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的教育思想
从历史中学习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教学反思与启示

从历史中学习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教学反思与启示从历史中学习: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教学反思与启示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历史中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来进行教学反思与启示。
一、英雄与正义《射雕英雄传》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执着于维护正义和保护弱者。
金庸先生通过韦小宝、郭靖、黄老邪等角色,向读者传递了正义的力量和为之奋斗的勇气。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正义,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践行正义。
二、人性的复杂性小说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各具特点。
郭靖是忠诚善良的好人,杨康则是为了私欲而放弃良心。
《射雕英雄传》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角色的形象,让学生认识到人性不仅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自私犹豫的一面。
通过深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三、家国情怀《射雕英雄传》以江湖世界为背景,融入了许多家国情怀的元素。
从南宋初年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庸先生对家国之爱的崇高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小说中角色的遭遇和抉择,让学生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家国付出努力的意识和行动。
四、信仰与价值观《射雕英雄传》中的角色都有各自的信仰与价值观,并为之奋斗。
例如,郭靖对武功、忠诚的追求,杨康对权力、地位的追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小说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坚持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能够用正能量的行动去实践。
五、克服困难的勇气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从不退缩,勇敢面对。
郭靖和黄蓉在修习九阳真经时的艰辛,以及他们在江湖中面对种种危机时的勇敢表现,让我们看到他们内心的坚韧和勇气。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展开,鼓励学生在面对困境时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读《射雕》刍议“陶行知教育思想”

读《射雕》刍议“陶行知教育思想”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杨佳慧【摘 要】 《射雕英雄传》讲述了一代英雄郭靖的成长史,既然是成长,那必然会提及教育。
因为有了郭母积极正面的家教、黄蓉耐心正确的引导以及洪七公的因材施教,郭靖的成长经历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仔细品读不难发现,“射雕”居然会是一部“教育真经”。
一代英豪的成长史必然离不开他那几位“贵人”的教育指导,从最初的生拉硬拽,逐步到因材施教,再到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当今学生的成长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
【关键词】 正面家教;因材施教;循序耐心;我要学“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每当耳边奏起这经典的旋律,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射雕英雄那矫健的英姿。
从整体来看,金庸老先生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类似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观念。
最初在江湖上名头最响的是“五绝”,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神通,随着故事的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郭靖在洪七公和其他江湖前辈的调教下,掌握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同时又心怀天下,俨然成了一个少年英雄。
故事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郭靖天资愚钝,学什么都特别慢,其实问题是出在“教”。
江南七怪教授郭靖武功时,七个人七种教法,对于一个初学武功的郭靖而言不晕才怪;而洪七公的教法非常简单——先盯着一招苦练,练得滚瓜烂熟后再切换到下一招,正所谓因材施教,对于还未开窍的郭靖来说这是最对的方法。
因此当老师掌握了正确的教法,徒弟自然会在正确的道路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
故事的第二十五章中,郭靖和黄蓉在密室疗伤时,郭靖灵活运用所学武功结合《九阴真经》自行疗伤,进而“窥”得全真七子演练天罡北斗阵的阵法,悟出《九阴真经》下半部中许多原本不明之处,于是郭靖从一个大家公认的“傻瓜”逐渐成长为参透高深武功的“奇才”。
从中不难看出,用对教育方法对学生有效地学习、积极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射雕英雄传》看家庭教育

从《神雕英雄传》看现代家庭教育从《神雕英雄传》看现代家庭教育对于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对《射雕英雄传》应该比较熟悉。
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许有人说,郭靖同学运气好,碰到的都是高手。
运气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吗?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会让我们学到很多。
(一)、母亲成就孩子性格。
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外来民工,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认死理,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
杨康的母亲包惜弱,用现在的话讲是个超级白富美,有文化,有教养,有背景,但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没有能够培养杨康吃苦的精神,更没有培养杨康的民族大义,特别是对杨康的身世没有及时交代,导致后来杨康人生的重大悲剧。
可以说,杨康的失败,根源在于包惜弱。
(二)、父亲成就孩子未来。
完颜洪烈对杨康视如已出,对杨康精心培养,寄以重望,却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讲,完颜洪烈相当于大型垄断国企的董事、副总裁,有望接任总裁,而杨康则是他培养的接班人。
完颜洪烈其人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整天阴谋诡计,他的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杨康同样才智有余,德行不足。
由于王爷夫妻的溺爱,王府的下人们,包括完颜洪烈的客人们,对杨康纵容无比,使杨康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其实杨康本性是善良的。
所以有钱、有势且重点栽培孩子的父亲未必优于穷人。
反观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
(三)、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
而决定这四种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从小善良,对英雄仰慕,认死理,小小年纪冒死保护哲别,结果哲别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人,成为他的第一个师父。
名著解读:《射雕英雄传》中的武功与忠诚价值观研究

名著解读:《射雕英雄传》中的武功与忠诚价值观研究概要《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之一,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武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为读者所喜爱。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武功与忠诚价值观,并分析其对人物形象以及整个故事情节的影响。
武功在《射雕英雄传》中的意义华山派与峨眉派:继承与传承华山派和峨眉派是小说中两大门派,代表了江湖正道。
其中,华山剑法代表了正直、勇气和正义;峨眉佛法则代表了慈悲、舍己为人和智慧。
这两大门派的武学都强调继承与传承,通过武功修炼来追求道德境界。
他们不仅用武功保护自己和江湖上的弱者,还将自己师父留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不断发展壮大。
金庸武功设定的浪漫与理念小说中,武功并非单纯的打斗工具,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修行方式。
金庸笔下的武功设定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与理念。
例如九阳真经、九阳神功等武学,代表了阳刚之力与拳法美学的完美结合。
忠诚价值观在《射雕英雄传》中的体现华山派弟子对师父的忠诚小说中华山派弟子对师父岳不群有着深厚的忠诚,在他需要时刻保护师父,并坚守正义。
他们始终将华山派传统与师父教导视为信仰,代表了一种传统忠诚价值观。
杨过对郭靖赵敏及江湖朋友的忠诚主人公杨过早年受到郭靖赵敏夫妇的收养和教育,对他们抱有无限感激之情。
他冒险担负起除暴安良的责任,并保护江湖上许多朋友不受欺压,在行动中展现了高度的忠诚。
领袖忠诚:黄药师、洪七公黄药师和洪七公都是江湖领袖,对自己所属门派极为忠诚。
他们在面对外敌时,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武功实力保护门派和弟子,体现了一种领袖的责任与忠诚。
武功与忠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武功修炼与人物成长小说中形形色色的武功修炼,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武功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心性上的修炼。
通过武功修炼,人物在面对挫折与考验时能坚守初衷,并凭借持久而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
武功背后的责任与义务拥有强大武功意味着肩负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在小说中,众多武林高手都选择用自己的武功保护江湖弱者,并维护正义。
论《射雕英雄传》中的教育智慧

旦 寻到 了郭靖 , 本 来喜从 天 降 , 不 料 只欢喜 片刻 ,便 见郭靖 资质显
郭靖 家境贫 寒 ,但 六岁 开始 师从 神箭手哲 别 ,后 幸遇江南 七
越 的学 习条件 ,这 是郭靖后 来成
为“ 侠之 大 者 ” 的重要 原 因 , 也 是
直
促 进 郭 靖 将 专 业 成 长 转 化 成 个 人 的武 艺 实 现 了 质 的 飞跃 。
比始 终寻不到郭靖更甚 ……’ 郭 靖 长期生 活在充 满报仇压 力 的单 亲家庭里 ,因家境 贫寒无 缘接受
正 规 教 育 ,只 能 在 江 南 七 怪 指 导
缺陷 , 走上 了专业化成 长 的道路 , 成 为受人 敬仰 的大英雄 。郭靖 同
学 的 生 活 经 历 虽 然 充 满 机 缘 巧
受人敬重 。俗话说 : “ 一 日为师 , 终 身为父 。” 虽然 郭靖 一直生活在单 亲家庭 ,但哲别 和江南七 怪无形 中充 当 了“ 临 时父 亲 ” 的角 色 , 弥
补 了家 庭 教 育 的 空 缺 。 l 2 因 此郭 靖
下进 行碎 片化学 习。虽然哲 别 为 报救 命之 恩 ,也将 射箭本 领倾囊 相 授 ,但 贫 困地 区的教育 水平毕 竟有 限 , 郭靖专 注求学 十年 , 才取
论《 射雕英雄传》 中的教育智慧
圃 赵婚婷
内容摘要 : 作为《 射雕 英雄传》 里 的“ 后进 生” , 郭靖从一 出场就被打上 了“ 笨” 的标签。但郭靖得到哲别、 江 南
七怪、 洪七公和周伯通等老师的指点, 并和杨康、 欧阳锋等多次展开生死激战, 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郭
靖的成长经历暗含 了促人 成才 、 引入 向善 的教育智 慧。本 文对《 射雕英雄传》 中郭靖 的生活遭遇进行分析 , 将其
《射雕英雄传》个人心得体会(2篇)

《射雕英雄传》个人心得体会射雕英雄传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讲述了郭靖和黄蓉的传奇故事。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体会到了许多道理和观点。
首先,射雕英雄传给我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形象。
在小说中,郭靖是一个有正义感、勇敢无畏的年轻人。
他始终坚持正义,不畏强权,为民除害。
他的举止和品德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如何行动。
第二,射雕英雄传也给我展示了一个智慧和机智的女性形象。
黄蓉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她在很多关键时刻都施展出了自己的智慧。
她善于观察和思考,能够在危急时刻提供宝贵的帮助和建议。
她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到敬佩,也让我相信女性的智慧是无限的。
第三,射雕英雄传也给我展示了一个\《射雕英雄传》个人心得体会(二)《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通过对北宋年间群雄纷争的描述,展现了江湖中各个人物的英雄气概和英雄本色,这是我读过的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下面我将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谈一谈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小说中的男主角郭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郭靖是一个勇敢、正直、忠诚的人,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与众不同的智慧。
尽管他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武功,但是凭借着他一颗善良的心和对正义的坚持,他最终成为了武林中的一代英雄。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是无法被武功所代替的。
正如书中所言:“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的品质。
小说中的女主角黄蓉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黄蓉机智聪明,善于变袋子接硬块,不仅救了她自己,也帮助了很多人。
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也有很高的智慧,特别是在处理婆媳关系上。
在与杨康的母亲继续父亲包惜弱相处中,她不仅不会被对方的冷漠和攻击所打败,而且还以高尚的情操和高尚的个性来化解种种危机,最终使对方感动并与之和解。
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理智和灵活,如何善于以智慧化解矛盾和降低冲突。
毕业论文例文-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剖析金庸著作中的教育理念

张娅娅刘艳峰刘存芳田光芒【摘要】经过对武侠小说《射雕豪杰传》中主人公的发展经历停止剖析,评论辩论该著作中所包罗的教导理念和教导计谋。
试图从师长教师不美观、教员不美观两个方面评论辩论师长教师的学和教员的教,测验测验从中找到推动师长教师开展及教员发展的教授教化经历。
【关键词】射雕豪杰传教授教化教导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56-02武侠小说的创作汗青悠长,源远流长,是一种有中国特点的文学种别和文学文体。
武侠小说的演变、开展和普及成为20世纪中国深刻文学开展史上最为残暴的一幕,而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无可争议的旗号和代表人物,关于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革命性的开展,起到了无足轻重的感化[1]。
作为大众文学和深刻文学的一种主要类型,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掉掉落了必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特别是主人公的发展和考验更是牵动着人心,其次金庸武侠著作中所包罗的教导理念和教导计谋值也得细细品味和自创。
文学艺术品在满足人们寻求肉体食粮的同时,也给人们教导生活和发展以启明星的感化,更具引诱和塑造人的感化。
《射雕豪杰传》中主人公发展经历虽充满了戏剧性,但包罗着丰富的开展和推动师长教师才华的教导聪明,这里从主人公肄业的几个阶段停止剖析,论述促进师长教师开展和教员发展的一些不美观念。
1、《射雕豪杰传》中的主人公《射雕豪杰传》中最出彩的人物当属郭靖,他后天条件平常,人们对他评价最多的是天资鲁钝、天真烂漫,为其性情特色之一,而郭靖练功之初,师父们不看好他,乃至怕教欠好他而遭遭到同业的嘲笑。
郭靖仿佛从小就理解“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事理,因此从小就有一种非同平常的倔劲,从郭靖习武的经历和天资来看,假设不是他每天通宵达旦的演习,或许说走“所谓的捷径”,也不能够有所成就,说明郭靖的性情特色之二干事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勇于知难而上。
从最后郭靖誓逝世守护襄阳城,对故国一片赤胆忠心,能看出其性情特色之三不畏艰苦、为故国勇敢献身的高尚情操。
射雕英雄传 的人性教学

射雕英雄传的人性教学《射雕英雄传》的人性教学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郭靖一生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与复杂,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郭靖的成长、人性中的善恶对比以及人性的复杂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射雕英雄传的人性教学。
郭靖作为主人公,从小丧母,父亲又被欺辱致死,他饱受苦难,但却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保持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武功高强的老爷爷黄蓉,黄蓉不仅教会了郭靖世间的冷暖,更是传授了他武功的精髓。
黄蓉的教导让郭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教育了他应有的人性。
人性中的善恶对比在射雕英雄传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
郭靖与杨康是在恶势力中成长起来的两个少年,他们性格截然不同。
郭靖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对待他人,都秉持着慈悲心肠,对他人关怀备至。
而杨康则是自私、冷酷,只顾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对待父母,还是对待刘瑛,他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善良与邪恶的差别,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教育的重要性。
人性的复杂性在《射雕英雄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每个人都有着善良和邪恶的两面性。
例如,郭靖虽然身怀绝世武功,但他却不谋求权位,始终秉持着忠诚善良的原则,为民除害。
另外,李莫愁虽然具备着极高的音律和医术,但她内心却有着极端的苦痛与恶念,她为了复仇不择手段,造成了许多的悲剧。
通过这些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并不是单一的,它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通过射雕英雄传,我们可以看到人性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的形成与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
射雕英雄传通过武侠世界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让读者深刻领悟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以及他人的教诲和影响都至关重要。
善良、正直、勇敢、包容是我们在追求美好人性时需要坚持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性是复杂的,要能够以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去面对他人的错综复杂,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射雕英雄传以其独特的人性教育思想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雕英雄传告诉我们的,很有意思:
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许有人说,郭靖运气好,碰到的都是高手。
运气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吗?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会让我们学到很多。
(一)、母亲成就孩子性格。
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认死理,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
杨康的母亲包惜弱,用现在的话讲是个超级白富美,有文化,有教养,有背景,但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没有能够培养杨康吃苦的精神,更没有培养杨康的民族大义,导致后来杨康人生的重大悲剧。
可以说,杨康的失败,根源在于包惜弱。
(二)、父亲成就孩子未来。
完颜洪烈对杨康精心培养,寄以重望,却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讲,完颜洪烈相当于大型垄断国企的董事、副总裁,有望接任总裁,而杨康则是他培养的接班人。
完颜洪烈其人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整天阴谋诡计,他的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杨康同样才智有余,德行不足。
由于王爷夫妻的溺爱,王府的下人们,包括完颜洪烈的客人们,对杨康纵容无比,使杨康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其实杨康本性是善良的。
所以有钱、有势且重点栽培孩子的父亲未必优于穷人。
反观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
(三)、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
而决定这四种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从小善良,对英雄仰慕,认死理,小小年纪冒死保护哲别,结果哲别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人,成为他的第一个师父。
而正是郭靖的这种性格,铁木真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也同样由于这种性格,拖雷、华筝成为郭靖小学、初中阶段最好的同学。
2、同样由于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帮助穷人,不屈服于权势,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黄蓉,黄蓉成为郭靖最优秀的大学同学、女朋友和资源的整合者。
郭靖同学傻乎乎,不自信,但黄蓉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欣赏,让郭靖逐渐自信起来。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杨康的大学同学最有名的是欧阳克,而欧阳克是典型的才学有余,道德败坏。
再看杨康的另一个大学同学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对杨康的引导上明显没有黄蓉高明,包容性不够,一味地强调杨康要怎么怎么做,缺乏对杨康的真正理解与引导。
(四)、暂时的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
小学优秀不等于初中优秀,初中优秀不等于高中优秀,高中优秀不等于大学优秀。
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杨康是优等生,而郭靖是刻苦学习的学生。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整合教育资源是家长的一件大事。
1、杨康的老师是丘处机,用现在的标准,杨康相当于是全国最顶级的人大附中的尖子
生,老师的水平是全国一流的,学生的智商也是全国一流的。
这种教育最大的副产品是——杨康一身傲气。
2、郭靖的老师是江南七怪,用现在的标准,相当于勤学苦练的基层学校的老师,老师的教学环境水平明显不如丘处机,郭靖的智商明显不如杨康,但江南七怪培养了郭靖吃苦的精神,给郭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郭靖在小学、中学阶段暂时落后,但是他在小学,中学不断努力,大学阶段获得了巨大成功。
按现在的标准,他的四个顶级老师:洪七公,相当于浙大校长;周伯通,相当于清华的校长;黄药师,相当于复旦的校长;段皇爷,相当于北大的校长。
4、杨康的大学老师是梅超风,相当于复旦除名的一流教授,但她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有问题,肯定会影响到杨康。
在全国的五大顶尖高手中,唯一可以成为杨康老师的是欧阳锋。
然而杨康却杀了老师的儿子,惹来杀身之祸。
可见老师是不能得罪的。
(五)、内外兼修,才是王道。
郭靖同样有家教老师——马钰。
用现在的话来讲,马钰相当于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他不教郭靖武功,只教郭靖在内功上多花点时间,培养郭靖由内而外的强健。
如果一味地上培训班,炒学校的冷饭,无非相当于江南七怪增加了对郭靖练功时间的要求。
有没有作用?肯定有。
但收效不会很大。
(六)、读万卷书,不如读烂一本书。
人生是短暂的,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当你进入这个海洋,每天遨游时,你会发现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读书是福。
读古书,是与古人游,读名著是与高手游。
读书不单单增加我们的知识,更启发我们的智慧。
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也。
越是经典的书,作用越大。
郭靖同学智商不高,但他认死理,将《九阴真经》背的滚瓜烂熟,事实上背的时候,他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七)、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我要学不如我爱学。
郭靖同学有四个全国顶级老师教,却为什么达不到周伯通的境界呢?因为郭靖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听话孩子,是一个书呆子。
他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但没有转化到我爱学。
而周伯通呢?是一个典型的学习疯子。
他说的话:饭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练!学习比吃饭还重要!总的来讲,做为学生和家长来说,要努力学习郭靖和母亲李萍,不要像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