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0001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优质ppt版本】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优质ppt版本】

答案 A 由图示信息知,该区域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
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②处地形部位的是 ( A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 A 结合该流域景观图知,②处地形部位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陡崖处等高线重合,据此判断A正确。
命题视角二 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相结合的综合判断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6)判读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 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 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 气温差异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 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 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m。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 光照差异
高于阴坡
命题视角一 结合景观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断
读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事实相符的是 ( A )
A.河流为外流河
B.湖泊为内流湖
C.①处地形起伏大 D.河口处无沙洲形成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特征
判读内容
数值范围与极值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闭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作业(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作业(人教版)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精练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陕西省西安期末]我国许多寺庙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之中(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最符合上图中寺庙选址的是( )2.图中该寺庙呈现的主要意境是( )A.门对浙江潮B.钟声两岸闻C.古寺半空悬D.深山藏古寺[2022·江苏省泰州市期末]2021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永嘉县岩坦镇出现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导致近百人被洪水围困。

图1为“该区域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堰塞湖疏通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1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地点是( )B.b C.c D.d4.有关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体一致,易控制河流流速B.溢洪道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C.堰塞体堆积物疏松,宜开凿溢洪道加快排水D.堰塞体抬高河流水位,可大力开发水能资源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溅 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6.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河流沿岸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势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8.图示河流河口段( )A.落差大,水流湍急B.径流丰富,季节变化大C.水量少,水位低D.结冰期长,冬季有凌汛考点精练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2022·河北承德模拟]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a B.bC.c D.d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3.图中陡崖(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 mB.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下图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 m的峡谷。

2019-2020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等高线地形图一轮复习(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等高线地形图一轮复习(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等高线地形图一轮复习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A.100米≤H<200米B.200米≤H<300米C.200米≤H<400米D.300米≤H<400米2.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1倍,同时实地范围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坡度增大B.表达的地理事物更加简略C.新比例尺为1:200000D.相邻两条等高线间距离比原图扩大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30°N)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陡崖②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A.20m B.40m C.95m D.100m4.图中陡崖①②③④四处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5.当图中⑤地某一直立物体朝向正北的影子长度与其高度相等时,当地所处的月份可能为( )A.3月或5月B.6月或7月C.8月或10月D.11月或1月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1个月内连续两次该来到地进行野外考察,在山顶通过测量发现两次的日出方位完全相同。

当他们沿河流考察时发现,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12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地理兴趣小组成员第二次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5日B.5月1日C.8月7日D.11月5日7.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A.a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抬高水位,便于灌溉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10米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58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Q 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米B.390 米C.490 米D.790 米9.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8 米B.318 米C.368 米D.418 米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一河流某次洪水过程中湖泊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2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对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2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对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习题及解析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

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下面1~2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D.冰川侵蚀作用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45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B.乙C.丙D.丁4.每年的5月是珠峰登顶的窗口期,主要原因是()A.氧量较多B.风雪较小C.白昼较长D.气温较高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

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

据此究成下面5~6题。

5.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6.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A.暖干B.暖湿 C.冷干D.冷湿7.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①相对湿度①气压变化①气温水平分布①气温垂直分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面第8题。

8.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读右图,完成下面9~10题。

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米B.55米C.60米D.65米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河流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则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A.15米B.40米C.65米D.90米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坡度_平__缓___
中间_疏___,四 盆地
周密
无限制
四周_高___、中间 _低___
平原 稀疏、_平__直___ 低,__0~__2_0_0 ______米
平坦广阔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核心突破]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1)判地势: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判断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地势特征;有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可根据河流的流 向判断地势特征,如台湾省河流多自东向西流,说明地势东高 西低。 (2)判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__海_拔___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_相__等___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 同图同距
图上等高距一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特征
含义
闭合, 不相交
等高线是_闭__合___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 定全部闭合);等高线一般不相交(_陡__崖___处除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基础清单]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图中 A、B 两点适宜修建水库坝址的是____________,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村计划修建引水渠,在拟定的Ⅰ、Ⅱ两个方案中,较合理 的是________。 (3)在 C、D 两地适宜大面积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 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 航空港 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
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返回导航
3.宏观地形地势的判读 (1)平原:海拔在___2_0_0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___丘__陵___: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 疏,坡度较和缓。 (3)___山__地___: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 集。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 分__密__集____,而内部明显___稀__疏___。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②等高 判断
线密集的河谷,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③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④ 水文
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 特征
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③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
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农业生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
产布局 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
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
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3)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①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和判读课件新人教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和判读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理基本技能
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和判读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考点三 等值线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回归教材
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__ 高度 __相等。
2.同图等距: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等
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
【研题悟法】为了避免过于繁杂的计算,高考试题的情境一般为 等高线疏密大体相当的多幅等高线地形图构成。在此前提下,比较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大小的方法如下:
(1)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线 距越小,坡度越小。
(2)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 越小,坡度越小。
【名师指津】本题从新的角度,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判读方 法。落差的判读,漂流需要一定的落差。经纬度定位考察具体的地 理特征。
【跟踪训练3】(2015·雅礼中学月考卷二)读图幅相等的四幅等高 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D).④图
>500米
等高线较密集,呈条带状,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中间低,四周高
边缘等高线较密集,数值较大;中间部分等高线 较稀疏,数值较小,面积较大。
【例题1】(2016·江苏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 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 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高于高的”:200m等高线闭合区域,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高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范围如下所示:
“高值”<H<“高值”+等高距 如上图中,B地海拔范围是:200m<HB<300m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 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 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练案[2]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单项选择题(2022·河南洛阳模拟)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地形及河流略图,不久后该区域发生了袭夺现象,袭夺点在甲地。

据此完成1~3题。

1.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B)A.流速快B.流速慢C.流量大D.流量小2.河流袭夺发生后流量减小的河段是(D)A.①B.②C.③D.④3.河流袭夺发生后乙河段比袭夺前(A)A.流速加快B.流速减慢C.流量加大D.流量减小[解析]第1题,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两河交汇处能形成三角洲,离不开流水堆积作用发生的条件:流速减慢,从等高线看,河段②比降较小,故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流速慢。

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③河为“侵蚀力强的河流”,河流袭夺发生后,③河抢夺了④河段的上游,流量增加,④河段因失去袭夺点上游来水而流量减小;①、②两河段均在袭夺点的上游,流量不受袭夺影响。

第3题,乙河段为④河段支流,据上题结论,袭夺发生后,④河段流量减小,水位下降,加大了乙河段到交汇处的水位落差,致使乙河段流速加快。

(2021·浙江宁波模拟)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

读下图完成4~6题。

4.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多处设立风力发电机组,该学习小组发现甲地并不适宜。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地最可能是(D)A.山峰B.火山口C.天坑D.湖泊5.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沿图中虚线测出各测点地下同一岩层顶的埋藏深度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该虚线处地质地貌为(A)A.背斜谷B.向斜谷C.地堑谷D.断层谷6.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C)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解析]第4题,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可知,图中乙、丙两条河流流入甲地,可能积水成湖;天坑的海拔明显降低,则等高线应是密集分布并向里数值减少;火山口比周边的地区海拔高,而甲地位于海拔较低地方,因此不可能是火山口;甲地为海拔较低的地方,不可能是山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2015 •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位:m )图。

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 .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2. 图中310 m 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解析:第1题,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 D 项正确。

第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 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 确。

答案:1.D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75 mB. 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D.①④A 项正(2018 •天津十二区县模拟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C.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D.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解析:选D。

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 1 200 m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5 m, L i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 1 200 m L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 1 200 m,则该剖面图是依据L2绘制的,故D正确。

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大于25 m、小于75 m,则A错误;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⑤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贝U B错误。

(2018 •福州模拟)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据此完成4〜5题。

4.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 500 mB. 550 mC. 600 mD. 650 m5. 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 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

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 丁处解析: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2m第5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

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

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答案:4.B 5.D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法国地形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1)据图说明法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2)分析说明我国地形地势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解析:(1)地形地势特征要从地势高低起伏的趋势、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方面进行描述。

(2)我国地形地势对河流特征的影响可从流向、落差、流域面积、支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北平原面积广阔。

(2)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上游的地势高,落差大,流速快,河道多平直,河床多呈“V'字形,流域面积多狭小,支流少,中下游地势平缓,河流流速慢,河道多弯曲,河床多呈槽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 •南昌检测)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1〜3题。

1 •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B. 17 m A. 15 mD. 37 m2.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 ) A. —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3.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① D.④解析: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 10 m ,瀑布处有320 m 、330 m 、340 m 三条等高线相交, 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 ;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 m ,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 m,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 314 m 故瀑布落差小于 36 m 由以上分析可知 C 正确。

第2题,图中① 处与其西北方向的阴影区域都位于310 m 和320 m 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可看出阴影区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这两条等高线间距越来越大,则表明沿该方向坡度逐渐减小,故B 正确。

第3题,图中②西侧距离山脊较近,因此公路会急转弯,视线会受到阻挡,凸面镜应设置在急 转弯处。

图示②位置为公路急转弯处,故B 正确。

答案:1.C2.B3.B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 陡峻的山崖活动。

读图完成 4〜5题。

4. 猎人爬上山顶时,他可以看到的地点是 ( ) A.甲 B .乙 C.丙D. 丁5. 猎人想捕获山羊,可选择蹲守在 ( )A.①处 B .②处 C.③处D.④处解析:第4题,图中的山峰海拔 887 m ,猎人站在山顶上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看, 甲处附近与山顶之间存在一高耸的地形, 不能通视;乙处与山顶之间隔着一条山脊, 不能通视;从丙处到山顶属于凹坡,能通视;从丁处到山顶属于凸坡,不能通视。

第 5题,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①处为山麓缓坡地带,③处为山谷,④处为山脊,②处有多条等C. 35 m B . —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B .②C.③高线重合,存在陡崖,地势陡峻,可能有山羊活动。

答案:4.C5.B(2018 •江西八校联考)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

6 •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那时马厩最有可能位 于() A.① B .② C.③D.④7.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 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若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 )A.① B .② C.③D.④解析:第6题,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 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

第 7题,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 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 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

图示四个地点唯有①地符合条件。

答案:6.B7.A(2018 •德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 分布图。

读图,完成 8〜9题。

新老图砌地砌地咼&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D.自西向东9•能正确反映沿MN 线地形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 )解析:第8题,首先要特别注意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是指向正南方位, 因此本图的基本方位分布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再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分布特点和干支流关系判断, 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

第9题,读图可知,沿 MN 线地势先降低后升高,且M 海拔高于50 m , N 海拔等于50 m ;沿线穿过e — d — c —b —a 地层,结合地层的新老关系和地 层间距可判断 A 选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8.D9.A(2018 •福建八县联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注: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10. 为正确显示 K 地的地势起伏状况,沿图中 MN PQ 线作地形剖面图,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11.沿AB CD MN PQ 四条登山线路到达 K 点的过程中,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 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A. MK 或 NK B . PK 或 QK C. AK 或 BKD. CK 或 DK解析:第10题,从MN 沿线看,K 两侧为河流,故中高周低,与②符合。

从PQ 沿线看,K 两侧为山峰,K 处地势低,故④符合。

第11题,由“行到水穷处”可判断所选择线路是沿 河流上行的;由上题分析可知,K 位于鞍部,地势较两侧山峰低,容易起云雾。

故MK 或NKC.自东向西0-u n o o(X 6 5 4 3 2 1线路符合题意。

答案:10.D 11.A、综合题(共46分)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凸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4分)(3)下面地形剖面图是沿图中剖面线AB MP RQ中的进行绘制的。

(2分)(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 ,原因是。

(8分)(5)近年来,该地攀岩运动发展迅速,说明该地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8分)解析:(1)河流总是发育于山谷中,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图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b、d o (2)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不是经纬网地图,因此方向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析,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图中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20 m,陡崖的相对高度在40〜80 m之间。

(3)地形剖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

图中地形剖面图起点超过240 m剖面图中只显示河流干流,而AB 线和RQ线均通过了支流,与剖面图不符;MP符合剖面图。

(4)河流流量越大,水流越平稳,越有利于通航,图中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流量大,适宜通航。

(5)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b、d(2)自西向东80(3)MP(4) 乙河段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5) 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于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观赏;攀岩岩壁距离城区较近,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等。

13. (2018 •合肥模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北电------ tJUft 羽Si ”:小曲口商躍(1) 说出图中D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