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离子是否能在一种溶液中大量共存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方法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方法: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和OH-、OH-与Cu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Ag+、NO3-、Cl-B.Ba2+、Na+、CO32-、OH-C.Mg2+、Ba2+、OH-、NO3-D.H+、K+、CO32-、SO42-E.Al3+、Fe3+、SO42-、Cl-F.K+、H+、NH4+、OH-[分析]A组中:Ag++Cl-=AgCl↓B组中,Ba2++CO32-=BaCO3↓C组中,Mg2++2OH-=Mg(OH)2↓D组中,2H++CO32-=CO2↑+H2O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NH3·H2O或NH4++OH-=NH3↑+H2O答案:E[例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Ag+、NO3-、Cl-B.Mg2+、NH4+、NO3-、Cl-C.Ba2+、K+、S2-、Cl-D.Zn2+、Na+、NO3-、SO42-[分析]题目给出两个重要条件:pH=1(即酸性和无色透明,并要求找出不能共存的离子组。
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

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于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在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大量共存,因此需要准确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
首先,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析方法,它通过离子交换柱将不同离子分离出来,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各个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对于大量共存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准确性,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适用于水质、土壤等样品的离子分析。
其次,离子选择电极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析方法。
它利用特定离子选择电极对目标离子进行选择性测定,可以实现对大量共存离子的准确测定。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于特定离子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样品的离子分析。
另外,离子交换树脂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析方法。
它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进行吸附和解吸,再通过检测器对吸附的离子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离子,对于大量共存离子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水质、食品等样品的离子分析。
最后,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析方法。
它利用不同离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可以实现对多种离子的准确测定。
这种方法对于大量共存离子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环境监测和地质样品的离子分析。
综上所述,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离子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大量共存离子的准确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标准方法进行准确分析,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知识解析】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离子共存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求解此类题目的方法是准确分析溶液中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下节学习)等,若离子之间能发生上述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可以大量共存。
1 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的离子(1)离子间生成难溶的物质(2)离子间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离子间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OH-、CH3COO-等。
2 注意事项——“隐含条件”(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中学阶段常见的有色离子及其颜色:(2)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酸性”的不同描述:①酸性溶液;②常温下pH <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3)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 -反应的离子。
“碱性”的不同描述: ①碱性溶液;②常温下pH >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 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
典例详析例4-15(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Ca 2+、Na +、Cl -、B .K +、Fe 2+、、C .Ba 2+、K +、、Cl -D .Na +、Ba 2+、Cl -、点拨◆解析◆OH -、Ca 2+、间能反应生成CaCO 3和H 2O ,不能大量共存,A 项不符合题意。
Fe 2+和均有颜色,且Fe 2+与、OH -均能发生反应(后续学习),B 项不符合题意。
OH -和反应生成NH 3·H 2O ,C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例4-16下列离子在所给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K +、、H +、B .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 +、、Mg 2+、-3HCO -24SO -4M nO +4NH -3NO -3HCO -4M nO -4M nO +4NH -4M nO -24SO -3NO -24SOC .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D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a +、Cl -解析◆呈紫色,A 项错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则Mg 2+不能大量存在,B 项错误;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则不能大量存在,C 项错误。
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条件

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条件离子共存一般均指大量共存,微溶物质可视为沉淀。
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的任意两种离子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任意两种离子不得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水三者之一。
也不能结合生成可溶性的弱酸。
(磷酸、碳酸等)和弱碱(如氨水)一、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考查离子性质及相互反应,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1、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如OH-、CO32-、HCO3-、SO32-2、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如Mg2+、Zn2+、Fe3+、Fe2+、Cu2+、NH4+、HCO3-、HSO4-等3、溶液中相互反应有沉淀或微溶物生成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l—与Ag+、SO42-与Ba2+、Ca2+、Ag+、CO32-与Ba2+、Ca2+等不能共存二、在初中阶段,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类:1、不溶性碱不能一步成碱,如Cu(OH)2→NaOH2、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不能一步成碱,如Fe2O3→Fe(OH)33、不溶性酸性氧化物不能一步成酸,如SiO2→H2SiO34、氯酸盐不能一步成氯化物5、硝酸(钾或钠盐)不能一步成钠或钾的硝酸盐或盐酸盐,如KNO3→NaNO3例1、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H4+、Cu2+、Fe3+、SO42-、CO32-、HCO3—、Cl-、NO3-。
(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CO32-、HCO3有离子。
(2)(2)当溶液中有大量OH-存在时,则溶液中可能有SO42-、CO32-、Cl-、NO3-,不可能有Fe3+、Cu2+、NH4+、HCO3-例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OH- B.SO42-、K+、Ca2+、CO32-C.NO3-、Cl-、Mg2+、Cu2+ D.Ag+、Na+、NO3-、Cl-例3、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下列变化是()A.铜→硝酸铜 B.氯酸钾→氯化银 C.氧化铁→氢氧化铁D.熟石灰→苛性钠例4、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A.H2SO4与NaCl B.HCl与K2CO3C.Na2SO4与Ba(NO3)2 A.NaOH与CuCl2例5、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A.K+、Cl-、NO3-、Ag+、H+B.CO32-、K+、H+、OH-、Ba2+C.K+、OH-、Cu2+、K+D.Cu2+、NO3—、SO42—、K+、Cl—例6、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Cu2+、NO3—、Ba2+、K+、Cl—B.CO32-、SO42—、K+、Na+ C.SO42—、Cu2+、Na+、Cl—D.K+、NO3-、SO42—、Ba2+练习:1、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A.硝酸钙、氯化镁、氢氧化钠B.氯化钡、硫酸钾、氯化钠C.硫酸铜、氢氧化钾、硝酸钠D.氢氧化钠、氯化钡、硝酸钾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是下列离子中的()A.NO3—、Cu2+、Na+、OH—B.Na+、Cl—、SO42—、Ba2+C.K+、NO3—、Fe2+、SO42—D.K+、Cl—、SO42—、K+3、四位同学在检验同一含三种溶质的未知溶液时,得出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碳酸钾、硝酸钡、氢氧化钠B.硫酸铜、氯化钠、硝酸C.硝酸银、硫酸钾、氯化铁D.氯化钙、硝酸钡、氢氧化铁。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实际上就是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反应,只要离子间相互反应,那么就不能大量共存,否则就能大量共存。
下面讨论离子能否共存的原因与判断方法:一、常见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挥发性物质和难电离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①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容物性盐,就不能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Ba2+、Ca2+ 与CO32-、SO32-、SO42-、PO43-、SiO32-等;再如常见的Ag+ 与Cl-、Br-、I-、PO43-、CO32-、SO42-、S2-等。
②弱碱的阳离子不能与OH-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Fe2+、Fe3+、Cu2+、NH4+、Ag+、Mg2+、Al3+、Zn2+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
③弱酸根阴离子不能与H+ 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CH3COO-、F-、CO32-、SO32-、S2-、PO43-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④弱酸的酸式阴离子与H+ 或OH-均不能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HCO3-、HSO3-、HS-、H2PO4-、HPO42-等既不能与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
如:①在酸性条件下,MnO4-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常见的Cl-、Br-、I-、S2-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同样,NO3-在酸性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Br-、I-、S2-、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中性条件下,NO3-与I-、Fe2+ 等可以大量共存。
③无论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ClO-都具有氧化性,与常见的还原性离子如I-、Fe2+、S2-、SO32-等均不能大量共存。
(3)若阴、阳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有的促进反应进行,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归纳如下:① Al3+与HS-、S-、CO32-、HCO3-、AlO2-、SiO32-、ClO-等;② Fe3+与CO32-、HCO3-、AlO2-、ClO-等;③ NH4+与AlO2-、SiO32-等;发生“双水解”反应时,由于水解彻底,可用“===”连接反应物和产物,水解生成的难容物或挥发性物质要加沉淀符号“↓”或气体反符号“↑”。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实际上就是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反应,只要离子间相互反应,那么就不能大量共存,否则就能大量共存。
下面讨论离子能否共存的原因与判断方法:一、常见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挥发性物质和难电离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①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容物性盐,就不能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Ba2+、Ca2+ 与CO32-、SO32-、SO42-、PO43-、SiO32-等;再如常见的Ag+ 与Cl-、Br-、I-、PO43-、CO32-、SO42-、S2-等。
②弱碱的阳离子不能与OH-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Fe2+、Fe3+、Cu2+、NH4+、Ag+、Mg2+、Al3+、Zn2+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
③弱酸根阴离子不能与H+ 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CH3COO-、F-、CO32-、SO32-、S2-、PO43-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④弱酸的酸式阴离子与H+ 或OH-均不能大量共存。
如常见的HCO3-、HSO3-、HS-、H2PO4-、HPO42-等既不能与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
如:①在酸性条件下,MnO4-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常见的Cl-、Br-、I-、S2-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同样,NO3-在酸性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Br-、I-、S2-、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中性条件下,NO3-与I-、Fe2+ 等可以大量共存。
③无论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ClO-都具有氧化性,与常见的还原性离子如I-、Fe2+、S2-、SO32-等均不能大量共存。
(3)若阴、阳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有的促进反应进行,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归纳如下:①Al3+与HS-、S-、CO32-、HCO3-、AlO2-、SiO32-、ClO-等;②Fe3+与CO32-、HCO3-、AlO2-、ClO-等;③NH4+与AlO2-、SiO32-等;发生“双水解”反应时,由于水解彻底,可用“===”连接反应物和产物,水解生成的难容物或挥发性物质要加沉淀符号“↓”或气体反符号“↑”。
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

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离子是由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化学物质。
离子的相互作用对于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离子可以大量共存,形成一种混合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方法。
1. 溶解度规律:溶解度规律是描述离子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定性规律。
根据溶解度规律,对于能够生成溶解度积稳定的离子共存体系,它们的溶解度积会达到平衡,不再发生明显的溶解和沉淀反应。
因此,当溶液中存在多种离子时,可以通过溶解度积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沉淀反应。
如果离子的溶解度积小于等于其溶解度积稳定常数,就不会发生沉淀反应;反之,如果溶解度积大于溶解度积稳定常数,就会发生沉淀反应。
通过对离子溶解度积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判断不同离子是否能够共存。
2. 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和分离离子的方法。
在离子交换反应中,树脂通常被用作吸附离子的载体。
树脂表面的功能团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并交换溶液中的离子。
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温度或所加入的其他物质,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和释放某些离子。
通过观察吸附和释放的离子类型和数量,可以判断离子的共存情况。
3. 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的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通常由玻璃电极或微电极制成,其表面涂覆有选择性膜。
选择性膜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特定离子,并通过与离子间的化学反应生成电信号。
通过测量电极信号的变化,可以定量地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离子。
4. 应用赛尼定律:赛尼定律是描述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关系的定量规律。
根据赛尼定律,对于存在多种离子的溶液,其电导率可以由各个离子的浓度和移动性加权求和得到。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并使用赛尼定律进行计算,可以推断溶液中各个离子的浓度,从而判断离子的共存情况。
综上所述,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包括溶解度规律、离子交换反应、离子选择电极和应用赛尼定律。
这些方法可以定性或定量地判断离子的存在和浓度,从而揭示离子在体系中的大量共存情况。
高中化学 离子共存条件判断

离子共存的条件与判断离子共存: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
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
(1)生成沉淀即生成难容物或微容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的微容物有:CaCO3、CaSO4、MgCO3、Ag2SO4等。
这部分内容可参见教科书后面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2)生成弱电解质即弱酸、弱碱和水等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ClO-、PO43-、HPO42-、H2PO4-、C6H5O-、CH3COO-、F-等生成的弱酸;OH-与NH4+、Cu2+、Fe2+、Fe3+、Al3+等生成的弱碱;还有H+与OH-结合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挥发性物质即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CO32-、HCO3-、SO32-、HSO32-、S2-、HS-、S2O32-等均能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在受热的条件下或是浓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4)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Al3+与CO32-、HCO3-、ClO-、SO32-、HSO3-、SiO32-、AlO2-等;还有Al3+与S2-、HS-、以及NH4+与AlO2-、S2O32-等也能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5)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氧化性的离子Fe3+、ClO-、MnO4-与还原性离子SO32-、S2-、I-不能大量共存;还有在酸性条件下NO3-也具有氧化性如与Fe2+、S2-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另外还有SO32-、S2-与H+;MnO4-与Cl-、Br-、I-(酸性条件)等。
(6)能结合生成络合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Ag+与NH4+(碱性条件);Al3+与F-等。
(7)一般来说,所有的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如:HCO3-、HS-、HSO3-、HPO42-、H2PO4-等。
(8)有条件限定的,如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肯定没有如:Cu2+、Fe2+、Fe3+、MnO4-、Fe(SCN)2+等这样的有色离子;强酸性溶液中就不能大量存在能和H+发生反应的离子;强碱性溶液中就不能大量存在能和OH-发生反应的离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中怎么判断离子是否能在一种溶液中大量共存、求方法、或者详细点关于离子的资料、还有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能否是透明不产生气体的、怎么判断、在选择题中出现比较广泛、例如A选项Nacl、Baso⒋NaOH、Fe2o3、举例子这是不是实际题目最佳答案离子共存之一一般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弱酸根离子:如碳酸根(CO3 2-)、碳酸氢根(HCO3 -)、硫离子(S 2-)、硫氢根离子(HS-)、亚硫酸根离子(SO3 2-)、硅酸根离子(SiO3 2-)、偏铝酸根离子(AlO2-)、氟离子(F-)等,也不能有大量的氢氧根(OH-)。
②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弱碱金属离子。
如:镁离子(Mg2+)、亚铁离子(Fe2+)、铝离子(Al3+)、铜离子(Cu2+)及铵根离子(NH4+)等,也不能大量存在氢离子(H+)及酸式根离子:HCO3-、HSO3-、HS-、H2PO4-等。
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也不能共存:如:Fe3+与I-,Cu2+与I-,H+Fe2+与NO3-,H+与SO32-,ClO-与S2-,ClO-与Fe2+,H+、I-与NO3-,H+、I-与SO32-或S2-等。
④能形成络离子的也不能共存:如:Fe3+与SCN -,Ag+与SO32-,Fe3+与C6H5O-等。
以上内容简化为:①强酸不存弱酸根②强碱不存弱碱金属③氧化还原定不存④成弱也不存离子共存之二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O32-、OH-、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H3COO-(即醋酸根离子)、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 、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Fe2+与Fe3+可以共存。
(5)形成络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
(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4)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包括离子相互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沉淀,不会生成气体挥发限制酸性溶液的条件1. PH=1的溶液。
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3.使甲基橙呈红色。
4.加镁粉放氢气。
5.c(oH-)为十的负十四次方。
隐含有H+。
限制碱性的条件1. P H=14。
的溶液。
2.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酚酞呈红色。
4.c(H+)为十的负十四次方。
可酸可碱的条件 1.水电离c(OH-)或者c(H+)浓度为十的负N次方摩尔每升。
2.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
3.HCO3-离子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
离子共存之三在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的实质是哪些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不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才可以共存。
(1)离子间能直接结合生成难溶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SO42-与Ba2+、Ag+;OH-与Cu2+、Fe3+、Mg2+、Al3+;Ag+与Cl-、Br-、I -、CO32-、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S2-与Cu2+、Pb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lO-、CH3COO-、HPO42-、H2PO4-与H+;HCO3-、HS-、HSO3—、H2PO4-、HPO42-、H+与OH-等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CO32-、SO32-、HCO3-、HSO3-、S2-、HS-与H+;NH4+与OH-等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说来,有氧化性的离子(如MnO4-、ClO-、Fe3+、NO3-等)与有还原性的离子(如S2-、Br-、I-、SO32-、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在有H+存在时,MnO4-、ClO-、NO3-的氧化性会增强。
②Fe3+与Fe2+可以共存,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中间价态。
Fe3+不能氧化Cl-。
③NO3-(有H+时)不能氧化Cl-。
④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是在无色溶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H+;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OH-。
若给定溶液为无色时,则应排除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红色)。
1.强酸(HClO4、HI、HBr、HCl、H2SO4、HNO3、H+)可以和强酸的酸根离子共存;但不能与弱酸根离子共存(F-、CO32-、ClO-、S2-、SiO32-等)2强碱(KOH、NaOH、Ba(OH)2等)OH-与弱碱的阳离子(如Cu2+、NH4+、Al3+等)不能共存。
3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与H+、OH-都不能共存,如HCO3-、HS-、HSO3-、HPO42-等。
但强酸的酸式根离子只与碱不能共存,如HSO4-。
4.相关离子的颜色:MnO4-为紫色;Fe3+为棕黄色;Fe2+为浅绿色;Cu2+为蓝色。
5.电解质溶液中至少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复分解反应是有难溶物(微溶物)生成、难电离物质生成、易挥发物质生成。
由于难溶物、难电离物微粒之间有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分子难以电离成离子;挥发性物质生成并从溶液中分离,都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使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Cl-与Ag+;Ba2+与SO42-;CO32-、H+;H+、OH-;OH-与NH4+;H+、CH3COO-等。
2.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不能共存(但Fe3+、Fe2+因没有中间价态可以共存)常见强氧化剂:硝酸;浓硫酸;MnO4-(H+)溶液;高铁离子(Fe3+);NO3-(H+)溶液;含有ClO-在酸、碱性的溶液中都有强氧化性。
常见强还原剂:I-;Fe2+;-2价硫(如S2-、HS-、H2S);+4价硫(SO2、SO32-、HSO3-)等。
3.发生双水解反应使离子浓度降低。
盐溶液中,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容易发生水解,某些离子相遇形成弱酸弱碱盐时,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水解完全,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迅速降低。
常见易发生双水解的阳离子有(Fe3+或Al3+)与(CO32-、HCO3-、AlO2-)的组合。
Al3++3HCO3-=Al(OH)3↓+3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Al3++3 AlO2-+6H2O=4Al(OH)3↓4.发生络合反应使离子浓度降低。
如Fe3+与SCN-等。
三、离子共存问题常见的典型问题1. Al(OH)3有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增加或OH-、Al3+浓度;或者增加H+、AlO2-离子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因此OH-、Al3+;H+、AlO2-不能共存,但OH-、AlO2-;Al3+、H+可以共存。
2.Fe2+、NO3-可以共存,但有H+时不能共存,因为HNO3具有强氧化性。
3.某溶液与铝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在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与H+或者OH-可以共存的离子。
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0.01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pH=2或者pH=12的溶液。
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有H+或者OH-。
5.某种溶液中有多种阳离子,则阴离子一般有NO3-;某种溶液中有多种阴离子,一般阳离子有K+、Na+、NH4+中的一种或几种。
6.酸性条件下ClO—与Cl—不共存关于化学一次鉴别与大量共存的试题与解析求试题与解析,,如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Fecl3 KNO3 Nacl B NaNO3 Nacl NaOH C Cacl2 NaNO3 Na2CO3 D H2SO4 KNO3 CuCl2 只需要加入1.Fe2(SO4) 2.Na2CO3 3.AgNO3 4.石蕊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就能将BaCl2.HCl.NaOH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有A 123 B234 C124 D134 下列物质中用水作为试剂,不能鉴别开来的是A浓硫酸和稀硫酸B氯化钠和碳酸钙C硝酸铵和硫酸钠D氯化钠和硫酸钠请高手帮忙,,,给我试题与解析,,,如果有反应公式的也来,,,,最佳答案先解决离子共存与不共存的概念。
酸、碱、盐等物质溶解于水后会电离出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有些离子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水溶液中,它们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气体(↑)、沉淀(↓)、水,我们就说这些离子能够共存,例如:Na+、K+、NH4+、NO3-、Cl-、SO42-等能共存,它们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而有些离子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水溶液中,它们相互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气体(↑)、沉淀(↓)、水,反应的结果,是部分或全部离子的数目减少或消失,我们就说这些离子不能够共存,例如:NH4+与OH-;Cl-与Ag+;SO42-与Ba2+等就不能共存,它们相互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离子不共存,就是离子之间发生了离子反应,其实质就是含有这些离子的化合物之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根据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物质的溶解性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我们可以将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常考的不能共存的离子推导出来,背过即可!靶离子(被参照的离子)与靶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H+ OH-、CO32-、HCO3-、S2-OH- H+、NH4+、Cu2+、Fe2+、Fe3+、Mg2+、Zn2+、Al3+、Ag+……SO42- Ba2+Cl- Ag+CO32- H+、Cu2+、Fe2+、Fe3+、Mg2+、Zn2+、Al3+、Ag+……NH4+ OH-Ba2+ CO32-、SO42-Fe2+ OH-、CO32-Fe3+ OH-、CO32-Ag+ Cl-、OH-Ca2+ CO32-只要记住上述组合,再做离子分组类型的题目就水到渠成了!将一组离子,按照题目给出的显性条件(题目中明确告诉的条件)和隐性条件(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但是却是离子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阴阳离子构成化合物;离子的颜色、酸碱性;离子的不共存组合等等),进行分组,分为两个组、三个组或多个组,这种题型就是所谓的离子分组或分家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