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在参与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深感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伟大和重要性。
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听取老一辈革命先辈的讲述和与当地人民交流,我进一步了
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以及红军在革命战争中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牺牲精神。
在红色寻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
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入
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这对我个人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
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认识到,只有坚守初心、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
予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与红色寻访的活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
我见证了中国革命取得的
伟大成就,也亲眼目睹了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这使我深感自豪和自信,同时也激
发了我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热情。
此外,通过红色寻访活动,我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寻访
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了一个个任务和目标,锻炼了
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的来说,参与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深刻认识到革命
烈士的艰辛付出和悲壮牺牲,激发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
同时,我也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将来的学习
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践行红色
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红色寻访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红色寻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红色寻访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而红色寻访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在我参加的红色寻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也对爱国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我参加红色寻访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红色寻访的背景和意义红色寻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了解和传承我国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质。
通过走进历史,聆听革命先烈的事迹与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这种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红色寻访的组织与实施红色寻访活动需要组织者提前进行调研和策划,并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组织者通常会租用旅游车辆,派出专业导游带领参与者参观红色历史遗址和纪念馆。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会向我们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事件及相关的史实,同时还会邀请当地的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等人物为我们分享亲身经历和感悟。
四、红色寻访的重要意义红色寻访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寻访活动让我们亲身感受和了解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不屈精神,使我们深受启迪,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信念。
2. 传承红色基因:参与红色寻访活动,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红色基因。
这些基因包括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信仰、为实现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的奋斗精神、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毫不动摇的共产主义信念等。
3. 培养实践能力:参与红色寻访活动,我们不仅能够增长见识,了解历史,还能够锻炼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主动组织、协调,同时与队友进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发掘南京民俗文化红色精神之旅心得:了解历史,了解自己

近日,笔者参与了一次以“发掘南京民俗文化红色精神之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次行程中,我与团队成员一同深入民间、走访红色遗址、探寻革命历史,领略南京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红色精神,让我更加深入认识了南京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与美丽风光。
一、寻访民俗文化奥妙在这次“红色精神之旅”中,我们前往夫子庙,参观了历史悠久的扬州人帮会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这个闻名于世的帮会有数百年的历史,由扬州人“沈同山”发起,目的是为了互助、团结和保护同乡,长久以来为扬州民间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随后我们探访了南京先民之家,了解到多个南京传统文化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金石学、玉器、古董及历代文房四宝等,给人以强烈的文化氛围。
在体验珠算和金石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仅它们在文化及历史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承载了南京市民的一种民俗文化。
我们还走访了鸡鸣寺和藏珑佛坛,探寻了南京人民深深信仰佛教的文化信仰。
这次活动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融入民间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机会,在了解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背后,我们也领略到了红色精神之所在。
二、追忆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南京是全国优秀的革命传统基地之一。
在这不可多得的红色历史遗址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些年一夜之间没了父亲母亲的儿童们的苦难,同时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缔造者们的坚持与努力。
我们走访了南京大学革命旧址、南京中山陵、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红山刘少奇墓、张瑞芳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
在导游的讲解和史实澄清下,我们逐步认识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过程、特点,更能领悟到这个时代中所蕴藏的历史启示和道德力量。
在这个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南京人民挺身而出,为人类开拓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从此,南京人的功绩就成为了一个别样的标志:红色精神。
三、红色精神,“忠诚、勇敢、自信、坚持”“忠诚、勇敢、自信、坚持”——这是红色精神的内核,更代表了当代南京市民道德风尚和奋斗精神。
走过普通市民的职场和家庭,我们看到的红色精神贯穿着他们的各项日常生活,以细小之处见进取之心、见重视之心、见不屈之心,更体现出民俗文化的形式多样,内涵深厚。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南京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一、前言本次南京社会实践是我校组织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南京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人文风情,收获颇丰。
本报告将对我所参与的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
二、实践活动内容1.深入走访南京历史文化名胜区我们首先来到了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区,包括夫子庙、中山陵等景点。
在夫子庙,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山陵是我们深入了解近现代历史的重要场所,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和他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通过这些走访,我深刻感受到了南京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化。
2.参观南京市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院是南京市的一座重要博物馆,展示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南京这个城市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欣赏到了许多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无形的财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3.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在南京社会实践期间,我们还参与了社区的志愿活动,为社区老人做家务助力,为社区的环境整治出一份力。
这些志愿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融洽,也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与南京高校学生交流为了更深入了解南京的大学生活与学术氛围,我们还参观了南京的几所高校。
通过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生们的交流,我对南京的高等教育环境与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与南京高校学生的交流不仅提升了我对学术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思维和眼界。
三、收获与感悟1.历史文化的底蕴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南京的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下去。
2.社区志愿活动的意义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实践报告: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
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
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
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
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
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
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
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
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
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南京市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民俗文化颇具特色。
在红色暑期社会实践中,对南京民俗文化进行寻访与总结是一项有意义且值得推广的活动。
1. 移花接木的技艺
在南京的传统艺术中,移花接木是一种独特的技艺,通过在盆栽上移植花木,形成独特的景观。
在实践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移花接木的历史渊源、工艺技巧和传承现状,增进了对这一技艺的了解和尊重。
2. 传统手工艺品
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丰富多彩,如剪纸、扎染、刻绘等,展现了南京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丰富创造力。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学习了这些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还体验了制作过程中的细致和耐心,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珍贵。
3. 南京古建筑文化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古建筑文化遗产,如中山陵、明城墙、夫子庙等。
在实践中,我们参观了这些古建筑,了解了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感受到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寻访南京民俗文化、了解传统手工艺和参观古建筑,我们深入体验了南京特有的文化魅力,增强了对南京民俗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这样的红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促进了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南京的民俗文化。
大学生南京暑期社会实践体会

大学生南京暑期社会实践体会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在放松的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南京进行社会实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段时间里,我与南京的社会、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多。
以下是我对南京暑期社会实践的体会。
一、历史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
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博物馆里,我深刻感受到南京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文物中了解到南京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
我也有幸参观了夫子庙和明孝陵等历史文化景点,这些景点都为我展示了南京的背后故事,让我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二、社会问题的触动社会实践不仅让我接触到了南京的历史文化,还让我深入了解了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
在一个社区调研的活动中,我看到了贫困家庭的困境和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出一份力。
通过与社区的居民交流,我了解到了南京在社区建设中的努力,也得知了很多社工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
三、拓展视野的交流机会在南京社会实践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一些交流活动。
通过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交流,我了解到了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
这次交流让我深感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
此外,我还与当地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南京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南京的社会实践中,我所参与的团队合作十分融洽。
我们一起制定了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等任务。
通过与队友们的合作,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个人成长的收获南京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个人有了很大的成长。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
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
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
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
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
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
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
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
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
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过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金陵工巧、金陵十八坊等民俗文化馆,与民俗文化零距离,初探民俗风貌,感受民俗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们还拜访了剪纸编织大师、____(省、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脱胎京剧脸谱传承人、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程少岩老师和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万桂明老师,在大师们的介绍和聊天中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参观和采访,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
除了民俗故居,南京城墙也是南京文化传承的重点,而少年儿童也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以我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
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
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心得体会
随着实践的推移,南京的旧民俗文化正一步步远离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汇合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蕴。
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保存也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的感情,传播南京“根”文化,我院8名大学生共同组织开展“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我们通上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南京文化浓厚的地区,进行实地踩点,为活动路线设定合理提供可行性,此外设立具体活动流程,并收集民俗资料,为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保护南京古城墙,让见证历史的城墙更好生存。
7月11日至25日,动科学院南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南京历史民俗文化寻访”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
南京城墙建于____年到____年,总长度超过35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
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京城墙目前尚存25公里长,总长度仍为世界第一。
通过活动路线的协调,小组成员们决定把东水关遗址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沿着秦淮河与城墙行走。
活动以团队竞争模式开展,每名大学生带领3-4名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沿途寻访民俗与历史文化。
活动中途径金陵制造厂与大报恩寺,胡老师为大家悉心讲解了它们的由来与历史变迁。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此外,我们也来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
夫子庙东、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对其中的民俗文物进行了深入了解,也与一些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交流以及合影。
在参观甘家大院中的梨园雅韵时,正赶上南京白局评话表演节目,台上表演精彩,台下观看有味。
地道的南京评话,精湛的表演艺术,传承着悠久的南京民
俗文化。
随后沿路参观了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明细的家谱,简练的文字介绍,对甘家大院有了基本的了解。
顺着导览图中的线路展示,在欣赏大院中,找到了临展馆,那里陈列着南京历史以来的各种民俗。
沿着游览路线,走过金陵工巧。
其中的剪纸纺里,剪纸师傅一边不紧不慢地剪着各式精美花样,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剪纸的艺术。
旁边的编织纺里,编织阿姨悠悠地编织着美丽的图案,小小柜台摆满的物品都出自她之手。
聊天中,阿姨说道“退休后,我来到这里工作,编织也是我的爱好,同时也是一种传承。
”能工巧匠,民俗艺人在金陵工巧中随处可见。
一路游览下来,队员们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
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1、参观体会: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
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当然,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增强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自己人生的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小伙伴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去完成任务,我想我们都是觉得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会让自己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
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抱怨,反而有很多欢声笑语,拉近了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2、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强了合作精神。
对南京____(省、市、区、县)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使得我们更喜爱南京。
我们要把这次事件活动进行总结,引导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民俗文化,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中来。
同时,我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做出了贡献,在此活动中,团队与孩子们也学习到一定的南京民俗文化知识,小朋友们在愉快中度过了暑假,我们也在寻访过程中提升了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当然,小伙伴们和小朋友们经过相处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一段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