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弱酸性,能溶于碱,仲胺生成的苯磺酰胺,氮上无氢原子
,不显酸性,不能溶于碱。苯磺酰胺都具有一定的熔点。 。
4. 与亚硝酸反应
伯胺与亚硝酸反应
R NH2 + HO N O
NH2 + HNO2
HCl
0~ 5℃
R OH + N2 + H2O
N2 Cl + H2O
+
室温
重氮化反应
OH + N2 + HCl
伯胺与亚硝酸反应,产物为醇或酚,并能放出氮气,可鉴别 伯胺。
4. 生源胺
HO HO
担负神经冲动传导作用的化学介质
CH CH2 NH2 OH
HO HO H CH CH2 N CH2 OH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三、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取代反应(放氮反应)
N2 SO4H H2SO4+H2O
+
OH + H2SO4 + N2
C C C
C C C
·
N
N · ·
苯重氮正离子的结构
莨菪碱等。
代后的产物。
O C NH2
苯甲酰胺
O CH3 C NH
乙酰苯胺
二、酰胺的化学性质 (一)酸碱性
氮上的未共用 电子对与羰基的 π键形成共轭体系
O .. H R C N H
由于酰胺分子中氨基与羰基直接相连,氮上的未共用
电子对与羰基的 π键形成共轭体系,电子云向氧原子转移, 降低了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结合质子的能力减弱,碱 性减弱,接近于中性。
第十三章
教学目标
有机含氮化合物
1· 了解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

(CH3)2-N
CH2CH3 CH2CH2CH3
OH
CH2=CH 2 + CH3CH=CH 2 + (CH3)3NC3H7-n 98% 2%
这种反应称为霍夫曼彻底甲基化或霍夫曼降解。
具有β-氢的氧化叔胺加热时发生消除反应,产生烯烃。
H O 160 ℃ 98% CH 2 + (CH3)2OH
CH 2N(CH 3)2
此反应称为科普(Cope)消除反应。
科普(Cope)消除反应是一种立体选择性很高的顺式(同侧) 消除反应。反应是通过形成平面五元环的过程完成的。
H CH 2 O N(CH 3)2 160 ℃ CH 2
2.酰基化反应和磺酰化反应 (1)酰基化反应 伯胺、仲胺易与酰氯或酸酐等酰基化剂作用 生成酰胺。 酰胺是具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在强酸或强碱的水溶液中加热 易水解生成酰胺。因此,此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常用来保护氨基。 (先把芳胺酰化,把氨基保护起来,再进行其他反应,然后使 酰胺水解再变为胺)
(2)磺酰化反应(兴斯堡——Hinsberg反应)
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棕色油状和黄色固体的亚硝基胺。
芳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反应,亚硝基上到苯环,生成对亚硝基胺。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可用来区别芳香族伯、仲、叔胺。
6.氧化反应
胺容易氧化,用不同的氧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氧化产物。叔胺的 氧化最有意义。
H CH 2N(CH 3)2 H2O2 H O CH 2N(CH 3)2 N,N 二甲基环己基甲胺 N 氧化物
华中科技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含氮化合物

重氮盐在铜作用下,还可与NaNO2,Na2SO3置换,得到硝基芳烃 和芳烃磺酸盐。
重氮盐与氢的置换实际上是去胺化反应,它在合成上极为重要。 例如,由苯合成1,3,5-三溴苯,直接溴化是得不到的。但由苯胺进 行溴化得2,4,6-三溴苯胺,再进行去胺化,则很容易得到:
(2) 重氮偶合反应 芳香族重氮盐是弱的亲核试剂,它们可以和高度活化的芳香族化合 物发生偶合得到偶氮化合物。这种反应称为重氮偶合反应,最常用于合 成偶氮染料。高度活化的芳香可得很好产率的对氨基苯磺酸。
(4) 酰化反应。N,N-二取代苯胺与乙酰苯胺不能进行N-酰化,可用温和 条件进行C-酰化。而且,N,N-二烷基苯胺可用二甲基甲酰胺与POCl3进 行酰化,在苯环上引入醛基。但此反应在一般苯环上是不进行的,因为 它需强活化的苯环。此反应叫Vilsmeier反应:
该反应历程实际是甲醛与二甲胺先形成亚铵离子,然后亚铵离 子加到苯乙酮烯醇式的双键上,最后得到-氨基酮,又称Mannich 碱,是很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它经加热蒸馏可得乙烯基酮与2o胺:
若将酮与Mannich碱共热,再经酸水解可得酮与,-不饱和酮的迈 克尔加成产物。
11.5 芳香族重氮盐、重氮甲烷与叠氮化合物的反应 1. 芳香族重氮盐的反应 芳香族重氮盐是由1o芳香胺在强酸溶液中,与NaNO2(立即产生 HNO2)在5℃以下低温反应制得。由于重氮基与芳环发生共轭,所以 它比脂肪族重氮盐稳定。重氮盐溶于水,并完全电离。干的重氮盐极 易爆炸,但水溶液无此危险,所以在水溶液中制得的重氮盐就不再分 离,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2o胺与H2O2反应形成羟胺,有些产率较高,可在合成中应用。如
3o胺与H2O2或过乙酸反应, 可以得到高产率的N-氧化物。
6. 胺的消除反应 季铵碱与3o胺的N-氧化物可以在100oC以上温度发生消除反应。 季铵碱的消除反应又称为霍夫曼(Hofmann)消除反应, 它属E2反应, 但消 除取向不同于卤代烷的E2反应, 即所得主要产物具有最少取代的烯烃。如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⑵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i)芳环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邻位或对位被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物,由于强吸电子基硝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O 2N
NO 2
2NH 3
NH 2
O 2N
NO 2
NO 2
NH 4Cl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脂肪胺(R-NH 2),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为芳香胺(Ar-NH 2)
按照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有一元、二元或多元胺
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在表示基时,如氨基、亚氨基,用“氨”;表示NH 3的烃基衍生物时,用“胺”;而季铵类化合物则用“铵”。
-NH 2(氨基)、-NH-(亚氨基)
(CH3CH2)2NH CH3CH2NH CH3
N CH3N
CH3
CH3
①气相:(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②水溶液相:
3°2°
1°3°
2°1°原因:CH 3的+I 效应使N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H +
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K b ×10
5
59.542.5 6.73 1.8
(教材错误)。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3.了解 重要的胺、酰胺及其衍生物。
4.能力要求 用化学方法鉴别伯胺、仲胺和叔胺。
5.素质要求 理解胺、酰胺类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2 3
第一节 胺 第二节 酰胺
基础与临床
学习要点
4
第一节 胺
一、胺的概念、分类与命名
二、胺的结构 三、胺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第一节 胺
3.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叔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易溶 于水的亚硝酸盐。该盐不稳定,遇强碱则重新析出叔胺。
R N + H N O 3 2 R N H N O 3 2
+
N a O H
R N + N a N O + H O 3 2 2
芳香叔胺与亚硝酸发生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C亚硝基类化合物,该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
N H 2 + N a N O H C l 2+
0 ~ 5 ℃
+
N N C l + N a C l H O + 2
2.仲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仲胺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作 用均生成N-亚硝基胺。
( C H ) N H + H N O 3 2 2
N H C H 3 +H N O 2
( C H ) N N O + H O 3 2 2
二、胺的结构
胺具有棱锥形空间构型,氮原子为sp3不等性杂化,一对 孤对电子处于棱锥体的顶端,类似于第4个“基团”。
图13-1 氨、甲胺、三甲胺的结构示意图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胺的化学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一)胺的分类1.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R —NH 2 R —NH —R ′ NRR ′R ″伯胺 肿胺 叔胺2.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R —NH 2 Ar —NH 2脂肪胺 芳香胺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为脂肪胺,与芳环直接相连为芳香胺。
3.根据胺分子中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一元胺:CH 3—CH 2—NH 2 二元胺:H 2N —CH 2—CH 2—NH 2 例如:脂肪胺 芳香胺CH 3NH 2苯胺甲胺伯胺:NH 2NHCH 2仲胺:二苯胺甲乙胺CH 3CH 3NH叔胺:三苯胺甲乙丙胺CH 2CH 2CH 2NCH 3CH 3CH 3请注意: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胺是根据氮原子上所连烃基数目来分为伯胺、仲胺、叔胺,而醇则是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来分为伯醇、仲醇、叔醇。
例如:C NH 2CH 33C OHCH 33伯胺叔醇CH 3CH 3(二)胺的命名1.简单的胺以胺为母体,按烃基的名称称为某胺。
例如:CH 2丙胺CH 2NH 2CH 3NH 2苯胺甲胺NH 2CH 32.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的烃基相同时,用二或三标明烃基的数目,写在烃基名称前;烃基不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写出烃基的名称。
例如:(CH 3)2NH (CH 3CH 2)3N (C 6H 5)3N 二甲胺 三乙胺 三苯胺NHCH 2甲乙胺CH 3CH 3甲乙丙胺CH 2CH 2CH 2CH 3CH 3CH 33.芳香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有烃基时,以芳香胺为母体,在烃基前标上“N-”,以区别连接在芳环上的烃基。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
其结构通式如下:
酰胺的命名是根据酰基和氨(或胺)基的名称而称为“某酰 某胺”,并在酸胺名称前指明氮上所连的烃基。例如:
酰胺的性质: (二)酰胺的性质: 1、酸碱性: 酰胺的碱性很弱,接近于中性。(因氮原子 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碳氧双键形成P-π共轭)。
酰亚胺(酰胺氮上的另一个氢原子也被酰基取 代)显弱酸性(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能与强碱 的水溶液生成盐)。
2-甲基-4-氨基己烷
CH3 CH3 CH3-CH-CH2-CH-N-CH2-CH3 CH2-CH3
2-甲基-4-(二乙氨基)戊烷
二、 胺的性质
(一)胺的物理性质 低级胺有氨味或鱼腥味,高级胺无味。 芳胺有毒! 溶解度:低级胺可溶于水,高级胺不溶于水。 溶解度 (氢键、R在分子中所占比重) 沸点:伯、仲胺沸点较高(氢键),叔胺沸点 沸点 较低。
+ H2O
N-甲基-N-亚硝基苯胺
。 3 胺 (CH3)2N
+ HNO2
(CH3)2N
N=O
对亚硝基-N,N-二甲苯胺
脂肪族胺与HNO2的反应可用来区别伯、仲、叔胺。
酰胺
酰胺可看作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 氨基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酰 胺基( ),是羧酸的重要衍生物,也
是氨或胺的酰基衍生物。
尿素在农业上又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尿素晶体缓慢加热,则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子氨 而缩合成二缩脲。
二缩脲反应: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 液反应,能产生紫色或紫红色的配合物。
季铵盐和季铵碱
季铵盐:是氨彻底烃基化的产物。具有无机盐的性 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溶于有机溶剂。
R3N + RX R4N X季铵盐
含氮有机化合物

CH3 NH2
NaNO2 HBF4
CH3
N2+BF4
CH3
△
F
+
-
NH2 NaNO2,HCl
+ N2 Cl HBF4
N2 BF4
△
F
NH2
Br
NaNO2,HCl
0~5 ℃
+ N2 Cl- KI
25 ℃
I
+ N2
Br
NaNO2,H2SO4 H+,H2O
Br N2+HSO4
△
NH2
OH
H3C
NH2
NaNO2,HCl
0~5 ℃
H3C
N2+Cl-
H3PO2 ,25 ℃ 或C2H5OH
H3C
3.3.2 芳香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CH3 CH3 CH3 CH3
(CH3CO)2O
HNO3 H2SO4
NO2 CH3
1.Br2 2.OH-,H2O
Fe/HCl
NH2 CH3
NaNO2,HCl
NHCOCH3 CH3
H3PO2,H2O 25 ℃
N NCl-
+
HO3S
NaOH
N2+Cl- +
N(CH3)2 CH3COOH HO3S N N N(CH3)2
N N
N(CH3)2
NaO3S
甲基橙
-
O3S
N N
N(CH3)2
H+ OH-
HO3S
NH N
N(CH3)2
+
黄色
红色
(2) 取代反应
CH3 NH2
NaNO2,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一)胺的分类1.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R —NH 2 R —NH —R ′ RR ′R ″伯胺 肿胺 叔胺2.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R —NH 2 Ar —NH 2脂肪胺 芳香胺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为脂肪胺,与芳环直接相连为芳香胺。
3.根据胺分子中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一元胺:CH 3—CH 2—NH 2 二元胺:H 2N —CH 2—CH 2—NH 2 例如:脂肪胺 芳香胺CH 3NH 2苯胺甲胺伯胺:NH 2NHCH 2仲胺:二苯胺甲乙胺CH 3CH 3NH叔胺:三苯胺甲乙丙胺CH 2CH 2CH 2NCH 3CH 3CH 3请注意: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胺是根据氮原子上所连烃基数目来分为伯胺、仲胺、叔胺,而醇则是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来分为伯醇、仲醇、叔醇。
例如:C NH 2CH 3CH 3C OHCH 3CH 3伯胺叔醇CH 3CH 3(二)胺的命名1.简单的胺以胺为母体,按烃基的名称称为某胺。
例如:CH 2丙胺CH 2NH 2CH 3NH 2苯胺甲胺NH 2CH 32.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的烃基相同时,用二或三标明烃基的数目,写在烃基名称前;烃基不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写出烃基的名称。
例如:(CH 3)2NH (CH 3CH 2)3N (C 6H 5)3N 二甲胺 三乙胺 三苯胺NHCH 2甲乙胺CH 3CH 3甲乙丙胺CH 2CH 2CH 2CH 3CH 3CH 33.芳香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有烃基时,以芳香胺为母体,在烃基前标上“N-”,以区别连接在芳环上的烃基。
例如:N-甲基苯胺N ,N-二甲基苯胺N-甲基-N-乙基苯胺NHCH 3N (CH 3)2NCH 3CH 2CH 34.多元胺可参照多元醇命名,二元胺称为某二胺。
例如:H 2N —CH 2—CH 2—NH 2 H 2N —CH 2—CH 2—CH 2—CH 2—NH 2乙二胺 1,4-丁二胺5.对于结构复杂的胺,则以烃为母体,氨基用为取代基命名。
例如:2,4- 二甲基-3-氨基戊烷对胺基苯甲酸COOHCH 3CHCHCHCH 3CH 3CH 3NH 2H 2N学生思考:胺和醇的结构与命名的异同点。
二、胺的性质胺和氨相似,其氮原子上都存在未共用的电子对,其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此对电子对。
(一)碱性胺和氨相似,水溶液呈弱碱性。
这是由于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未共用的电子对能接受水中的H +离子,使溶液中的OH -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呈碱性。
NH 3 + H 2O NH 4+ + OH - R —NH 2 + H 2OR —NH 3+ + OH -胺都是弱碱,不同的胺碱性强弱不同。
1.脂肪胺的碱性比氨强,并且仲胺>伯胺>叔胺。
二甲胺 > 甲胺 > 三甲胺 > 氨pK b 3.27 3.36 4.24 4.752.芳香胺的碱性比胺弱,即:脂肪胺>氨>芳香胺。
并且:N,N-二甲基苯胺 苯胺二苯胺三苯胺N-甲基苯胺>>>>NH 2NHCH 3N(CH 3)2NHNpK b 8.93 9.15 9.30 13.0 近于中性3.胺能与强酸作用生成盐。
例如: CH 3—NH 23—NH 3+Cl - (或 CH 3—NH 2·HCl)氯化甲铵盐酸甲胺+ HCl()氯化苯铵盐酸苯胺-或NH 2NH 2.HClNH 3+Cl胺的盐是结晶性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铵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与氢氧化钠等强碱作用,可游离出原来的胺。
例如:+ NaOH+ NaCl +H 2O-NH 2NH 3+Cl因此,可利用胺的碱性与成盐的性质,鉴别、分离提纯胺。
(二)酰化反应胺与酰卤或酸酐反应,胺的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酰基(RCO —)取代生成酰胺,此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伯胺和仲胺的氮上都有氢原子,能发生酰化反应胺,而叔胺的氮上没有氢原子,故不能发生酰化反应。
例如:OHO NH+ HCl乙酰氯苯胺乙酰苯胺(退热冰)CH 3CH 3CH 3CH 2NH 2 + (CH 3CO )2O CH 3CONHCH 2CH 3 + CH 3COOH乙胺 乙酸酐 乙酰乙胺 乙酸 在碱性溶液中,伯胺、仲胺也可与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叔胺的氮上没有氢原子不反应。
反应产物苯磺酰伯胺,氮上还有一个氢原子,受苯磺酰基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而呈弱酸性,可与碱反应成盐而溶于碱性溶液中。
而苯磺酰仲胺的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溶于碱性溶液。
利用这些性质可以鉴别和分离三种胺类,此反应称为兴斯堡(Hinsberg)反应。
SO 2Cl+ RNH 2NaOHSO 2+ HCl苯磺酰氯苯磺酰伯胺伯胺NaOHSO 2NHR+ H 2O苯磺酰伯胺SO 2NR-Na +苯磺酰伯胺钠盐SO 2Cl+ R 2NHNaOHSO 2NR 2+ HCl苯磺酰氯苯磺酰仲胺仲胺(三)胺与亚硝酸的反应胺都能与亚硝酸反应,但伯、仲、叔胺所得产物不相同。
1.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先生成重氮盐,但不稳定,在低温(0℃~5℃)也立刻分解,定量地放出氮气。
0℃~5℃+ RCH 2OH脂肪胺脂肪胺重氮盐NaNO 2,HCl RCH 2NNCl+ RCH 2NH 2N 2 ↑芳香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较稳定的重氮盐,在0℃~5℃下不分解,但在室温时即分解而放出氮气。
NCl2 ↑-+室温苯胺芳香重氮盐苯酚NH 2OH此反应能定量放出氮气,可用于伯胺的定量测定。
2.仲胺与亚硝酸反应 脂肪仲胺或芳香仲胺与亚硝酸反应都生成N-亚硝基胺,仲胺氮上氢原子被亚硝基(—NO )取代。
例如:(CH 3CH 2)2NH + HO —NO(CH 3CH 2)2N —NO + H 2O二乙胺 N-亚硝基二乙胺+ HO NON-甲基苯胺N-甲基-N-亚硝基苯胺CH 3NO+ H 2ONH 2CH 33.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水溶性亚硝酸盐。
(CH 3CH 2)3N + HNO 23CH 2)3NH]+ NO 2-三乙胺 亚硝酸三乙铵芳香叔胺与亚硝酸的作用,不生成盐,而是在苯环的对位引入亚硝基(—NO),生成对亚硝基芳叔胺。
例如:N,N-二甲基苯胺对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CH 3)2N+ H 2O(CH 3)2NNO亚硝基化合物在强酸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呈桔红色,如加碱到碱性,即从桔红色转变为翠绿色。
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不同。
-+Cl -桔红色翠绿色(CH 3)2NNO(CH 3)2NNOH根据亚硝酸与脂肪族和芳香族伯、仲、叔胺反应的不同,可以鉴别不同的胺。
(四)苯胺与溴水的反应芳香族胺的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发生供电子共轭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在氨基的邻、对位增大更加显著,使芳胺更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得邻、对位取代产物。
苯胺与溴水反应,立即生成2,4,6-三溴苯胺白色沉淀。
此反应可用于苯胺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
+ 3Br 2+ 3HBrNH 2NH 2BrBr Br三、季铵盐和季铵碱氮原子上连有4个烃基的化合物称为季铵化合物,氮原子上连的四个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它可分为季铵盐(R 4N +X -)和季铵碱(R 4N +OH -)。
其结构式为:R N R RR +X-R N R R R+OH-季铵盐季铵碱季铵盐可由叔胺与卤烷反应生成:R 3N + R —X → R 4N +X —(季铵盐)季铵碱可由季铵盐与氢氧化钠醇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的卤化钠不溶于醇,经过滤减压蒸发可得季铵碱:R 4N +X - + NaOH 醇R 4N +OH - + NaX季铵盐季铵碱季铵盐、季铵碱的命名与铵盐和碱的命名相似,若四个烃基不同时,将烃基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列。
例如:C 2H 5Nc 2H 5c 2H 5c 2H 5+I -H 3CNCH 3CH 3CH 3+OH-碘化四甲铵(季铵盐)氢氧化四乙铵(季铵碱)H 2C NC 12H 25CH 3CH 3+Br -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甲基铵(新洁尔灭)季铵盐和季铵碱都是离子型化合物,是白色结晶性固体,具有盐的性质,易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
对热不稳定,加热后易分解:R 4N +X- R 3N + RX R 4N +OH-R 3N + ROH学生回答:胺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四、生源胺类和苯丙胺类化合物 1.胆碱和乙酰胆碱在生物系统中最重要的季铵碱是乙酰胆碱,因最初是在胆汁中发现的,而且有碱性,故称胆碱。
它的化学名称为:氢氧化三甲基-2-羟基乙基铵,结构简式为:HOCH 2CH 2N CH 3CH 3CH 3+OH-胆碱羟基上的氢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胆碱,它存在于相邻的神经细胞之间,它通过神经节传导神经刺激,是一种重要的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亦称为神经递质。
其结构简式为:H 3C OCH 2CH 2N CH 3CH 3CH 3+OH_O2.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称副肾素,它是肾上腺髓质部分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从动植物肾上腺中提制,药用品多用化学方法合成。
它的化学名称为D(-)-1-(3,4-二羟基苯基)-2-甲胺基乙醇,其化学结构为:HOOH CH CH2NH CH3 OH3.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最早由动物肾上腺提出物中发现,现用化学方法合成。
它的化学名称为D(-)-1-(3,4-二羟基苯基)-2-胺基乙醇重酒石酸盐,其化学结构为:CH(OH)COOH CH(OH)COOH H2OOHOHCHCH2NH2OH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水溶液加入三氯化铁显翠绿色,再缓缓加碳酸氢钠试液即变蓝色,最后成红色。
4.苯异丙胺类化合物(1)盐酸麻黄碱供药用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
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为(-)-1-苯基-1-羟基-2-甲胺基丙烷盐酸盐,其化学结构为:CH CHOH NHCH3CH3HCl(2)盐酸甲氧胺盐酸甲氧胺的化学名为2-氨基-1-(2,5-二甲氧苯基)丙醇盐酸盐,其化学结构为:OCH33CH CHOH3NH2HCl盐酸甲氧胺遇甲醛-硫酸试液显紫色,渐变为棕色,最后成绿色,但盐酸麻黄碱为无色。
它遇钼酸铵试液呈绿色;遇钒酸铵试液呈绿黄色;在强碱中呈红色,可溶于正丁醇。
小结:1.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