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华成英——第九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 教材9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 教材9
动画avi\17-2.avi 动画
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交流电时 微导通。 当 ui = 0 时,T1、T2 微导通。
第九章 功率放大器
当 ui > 0 (↑ 至 ↓), T1 微导通 → 充分导通 →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T2 微导通 → 截止 → 微导通。 微导通。 当 ui < 0 (↓ 至 ↑), T2 微导通 → 充分导通 → 微导通; 微导通; T1 微导通 → 截止 → 微导通。 微导通。 二管导通的时间都比输入信号的 半个周期更长, 半个周期更长,功放电路工作在 甲乙类状态。 甲乙类状态。
图9.1.5 OCL电路 电路
不同类型的二只晶体管交替工作, 不同类型的二只晶体管交替工作,且均组成射极输出形式的 电路称为“互补”电路; 电路称为“互补”电路;二只管子的这种交替工作方式称为 互补”工作方式。 “互补”工作方式。
五、桥式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Balanced Transformerless(BTL电路) 电路) ( 电路
第九章 功率放大器
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不变 R/L(=RC//RL)上获得的最大 上获得的最大 交流功率P 交流功率 /Om为
1 ′ ′ P0′m = ( ) RL = I CQ ( I CQ RL ) 2 2
2
I CQ
即图中三角形QDE的面积 的面积 即图中三角形
图9.1.1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图解分析 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图解分析
希望输入信号为零时,电源不提供功率,输入信号 希望输入信号为零时,电源不提供功率, 愈大,负载获得的功率也愈大, 愈大,负载获得的功率也愈大,电源提供的功率也 随之增大,从而提高效率。 随之增大,从而提高效率。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无输入信号, 无输入信号,三管截止 有输入信号, 有输入信号,三管交替 导通 同类型管子在电路中交 同类型管子在电路中交 替导通的方式称为“ 替导通的方式称为“推 工作方式。 挽”工作方式。 图9.13(a)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简介1.描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表示任意数值;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只能表示有限的数值。

2.简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电子技术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放大、调制、解调等领域;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逻辑运算、通信、计算机等领域。

第二章电压电流基本概念1.定义电压和电流,并给出它们的单位。

电压(V)是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单位为安培(A)。

2.列举常见的电压源和电流源。

常见的电压源有电池、发电机、电源等;常见的电流源有电流表、发电机、电源等。

3.简述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欧姆定律规定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间的比值,即I=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第三章电阻与电阻电路1.简述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值相加,即R= R1 + R2 + … + 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R= 1/R1 + 1/R2 + … + 1/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串联和并联电阻示意图3.简述电压分压原理并给出示意图。

电压分压原理指的是当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多个电阻串联,电压将按照电阻值的比例分配给各个电阻。

电压分压原理示意图第四章电容与电容电路1.简述电容的定义和单位。

电容是指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2.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容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C= 1/C1 + 1/C2 + … + 1/Cn,其中C为总电容,C1、C2、…、Cn为各个电容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目录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4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 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114 第10章直流电源‥‥‥‥‥‥‥‥‥‥‥‥‥126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R大的特点。

( √)其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华成英-第九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华成英-第九章习题解答

UHA浪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9.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相应的括号内画表示正踊•画“X”表示错15L(1)只要满足正荻波振荡的相位条件,电路就一定能振荡.( 〉(2)正弦波振疡电路维持振荡的輛值条件是|AF|=1.( )(3)只要引人了正反锻•电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4)只要引人了负反馈,电路就一定不能产生正戎波振荡.( )<5)正弦波振荡电賂需耍非线性环节的原因足要稳定振荡幣值.( )(6)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不采用通用型集成运放作为放大电路的原因是因其上限截止频率太低•< )(7)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采用分立元件组成放大电路•既作为基本放大电路又作为稳幅环节。

< >解(1〉X (2) v <3) X (4) X (5) V (6〉J (7) 79.2现有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如下,选择止确的答案填空.A.共射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基放大电路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E. RC申并联网络F. LC并联网络G.石英晶体(1)制作频率为20Hz〜20kHz的音频信号发生电路,应选用___________ 作为基本放大电路、 ______ 作为选额网络•(2)制作频率为2MHz〜20MHz的接收机的本机振荡器•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 戒 _______ 作为棊本放大电路、________ 作为选频网络•(3)产生频牢为800MHz〜900MHz的奇施载波侑号•应选用___________ 作为基本放大电路、 ______ 作为选频网络•(4)制作频率为20MHz且非常揚定的演试用依号源•应选用____________ 作为基本放大电路、 ______ 作为选劈网络.解(1)D・E (2) A 或C.F (3)C・F (4) GG9.3选择题(1)设放大倍数为A•反饰系数为戶.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自激掘荡的条件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主更组成部分是___ v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解(1> AF = I,A F =-I(2)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9.4判断图P9M所示电路是否可能产牛:正弦波振荡,简述理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华成英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华成英主编
-4 -4
解 表 T1.7
US/V -5
UG/V 1
3
3
6
0
UD/V 3 10 5
工作状态 恒流区 截止区
可变电阻区


1.1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 1 )在 本 征 半 导 体 中 加 入
元 素 可 形 成 N 型 半 导 体 ,加 入
元素
可形成 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 2) 当 温 度 升 高 时 , 二 极 管 的 反 向 饱 和 电 流 将
表 T1.7
管号 T1
U G S( t h )/ V 4
US/V -5
UG/V 1
UD/V 3
工作状态
T2
-4
3
3
10
T3
-4
6
0
5
解:因为三只管子均有开启电压,所以它们均为增强型 MOS 管。根据 表中所示各极电位可判断出它们各自的工作状态,如解表 T1.7 所示。
管号 T1 T2 T3
U G S( t h )/ V 4
图 P1.4
解 : 波形如解图 P1.4 所示。
解 图 P1.4 第一章题解-5
1.5 电 路 如 图 P1.5( a) 所 示 , 其 输 入 电 压 uI1 和 uI2 的 波 形 如 图 ( b) 所 示 , 二 极 管 导 通 电 压 UD= 0.7V。 试 画 出 输 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 , 并 标 出 幅 值 。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一、判 断下列说 法是否正 确,用“√ ”和“ ×”表示判断 结果填入 空内。 (1)在 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 P 型 半 导 体 。( ) ( 2 ) 因 为 N 型 半 导 体 的 多 子 是 自 由 电 子 , 所 以 它 带 负 电 。( ) ( 3) PN 结 在 无 光 照 、 无 外 加 电 压 时 , 结 电 流 为 零 。( ) ( 4) 处 于 放 大 状 态 的 晶 体 管 , 集 电 极 电 流 是 多 子 漂 移 运 动 形 成 的 。

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自测题一、(1)√)√ (2)×)× (3)√)√ (4)×)× (5)√)√ (6)×)×二、(1)A (2)C (3)C (4)B (5)A C 三、U O1≈1.3V U O2=0 U O3≈-1.3V U O4≈2V U O5≈2.3V U O6≈-2V 四、U O1=6V U O2=5V 五、根据P CM =200mW 可得:U CE =40V 时I C =5mA ,U CE =30V 时I C ≈6.67mA ,U CE=20V 时I C =10mA ,U CE =10V 时I C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

图略。

略。

六、1、V2V mA 6.2μA 26V C C CC CEB C bBEBB B =-====-=R I U I I RU I b U O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U CES =U BE =0.7V ,所以,所以W»-====-=k 4.45V μA 6.28mA86.2V BBEBB b CB c CESCC C I U R I I R U I b七、T 1:恒流区;T 2:夹断区;T 3:可变电阻区。

:可变电阻区。

习题1.1(1)A C (2)A (3)C (4)A 1.2不能。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烧坏。

1.3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的波形如图所示。

1.4 u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的波形如图所示。

ttu u OOi o /V/V1010tu O i /V53-3tu O O /V3.7-3.7L )tu OI1/V30.3tu OI2/V30.3tu OO /V3.71tu 0I /V63tu 0O1/V3tu 0O2/V3管号管号T 1 T 2 T 3 T 4 T 5 T 6 上 e c e b c b 中 b b b e e e 下c e c c b c 管型管型PNP NPN NPN PNP PNP NPN 材料材料Si Si Si Ge Ge Ge ,b BE CC BE CC --R U V U V BEI I GS)1.01mA5mA(a)(b))U LI I U b be L Lb R R RU U 123io ..R R U U 14io..R U 2i.U o.U i.U o.R L(a)(b)(c)(d)R 4R 3 L o b 22L c b1Ib 32 2[)be 4 4122be22 +b b L e e b b be sL c b b iL c iU U 2DQDSS GSD¶IIU u mA 2DO DQ I I U+BEQ4E4E4I U R I {}c4e4be4c2b b b{}2be23232be221b b b 42be2321b b 322be221]b b b ∥82)b 322be2b b42be211b b 42be231b b 2be 4b WO c W c W O)2( )2+D b b bW c WW R R b I2I1r b LOL b )2L{}{}6be57554be46454be421)1(b b b b b +R 2oCEQ CC -u AU V RC BBE BE4CC b b 2C0EBCC =I b )DS2O u u u D D Ou u()(DS4uOD D Oc23be c12eb' i00bb))()())()(f f f f f 或1C r R R C R R r r ))())(10f f f ))())(f f f 31.1 )Hf))(10f f ))(5f f f fsb s 211ttI Us bs e b'e b'i ))()16(i f f R10121 ))()(5f ,,所以>32131 <<-1R U U 1U 1U U 11U 21U 923o o 2o o o o 2o o L L o L o o L 87942L 87o o 4o o L 1L 4o o )R U U u i ↑←↑←>>321321321321即F,代入数据f 6f 1f1>A+-i I(1)(2)(3)(4)A+-u O+-R RR Lu O u IA+-R R u Ou I12A+-+-R R Lu O R i I121U U U RRr U iiono....I iC R R R U U f i f o f i o i i 1))w w ,∥fod f id f o f o f fid f id od F i OO 11)(A R r A R u u -D A+-RR u Ou IffR R i整个电路的输入电阻约为(R +R f /A od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华成英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华成英主编
图 P1.11
解 : 波 形 如 解 图 P1.11 所 示
解 图 P1.11
1.12 在 温 度 20℃ 时 某 晶 体 管 的 ICBO= 2μ A, 试 问 温 度 是 60℃ 时 ICBO ≈?
解 : 6 0 ℃ 时 I C B O ≈ IC5BO(T=20°C)= 3 2 μ A 。
第一章题解-9
1.14 已 知 两 只 晶 体 管 的 电 流 放 大 系 数 β 分 别 为 50 和 100,现 测 得 放 大 电 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 P1.14 所示。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 标出其实际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图 P1.14
解 : 答案如解图 P1.14 所示。
解 图 P1.14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
为多少?
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ID= ( V- UD) /R= 2.6mA 其动态电阻
rD≈ UT/ID= 10Ω 故动态电流有效值
Id= Ui/rD≈ 1mA
图 P1.6
1.7 现 有两只稳 压管,它 们的稳定 电压分别 为 6V 和 8V,正向 导通 电 压 为 0.7V。试问:
-4 -4
解 表 T1.7
US/V -5
UG/V 1
3
3
6
0
UD/V 3 10 5
工作状态 恒流区 截止区
可变电阻区


1.1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 1 )在 本 征 半 导 体 中 加 入
元 素 可 形 成 N 型 半 导 体 ,加 入
元素
可形成 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 2) 当 温 度 升 高 时 , 二 极 管 的 反 向 饱 和 电 流 将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 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1-7 ① I Z =14mA ② I Z =24mA ③ I Z =17mA1-13 (a )放大区(b )截止区(c )放大区(d )饱和区(e )截止区(f )临界饱和(g )放大区(h )放大区1-15 (a )NPN 锗管(b )PNP 硅管第二章2-1 (a )无(b )不能正常放大(c )有(d )无(e )有(f )无(g )无(h )不能正常放大(i )无2-7 ②U BQ =3.3V ,I CQ = 2.6mA ,U CEQ =7.2V2-8①饱和失真2-10 ① I BQ = 10μA ,I CQ = 0.6mA ,U CEQ ≈3V②r be = 2.6k Ω③uA =-51.7,R i ≈2.9k Ω, R o =5k Ω 2-11 先估算Q 点,然后在负载线上求Q 点附近的β,最后估算r be 、 u A 、R i 、R o ,可得r be ≈1.6k Ω,uA =-80.6,R i =0.89k Ω, R o =2k Ω 2-14 ① I BQ = 20μA ,I CQ = 1mA ,U CEQ ≈6.1V②r be = 1.6k Ω,uA =-0.94,R i =84.9k Ω, R o =3.9k Ω 2-16 ① I BQ ≈10μA ,I CQ = 1mA ,U CEQ ≈6.4V②r be = 2.9k Ω,当R L =∞时,R e /= R e ∥R L = 5.6k Ω,uA ≈0.99; 当R L =1.2k Ω时,R e /= R e ∥R L = 0.99k Ω,uA ≈0.97。

③当R L =∞时,R i ≈282k Ω;当R L =1.2k Ω时,R i ≈87k Ω ④R o ≈2.9k Ω2-19 (a )共基组态(b )共射组态(c )共集组态(d )共射组态(e )共射-共基组态第三章3-2 如︱u A ︱=100,则20lg ︱uA ︱=40dB; 如20lg ︱u A ︱=80dB,则︱uA ︱=1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