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热应激对12周龄麒麟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热应激对12周龄麒麟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热 应 激 是 肉 鸡 生 产 中 人 们 日益 关 注 的 问 题 。 伴 随 着 肉 鸡 商 业 育 种 的 快 速 发 展 . 肉 鸡 生 长 速 度 以 及 产 肉 率 迅 猛 提 高 . 但 随 之 也 出 现 了 肉 鸡 腹 水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7- 0 6
症 、猝 死 症 、腿 部 疾 病 以 及 肌 肉 品 质 下 降 等 问 题
I 1 ]

生 长 性 能 的 快 速 提 高 增 加 了 肉 鸡 对 环 境 高 温
的 敏 感 性 .过 高 的 温 度 会 导 致 肉 鸡 热 应 激 .使 其 生 理机 能 发 生 变化 和紊 乱 .表 现 为采 食 量 下 降 , 轻 者 生 长 减 慢 .抵 抗 力 降 低 . 重 者 死 亡 率 增 加 . 造成 较 大的经 济损 失 I 2 J 我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夏 季 炎
0 . 0 5 ) , 高温 组麒 麟 鸡 ( 公母平均 )肉色 ( a值)显 著低 于常 温 组 ( P < 0 . 0 5 ) ;在 胸 肌 方 面 ,1 2 周龄 高 温组 麒 麟 公 鸡 剪切 力显 著 低 于 常 温 组 ( P < 0 . 0 5 ) , 高温 组麒 麟 母 鸡 的 肉 色 ( a 值 )显 著
1 5 8 1 . 1 6 g和 1 5 4 0 . 7 4 g ,差异 不 显 著 ( P > 0 . 0 5 ) ;麒 麟 鸡在 高 温处 理后 ,其 全 净膛 重 显 著低 于常 温组 ( P < 0 . 0 5 ) ;高 温 处 理 下 的麒 麟 鸡 的腹 脂 重 、腹 脂 率和 肌 间脂 肪 宽 显 著 高于 常 温 组 ( P <

种 适合 热带 高 温地 区饲 养 的优 质 肉鸡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组鸡细胞因子抗肉鸡热应激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验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组鸡细胞因子抗肉鸡热应激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验收
u a i n d n mi so e s si O  ̄ O 【h f r n ai n p o e s sb l t y a c f a t n S U U e me t t r c s e y o y g o
本研 究 从 谷 物 发 酵 食 品 以及 实 验 室 提供 的
菌 种 中分离纯 化得 到 4 株 菌 ; 8 b利用 H L . P C测 定各 菌株发 酵液 中蛋氨 酸 的含 量 ,筛 选 出 蛋 氨 酸 含 量 相 对 较 高 的 2株 菌 , 即
K D 118 L S . 6和 K D 112 ; 0 L S . 5 0
P CR— eau n rde t ]A pidadE v ometl co dntr ggain[ . p l n ni n na r— i J e r Mi
引物 P R等 技 术 鉴定 出这 2株菌 分 别 为纳 豆 芽 孢 C
杆 菌和枯 草芽 孢杆 菌 ,其 发酵 液 中蛋 氨酸含 量分别 为 2 .8 93 ・- 1 、l . g L 0 8 ;
【 7】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家标准饲料 中氨基酸 的测定 G / 8 4 — BT126
【3 Ya shrA K btKYooe i Mehns ftropc ipo 1 ] ma i , u oa , k zkk c ai o mos ese ic r- e f
d c ino 1 a n a i fo h c re p n i g - u s i t dh d - u to f- mi o cds r mt e o r s o d n 5 s b tt e y a u n
[ 参 考 文 献 ]
【 ] 李芳, 9 史霄燕. , - 24 二硝基氯苯衍生化法在反 向高效液相色谱

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生理功能、免疫力及肠道屏障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生理功能、免疫力及肠道屏障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生理功能、免疫力及肠道屏障
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潘子意;郭艳;安立龙;赵志辉;刘文超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2020(42)5
【摘要】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热应激已成为影响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尤其是位于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地区。

热应激会影响肉鸡的生理功能、免疫机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进而降低生长性能。

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等调控策略被证实可以缓解肉鸡的热应激状态。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生理功能以及免疫机能来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生理功能及健康状况。

文章从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功能、免疫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的营养调控等方面综述益生菌在肉鸡抗热应激中的作用,为肉鸡生产应用益生菌作为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91-97)
【作者】潘子意;郭艳;安立龙;赵志辉;刘文超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纤维寡糖和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2.热应激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生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3.补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幼犬生长性能、肠道动
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4.益生菌复合物对持续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免疫性能的影响5.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应激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热应激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急性 热 应 激 显著 升 高 鸡 的血 糖 水 平 , 别 自 29 20 分 5 3 m /0 m升高到 32 29 g1 I。刘风华等【测得 2 、 g1 l 0 6 ~ 8 m /0 r 0n5 ll 6 J 6
3 .、 . l 下 的 血 糖 浓 度 分 别 为 :3 1、2 5 、O 6 253 5c 4 C 1. 】 1.O 1.5
钙、 磷含量下降, 其原因除采食量减少 , 尿量增加外 , 热应激 还干扰了小肠黏膜上皮对钙的转运l。热应激时, J J 鸡血液中 氢离子和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明显下降 , 酸碱平衡失调 , 机体
高温较常温略高。说明高温使鸡热应激时 , 抑制鸡体代谢, 使代谢产物下降。鸡在热应激过程中, 表现为采食量下降, 营养摄入不足 , 鸡必然动用体储备加速分解代谢 以提供足够 的能量供应, 导致血液 中血糖下降。 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是鸡产生热应激的一个重要特征。 血液生化值是反映机体代谢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热 引 应激导致鸡的采食量减少 , 营养物质不足, 体重变轻 , 机体需 通过动用体储备以提供能量来对付热应激, 导致体内各种生
化成分发生变化。热应激下,G A Br 随气温升高而浓度 T 、L 、p i 下降 ,H C O的浓度变动不大。刘春燕等 研究 4 7 J 种温度梯度
(203 .、 .、 . ) 3 生 化指 标 的影 响 , 果是 t 2.、 63 34 0o 对 种 2 5 0 C 结
分泌大量有机酸, 降低血液 D H值, 有机酸与钙 、 磷等离子结 合, 从而导致血液中钙 、 磷离子浓度下降, 使鸡的生产性能下 降, 的蛋壳品质严重降低。 蛋鸡 热应激鸡血浆钾水平下降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_。血 2 J
赵云焕 (阳 业 等 科 校 物 学 ,南 阳4o) 信 农 高 专 学 动 科 系河 信 6o 4o

畜禽应激的研究进展

畜禽应激的研究进展
鸡 的产蛋 量和 蛋重 。 二 、选 育 抗应激 品种
光照强度 、空气成份、饮水 等参数不这

类 因素 引起 的 。 第 二类 由转 群 、切 喙 、接 种疫 苗 、选 种 、
检疫 、称重 、运输 、饲料改变 、 设备保养维修等 生产 管理 因素造 成 的 。 第三类 由传染病和寄生虫等各种疫病发生 后 .尽管 疫情 可得 到控制 .但 是所 造 成 的应 激 反
声和强光。改善环境卫生 ,防治各种环境污染, 及时清除粪便 ,消灭蚊蝇 ,有利于畜禽保持 良好
的健 康状 态 .增强抗 应激 的能 力 。 3 应 激 驯化 ,营造 应 激 的 适 应 期 ,在 强 应 . 激 到来之 前 ,如果预先 让 畜禽接 触低强 度 的预 期 应 激 源 .可 以让 畜禽 进 入抵抗反 应 阶段 ,以适 应 可 能 到来 的强应 激 。例如 :适应 了高 温 的母 鸡 在 高 温下 的产热量 比适应 了温和温 度 的母 鸡在 高 温 下 的产 热量低 。让 鸡 在育 成期经 历热 环境 ,青 年 鸡后 期对 热应 激的耐 受力 才能 提高 ,能显 著 改善
调 。在 日粮或饮水 中添加碳 酸氢钠 、氯 化 铵 、氯
化钾等有利于恢复体 内酸碱平衡 ,从而改善应激
下 畜禽 的生产性 能 。 碳 酸氢钠 有溶解 粘 液 、健 胃、抑酸 和增 进 食 欲 的作 用 ,吸 收 到体 内能 补充 畜 禽所 需 的钠 , 并作 为血液和组 织 中主要 的缓 冲物质 ,可以缓解 呼吸性 碱中毒 ,提 高抗应 激的能 力 。 氯 化钾 具 有维 持细 胞 内渗 透压 和机 体酸 碱 平衡 的作用 。饲 料 中含钾 量较高 ,常温下 不需 补 充 ,但 在应激条 件 下 ,血 钾降低 ,有 必要 在 日粮 或饮水 中补充钾 ,维 持血 钾浓度 ,以缓解应 激 。 氯化 铵 也 能 降 低 畜 禽 应 激 时 血 液 中 P H

蛋鸡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蛋鸡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Ci ty o 4 o00 ha o rV 21..0 n Pt L , 12 2 e V


鸡 热应 激 时 ,呼 吸加 快 ,二 氧化 碳 排 出增 多 ,
Na HCO 和H, O C 比例发 生 改变 , 液 中p 血 H值 升 高 ,
可 引 起 蛋 鸡 呼 吸 性 碱 中 毒 。 在 日粮 中 添 加 0 % . 5 Na HCO 时应 同时添 加1 %NH C1 。极显 著提 高 产蛋 率 和血 清T、 度 , 显 著 降低 T 浓 并 著影 响 热应 激时 , 的肾上腺 皮 质分 泌醛 固酮增 加 , 鸡 加 强 了保 Na排 K 作 用 , 使机 体 内K 水 平 下降 , 出现 易 低血 钾 。因此 , 蛋鸡 日粮 或 饮水 中可 添j K , 在 J C1 以 i l 补充 K , 维持 体 内电解质 的平 衡 。 热 应 激 时 , 加 剂 I( %Na O 1 NH 添 O3 HC + %K , 采食 量 无 显 对
维普资讯
中 禽 2 2 2- ̄l期 固采 0 年 4t o 0 * , -
量 增 加 ,血 液 中 HCO , 量 降 含 低, 导致 p H值 浓 度 升 高 , 能 发 可 生 呼吸性 碱 中毒 。据 资料报 道 , 日粮 中添 加 01 - . . -2 %" %Na O3 0 HC 能 使 血 液 中 HC 3 持 稳 定 水 O- 保 平 , 而缓 解 热 应 激 , 高 产 蛋 从 提 率 及蛋壳 厚 度
温 3-℃ 。 " 4
持 热平 衡 ,而且 可促 进 采食 ,提高 饲料 利 用 率 ,对 提高 肉鸡生 产 性 能 具 有 一 定 作
用 。利血 平 能 消耗交
感 一肾上 腺 髓 质 系统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72 ·2021.010 引言鸡热应激是指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造成休克和死亡。

热应激是夏秋高温季节鸡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且会降低鸡群对饲料的利用率和成活率,给家禽养殖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在鸡养殖产业发展中,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掌握引发鸡热应激发生的具体原因,将各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其正常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养殖场工作人员需提高重视程度,尤其是应注重积极做好鸡群夏季的热应激预防工作,一旦发现鸡群有热应激现象,应立即采取降温等积极措施,确保鸡群热应激症状能够快速缓解。

1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1.1 采食量鸡的采食欲望和采食量主要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通常稳固环境比较适宜,饮水量合理,鸡采食量增加。

随着环境温度的增高,鸡的饮水欲望会显著增强,造成采食量显著下降。

鸡舍温度18~22 ℃时,每上升1 ℃或下降1 ℃鸡的采食量都会呈现下降或增加的趋势。

在热应激条件下,鸡的呼吸频率迅速加快,机体散热不足,降低鸡的采食欲望。

饮水欲望增加,使肠道中的消化酶浓度显著降低,加剧肠道蠕动,日粮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消化道对饲料的利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1.2 生产能力蛋鸡受到热应激影响后,会严重影响鸡蛋品质,造成产蛋量下降。

鸡的繁殖技能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

热应激条件下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损害其生殖系统,造成繁殖机能显著下降。

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产蛋能力会显著下降,且会改变鸡蛋的形状和比重,造成蛋壳较薄,鸡蛋个体较小,鸡蛋内容物发生显著变化。

这些主作者简介:王秀芹(1975-),女,山东平阴人,本科,畜牧师,从事畜牧方面工作。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王秀芹(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畜牧兽医局安城畜牧兽医站,济南 250409)摘要:热应激又被称为中暑症,是指鸡在高温条件下,由于体温调节和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引发的一种应激反应。

畜禽应激的研究进展

畜禽应激的研究进展

#$#
管理应激
由于饲 养 者 的 不 注 意 , 或为了眼前利益而造
成管理上的失误, 对畜禽也是严重的应激, 但许多人为应激是 可以消除的。水和饲料的突变和不足、 饲养密度过大、 栏舍通 风不良均可使畜禽产生应激, 结果使采食量下降, 生长减缓。 鼠、 犬、 猫、 野鸟窜入栏舍, 引起幼龄动物的神经质, 产生应激, 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
应激对畜禽的危害 应激会造成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因而造成对传染病的易
感性, 遭受应激的畜禽受感染时发病较重, 这又会加重应激形 成一个恶性循环。 应激反应的最初特征是神经过敏, 这个阶段 的畜禽表现为烦躁不安, 容易惊群。随之而来的是心搏倍增, 血压升高。 这种心博急剧增加是很危险的, 有可能造成微循环 障碍, 导致休克死亡。
( 潮湿) 的变化, 即气候的急剧变化。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使 畜禽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动物体都有自身的最适温度, 如果气温升高, 机体散热受阻, 物理调节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 导致代谢率提高、 休克, 甚 至死亡。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达适温区的上限时, 体内甲状腺激 素分泌量大幅度下降, 影响胃肠道的蠕动, 使胃内充盈, 采食 量减少。同时温度升高时, 皮肤表面血管膨胀充血, 导致消化 道内血流量不足, 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从而抑制采食。
并将应激定义为“ 机体对外界 /01+ 2.34. 首 次 提 出 应 激 学 说 , 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或机体对向它提出的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 并 将这些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反应变化称为 “ 全身性 适应综合症” ( ,即指对动物 5.1.-03 0607,0,(8. +46-9:, 5;2 ) 无伤害能完全适应的,或虽然有中等程度伤害动物仍然可能 适应的刺激。所有能引起机体出现 5;2 反应的刺激源称为应 激源。应激源引起的 5;2 反应主要分为三阶段: 紧急反应阶段 ( 肾上腺反应阶段) 、 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应激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由环境引起的内部平衡紊乱。内 部平衡则意味着包括畜禽体内所有生物体的机体细胞保持一 定程度的稳定。 为了能在多种条件下都保持平衡, 机体需要具 有多种调节机制, 并且在应激条件下会消耗较多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应激对鸡采食量、生产性能、内分泌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并阐述了相关调控措施。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01-02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于1936年提出“应激”一词。

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
应的总和。

应激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所造成的危害,使其本身能够在不适的环境中继续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机体最终能否适应这一不良刺激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温度的高或低、变化幅度等)与机体的生理状况。

热应激是养鸡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对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鸡在热应激下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

1 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1.1 热应激对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使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蛋鸡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将体内的营养贮备转化为能量来克服应激因素。

由于体内营养物质和贮备从产蛋这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于维持生存急需的基本功能,因此导致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valencia报道,温度从18.3℃升至35.0℃,产蛋率从81.3%降至
46.6%。

产蛋率下降的同时,蛋重下降。

热应激使鸡的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时机体抑制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维持静止能量代谢的能量降低,导致鸡的采食量降低。

顾宪红(1995)研究表明,在35℃时,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
显著。

但李荣文(1990)研究发现,在32.5℃时肉鸡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

1.2 热应激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1)热应激使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循环系统的容积增加,加上鸡的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造成血液浓度降低,水分含量升高。

据vo(1978)等人报道,随着舍温升高,鸡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饲养于人工热季中的青年鸡比饲养于自然冬季的鸡这3项指标分别降低了12.3%、12.1%和15.9%,温度升高使血清蛋白含量降低。

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热应激过程中血清蛋白的含量在第5天时比正常值降低了20.83%,第10天时降低了37.50%。

(2)热应激对鸡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温热应激使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got)升高,陈忠等报道,随着温度升高,热应激时间
过长,血清中got明显升高;热应激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报道不一,大多认为有所升高。

赵宗胜等报道,热应激时gpt 值都高于记载的正常值,但刘春燕等报道,gpt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热应激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影响的报道也不一致。

赵健荣等报道,急性热应激时,蛋鸡血液中ldh活性比对照组有
显著(p0.05),所以高温热应激对ldh活性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1.3 热应激对内分泌的影响
热应激对内分泌的影响集中于对血浆t3 、t4、肾上腺和生殖激素的研究。

姜礼胜等认为,32℃ 16h aa肉鸡血浆t3水平下降,t4水平升高,说明机体在高温条件下为减少产热而降低代谢率,对t3需要量减少,t4转化为t3的速率降低,此时的生理调节是有效的。

在急性热应激时,鸡肾上腺重量高于舍温适中的对照组,傅玲玉等经测定发现急性热应激时血浆皮质激素含量逐渐下降,但到一定时间又回升并升高。

高温刺激会使鸡血浆中生殖激素浓度降低,使育成母鸡开产前血浆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

傅玲玉等测定发现持续高温会使母鸡血浆中雌二醇含量下降63.5%(p<0.01)。

1.4 热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热应激不仅导致免疫抑制,降低疫苗保护作用,而且还使免疫器官(主要是法氏囊)本身发生变化,造成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 热应激的调控措施
2.1 加强鸡舍物理降温
2.1.1 加强鸡舍隔热性能。

用石灰浆(生石灰放入缸内加水溶解成糊状,再加0.5% nacl,3%土面粉搅拌均匀)沿鸡舍舍顶及外壁均匀喷涂,可明显降低舍温,减轻热应激。

2.1.2 搭设鸡舍遮荫棚。

虽然遮阳一般并不能够降低环境温度,但
它却能够通过阻拦太阳辐射来减轻鸡的热负荷。

简易凉棚可减少30%的太阳辐射热,设计合理的凉棚可减少50%的太阳辐射热。

2.1.3 排气降温。

排气降温具有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被普遍应用。

2.2 饮冷水
蒸发散热是热应激期间热量散发的重要途径,鸡饮冷水,可吸收体热,减少散热负荷,提高鸡的采食量和能量利用率。

2.3 改善营养和饲喂技术
调节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

避开中午闷热的时间饲喂,充分利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间。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以每天喂4次为好。

要少喂勤添,防止饲料在饲槽里堆积发酵而酸败变质。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2.4 日粮的营养调控
可饲喂抗热应激功能型饲料,试验表明,饲喂能提高日粮钠、钾水平及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抗热应激功能型饲料效果显著优于普通营养型。

也可以通过添加中草药、电解质抗热应激添加剂来对抗热应激。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电解质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有效缓解鸡热应激,增加产蛋量,且成本较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李绍玉,张敏红,张子仪,等.热应激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15(3):140-144.
[2] 何世山,金小军.高温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9(3):311-314.
[3] 刘铀,林红英,罗东君,等.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9(1):61-64.
[4] 邵莹,潘志英.热应激与喂电解质抗热应激对产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346-350.
[5] 蔡玉根,梁孙仪,罗上鸿,等.家禽热应激缓解物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1994,30(6):50-51.
[6] 李绍玉.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及缓解措施[j].中国家
禽,1998,19(5):13-17.
[7] gray j i,yearson a m. rancidity and warmedover flavour[j].adv.meat rese,1987(3):221.
[8] 刘凤华,谢仲权,孙朝龙.高温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7,33(5):23-25.
[9] 刘春燕,王宝维,王清吉.不同程度高温对蛋鸡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家禽,1996(6):27-28.
[10] 周杰,骆先虎,檀其梅.高温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和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1997,19(2):57-59.
[11] 傅玲玉,周庆堂,章怀云,等.高温对产蛋鸡的血液生化反应[j].中国畜牧杂志,1988(6):11-14.
[12] 刘思当,宁章勇,谭勋,等.热应激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9):20-23.
[13] 杨全明,吴庆鹉,余振华.环境温度对肉用仔鸡尿酸排泄及氮代谢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4,25(2):109-115. [14] 刘凤华,董玉芳,于同泉,等.蛋鸡热应激中血液理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j].家畜生态,1998,19(2):1-5.
[15] 刘振湘,唐晓玲,曾元根.鸡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机理[j].中国畜牧兽医杂志,2001,20(1):29-32.
[16] 刘凤华,吴国娟,王占贺,等.热应激对仔鸡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4):51-54.
[17] 刘凤华.蛋鸡热应激中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2):15-16.
[18] 郑卓夫.减轻家禽热应激的添加剂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1992,28(4):56-58.
[19] 付大华,王淮周,佘陆林.浅析热应激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4(11):33.
[20] 郭昌春,高晨,苏从成.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7(s1):5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