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合集下载

论述题【可编辑范本】

论述题【可编辑范本】

(七)论述题1、试述我国高等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答: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规划与研究开发的能力。

2、联系实际论述土木工程发展的前景。

答:1、功能要求多样化;2、城市建设立体化; 3、交通工程快速化;4、工程设施大型化(七)论述题1、试述我国发展“绿色建材”取得的初步成果?答:A、利用废渣类:废弃物为基料研制的砖制品取代粘土砖已趋于成熟,工程中已大量应用;B、采用化学石膏制板产品,以磷石膏、脱硫石膏、氟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生产“绿色建材”;C、充分利用白色污染废弃物,经粉碎后,采用刨花板(或中密度板)生产技术生产保温板系列产品、复合夹心板材产品来代替木材。

D、利用稻草或农植物秸秆为填料,加水泥蒸压生产水泥草板.E、采用高新技术生产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功能“绿色建材"。

F、水泥的生产从综合治理寻求出路。

2、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的墙体改革已取得的成果有哪些?答:(七)论述题1、联系实际,试述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答:当遇到地基不均匀、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高差悬殊等情况时,在建筑物的特定部位设置沉降缝;还应合理安排建筑物间的距离;尽可能采用轻型结构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以增强结构整体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等。

2、简述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答: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状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七)论述题1、试述高层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答: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论述题是什么

论述题是什么

论述题
论述题(essay item),亦称“自由反应题”。

主观题的一种。

被试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清晰而全面地阐述自己观点的题目。

这类题目重在考查被试对问题的理解深度、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等多种高级能力。

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易受评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

论述题就是要长篇大论,跟写议论文一样有例证最好,尽量详述。

从简答题到问答题再到论述题,最大的变化是设问的内容。

不是说同样的一个问题叫简答题你就可以少写点,叫问答题你就多写点,叫论述题就放开了写;而是设问的内容本身就决定了答题的深度。

对于简单的论述题,由于应说明的问题较少,用不着写出提纲,审题的过程就是答题提纲打腹稿的过程,审完题就可以直接答题。

但要注意,动笔前仍需周密地思考,考虑好应答的观点和顺序之后再动笔,切莫拿着试题不认真思考就回答,想到哪儿就答到哪儿,答到哪儿算到哪儿。

有的同学是题答了大半才发现“方向”不对,划掉了重新再答,结果这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2.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5.试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6.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7.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这是因为8.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9.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0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购买小额股票是否实现了资本民主化11.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3.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1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15.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16.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7.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18.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联系起来?1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差别2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2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22联系实际谈谈矛盾的普遍性与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方法23..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

1.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1)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论 述 题

论 述 题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用实事说明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死者达30万人以上。其他屠杀惨案。? 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 “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国居民死亡。? 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 掳掠大量的中国劳工。? 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前途和规律: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一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进程和方针: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坚持持久抗战方针,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乃至最后取胜。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论述题目

论述题目

1.评述韩非法、势、术结合的思想2.试述孔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试论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

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5.试论述孙中山对西方宪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6.试论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7.试论章太炎的“四权”思想。

8试述《唐律疏议》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体现9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10试述曾国藩“一秉于礼”的法律思想11试述梁启超法律、道德“相须为用”的主张12试述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法律思想的内容和意义13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14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15论述孙中山“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16试论章太炎的“损上益下”的法律观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律思想18沈家本法律思想内容19试述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20简述道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21谈谈孙中山建设资产阶级法治国家的主张及其历史意义22、王夫之提出的“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23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有什么影响?24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25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内容及特点26、管仲在政治法律上的革新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27、为什么说没有儒家的“礼治”,也就没有法家的“法治”?28、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根据法家是以人性论和进化观作为“法治”的理论基础的。

29、法家是如何推行“法治”主张的?30、如何理解商鞅的法的起源与变法论?31、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32、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3、张裴《律表》中的法律观。

34、《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35、黄宗羲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36、洪仁轩所主张的法制中有哪些资本主义因素?37、洋务运动的法律思想。

38、沈家本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法律思想。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过程和理论的学科,其中有许多论述题涉及到教育的不同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学论述题:
1.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论述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什么?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它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
2.学习理论: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等。

探讨这些理论对于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影响。

3.教育制度和改革:论述当前教育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

思考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4.教育心理学:探讨学生的发展、动机、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如何影响教学和学习。

5.教育技术:论述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角色和影响。

讨论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

6.多元文化教育:探讨教育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同文化、种族和背景的学生。

讨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和实践。

7.教育伦理:论述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伦理标准,包括教育公平、学术诚信、师德等方面的问题。

8.教育评估:探讨教育评估的目的、方法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和教学质量。

论述题

论述题

论述题(共 21 题)1.什么叫防跑车装置?其类型主要有哪些?答案:能够防止在倾斜井巷中发生跑车事故的装置,叫防跑车装置。

常用的防跑车装置的类型有保险绳和阻车器。

1、保险绳有单绳式保险绳和环绳式保险绳。

2、阻车器斜巷串车提升时,阻车器按规定安设在斜巷上部平车场入口、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及各车场,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和滑入斜巷发生跑车事故。

阻车器按其组合数量分为单式和复式;按阻车部位分为阻轮式、阻轴式、阻碰(矿车碰头)式和阻挡(矿车底档)式;按动力方式分为手动式、气动式等。

阻车器的结构多种多样,其中手动阻车器在斜巷串车提升中较为常用。

手动阻轴式阻车器,由阻车爪、操作手把和轴等组成。

阻车器由夹板和螺栓固定在轨道上,扳动操作手把可使轴在轴承中转动,带动阻车爪摆动,从而达到开启或关闭阻车器的目的。

手动阻车器的特点是:无须动力装置,结构简单、就地操作比较方便,运作灵活,通用性较强。

2.《煤矿安全规程》对钢丝绳在不同用途时的检查制度、方法及使用要求,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案:新钢丝绳悬挂前对每根钢丝绳做拉断、弯曲和扭转三种试验,并以公称直径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几条规律必须遵守:1、已试验合格准备悬挂的钢丝绳,必须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或锈蚀。

2、根据新钢丝绳悬挂前的试验结果,如果其中不合格的钢丝断面积和钢丝总断面积之比,专为升降人员用的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达到6%,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达到10%时,都不得使用。

在用钢丝绳也应当做定期试验:(1)提升钢丝绳的定期试验,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6个月试验一次。

(2)升降物料用钢丝绳,自悬挂时起,经过一年后做第一试验,以后每隔六个月试验一次。

摩擦式提升机用的钢丝绳、平衡钢丝绳,以及直径为18毫米及以下斜井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不在此限。

(3)在定期试验中,经拉断、弯曲试验,不合格的钢丝的断面积之和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25%的钢丝绳,必须更换。

论述题

论述题

名词解释1、上官体:初唐在贞观诗坛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的诗人上官仪,宫廷文人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内容上应制诗,以宫廷文学应制咏物为特点,以“绮错婉媚”为本,缘情体物,密附婉转而绮错或文,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艺术上追求对仗,言辞华美,重视诗的形成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凄凉是风的敷衍雕琢;代表作:《早春桂林殿应诏》“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他上承杨师道,李白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

2、沈宋体:“沈宋体”是律诗的别称。

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趋于定型,是在诗律创作上形成的规范;内容上沿袭前人,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人生后期的贬谪诗颇具真情实感;在格律上,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五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辞采精丽,但不足以开一代新风;对后市的影响:沈宋体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的过度,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各种律诗体式的定型,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代表作:宋之问的《度大庾岭》“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天长地阔领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此诗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3、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四人都为初唐后期的宫体诗人;内容上:在前人和时人的基础上对对仗又做了探索和规定,诗歌格律探索上承上启下;四人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他在五律方面的成熟已超过杨炯,是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胡应麟《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为超然。

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相。

”代表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李峤的诗歌创作因重技巧而乏情思,多为奉命或应制之作,但这些都是合律,且十分讲究修辞技巧,在当是五言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的作用4、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尔反映农家现实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库:论述题大汇总《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④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2.(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3.(1)雄辩色彩。

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人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两个特点在文中配合,构成了孟子的雄辩。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4.(1)奇幻谲诡的想象。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3)细腻逼真的描写。

(4)谐趣和讥刺横生。

5.(1)“美政”理想。

(2)深沉的爱国情感。

(3)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

(4)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6.(1)精巧的剪裁和安排,使用“互见法”。

(2)人物之间相互对比映衬。

(3)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4)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7.(1)叙事成分相对增加。

(2)抒情真挚浓烈。

(3)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突破了《诗经》四字句格式,以五言和杂言为主。

8.(1)《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醇厚真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无论叙述描写,全都明白如话,而细加体味,又无不含蕴丰富,表现了多层次的真挚情感。

9.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之作。

他前期作品,在抒写志向与抱负的同时,也常常弥溴着战乱环境所赋予的悲凉慷慨情思和人生无常的叹息。

即使他前期的宴游诗,也时带一种苍凉意味。

(2)曹植后期的作品则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倍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赠白马王彪》。

10.(1)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就是说他的诗既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

形成了既华丽绮美、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

(2)曹植诗艺术的成就还表现在注重对称之美、注意语言锻炼方面。

曹植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

(3)曹植的诗歌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钟嵘也说他的诗“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认为他兼曹操、曹丕之长,而各避其短,“魏诗至子建始盛。

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

”(成书《多岁堂古诗存》卷三)11.(1)阮籍的《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因为阮籍是用深刻的哲理思索观照人生,他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人,因而也就更沉痛。

他不是个人命运的“忧生之嗟”,而是理性思索后对普遍人生悲剧的阐发,所以显得忧愤深广。

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阮籍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所以也显得意蕴深沉。

(2)另外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

这是因为,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他除了在生活上饮酒狂放之外,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方式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由于玄学老庄的影响,他就在理想中向往一个自由翱翔的无何有之乡,一个心境澄明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

这种玄远朗澈的境界,这种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象。

再加上清丽流畅的语言,便读者获得一种清逸玄远的感受。

阮籍的《咏怀》诗,熔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刨造了抒情诗的新形式。

12.(1)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左思家世儒家,他的立身之道主要是儒家的人世思想,他的诗中充满了坚定的自信与慷慨的抱负。

(2)左思的诗歌充满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出身寒素之家的左思,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

(3)既然建功无门,左思在另一部分诗中表现了遗世归隐的超脱思想。

即使这样内容的诗,左思也是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雄健。

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卷上、卷中),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13.(1)鲍照的乐府诗具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

他把惯用的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

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

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

其抒情特色是外露、强烈、流畅而节奏急速。

常常是一种感情突然爆发,发则滔滔不绝。

(2)鲍照的诗语言亦自有特色。

他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憾人心的效果,所以被称为“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3)鲍照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鲍照《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

前此的杂言是以四言或五言为主,七言为辅。

曹丕的《燕歌行》每句用韵,且一韵到底,不利创作。

鲍照加以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便诗歌音节节奏铿锵顿挫,更便于表达奔放恣肆的感情应。

鲍照的大胆革新积极创作,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诗的创作。

14.(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他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是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

(2)形成陶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于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由于他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所以在诗歌创作中情绪平和,没有激烈的,情绪变化,没有巨大的情感起伏,远离了在政治上建立事功的强烈追求或怀才不遇的无限悲慨,而于田园生活日月之中自得其乐。

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是诗歌大师语言功力炉火纯青的极致化境。

元好问说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

15.(1)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李白诗歌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的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力,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2)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着生发的狂放精神。

李白诗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与庄子的散文特色相类似。

(3)李白诗的意象和语言风格: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由此可以看出,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16.由于生活知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区别的。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

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

相比较而言,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更接近陶渊明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2)孟浩然遇景入咏时,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意。

比王维帜做更能给人以洗尽铅华之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清省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

(3)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恃点。

尽管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

观其全诗,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

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不似王维的工笔。

17.(1)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其六)所谓“亲风雅”,实际是重兴寄,表现为写时事的写实倾向,把文学从侧重抒发个人情怀襟抱引向写民生疾苦,开拓创作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