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动态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纸带类基本实验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纸带类基本实验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纸带类基本实验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拴有细线的小盘、天平及砝码、导线。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A.低压交流学生电源 B.刻度尺C.钩码D.弹簧秤(2)实验中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给小盘中添加砝码,并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由此实验数据可画出a—F图线,图线的AB段偏离直线,分析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未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B.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调的太大C.小盘中放的砝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1)BC (2)C2.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

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个同学分别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用字母表示);(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1983 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 2013 年高考备考的启迪,明显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恰恰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痛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写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资料根源于网络,不适合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带《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①以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为背景考察学生对基本运动形式的认识及理解、推理和剖析能力;②综合万有引力、天体的运动的有关知识点,表现于题中各选项中,以简单剖析,计算为主.1.如下图,一物体自倾角为θ 的固定斜面上某一地点P 处斜向上抛出,抵达斜面顶端Q 处时速度恰巧变为水平方向,已知P、Q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快度为g,则对于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v0的大小及其与斜面间的夹角α,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有A . tantanB. sin 2Qtan2v 02 1 sinαPcosLgLC .v 0D . v 0 cosθcos22g sin2sin1.B2.学校喷水池的水如图由喷水口向两旁水平喷出,若忽视空气阻力及水之间的互相作用,则喷水口A .水在空中做匀变速运动B .喷水速度必定,喷水口越高,水喷得越近C .喷水口高度必定,喷水速度越大,水喷得越远D .喷水口高度必定,喷水速度越大,水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2. AC3. 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跳跃特技表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如下图,AB 是水平路面,长度为 L = 6 m ,BC 是半径为 R = 40 m 的圆弧, AB 、BC 相切于 B 点,CDE 是一段曲面. 运动员驾驶摩托车的功率一直为P = 9 kW ,从 A 点由静止出发,经过 t 1= 4.3 s 到 B 点,此时压力传感器显示摩托车对地压力大小为 F =3.6 ×10 3 N .摩托车经过坡面抵达离地面h = 5 m的 E 点水平飞出,落地址与E 点的水平距离 x = 16 m ,已知人的质量为 m = 60 kg ,摩托车的质量为 M = 120 kg ,重力加快度 g 取 10 m/s 2,运动员和摩托车整体全过程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 摩托车过 B 点时速度 v B ;(2) 摩托车过 E 点时速度 v E ;(3) 设人和摩托车在 AB 段所受的阻力恒定,求该阻力f ;4.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竖直杆,其上的三个水平支架上有三个完整同样的小球 A、 B、 C,它们离地的髙度分别为3h、 2h 和 h,当小车碰到阻碍物P 时,马上停下来,三个小球同时从支架上水平抛出,先后落到水平路面上,如下图.不计空气阻力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个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与车速有关B.三个小球落地址的间隔距离L1=L2C.三个小球落地址的间隔距离L <L2D.三个小球落地址的间隔距离L >L1124.C5. 如下图, b 点位于斜面底端M点的正上方,并与斜面顶端 A 点等高且高度为h 在 A、 B 两点分别以速度 va 和 vb 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a、b( 可视为质点) . 若 a 球落到 M点的同时 ,b 球恰巧落到斜面的中点N,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快度为g, 则A.va=vbB.va= 2vbC.a、 b 两球同时抛出2hD. a 球比 b 球提早抛出的时间为(2-1)gB6.如下图,在距地面高为 H= 45m处,有一小球 A 以初速度 v0= 10m/s 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 A 的正下方有一物块 B 也以同样的初速度v0 同方向滑出,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5 , A、 B 均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快度g 取 10m/s2,求:(1) A 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2)物块 B 向前滑行时的加快度;(3) A 球落地时, A、 B 之间的距离。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训练 _2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训练 _2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选修3-5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中档难度,同时考查动量守恒与碰撞、原子与原子核两部分内容.或“关联性综合”或“拼盘式组合”.一般选取4个考点组成2个小题,只对考点知识直接应用,只做模块内综合.高考热点1.(1)(6分)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徽子(νe)而获得了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探测中徽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3717C核的质量为36.95658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V B.0.31 MeV C.1.33 MeV D.0.51 McV(2)(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以5m/s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最终滑块恰好未滑离小车。

已知小车质量为4kg,小车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求:①滑块与小车的最终速度。

②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③小车的长度。

(1) A(2)解:①设滑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滑块的质量为m,原来的速度为v0,小车的质量为M。

则有()mv M m v=+①解得1/v m s=②②由能量守恒知()22111022Q mv M m v J=-+=③③由Q=μmgL ④可解得滑块相对小车滑过的距离为L=2.5m,据题意知:小车的长度为L=2.5m。

油水井动态分析题库含答案

油水井动态分析题库含答案

动态分析试题类型库动态分析图中的图例和符号厂生产井(采油井)« 0《注水井E 气层 . 匚口油气界面--_ | ------------------------- ■ ■■ --------- FT :I~\油气边界卯日产油 h含水GOR 气油比0W 日注永有效厚度油水界面 水层 油层 油气过渡带 时间静压h含油边界一、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决的油藏是什么类型?(2)油井气油比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你认为注水井的合理配注量多大比较适当?为什么?(4)如何正确利用气预和注水的能量?答:由图可得:(1)该块油藏是断层遮挡的气顶油藏。

(2)油井的气油比变化主要受注水量的大小所控制。

在当时油井生产状况一下。

注水量为。

30立方米/日左右时,气顶气串,气油比升高,说明以气预驱为主,注水量增至每日用立方米左右时,气油比下降,产量上升,说明以注入水驱为主。

(3)在目前油井生产状况下,注水井合理配注量为7@立方米门左右。

这个注入量使油井气油比低,产量高。

(4)在油井采油时,当注水量维持油气界面基本不动为合理,利用了气预和注入水能量。

气顶气窜、压力下降或边部注入量过大都可使原油进入气顶造成储量损失。

二、(1)该块的油藏是什么类型?(2)油井见水主要是哪个层?为什么?(3)油井含水在40%以后,为什么含水上升变快,产量下降趋势加快?(4)根据动态分析,该井如何挖潜?/也心刀K0油嘴]OOR.气油比图2—15 来油曲线示惠图答:(1)该块油藏是断鼻型的边水油藏或断层遮挡的边水油藏。

(2)油层见水主要为下部油层。

原因主要是:①下层渗透率(800 X 10 -'平方微米)高于上层渗透率( 300 X 10 -'平方微米)。

②油井在同一生产压差下,下部层产量高,采出地下亏空大。

③下部层射孔底界更接近油藏油水界面。

(3)当含水40%以后,处于中含水阶段,含水卜升加快;再加上在含水40%时放大了油嘴, 加剧了层间矛盾,造成深部层出水更加严重。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电场的基本特点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电场的基本特点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电场的基本特点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低档难度.是电学部分的基础考题.围绕电场中的电场强度E、电势φ、电场力F、电势能Ep、电场力的功W及相应规律,做简单的分析、计算.,高考热点1.如图所,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自A点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某一时刻 到达电场中的B 点,此时带点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Φ。

已 知AB 连线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重力的影响,则角θ和角Φ之间满 足的关系是 A. B. C. D. 1.B2.如图所示,金属圆筒左侧接在电源的正极上,电源的负极接在金属板B 上(B 板接地),AB 间为匀强电场。

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以某一速度自圆筒 O 点经小孔A 运动到B 板上,则这一过程中带电粒子的电势能E 随位置x 变化的图像为A. 图AB.图BC.图CD.图D2.A3.如图所示,竖直直线为某点电荷Q 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M 、N 是其上的两个点。

另有一带电小球q 自M 点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到达N 点时速度恰变为零。

由此可以判定A .Q 必为正电荷,且位于N 点下方B .M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N 点的电场强度C .M 点的电势高于N 点的电势D .q 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3. B4.静电喷涂时,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电,在带正电被喷工件的静电力作用下,向被喷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

在涂料微粒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A .涂料微粒带负电B .离工件越近,所受库仑力越小C .电场力对涂料微粒做负功D .涂料微粒的电势能减小4.AD N M喷枪5.低碳环保是我们现代青年追求的生活方式。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1983 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 2013 年高考备考的启迪,明显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恰恰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痛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写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资料根源于网络,不适合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带《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难度较大,考卷的高档题.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题意深沉,含有临界点,主要为多过程现象、也有多物系统统.以定量计算为主,对解答表述要求较规范.一般设置为或递进、或并列的 2~ 3 小问,各小问之间按难度梯度递加., 高考热门1.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 C 点,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B 点,空间有平行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

质量为,电荷量为 +q的小物块,从与mB 点相距= 0.8m 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物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巧被弹回到B点。

L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场强盛小为=mg,取重力加快度 g=10m/s2,4E8q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电荷量不变,求:(1)小物块第一次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解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x 0.27m④ 2 分3.如下图,在矩形 ABCD地区内,对角线 BD 以上的地区存在有平行于 AD向下的匀强电场,对角线BD以下的地区存在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图中未标出) ,矩形 AD边长为 L, AB边长为 2L.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 ( 重力不计 )以初速度v0从 A 点沿 AB方向进入电场,在对角线BD的中点 P 处进入磁场,并从DC边上以垂直于 DC边的速度走开磁场( 图中未画出 ) ,求:(1)带电粒子经过 P 点时速度 v 的大小和方向;(2)电场强度 E 的大小;(3)磁场的磁感觉强度 B 的大小和方向.3.解: (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 L= v0t3. 如图甲所示,M、N 为竖直搁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圆形虚线为与N 相连且接地的圆形金属网罩(不计电阻)。

2013年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3

2013年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3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选修3-3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适宜地方,敬请告之,: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中档难度.只对考点知识直接应用,通常有一处思维含量较高的点,一般选取3~4个考点组成2~3个小题,只做模块内综合.力争“关联性综合〞,也可“拼盘式〞组合.,高考热点1.〔1〕〔6分〕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A.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大小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应越明显C.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变成有用的功是可能的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的无规如此热运动不断碰撞器壁而产生的〔2〕〔9分〕如下列图,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槽的截面积上下一样,是玻璃管截面积的5倍。

开始时管内空气长度为6cm,管内外水银而高度差为50cm,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管口末离开槽中水银〕,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成60cm。

〔大气压相当于75cmHh〕求:①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②水银槽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

1.2. (1)〔6分〕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不同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D.理想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如此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2)〔9分〕如下列图,用轻质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高度h1 = 0.50 m。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纸带类基本实验

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纸带类基本实验

纸带类基本实验1983 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 2013 年高考备考的启迪,明显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恰恰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痛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写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资料根源于网络,不适合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

答案后附带《成功贵在恒》。

1.在“研究加快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拴有细线的小盘、天平及砝码、导线。

( 1)为了达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械有A.低压沟通学生电源B.刻度尺C.钩码D.弹簧秤( 2 )实验中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给小盘中增添砝码,并测出对应的加快度a,由此实验数据可画出 a— F 图线,图线的 AB段偏离直线,剖析造成此偏差的主要原由是A.未均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B.均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调的太大C.小盘中放的砝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 1)BC (2)C2.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丈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志为 O点。

设重力加快度为g。

( 1 )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 ,记下窄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还需要丈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个同学分别做“研究加快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研究小车加快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 点,用不一样重物经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地点A 由静止开释.( 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 d 如图乙所示,则 d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地点由静止开释,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用字母表示);( 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经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快度与力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问题的分析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 :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在混联电路中,在电路其余电阻不变的情况下,任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或减小),必将引起该电阻中电流的减小(或增大)以及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 任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或减小),必将引起与之并联的支路中电流增大(或减小),与之串联的各电阻电压的减小(或增大)。

在直流电路中,无论电阻串联还是并联,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总电流一定减小(或增大),内阻不为零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一定增大(或减小)。

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思路是:由部分电阻变化推断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干路电流的变化,最后根据电路情况分别确定各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高考对直流动态电路的考查难度中等。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为r ,R 1、R 3、R 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键S ,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I 、∆U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C. ∆U ∆I >rD. ∆U∆I <r 1.AD2. 如图所示,A 、B 、C 分别表示理想电流表或电压表,灯L 1与L 2的额 定电压相同,灯L 1的额定功率大于灯L 2的额定功率,当电键S 闭合时,L 1、L 2恰好能正常发光.若A 、B 、C的示数均不为零,则可判定( ) A .A 、B 、C 均为电流表 B .A 、B 、C 均为电压表 C .B 为电流表,A 、C 为电压表D .B 为电压表,A 、C 为电流表D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如果都是理想电流表,两灯均被短路,不可能正常发光,A 错;如果都是理想电压表,两灯均处于断路状态,两灯也不能正常发光,B 错;如果B 是电流,A 、C 是电压表,则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也不可能均达到额定功率,C 错.因此只有D 正确.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开关S 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三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L 1、L 2、L 3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灯L 1、L 2变亮,灯L 3变暗B .灯L 2、L 3变亮,灯L 1变暗C .灯L 1、L 3变亮,灯L 2变暗D .灯L 1变亮,灯L 2、L 3变暗C 先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先整体再部分进行动态分析即可.4.某同学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作零。

实验中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A .3R 短路B .P R 短路C .3R 断开D .2R 断开BD 利用假设法或把各选项代入验证.5.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E =6V ,内阻r =1Ω,电阻R 1=3Ω,R 2=6Ω,电容器的电容C=3.6μF ,二极管D 具有单向导电性,开始时,开关S 1闭合,S 2断开.(1)合上S 2,待电路稳定以后,求电容器上电量变化了多少?(2)合上S 2,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 1,求断开S 1后流过R 1的电量是多少?解析:(1)设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 1,干路电流为I 1,根据闭合道路欧姆定律有5.111=+=rR EI A (2分) 5.4111==R I U V (2分)合上开关S 2后,设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2,干路电流为I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221212=++=rR R R R EI A (2分)4212122=+=R R R R I U V (2分) 所以电容器上电量变化了612108.1)(-⨯-=-=∆C U U Q C (2分) (或电容器上电量减少了612108.1)(-⨯=-=∆C U U Q C )(2)合上S 2后,设电容器上的电量为Q ,则521044.1-⨯==CU Q C (2分)断开S 1后,R 1和R 2的电流与阻值成反比,因而流过的电量与阻值也成反比,故流过R 1的电量62121106.9-⨯=+=Q R R R Q C (2分)6. 已知电源电动势E =8V ,红灯电阻Ω=8x R ,绿灯电阻Ω=8y R .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 ,Ω===4321R R R ,Ω=64R ,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电路中某一个电阻发生故障,引起红灯变亮,绿灯变暗的现象,而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变为6.4V. (1)画出电路发生故障前的能够直接看出串、并联的简化电路图; (2)通过分析与计算,判断电路中哪一个电阻发生了故障?是什么故障?解析(1)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2)定性分析:由等效电路图可以看出,电压表读数增大,即路端电压增大,表明外总电阻阻值增大,而红灯变 亮、绿灯变暗,则只可能R 1增大后断路.定量计算:正常发光时,Ω=6外R ,1=总I A ,求出Ω=2r ; 非正常发光时,8.0//=-=r U E I 外总 A Ω==8//总外外I U R . 绿灯电压2.3/==并总R I U y V ,而红灯电压2.3/=-=y x U U U 外V 表明R 1和x R 的并联阻值为x xR I U R =Ω==4总并,表明R 1断路.7. 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其电阻R 随温度t 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热敏电阻R t 与其它电阻构成的闭合电路中,当R t 所在处温度升高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 变大,V 变大;(B)A变大,V变小;(C)A变小,V变大;(D)A变小,V变小。

答案:D解析:当R t所在处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 t阻值减小,电流表读数减小,电源输出电流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选项D正确。

8.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R1电功率增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R中电流变化的绝对值大于电流表读数变化的绝对值9. 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

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动触头P在中间时闭合开关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

已知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光敏电阻随光照的增强电阻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A.保持光照强度不变,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滑动,则R3消耗的功率变大B.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让光敏电阻周围光线变暗,则小球重新平衡后 变小C.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电压表示数变小D.保持滑动触头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变小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以视为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则()A.R1两端的电压将增大B.R2两端的电压将增大C.灯泡L将变暗D.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增大答案:A解析: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3的阻值减小,灯泡L将变亮,R2两端的电压将减小,R1两端的电压将增大,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减小,选项A正确。

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

“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恒”。

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

“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恒”。

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先用竹叶,后用金属,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他试验过了,正是由于他能做到“恒”,才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从上千吨的矿石中提炼出几克的“镭”,终于取得成功。

也许有人说,既然成功贵在“恒”,那么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不也是“恒”吗?其实我们所说的“恒”,就是要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功亏一篑。

而某君虽然挖了不少井,但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当然不能叫做“恒”。

爱迪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新成果,虽然经历过失败,甚至比某君挖“井”失败的次数还要多,但他们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发扬“恒”的精神,而不像某君在挖“井”时,刚挖了一段就主观认为“这里没有水”,另起炉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不光某君挖井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些人在学习上不知难而进,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缺少“恒”心,也有些人办事虎头蛇尾,开始信心十足,正像某君那样“裤子卷到膝盖”,可是五分钟热度,常常是功败垂成。

因此,做一件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始终如一的恒心,不然是绝不会成功的。

正像炼钢的高炉,若在强热后突然停止输热,那么一炉可以炼成纯钢的铁水也会变成废铁的。

青年朋友们,记住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