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总结与讨论

合集下载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热仿真技术研究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热仿真技术研究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热仿真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机械设备,它需要高效稳定的工作来推动航空器飞行。

而发动机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热能,因此在发动机设计和优化中,热仿真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热仿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媒介(如空气、燃料等)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而得到发动机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等重要参数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发动机设计和工程优化过程中,热仿真技术可为工程师提供大量的分析数据,帮助他们了解发动机的热学性能,优化发动机的结构和细节设计,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航空发动机的热仿真技术可以分为气动仿真和热传仿真两个方面。

其中,气动仿真通常使用CFD技术(计算流体动力学),即通过计算机模拟燃烧室内气体的流动情况,对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评估。

而热传仿真则主要用于计算发动机内外媒介的传热过程,进而得到发动机的温度分布等相关数据。

在气动仿真中,CFD技术能够对发动机内部流动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从而揭示燃烧室内的各个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如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有关发动机设计和优化的方便报告,以及指导他们优化发动机设计的决策。

在热传仿真中,主要计算环节包括传热的散热、传递、辐射和混合模式。

我们可以先通过CFD技术分析燃烧室内的气流场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材料和部件的传热特性,计算出发动机内部空气和燃料等媒介的温度分布、散热、辐射等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测量发动机内部各部位的温度分布,以及发动机内部材料和组件的热应力情况等,帮助我们确定不同部件、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优化方案。

当然,在发动机的热仿真方面,经常也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燃料选择和燃烧质量完全燃烧的燃料通常都可以产生最高效的动力和热能。

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燃料选择和燃烧质量对发动机效率的影响。

比如说,现代高效燃气轮机通常采用高温燃烧技术,以在保证清洁燃烧的同时提高燃烧效率。

关于航空发动机的有关研究剖析

关于航空发动机的有关研究剖析

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通过典型的压缩、燃烧加热、膨胀做功和排气放热热力循环过程,将航空燃油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发动机的机械能,为航空飞行器提供所需推力。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心脏,因结构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生产加工工艺复杂而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飞机的动力装置的性能不断提高,自装备了燃气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飞机在德国于1939年9月27日首次成功试飞以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

而涡轮是燃气轮机的主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工作质量。

某型航空发动机大修时发现涡轮机匣由于工作环境问题造成轻微变形,导致涡轮机匣外环与转子装配后同心度降低,造成涡轮机匣外环与转子间叶尖间隙不符合设计要求。

从而导致航空发动机效率下降,甚至转子叶片叶尖与机匣外环碰磨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进行维护修理前,不仅要对涡轮机匣外环中心与转子中心的同心度进行检测,而且要对涡轮机匣外环内各点相对转子中心的准确半径进行检测,确定碰磨发生位置。

通过作者参与设计的“同轴回转式测量机构”能够对涡轮机匣外环块内轮廓参数进行精确测量,获得其形位误差数据,经过数学计算后获得涡轮机匣外环块圆心相对于转子圆心的准确空间位置与涡轮机匣外环块内各点相对转子中心的准确半径,确定需要维修的加工点位置,为进一步对机匣进行修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1.2 回转体测量仪发展概述随着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地不断发展,回转体工件被广泛应用:大到汽车、飞机、火箭的发动机零部件,大型轮船的部件以及各种工业生产设备的部件,小到惯性元件的框架结构、转子结构等都是回转体结构的工件,其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回转体工件被定义为由一条母线绕回转轴旋转而得到的结构体,这条母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圆弧或者曲线,得到的工件表面形状可以是圆柱面或圆锥面等。

在坐标测量机出现以前,已有一些方法用来测量回转体的空间尺寸,如采用高度尺和量规等通用量具在平板上测量内外直径、高度等,以及采用专用的量规、验棒、心轴等量具测量孔的同轴度及位置度,但这些方法效率低、精度不易保证、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1]。

航空器发动机机械特性与热力学特性分析研究

航空器发动机机械特性与热力学特性分析研究

航空器发动机机械特性与热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航空器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心脏”,通过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航空器发动机的机械特性和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及研究,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和优化飞行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航空器发动机机械特性分析1.叶轮机构叶轮机构是航空器发动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它是将燃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

叶轮机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叶轮的材质、叶片的数量和形状等。

其中,叶片的数量和形状对于叶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叶片形状和数量会带来不同的流场分布和叶轮性能。

2.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作为发动机中可变截面管道的重要部件,需要保证在不同的飞行高度下都能够提供合适的增压效果。

涡轮增压器需要考虑到其结构设计、材质选择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以保证其在高温、高压等严苛的工作条件下仍能够稳定运行。

3.轴承系统轴承系统是发动机中负责支撑叶轮机构和涡轮增压器等部件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轴承系统需要考虑到其摩擦特性、密封性能等方面,以确保其能够在高温、高速等环境中稳定运行。

二、航空器发动机热力学特性分析1.理想循环分析理想循环分析是对航空器发动机热力学特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理想循环分析将发动机中气体循环的动态过程理解为一系列静态过程,通过计算各个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进而得出发动机的理论性能。

2.燃烧模型燃烧模型是航空器发动机热力学特性分析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它模拟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气体的混合和反应过程,掌握燃气温度、压力和传热特性等参数。

在燃烧模型中,需要考虑燃料喷嘴的尺寸、位置、喷嘴形状以及燃气流动状态等因素,以优化燃料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3.冷却模型在航空器发动机的高温、高速等极端工作条件下,发动机零部件需要通过冷却来维持其稳定运行。

冷却模型是研究和优化航空器发动机热力学特性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计算不同部件的散热特性,寻求最优的冷却方案,以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工作。

热力学循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热力学循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热力学循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在航空航天领域,热力学循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人类能够征服蓝天,迈向浩瀚宇宙。

热力学循环是一种通过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来实现工作的过程。

在航空航天中,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布雷顿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这些循环原理在不同类型的航空航天动力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喷气式发动机为例,其工作原理基于布雷顿循环。

空气被吸入发动机的压气机,经过压缩后压力和温度升高。

随后,在燃烧室中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这些燃气膨胀推动涡轮旋转,涡轮又带动压气机工作,最后高速排出产生推力。

在这个过程中,热能被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飞机的飞行。

航空航天领域对动力系统的要求极高,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功率输出,还要满足轻量化、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要求。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

例如,在火箭发动机中,采用的是更为复杂的热力循环。

液体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通过喷管高速喷出,产生巨大的推力。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研究人员不断优化热力循环的参数,如提高燃烧温度、增加压力比等。

在太空探索中,斯特林循环发动机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斯特林循环具有高效、安静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航天器任务,如深空探测器的电源供应等。

热力学循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高温、高压等极端工作条件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发动机部件需要承受巨大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因此需要研发新型的耐高温、高强度材料。

其次,热力循环的效率提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尽管不断有新的技术和设计出现,但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例如,在燃烧过程中,如何实现更完全的燃烧,减少能量损失,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产生影响。

在高空稀薄的大气环境中,发动机的进气和燃烧条件与地面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对循环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总结与讨论讲解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总结与讨论讲解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 力学领域的热点课 题总结与讨论
热点课题:
新概念发动机 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高超声速 优化问题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TriJet = 涡喷发动机
(TE)
+火箭增强型引射
冲压发动机 (ERJ)
+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DMRJ) 亚燃冲压发动机
=
GasTurb 10
+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开式转子发动机
显著优点:推进效率高、循环效率较高、 耗油率低、高亚声速巡航、起飞性能好、 能提供反推力。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开式转子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中冷回热航空发动机 中冷器:高压压气机进口气流与外涵 道气流热交换,降低了高压压气机的进 口温度,进而减少了高压压气机耗功。
回热器:燃烧室进口气流与低压涡轮 出口气流热交换,增加燃烧室进口气流 的温度,进而减少燃油消耗量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中冷回热航空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航空发动机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航空发动机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分析航空发动机是现代飞行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

其中热力学稳定性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的一个稳定性指标。

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需要对热力学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并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一、航空发动机热力学稳定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热力学稳定性是指发动机在运行时稳定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的温度、压力、混合气比等参数。

当发动机出现不稳定燃烧时,会导致机身震动、功率下降、燃烧室及涡轮等部件受损等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发动机的安全性。

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混合气的合理性:混合气的不均匀性和过浓或过稀会影响燃烧的质量和速率,从而影响稳定性;2.燃烧室的结构特性:燃烧室结构的设计和加工精度对热力学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3.涡轮增压器的设计和运行状态:涡轮增压器的叶轮间隙、出气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热力学稳定性。

二、航空发动机热力学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为了确保发动机的稳定性,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都需要对热力学稳定性进行分析。

一般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计算机模拟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计算出燃烧室中的压力、温度、混合气比等参数,并分析出燃烧的稳定性;2.实验分析法:通过在燃烧室内取样、测量温度、压力、质量流量等参数,分析燃烧室的热力学稳定性;3.试车分析法:通过在试车台上进行发动机的启动和运行,记录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参数,分析燃烧的稳定性。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计算机模拟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预测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能够指导发动机的燃烧室设计;实验分析法则能够获得燃烧室内的实际参数,对计算机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校正;而试车分析法则是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分析,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三、航空发动机热力学稳定性的解决方案针对航空发动机热力学稳定性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设计和制造精度要求高:燃烧室的设计和制造要求严格,确保其结构和内部表面精度满足要求,以保证混合气的均匀性和区域的稀薄程度;2.控制混合气比:控制燃油、空气混合比,必要时加入剪切流体、回流阀等控制混合气的器件,以确保混合气的均匀性和稳定性;3.涡轮增压器性能:对于涡轮增压器的出气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确保燃烧室内气体的热稳定性和流动稳定性;4.航空发动机控制算法:利用控制算法,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调节,以实现燃烧室内气体的均匀燃烧,提高发动机的热力学稳定性。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空器气动热力学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空器气动热力学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空器气动热力学航空航天工程师是研究和设计航空航天器的专业人员。

在其职业生涯中,他们需要掌握众多科学和工程原理,其中之一就是航空器气动热力学。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设计航空器时所需了解的航空器气动热力学的相关知识。

一、导论航空器气动热力学是指在航空器的设计和飞行过程中,研究空气流动、该流动对航空器产生的力和热的影响的科学和技术。

它涵盖了气体力学、热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航空器气动热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空气对航空器运动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产生的力和力矩。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掌握空气动力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中。

1. 气动力气动力是指空气对航空器产生的力。

航空航天工程师通过气动力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航空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优化航空器的设计。

常见的气动力包括升力、阻力、升力阻力比等。

2. 翼型气动力学翼型气动力学研究的是航空器的机翼在空气中的气动性能。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翼型的气动力学特性,例如气动中心、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等。

这些特性对于机翼的设计和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3. 高超声速气动学高超声速气动学是研究超音速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空气中气动力学特性的学科。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高超声速气动学的基本理论,以便在设计和开发高超声速飞行器时,考虑到空气动力学的影响。

三、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能量和工作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热力学是航空器气动热力学中的重要部分。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方程和过程,以便分析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能量变化。

1. 空气热力学空气热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热力学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的学科。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空气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压力、温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空气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2. 燃烧和燃料燃烧是航空器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燃料的能量释放和燃烧产物的影响。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特性研究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心脏,其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特性研究为主题,探讨气动力学研究的方法、目的以及对发动机设计和优化的影响。

一、气动力学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特性研究中,实验方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利用风洞模拟飞行环境,可以对发动机的流场、气动性能进行实时测量和观察。

实验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获取实际数据,揭示发动机内部和外部流场的细节特征,为后续的仿真和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基准。

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在航空发动机气动力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利用计算机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求解流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模拟和预测发动机的流场、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结果可视化等优势,能够在设计阶段进行快速分析和优化,加速发动机研发过程。

二、气动力学研究目的1. 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研究对于提高其性能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发动机内部的流动特性,寻找优化点,改善发动机的气动设计。

例如,优化发动机进气道的结构,减少气流的阻力,提高进气效率;调整涡轮叶片的形状和布局,减小动压损失,提高推力效能等。

2. 提升发动机的安全性航空发动机气动力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提升发动机的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发动机的气动性能,可以揭示潜在的气动问题,如压气机叶片失速、涡轮脱挂等。

定位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潜在事故的发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气动力学研究对发动机设计和优化的影响1. 优化发动机结构航空发动机的气动力学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指导发动机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对发动机内部和外部流场的详细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例如,改变进气道的形状、调整叶片的攻角和间距等,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2. 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排放气动力学研究也可以帮助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斜激波角为:
β1=23.94787°,β2=26.73147°,β3=30.23285°,β4=46.16107°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开式转子发动机
显著优点:推进效率高、循环效率较高、 耗油率低、高亚声速巡航、起飞性能好、 能提供反推力。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中冷回热航空发动机 中冷器:高压压气机进口气流与外涵 道气流热交换,降低了高压压气机的进 口温度,进而减少了高压压气机耗功。
采用的超高压比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性 能计算模型为基于 Gasturb平台开发的零 维变比热部件级模型。
N
Performance paramete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Y Outputting results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发动机总体设计的部件参数选优
Parameter Net (20%) Thrust/ kN
ATF GTF-11 44.26 42.79
SFC SFC kg/(daN*h) Change Rate
0.518 0.546 -5.41% 0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进气道的设计及进-发匹配
基本设计思想
• 设计工况下,具有较高的流量系数和总压恢 复系数,同时具有较低的阻力系数 • 在非设计工况下,具有相对高的总压恢复系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 力学领域的热点课 题总结与讨论
热点课题:
新概念发动机 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高超声速 优化问题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进气道的设计及进-发匹配
进气道优化设计结果
综合考虑总压恢复系数、阻力系数和激波脱体临界来流马赫数,在从多目标遗 传算法得到的多组优化设计结果中选择超声速进气道激波系配置参数如下: 激波系理论最大总压恢复系数为: σs=0.847211 阻力系数为: CD=0.284533 激波脱体的临界来流马赫数为: Ma0=2.48239 各斜板角为: δ 1=6.01506°,δ 2=6.504047°,δ 3=7.114291°,δ 4=17.64281°
回热器:燃烧室进口气流与低压涡轮 出口气流热交换,增加燃烧室进口气流 的温度,进而减少燃油消耗量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中冷回热航空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设计状态下匹配SR-72前体内乘波进气道流动三维波系结构图
二维吻切对称面马赫数和压力等值图
匹配飞行器前体的高外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设计研究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动力装置能量管理技术
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 空气来流滞止温度迅速增加, 高温来流蕴含了可观的能量。 另一方面,滞止温度过 高工质中难以加入能量。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推进系 统组合到一起,来共同完成推进任务。目前,主 要有 RBCC (火箭冲压)、 TBCC (涡轮冲压) 和T/RBCC(涡轮/火箭基组合冲压)发动机3种 类型。 近年来又提出两种模式的涡轮 / 脉冲爆震组 合循环发动机。
C. max
优 化 结 果 的 评 估
D.
i CD
i 1
5
p1H1 p2 H 2 p3 H 3 k 2 p0 Ma0 Hc 2
max 1 , 2 , 3 , 4 i CD ( 1 , 2 , 3 , 4 )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
SR-72飞行器前体 高外压缩內乘波进气道 一体化研究
匹配飞行器前体的高外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设计研究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
A B
B1 A1 B2 A2 C2 C1
C
D
进气道匹配飞行器后的三维造型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TriJet = 涡喷发动机
(TE)
+火箭增强型引射
冲压发动机 (ERJ)
+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DMRJ) 亚燃冲压发动机
=
GasTurb 10
+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变循环、组合发动机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美军预计,燃油效率将比F135发动 机的提高25%,飞机作战半径增加25 %~30%,续航延长30%~40%。关键 技术包括:单独可变流量和压比的辅助 风扇;高温多转子机械系统;高剩余功 率、流量和压比可变的核心机;可在大 流量范围工作的高效涡轮;综合的热管 理技术;进/排气综合改进技术。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
结果表明:在设计马赫数下,进气道性能表现优 异,流量系数高达 0.997,出口总压恢复 0.404。 且在来流马赫数2.5-4 内,进气道均能实现自起动, 具有较好的内流品质。
设计方案
• 在设计马赫数下,激波系封口 • 根据最低非设计工作马赫数确 定进气道喉道面积
数,并且在低马赫数下,不出现脱体激波
• 采用五波系设计,即4斜1正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进气道的设计及进-发匹配
遗传算法优化目标
总 压 恢 复 系 数
A. σ
阻 力 系 数
B. CD
总 目 标 函 数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动力装置能量管理技术 TBCC
多循环耦合预冷发动机的工作 循环主要由互相耦合的空气开式循 环、换热介质闭式循环、氢燃料流 路三部分组成。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发动机总体设计的部件参数选优
Setting component parameter Setting Cooling air Ambient conditions Mass Flow Input Rotating component efficiency Design point
齿轮驱动涡扇发动机
油耗降低12%;NOx比 2008年标准降低55%; 噪声降低50%;维修费用 降低40%。
优点:提高发动机效率, 显著降低噪声、减小油耗和 开飞机也要换挡的! 废气排放。 目前,罗罗、普惠、GE 等公司都在全力开发这种新 型发动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新概念发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