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神科护理查房
精神科护理查房

观察患者的身体姿态、动作和面部表情
观察患者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观察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
应对技巧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行为、言语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帮助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2
4
1
倾听: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心和理解
反馈: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进展和变化
解释: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
鼓励: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观察技巧
B
D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C
E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和语言表达
观察患者的饮食、睡眠和排泄情况
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5.
4.
3.
2.
1.
常见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刷牙、洗澡等
01
帮助患者整理床铺、衣物,保持环境整洁
02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瑜伽等
03
协助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0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05
协助患者进行社交活动,如参加团体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等
06
康复护理
康复目标: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01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03
精神科查房

精神科查房第一篇:精神科查房病情介绍患者林某某,女性,23岁,未婚,无业,东莞人,因间歇性发作四肢抽搐、口吐白沫15年,易发脾气、行为冲动2个月,于2011年10月14日入住我院。
据患者家属提供病史,患者约于1996年起开始出现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口吐白沫,抽搐时嘴里叫着“鬼、鬼”,偶有跌倒,约持续2-3分钟后抽搐停止,10分钟后完全清醒,约1-2天发作一次,一直在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癫痫”,予德巴金、苯巴比妥等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同前。
近2个月出现易发脾气,经常骂人,行为冲动,只要不顺其意就砸东西,用砖头丢人,家人难以管理,遂送入我院系统住院治疗。
自发病以来,无颅脑外伤、高热、昏迷、脱衣露体、自伤自杀行为,暂未引出幻觉、妄想。
入院诊断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入院后前三天进食差,一共只吃了3餐,予补液及鼻饲管置管,注水、牛奶等补充能量。
夜睡差,在病区走来走去,予约束于床则大喊大叫,不安心住院,时有冲门,拽着医护人员要医护人员帮其开门,但未见有伤人行为,白天多卧于床,行为减少,叫其起来则很不耐烦,大声叫,发脾气,问话只是不耐烦的说“我不知道你们说什么,不要吵我了”,之后就捂着被子睡觉,无法进行言语交流,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差,间诉有大便难解,予处理后缓解。
于10月27日起约每天抽搐发作,最多一天可发作7次(多为夜间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足一分钟,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抽搐后很辛苦,喘粗气。
患者自11月6日开始出现拒进食,行走不稳,低着头抬不起来,好像喝醉酒一样,坐着也会跌倒,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1G/L↑,粒细胞7.63G/L↑,无发热、鼻塞、流涕等不适,查体无异常,考虑行走不稳为氯硝西泮过度镇静及进食欠佳所致,予减少给药剂量,并予补液加强营养,注意防跌倒。
,入院后其他检查均无异常。
一、护理诊断1.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量少有关。
精神科护理查房

2023-11-01•查房前的准备•查房过程•查房后的总结•精神科护理查房的难点与挑战•精神科护理查房的优化和改进建议目录01查房前的准备明确查房目的在查房前,护士需要明确查房的目的,例如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护理效果、解决护理问题等。
制定查房计划根据查房目的,护士需要制定详细的查房计划,包括查房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所需资料等。
确定查房的目的和计划在查房前,护士需要通知患者及家属查房的时间和目的,以便他们做好准备。
通知患者及家属护士需要通知其他医护人员查房的时间和地点,以便他们参与或准备相关资料。
通知其他医护人员通知相关人员准备查房工具护士需要准备查房所需的工具,例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
准备相关资料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护理记录、医嘱等资料,以便在查房时进行评估和指导。
准备查房工具和资料02查房过程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其病情和需求。
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患者感受鼓励患者表达关注患者的感受和情感变化,以及其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病情和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03与患者进行沟通0201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表现了解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记录观察结果详细记录观察结果,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患者的情绪、认知能力、行为表现等方面,以及是否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03确认患者对治疗的意愿询问患者对治疗的意愿和期望,以及是否有自杀或伤害他人的风险。
核对患者信息及询问相关问题01核对基本信息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信息,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02询问病史和用药情况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记录查房过程,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内容、观察结果、核对信息等。
记录查房过程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精神科技能课件护理查房

5
常见护理措施
药物护理
01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病情和体重, 合理调整药物剂
量
02
药物种类:根据 患者病情,选择 合适的药物种类
03
药物副作用:了 解药物的副作用, 并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
04
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
不良反应
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
01
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家 属进行有效 沟通,了解 患者的需求, 提供心理支 持,建立良 好的护患关 系。
护理操作: 熟练掌握各 项护理操作 技能,如静 脉穿刺、导 尿、吸痰、 翻身等,确 保操作准确、 安全、高效。
预防并发症: 针对不同疾 病,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 施,如预防 压疮、静脉 血栓、肺部 感染等并发 症。
私和尊严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 需求,给予关心和
支持
帮助患者应对压力 和焦虑,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
鼓励患者参与护理 决策,提高患者的
自主性和参与度
生活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等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避免焦虑等
03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如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等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保持室内整洁、通风等
自己的身体状况
观察技巧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呼吸、脉搏、血压 等
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 如颜色、温度、湿度 等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如意识、反应、情绪 等
观察患者的排泄物, 如尿液、粪便等,以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操作技巧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 征、意识状 态、呼吸、 脉搏等,及 时发现异常 情况。
精神科护理查房课件

观察环境
观察患者的居住环境、工作场 所、社交圈子等,了解患者的
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
观察家人和朋友
了解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对其病 情和治疗的看法和支持程度。
询问技巧
01
02
03
开放式询问
运用开放式询问方式,引 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以便更好地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需求。
封闭式询问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运用 封闭式询问方式,获取特 定信息,如病史、用药情 况等。
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将更多精神科相关疾病纳入护理查房,如心 理创伤、焦虑障碍等,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 求。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精神 科护理中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推进跨学科合作
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效率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精 神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运用电子化、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 护理查房的效率和精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护理服务。
查房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准备
熟悉患者病情和护理记录,准备好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药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 任关系。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和伤害,注意观察患者的情感 变化和异常行为,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安全防 护。
02
精神科护理查房常用技巧
沟通技巧
在查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谈 举止、情绪变化和病情进展,以获 得更全面的病情信息。
强化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相关精神疾病知 识,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依从性。
及时反馈与调整
根据患者反馈和医护人员建议,及 时调整护理方案和用药剂量,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完整版精神科护理查房

7月份护理查房患者章某某,男,39岁,未婚,汉族,初中文化,无业,江西省南昌市人。
因精神异常21年,加重自言自语,伤人1年。
于2016年06月22 0 11时10分第1次入院。
患 者缘于1995年5月无明显诱因渐起精神异常,主要表现自言自语,称人害己,称有 人会打自己,觉得邻居议论自己,无故发脾气,砸东西。
有时会打人,有时胡言乱语“称有 鬼,到处着火”,有外走行为,有次外走10余天被派出所送回家,晚上睡眠差。
当时在南昌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门诊诊断“精神分裂症” ,给予氯丙嗪治疗,具体剂量不详,起初疗效尚可,因未能坚持服药,病情经常反复,表现自言自语,打人,外走,后在南昌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门诊换用了氯氮平200-250mg/ B 治疗,在家人督促下服药,服药后患者睡眠较多,打人情况好转,但自言自语情况一直持续存在。
最近 1年病情控制不佳,发脾气,打人频繁,自言自语,内容凌乱,有时就叫家里人走开,称人害己,生活懒散, 日19时在村上持刀砍伤人,民警控制后交给家属监护,家属给其服用氯氮平 情控制不佳,会自语,称人害己,昨日自行给患者服用氯氮平 600mg,患者出现嗜睡情况, 睡到今日上午9时家属将患者唤醒, 由民警按肇事肇祸形式送入我院住院,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住院。
起病以来睡眠差,服药后睡眠改善,饮食可,大小便情况家属不详。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个性特征:内向,少于家庭情况:父亲81岁,中风在家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入院相关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9%空腹血糖16.3mmol/L,随机血糖 16.26mmol/L治疗:氯氮平片75mg 中晚利培酮片lmg 中2mg 下 门冬氨酸钾镁片 298mg Tid 瑞格列奈片 lmg 中下 盐酸二甲双肌片 0.5 g Tid 阿卡波糖片 100mg Tid主要护理问题: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
与幻觉、妄想支配有关。
2有擅自离院的危险:与不安心住院有关。
精神科护理查房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建立家属支持系统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 安慰。
强化家属沟通与合作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家庭情况,共同制定 和落实护理措施。
PART 05
沟通交流技巧在精神科护 理中应用
REPORTING
有效沟通在建立良好关系中的作用
增进护患信任
通过有效沟通,护理人员能够了 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患者也能 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精神科护理查房
演讲人:
REPORTING
日期:
目录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概述 •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功能评估 • 药物治疗管理注意事项 • 风险防范与安全护理措施落实 • 沟通交流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 • 健康教育在促进康复中作用发挥
PART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概述
REPORTING
按时按量服药重要性强调
解释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
向患者和家属强调按时按量服药对于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性。
确保患者理解
通过多种方式,如口头解释、书面材料或图示等,确保患者和家属 理解按时按量服药的意义。
鼓励患者配合
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按时按量服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家属协助监督药物使用情况
家属参与监督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治 疗过程,协助监督患者的服药情
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计划。
组织实施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患者 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精神科护理查房ppt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安全保障:确保患者 不会做出危险行为,如 自残或伤害他人等,采 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 定期检查患者的情绪变 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
2.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 的建议,协助患者按时 按量服药,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同时需要向患者及家属 说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 依从性。
精神科护理查房ppt
2023-10-28
目录
• 精神科疾病概述 • 精神科护理查房流程 • 精神科护理技巧 • 精神科护理案例分析 • 精神科护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精神科疾病概述
精神科疾病定义
精神科疾病是指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总称,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疾病和心 理问题。
精神科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和社 会功能。
详细描述
2. 行为疗法:鼓励患者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肌 肉松弛等,以减轻身体紧张和焦虑情绪。
4. 环境调整: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避免刺激和压力源的干扰。
精神分裂症护理案例
01
02
总结词:精神分裂症是 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患 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 、行为异常等症状,需 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精 心护理。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护理需要关注安全 保障、药物治疗和心理 支持等方面。
3. 心理支持: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 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 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自我 价值感。同时需要向患 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心 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05
精神科护理发展趋势与挑 战
精神科护理发展趋势
专业化
精神科护理服务逐渐向更专业化的 方向发展,包括对精神疾病的深入 了解、专业培训和认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份护理查房
患者章某某,男,39岁,未婚,汉族,初中文化,无业,江西省南昌市人。
因精神异
常21年,加重自言自语,伤人1年。
于2016年06月22日11时10分第1次入院。
患者缘于1995年5月无明显诱因渐起精神异常,主要表现自言自语,称人害己,称有
人会打自己,觉得邻居议论自己,无故发脾气,砸东西。
有时会打人,有时胡言乱语“称有
鬼,到处着火”,有外走行为,有次外走10余天被派出所送回家,晚上睡眠差。
当时在南昌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门诊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具体剂量不详,起初
疗效尚可,因未能坚持服药,病情经常反复,表现自言自语,打人,外走,后在南昌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门诊换用了氯氮平200-250mg/日治疗,在家人督促下服药,服药后患者睡眠较
多,打人情况好转,但自言自语情况一直持续存在。
最近1年病情控制不佳,发脾气,打人
频繁,自言自语,内容凌乱,有时就叫家里人走开,称人害己,生活懒散,2016年6月17日19时在村上持刀砍伤人,民警控制后交给家属监护,家属给其服用氯氮平300mg/日,病情控制不佳,会自语,称人害己,昨日自行给患者服用氯氮平600mg,患者出现嗜睡情况,睡到今日上午9时家属将患者唤醒,由民警按肇事肇祸形式送入我院住院,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住院。
起病以来睡眠差,服药后睡眠改善,饮食可,大小便情况家属不详。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个性特征:内向,少于
家庭情况:父亲81岁,中风在家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入院相关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9%
空腹血糖16.3mmol/L,随机血糖16.26mmol/L
治疗:氯氮平片75mg 中晚
利培酮片1mg中2mg下
门冬氨酸钾镁片298mg Tid
瑞格列奈片1mg 中下
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 Tid
阿卡波糖片100mg Tid
主要护理问题:
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
与幻觉、妄想支配有关。
2有擅自离院的危险:与不安心住院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可抑制吞噬细胞功能有关。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足、低血糖。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做好精神科常规护理。
根据糖尿病药物的特点选择餐前.餐中.餐后给药,剂量准确,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将胰岛素放至冰箱中冷藏,用前摇晃均匀,经常更换注
射部位,避免局部硬结,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督促患者讲
究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尽可能地避免皮肤感染的发生。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2.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不会主动配合治疗。
对于这
一时期的患者要采取强制性的手段督促其服药到胃,严防藏药。
进食时安排专人守候在患者
身旁,严格按照患者饮食治疗的食量控制进食量,限制零食的摄入,杜绝患者餐外进食,并
对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要求他们探视时不要给患者留各种零食,水果和饮料。
急性期病人往往不能主动向医生护士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这就需要护士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病人的不适表现,及时处理,避免病人出现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不良反应。
3. 健康教育: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健康教育侧重点应放在缓
解期。
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属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家属除了在精神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病人外,更重要的是起了医生和护士的作用,家属必需对糖尿病有个基本的认识。
首先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主动向医护人员提供服药前后的病情变化。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如:头晕,大汗,饥饿感。
根据不同性格的患者制定不同
的健康宣教方案,同时对患者家属也要讲解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伴发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比普通的糖尿病病人更难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发现,正规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4.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的治疗都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甚至需要终身治疗。
而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危害,在精神上还会造成心理压力。
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多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将心中的烦恼倾述出来,加以疏导,帮助患者打开心结,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5.运动护理: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质
量,加速脂肪分解,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1]。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工疗室进行
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如:打球.慢跑.快步走,游泳。
一般建议饭后一小时运动,避开餐前
运动,以免造成低血糖。
目前已解决护理问题:
1未发生暴力行为
2未发生擅自离院
3未发生感染的危险。
未解决的护理问题
1.患者未掌握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
相关知识:
1.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标准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
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 6.5%以下。
(我们医院
4.5%---6.3%)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
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监测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
(1)与血糖值相平行。
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生成缓慢。
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
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
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
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
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
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尽管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代表着血糖控制不佳,但即便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可能为段时间内的低血糖导致。
因此,常规的血糖监测仍然是最佳的血糖控制分析方法。
正常血糖值
正常空腹血糖 3.9-6.0,糖尿病≥7.0
餐后2h血糖正常<7.8 糖尿病≥11.1,任意血糖≥11.1
降糖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按机制分类
具体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药物(通用名及商品名)
磺脲类(SU)第1代: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第2代: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哒、灭特尼迪沙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
第3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双胍类
苯乙双胍、二甲双胍(格华止)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文迪雅)、曲格列酮、吡格列酮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西格列汀
(DPP-Ⅳ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非口服)
服用方法:
格列美脲(亚莫利)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早餐前或早餐中服用,若不吃早餐,可在第一次
正餐前或餐中服用。
整片吞服,切勿将药片掰开。
瑞格列奈(诺和龙)餐前15分钟内或餐中服用,勿餐后或两餐间服用。
二甲双胍(格华止)每次2片,每天3次,餐中服用,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加,服用期间勿饮酒和含醇饮料。
阿卡波糖(拜糖平)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勿与助消化药,制酸药同服;定期检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