘑菇从腐烂树木中摄取养料
D.蛔虫摄取人小肠内的营养
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精品课件
第一章观察植物细胞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C、观察使用时一定用右眼看着目精品镜课件 ,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4.实验分析∶
〈1〉.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 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专用的 擦镜纸 轻擦。
(2).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 下方右,下要方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在操作物显镜微镜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

精品课件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我们身 边的生物
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②注意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③注意个人安全
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GO
精品课件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 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 理、撰写调查报告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
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 观察的物体。
精品课件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 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 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精品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
②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 统
③海洋生态系统 ④淡水生态系统 ⑤湿地生态系统 ⑥农田生态系统 ⑦城市生态系统
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 相联系的,生物圈是一 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最多,非生物环境范围最大
GO
精品课件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 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 泡,动物细胞没有。
精品课件
知识巩固∶
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甲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乙
图,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 护作细用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和保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B
是∶

〈2〉假使的提出与实验结果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 〉
A.修正实验结果与假使相符合 得出结论
B.不再重做此实验直接
C.重新提出假使再进行实验 问题
D.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
〈3〉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__不同外 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是1只,为什么?
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
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别厚. ④旗形树∶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②蚯蚓对土壤的影响 ③沙地上栽种植物对沙地的影响
GO
精品课件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1.观察法∶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记录,可用肉眼或仪器 2.调查法∶
3.收集和分析资料∶文字.图片.图表.音像资料 4.实验法∶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部分提 供物质和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GO
精品课件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 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 “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 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富集)。
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 动方向相反,与物象所在的位置相同 (简记:哪偏向哪移)。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 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 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精品课件
知识巩固∶
1.下列四组显微镜中,能够将一个细胞放大160倍的是〈 B 〉
①尝试书面表达问题∶尝试根据日常生活、资料信息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
②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假 设要紧扣问题,可正面和反面〈肯定或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
③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 照实验。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对照实验,设计对 照实验时∶ A.一定要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B.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 变量只允许一个〈即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控制变量要相对立,,其 它因素要完全相同〈即等量原则〉。C.为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使结果更真实,还要设置重复实验(用多只动物或多次实验过程)。
精品课件
知识巩固∶
1.你想调查一块草地某种植物的密度,最好采取的 方法是〈 C 〉
A.大体上进行估算
B.一点不漏地数草数量并量地
C.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D.划格后逐格计算再累加
2.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B


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不要下水调查
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