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民俗篇”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ppt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著有《左传》,编年体史书创始 人。 司马迁:西汉人,作《史记》,首创正史纪传体。 班固:东汉人,著《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刘知几:唐代人,编著《史通》,我国第一个史学批评家。 杜佑:唐代人,著有《通典》,为我国第一个记叙典章制 度的通史。 司马光:北宋人,编成《资治通鉴》,为编年史第一部巨 著。 袁枢:宋代人,著《通鉴纪事本未》,创立了纪事本未的 体裁。 顾炎武:明清学者,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六十年
第三题:
古人一般称自己儿子为“犬子”, 那么怎么称呼他人儿子?
令郎
第四题
中国古代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是?
杜康
第五题:
古代祭祀时的“三牲”是指哪三种动物?
猪、牛、羊
第六题
请列举24节气中的六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代刑罚中“大辟”的俗称是什么?
斩首或砍头
第七题
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第八题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什么?
牛皮带子
第九题 列举五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 端午节等
第十题
明清中央六部中礼部的职能有哪些? (举两项)
典礼、科举、学校
风险题
A 20分 C 40分 B 50分 D 30分
第六题
请完整说出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西汉、 东汉)、魏(三国时期)、晋(西晋、东 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北宋、 南宋)、元、明、清。
第一题
“蹴鞠”盛行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文化遗产篇”(100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文化遗产篇”(100题)第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文化遗产篇”(100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文化遗产篇”(100题)1.六神丸是著名的清热解毒药丸,沿用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
它是()的药铺方,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等多味功效卓著的珍贵药物组成。
A.余天成堂B.雷允上诵芬堂C.胡庆余堂D.同仁堂2.(),是由手工将长长的布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用于传统服饰上固定衣襟或装饰。
在漕河泾镇,该技艺是镇上女红一项相袭成风的重要手艺。
A.盘扣 B.缨络 C.织带 D.搭扣3.19世纪60年代,西方传教士为解决大批宗教用品和孤儿谋生能力的需要,在徐家汇()创办了孤儿工艺院,传授各种手工技艺。
中国近代的不少新工艺、新技术、新事物皆发源于此,如西洋油画、彩绘玻璃、石印工艺等。
A.三林塘 B.七宝镇 C.土山湾 D.龙华乡4.上海庄行夏天有食用()的习俗。
小、大暑时清晨,成群结队的人们涌到镇上去品食,吃得大汗淋漓、充满激情,此种盛况持续一月有余。
A.红糖生姜茶 B.人参乌鸡汤 C.十全大补汤 D.羊肉烧酒5.创立于公元1886年的()酱园,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泰安桥堍。
制成的酱菜受到百姓称赞,乳腐口感滑腻,酱瓜脆嫩可口,销量久盛不衰。
A.涵大隆 B.六必居 C.张振元 D.紫阳观6.上海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
石库门建筑的()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尤其是后期石库门建筑中,这一部分常用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雕刻装饰。
A.门当B.门框C.门楣D.门环7.上海地区有浦东派琵琶和()古调派琵琶两大流派,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流派代表。
A.瀛洲B.蓬莱C.金山D.宝山8.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间体育社团,其“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是从其创立者、爱国武术家()那里秉承发展而来。
A.黄飞鸿 B.霍元甲 C.杨露禅 D.杜心武9.上海面塑大师()归纳、开创了面塑“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他创作的各种人物面塑,性格、动作、神态的表现十分逼真传神,代表作有《钟馗嫁妹》、《关公夜读》、《二进宫》等。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直线性
、跳跃性
、渐变性(传承性) 、突变性
问题九
下列不符合林黛玉特点的选项 是( ) .多愁善感 、孤芳自赏 .体弱多病 .圆滑泼辣
问题十
古代中的“四艺”是 指(琴棋书画 )。
问题十一
伯牙善鼓琴的“善”的意思是。
擅长
问题十二
脸谱中“红脸”表现( 物。
.性格刚毅 沉着冷静 骁勇善战 性格残暴 .忠勇耿直 有血性 .刚直勇猛 桀骜不驯
(五) 名城建筑
. 话是吴语的代表,常被形容为吴 侬软语。
. 济南 . 北京 . 兰州 . 苏州
(五) 名城建筑
.孙权别名( 仲谋),三国时期
(东吴 )政权的建立者。
(五)名城建筑
.与西方建筑不同,中国古建筑得 原材料以(木材)为主。
(六)人文思想
、“庄周梦蝶”是( 下的成语典故。
)
,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时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 线,便勾勒出人物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 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的人
问题十三
《三岔口》最能表现中国戏曲的( )
、抒情性 、思想性 、虚拟性
问题十四
按照汉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 期间举行"辞岁”活动是在( )
.腊月二十三
.除夕上午
.腊月二十四
.除夕下午
问题十五
著名的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 、(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
民俗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策划方案

民俗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策划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份特别的策划方案——民俗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这可是我凭借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精心打造的,保证让你的活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民俗文化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知识竞赛活动,旨在弘扬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活动目标1.提高参与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氛围。
三、活动主题“探寻民俗,传承经典”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五、活动地点学校大礼堂六、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七、活动内容1.活动前期宣传(1)制作宣传海报、横幅,在校内张贴、悬挂。
(2)通过校园广播、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进行宣传。
(3)邀请知名民俗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活动知名度。
2.活动筹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规则、评分标准等。
(3)邀请评委、嘉宾,确保活动公平、公正、公开。
3.活动进行(1)开场表演:邀请民族舞蹈、歌曲等表演,渲染活动氛围。
(2)竞赛环节: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参赛者自行组队,通过答题、表演等形式展示民俗知识。
2.复赛:选拔出晋级队伍,进行更加激烈的角逐。
3.决赛:最终选拔出冠军、亚军、季军,并进行表彰。
(3)互动环节:观众参与问答,赢取奖品。
(4)颁奖环节:颁发奖品、荣誉证书,表彰优秀参赛者。
4.活动后期(2)整理活动照片、视频,制作活动回顾视频,发布到校园网站、公众号等平台。
(3)对优秀参赛者进行跟踪报道,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
八、活动预算1.场地租赁费用:10000元2.活动道具、设备费用:5000元3.嘉宾、评委费用:3000元4.参赛者奖品费用:2000元5.宣传费用:1000元6.其他费用:1000元总计:22000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参与人数:以实际参与人数为标准,评估活动吸引力。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家庭团圆的时刻。
为了增加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特举办了一场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以下是竞赛题目和答案,快来挑战你的中秋节知识吧!一、习俗知识1. 中秋节最早源于哪个朝代?答案:唐朝。
2. 中秋节的月亮比较圆是因为哪个传说?答案:嫦娥奔月的传说。
3. 俗称中秋节的月亮叫什么?为什么?答案:兔子月或玉兔月,因为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时带着一只玉兔。
4. 中秋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是什么?答案:月饼。
5. 传统中秋节晚会节目中的舞蹈叫什么?答案:广场舞。
二、食品知识1. 月饼皮制作的主要原料是什么?答案:面粉、油和糖。
2. 中秋节传统的月饼口味有哪些?答案:蛋黄莲蓉、五仁、豆沙、红豆蓉等。
3. 月饼的形状有哪些?答案:圆形、方形、梅花形等。
4. 月饼上的印章代表什么意义?答案:代表团圆、吉祥和美满。
5. 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哪些传统食品?答案:柚子、莲蓉糕、桂花糕等。
三、诗词知识1. 被称为“中秋诗圣”的古代文学家是?答案:苏轼。
2. 苏轼所创作的中秋节题材的诗句最出名的是哪一句?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个作者?答案:李白。
4. 李白的代表作品《静夜思》中是否有提到中秋节?答案:没有。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答案:辛弃疾。
竞赛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竞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秋节快乐!(非末尾,请放心忽略)。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0 ()V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x ②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V①5.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 x ②6. 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x ②7. 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X①8. 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x①9.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x①10. 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V②)V①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 V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 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x①14.二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兀节和下兀节。
()V①15. 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V ①16.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V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2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试题答案通过举办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竞赛活动,了解孩子对传统文化学问的把握状况,激励引导孩子们走进国学、回顾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关心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问竞赛培训试题以及答案,欢迎参考。
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别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纳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头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擅长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5个B6个C7个D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纳什么颜色?C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D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家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闻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婚俗文化知识考点模拟考试卷.doc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婚俗文化知识考点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中常见的乐器,四种以上: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在给别人递名片时,我们应怎样操作?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为什么在婚礼上拜高堂、拜天地时,主持人不能喊“二鞠躬”?应该如何喊?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现代婚礼以什么为主要感情线索来贯串整个婚礼?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传统婚礼中的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迎亲时,夹红毡是什么意思?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在封建社会,为什么男女订婚,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8、问答题古代婚礼上,俩位新人喝合卺(hejin)酒的婚俗始于哪一朝?是什么意思?本题答案:9、问答题请音响师播放第六段音乐,……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广东音乐,请说出它的名称。
本题答案:10、问答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吾寐求之。
求之不得,吾寐思服。
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求之。
”这句诗出自哪里?本题答案:11、问答题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过“火盆”是什么意思?本题答案:12、问答题结婚为什么要找司仪?本题答案:13、问答题西式婚礼开始前,是来宾陆续进场入座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赛 规 则
(一)2014 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知识大赛初赛分“民俗篇”、“文博篇”、“人文篇”三 个阶段,参赛者需完整参加三个阶段的答题,方有机会晋级复赛。 (二)“民俗篇”阶段的参赛时间为 2014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12 日。 (三)本次大赛初赛采取网上答题。市民可登陆上海市民 文化节官网(/)参与答题,移动终 端用户也可扫描规则上方的二维码进行答题。参与答题的市民 请在答题前认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东方社区信息苑将提供网上答题指导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民俗篇”
民俗,说到底就是人的生活方式。 元宵夜,举家赏灯,豫园是个好去处,整修一新 的老城厢里不绝欢声笑语,最开心的,则是提着兔子灯 的孩子们了; 节庆里,我们舞龙,配着喧天的锣鼓,健硕的小 伙子们在云灯里前后穿行,五彩的龙身上下翻飞,霎时 间是一片欢腾; 茶馆里,高朋满座,茶香四溢,说书先生神采飞扬、豪 气万丈地指点《三国》;剧院里,演员们音调柔和的吴侬软 语、悠扬婉转的紫竹调,演绎着幸福美满、充满希望的沪上 都市生活。 还有清明插柳,端午竞渡,中秋赏月,重阳登高 ...... 这,都是民俗。它,就在我们身边,融在生活之中。无 论是已经远去的,还是演化发展的,守护文化传统,是我们 共同的责任。
1. 刺绣是指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 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中国四大名绣是指( ) 、蜀绣、粤绣、苏绣。 A. 顾绣 B. 闽绣 D. 鲁绣 D. 湘绣 2. 南翔小笼馒头,传至今日已有 100 多年历史了,它由南翔镇日华 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始创,素有( )、馅多、卤重、味鲜之美誉。 A. 皮薄 B. 皮厚 C. 重油 D. 咸鲜 3. 本帮菜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后渐由原来的重 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别具江南风味。下列除( )外,其余都是上海 本帮菜的著名菜肴。 A. 虾子乌参 B. 草头圈子 C. 八宝辣酱 D.蚝油牛肉 4.1912 年开设的( )是上海第一家游乐场,位于浙江路新新舞 台屋顶。它与随后涌现的其他游乐场一起,奠定了游乐场在市民日常 娱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A. 新世界游乐场 B. 大世界游乐场 C. 楼外楼游乐场 C. 小世界游乐场 5. 历史上随着岁月如流,上海陆地继续向东伸延。唐代武德初年 (618 年)时,在长江入海口有东、西二沙洲露出水面, “渐积高广” , 这就是今日( )的前身。 A. 崇明岛 B. 长兴岛 C. 横沙岛 D. 洋山岛 6. 重建于宋代的龙华塔,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每层飞檐高翘, 角挂风铃,姿态雄奇,造型美观,玲珑剔透。相传是三国时期( )为 孝敬父母而始建,故又名报恩塔。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诸葛亮 7.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 江一带,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发展,常演不衰的经典称为“八大曲” 。 以下不属于八大曲的是( )。 A.《行街》 B.《云庆》 C.《四合如意》 D.《瀛洲古调》 8. 年轻人谈恋爱,在各地方言中各有不同的有趣说法。上世纪下 半叶,上海人习惯把年轻人谈恋爱叫做( )。 A. 做朋友 B. 认得朋友 C. 扛朋友 D. 轧朋友 9. 早年被沪上民众称为“四大金刚”的是豆浆、油条、大饼和( )。 A. 粢饭 B. 馄饨 C. 泡饭 D. 八宝饭 10. 今上海地区大部原属古代松江府。西晋文学家( ),字士龙, 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 A. 张华 B. 陆机 C. 陆云 D. 嵇康 11. 元宵节时女性( )的习俗,是我国长江南部地区沿袭下来的 一种古老习俗。女性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 祛疾病,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 A. 走三桥 B. 放鞭炮 C. 拜佛爷 D. 种果树 12. 上海简称“沪”。关于“沪”字本义,有很多说法,但多数 人认为是( ),体现了上海地区独特的地理生态。 A. 城堡 B. 捕鱼工具 C. 门户 D. 河流名称 13. 顾绣起源于明代的上海,因其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又以临 摹宋元名画为长,故称“画绣” ;又因出自顾家,又被叫作“顾绣”。 当时上海城内有一个著名的园子,叫( ),是顾绣的起源地。 A. 露香园 B. 豫园 C. 半淞园 D. 古漪园 14. 上海著名的编织工艺徐行草编,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 A. 芦苇 B. 稻草 C. 苎麻 D. 黄草 15. 汽水在清朝同治年间输入我国,初称之( )。中国人自己办 的厂要首推 1906 年苏州瑞记公司和宣统元年的上海惠华汽水厂。 A. 印度水 B. 荷兰水 C. 东洋水 D. 挪威水 16. 小校场又称旧校场,是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一个地名,清代后 期是上海年画的主要作坊和商业街。这里印刷的年画称“小校场年 画”,是年画的重要品种,它是以( )印刷的。 A. 木刻雕版 B. 珂罗版 C. 石板 D. 铜板 17. 我国汉地佛教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龙华寺是 其道场。“布袋和尚”于农历( )初三圆寂,于是世人每逢这一天就 举办集礼佛、商贸、娱乐、旅游一体的综合性庙会以作纪念。 A. 正月 B. 三月 C. 五月 D. 八月 18.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祈愿。五代十国时,( )在桃符 上写了联语: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A. 孟知祥 B. 孟昶 C. 王建 D. 王衍 19. 上海俗语原本是吴语的一部分,由于上海话所处的特殊环境,因 此词义往往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上海俗语中的“老门槛” ,就意为( ) 。 A. 房子门槛很旧 B. 房子门槛很坚固 C. 人很精明 D. 人很聪敏 20. 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凡是到上海的内地人,有两件事是 他们必做的,一是吃大菜,二是坐马车。大菜就是( ),马车是西 式的四轮马车。如果到了上海而没有尝试过这两样东西,就等于白去 了,会被人笑话成老土。 A. 吃“满汉全席” B. 吃西餐 C. 大吃一顿 D. 吃一大桌菜。 21. 本帮菜是上海地方特色菜肴的简称,主要以上海地区传统菜 肴为主,吸收十余个帮口长处,融汇西菜风味而成。以下上海的老字 号饭店中,( )是著名的本帮菜馆 . A. 老半斋 B. 德兴馆 C. 绿杨邨 D. 大鸿运 22.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 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 门”。典型的旧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中,亭子间一般位于( )的上方。 A. 马桶间 B. 后客堂 C. 西厢房 D. 灶披间 23. 早在宋代,随着海运商贸发展,闽浙一带商人逐渐将自己家 乡的信仰风俗带入到了上海地区开始传播,松江当时就有了妈祖庙。 现在,松江方塔园每年三月二十三日都举行祭祀妈祖的活动,园内的 天妃宫大殿是从( )迁移而来的。 A. 黄浦江边 B. 白莲泾边 C. 苏州河边 D. 虹口港边 24.1935 年,上海举行了首届青年男女集体结婚仪式,称为“集 团结婚”,其举行的地点在( )。 A. 国际饭店 B. 跑马厅(今人民广场) C. 民国上海市政府(今江湾地区) D. 外滩 25. 据传,原来的黄浦江是条断头河,后来( )不辞辛劳地带领 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 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 A. 孙策 B. 春申君 C. 陆机 D. 秦裕伯 26. 从 2009 年开始,民政部要求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 节地葬法,鼓励倡导不保留骨灰的埋葬方式。早在 1993 年,上海首 次植树葬活动就在( )举行。 A. 奉新公墓 B. 万国公墓 C. 天马山公墓 D. 回民公墓 27. 九子游戏又称弄堂游戏,是过去上海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 式。苏州河边现在有个以老上海儿童游戏为主题的“九子公园”。以 下( )不属于这个“九子”概念范围。 A. 打弹子 B. 滚轮子 C. 跳筋子 D. 刮香烟牌子 28. 以前上海有一种店叫做“荐头店”,其实它是古代( )的一 种俗称叫法。 A. 剃头店 B. 职业介绍所 C. 美容院 D. 刀具店 29. 三林塘在宋代就有三林浦的名称,别称“筠溪”,史料记载 特产众多。以下除( )外,其余为三林塘的著名地方特产。 A. 崩瓜 B. 刺绣 C. 酱瓜 D. 酥饼。 30. 行业神崇拜源于从业人员对行业创始人的崇拜,在行会出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