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基极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共基放大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一、基本介绍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它的特点是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增益大,频率响应宽,适用于放大小信号。

二、共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共基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三极管的共基极工作状态,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基极电流来控制输出信号的集电极电流。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提供给基极,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变化将导致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放大输出信号。

三、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共基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1. 输入阻抗低:由于输入信号直接作用在基极上,所以输入阻抗较低,可以适应多种输入信号源。

2. 输出阻抗高:由于输出信号是通过集电极输出的,所以输出阻抗较高,可以驱动较大的负载。

3. 增益大:共基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较大,可以达到几十倍到上百倍。

4. 频率响应宽:共基放大电路具有宽广的频率响应范围,适合放大高频信号。

四、共基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共基放大电路由三极管、耦合电容、偏置电阻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三极管:共基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共基极状态下,即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路是直接连接的,没有电阻。

这样可以实现较大的输入阻抗。

2. 耦合电容:耦合电容用于将输入信号耦合到三极管的基极上,使得输入信号可以对基极电流进行控制。

3. 偏置电阻:偏置电阻用于提供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其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五、共基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共基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1.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指标越大,说明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损耗越小,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输入信号源。

2.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指标越大,说明电路驱动能力越强,可以驱动更大的负载。

3. 电流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指电路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

增益越大,表示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效果越好。

4.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主要指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程度。

频率响应宽表示电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能提供稳定的放大效果。

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CommonBaseAmplifierCircuit)是一种基于共基极电路方案的放大电路。

它是由晶体管、电容、电阻和非线性电路构成的一种电子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功率不高,但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由于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因此它的动态响应性能比较好。

同时,它具有较大的放大率、输入阻抗高、抗干扰性强、负载变化不影响放大效应和低噪声等优点。

因此,共基极放大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是指共基极放大电路在受到不同幅度输入信号时,输出信号特性的分析。

该动态分析是研究共基极放大电路性能的基础工作。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性能分析。

在输入信号性能分析中,包括对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特性的量化分析,比如输入信号的幅值、相位、非线性特性等。

而在输出信号性能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相位以及谐波失真等特性,来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性能。

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还要考虑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共基极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变化的响应,也就是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

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一般需要对共基极放大电路增加一个稳定电路,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以确保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最后,还要考虑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噪声性能。

噪声是指输入信号中随机添加的无效信号,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噪声,会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

因此,在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性能时,还要考虑其噪声性能,以确保放大电路的正确运行。

综上所述,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是指对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性能的量化分析,以及对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噪声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为确保放大电路的正确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动态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近几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共基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得出了广泛的应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放大电信号。

它常被用于开关电源、音频放大器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1. 工作原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被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是由一个晶体管和几个其他元件组成的。

晶体管的集电极(C)被连接到正电源,发射极(E)被连接到地,基极(B)被测量信号输入。

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极性变化会导致晶体管的电流变化。

当基极电压变高时,集电极电流也会增加。

这样,通过电流的变化,输入信号就被放大了。

2. 特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电压放大系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也称为增益)非常高。

这是因为输出信号取自集电极,而不是晶体管的发射极。

晶体管的发射极和地连接,所以输出电压可以接近电源电压。

因此,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

- 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反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比发生了反转。

这是由于信号被放大后,要从晶体管的集电极引出。

因此,输出信号相位反转的特性限制了某些应用中会有相位误差的情况。

- 直流耦合: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之间通常是通过直接连接的。

这意味着直流信号可以传递,而无需使用电容器进行耦合。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电容器的不良或老化而引起的性能问题。

3. 应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 音频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可以用于音频放大器,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的电平。

这种电路通常被用于收音机、音响和电视等设备中。

- 开关电源:在开关电源中,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用于控制稳定输出电压。

输入信号可以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

- 信号传输: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还可以用于信号传输,如无线电收发系统。

通过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可以调整输出信号的功率,以适应不同的传输需求。

4. 总结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具有高电压放大系数和直流耦合的特点。

共基极放大电路电流关系

共基极放大电路电流关系

共基极放大电路电流关系1. 引言1.1 介绍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共基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其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到负载中。

该电路主要由三个节点组成: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基极是输入信号的引入点,发射极是输出信号的取出点,集电极则连接到电源并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共基极放大电路在电子设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至足够大的幅度,以驱动后续电路或设备正常工作。

在无线通信、音频放大、仪器仪表等领域都广泛应用了共基极放大电路。

通过共基极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控制,以及对频率特性的调节。

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计和调整电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共基极放大电路是电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放大器,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信号放大上,还包括对信号的调节和控制。

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深入理解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特点共基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结构,通常被用于放大高频信号。

它的结构简单,由一个晶体管组成,其中基极是输入端,集电极是输出端,发射极则连接到地。

这种结构使得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高输入电阻和高频响应的特点。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包括增益高、频率响应宽、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等。

由于其高频响应好,常被用于射频放大器等方面。

由于它的输入输出阻抗近似相等,可以实现较为简单的匹配。

在共基极放大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关系主要是由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决定的。

基极电流、发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所需的放大效果。

电流的流动关系直接影响了电路的增益和性能。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简单,特点明显,通过对电流的合理控制和设计,可以实现较好的放大效果。

对于理解和掌握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电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2 共基极放大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关系在共基极放大电路中,电流的流动主要包括三种情况:输入端的电流、输出端的电流和基极电流。

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点:共基极电路R e +V CCi v R b2R c R b1o v C 2C 1C b 1. Q 点计算:CC b2b12b B V R R R V +≈)(e C C CC CE R R I V V +-≈β/C B I I =和射极偏置电路的直流通路相同!e BE B e E E C R V V R V I I -==≈o v i v A v =i e eb //R R r =co R R ≈R e +V CC i v R b2R c R b1o v C 2C 1C b R c b i βov r be R e i v i i e i b i +-e c b α接近于1略小于1;——电流跟随器2. 指标计算R i r eb ''c L L b be be i R R i r r β-==-i e e //v R i =-b be be e e b ////(1)1i r r R R i ββ-==-++三种基本组态的比较共射极电路CE (反相电压放大器)共集电极电路CC (电压跟随器)共基极电路CB (电流跟随器)电压电流增益大应用广泛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输入电阻高——输入级输出电阻低——输出级阻抗的变换——缓冲级高频或宽频带电路恒流源电路R e +V CC i v R b2R c R b1ov C 2C 1C b +V CC R b +_v o R e +_R s R L v i b c e v s R B C 1C 2+V CC R C v s R L R s +-v o +-v i 'L V be R A r β=-'L V be R A r β=V 1A ≈电压和电流增益都大于1,输入电阻在三种组态中居中,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很大关系。

适用于低频情况下,作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只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有电压跟随作用。

在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高,输出电阻最小,频率特性好。

《共基极放大电路》课件

《共基极放大电路》课件

2
测试仪器的使用
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测试仪器来验证共基 极放大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提供一步一步的实验操作指南,并说明如 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六、应用与推广
共基极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探索共基极放大电路在各种实际应用中 的用途和重 要性。
推广及改进措施
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现有局限性,并提 出改进和 推广的建议。
七、结论
1 总结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总结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2 展望未来规模化的实际应用可能性
展望共基极放大电路在未来规模化应用 领域的发展和前景。
八、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 • 相关专著 • 有关网页及期刊
《共基极放大电路》PPT 课件
共基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本课件将介绍其定义、特点以及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引言
定义共基极放大电路
将解释共基极放大介绍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如频率 响应 和放大倍数。
二、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路示意图
展示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典型电路 示意图。
信号失真度
介绍共基极放大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信号 失真问 题和解决方案。
四、设计与优化
1
共基极放大器参数的选择
指导如何选择适合共基极放大器的不同 参数,以实现最佳性能。
2
信号放大优化
介绍如何优化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信号放大 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五、实验操作
1
线路设计
详细说明如何设计和搭建共基极放大电 路的线路。
输入信号的传递与放大
探讨共基极放大电路如何传递并 放大输入 信号。
输出信号的处理

共基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共基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共基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A_v = -\frac{\beta}{1+\beta} $。

其中,$\beta$ 是晶体管的放大因子,一般在20到100之间。

注意,这个公式给出的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负值,因为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出和输入是反向的。

由于在共基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直接作用于基极,输出信号在集电极处采集,因此放大倍数没有反相器的放大倍数高。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在减小反相器放大倍数的前提下增加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因此,共基极放大电路在高频放大电路中被广泛使用。

共基放大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1. 什么是共基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三极管放大电路,它的特点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都是以基极为参考点的。

在共基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从集电极上取出。

因此,它的输入阻抗很低,输出阻抗很高。

2. 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1)输入阻抗低:由于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而三极管的基极-发射结具有较低的动态阻抗,因此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较低。

(2)输出阻抗高:由于输出信号从集电极上取出,而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结具有较高的动态阻抗,因此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较高。

(3)电压增益小:由于共基放大电路中没有反馈作用,且三极管工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因此其电压增益较小。

(4)功率增益小:由于其输出功率很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与其他级联放大器一起使用。

3. 共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当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时,由于三极管的基极-发射结具有较低的动态阻抗,因此输入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基极-发射结进入三极管内部。

(2)当输入信号进入三极管后,它会引起基极电流的变化,从而改变集电极电流。

由于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结具有较高的动态阻抗,因此输出信号可以从集电极上取出。

(3)由于共基放大电路中没有反馈作用,且三极管工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因此其电压增益较小。

为了提高其放大倍数,通常需要与其他级联放大器一起使用。

4. 共基放大电路的应用(1)中频放大器:由于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等特点,在中频放大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2)振荡器:由于共基放大电路具有稳定的相位关系和较高的增益,在振荡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3)反相器:通过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可以将共基放大电路用作反相器。

5. 共基放大电路的优缺点(1)优点: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等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缺点:共基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较小,功率增益也较小,因此通常需要与其他级联放大器一起使用。

此外,由于其工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可能存在交越失真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基极放大电路分析与计算
共基极放大电路(简称共基放大电路)如图1(a)所示,直流通路采用的是分压偏置式,交流信号经C 1从发射极输入,从集电极经C 2输出,C 1、C 2为耦合电容,C b 为基极旁路电容,使基极交流接地,故称为共基极放大器。

微变等效电路如图1(b)所示。

图1 共基极放大电路
(a )基本放大电路;(b )微变等效电路
1) 静态工作点(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分析方法一样)
图1中如果忽略IBQ 对Rb1、Rb2分压电路中电流的分流作用,则基极静态电压U BQ 为
CC b b b BQ U R R R U 2
12+= 流经Re 的电流I EQ 为
e
BE B e E EQ R U U R U I -== 如果满足UB 〉〉UBE ,则上式可简化为 +
++-+-++-U CC R L R b1R c R b2R e C 1C 2u i u C b V e c b (a )C b : 基极旁路电容,使基极交流接地+-u o c β i b e i i i e i b r be b R e +-u i R c R L (b )
CC b b b e e B EQ CQ U R R R R R U I I 2
121+⋅=≈≈ 而β
+=1EQ
BQ I I CQ e C CC CEQ I R R U U )(+-=
2) 动态分析
利用三极管的微变等效模型,可以画出图1(a )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1(b )所示。

图中,b 、e 之间用rbe 代替, c 、 e 之间用电流源βib 代替。

(1) 电流放大倍数。

在图1(b )中,当忽略Re 对输入电流ii 的分流作用时,则ii ≈-ie ;流经R ′L (R ′L=Rc ∥RL )的输出电流io=-ic 。

a i i i i A e
c i i =--==0 α称作三极管共基电流放大系数。

由于α小于且近似等于1,所以共基极电路没有电流放大作用。

(2) 电压放大倍数。

根据图1(b )可得
ui=-rbeib
uo=R ’L io=-R ’L ic=-βR ’L ib
所以,电压放大倍数为
be
L i O u r R u u A '==β 上式表明,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其电压放大倍数和共射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在数值上相等,共基极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位。

(3) 输入电阻。

当不考虑Re 的并联支路时, 即从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 ′i 为 β
β+=+--=1)1('be b b be i r i i r r rbe 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显然, 共基极电路从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为共射极电路的1(1+β)。

(4) 输出电阻。

在图1(b )中,令u s =0,则i b =0,受控电流源βi b =0,可视为开路,断开RL ,接入u ,可得i=u/Rc ,因此,求得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Rc 。

综上所述,共基、共射电路元件参数相同时,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Au 数值是相等的,但是,由于共基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小,输入信号源电压不能有效地激励放大电路,所以,在Rs 相同时,共基极电路实际提供的源电压放大倍数将远小于共射电路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目录
未找到目录项。

例题计算:
下面是对下图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计算分析,可以和仿真分析进行
对比;设晶体管的β=100,'bb
r =100Ω。

求电路的Q 点、u A 、R i 和R o ; 解:静态分析:(与共发射极电路同)
V
7.5)(
A μ 101mA
1
V 2e f c EQ CEQ EQ BQ e
f BEQ
BQ EQ CC b2
b1b1
BQ =++-≈≈+=≈
+-==⋅+≈R R R I V U I I R R U U I V R R R U CC β
动态分析:


u o
c
β i e i i i b
r be b
R e +-u i R c R L (b )
be bb'EQ
C L C L be be
/be be
i be be
o 26mV (1) 2.73k ()()100(1)(1)
()//
20()
11 b u b i b i b i f C
r r I i R R R R A i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R R R R βββββββ=++≈Ω-==--===
-++=+=≈++=e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