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高三物理专题:电路

电路1.手电筒的两节干电池已经用了较长时间,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把电池取出,用电压表测电压,电压表示数接近3V,若把此电池作为一个电子钟的电源,电子钟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台电子钟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定比手电筒里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小B.这台电子钟的额定电压一定比手电筒里的小灯泡额定电压小C.这两节干电池的电压减小很多D.这两节干电池的内电阻减少很多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点a经过灯L1到点b的电路中有断路C.灯L2的灯丝断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3.许多精密仪器中常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精确地调节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图中R1、R2是两只滑动变阻器,通过它们可以对负载电阻R0(阻值约为500Ω)两端的电压进行粗调和微调,已知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分别为200Ω和10Ω,那么,下面关于R1、R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R1 =200Ω, R2 =10Ω,调节R1起粗调作用B.如R1=10Ω, R2=200Ω,调节R1起微调作用C.如R1=200Ω, R2=10Ω,调节R2起粗调作用D.如R1=10Ω, R2=200Ω,调节R2起微调作用4.如图所示,灯泡A、B都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电路中某个电阻发生断路,致使灯泡A比原来亮一些,则断路的电阻是()A.R1B.R2C.R3D.R45.如图甲、乙所示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一”表示.()A.图甲中电阻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电阻R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电阻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电阻R得到的是高频成分6.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有一带电油滴P处于静止状态,若从某时刻起,油滴所带的电荷开始缓慢减小,为维持该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其他条件不变,使电容器两极板缓慢靠近B .其他条件不变,使电容器两极板缓慢远离C .其他条件不变,将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D .其他条件不变,将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7. 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 50 A 和2. 0 V .重新调节R 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 0 A 和24. 0 V .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A .32 WB .44 WC .47 WD .48 W8.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R 的阻值,使电压表V 的示数增大U ∆,在这个过程中( )A .通过电阻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大于U ∆/ R 1B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U ∆C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U ∆/ R 2D .路端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U ∆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 1=C 2,电阻R 1=R 2,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当开关S 由闭合状态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容器C1的电量增多,电容器C 2的电量减少B .电容器C 1的电量减少,电容器C 2的电量增多C .电容器C 1、C 2的电量都增多D .电容器C 1、C 2的电量都减少10.某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同时变大,则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11.如图所示,D 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 流向b ,不允许电流从b 流向a ,平行板电容器AB 内部原有电荷P 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 和B 的间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P 的运动情况将是( )A .仍静止不动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无法判断12.某同学在研究电容、电感对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的影响时。
[必刷题]2024高三物理下册电磁场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三物理下册电磁场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b73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3.png)
[必刷题]2024高三物理下册电磁场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匀加速圆周运动2.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成正比A. 电势能减小B. 电势能增加C. 电势增加D. 电势减小A. 电容器充电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B. 电容器放电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C. 电感器中的电流增大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D. 电感器中的电流减小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A.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C.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D.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正比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匀加速圆周运动A. 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B.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成正比C.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D. 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8. 一个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下列关于感应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面积成正比B.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转速成正比D.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A. 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B.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C. 静止的电荷会产生磁场D. 静止的磁场会产生电场A. 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B. 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成反比C. 电场强度与电磁波频率成正比D. 电场强度与电磁波波长成正比二、判断题: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2.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相互垂直。
()3.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充电完毕时,电场能最大,磁场能为零。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训练(曲线运动)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训练(曲线运动)限时:3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断改变(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2.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B)一定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O点以初速度v开始作曲线运动,已知物体只受到沿x轴方向的恒力F作用,则物体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增大(D)不断减小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5.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6.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大小为v1和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v1<v2(B)甲迟抛出,且v1<v2(C)甲早抛出,且v1>v2(D)甲早抛出,且v1<v27.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周期不变(D)转速不变8.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C)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9.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柱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受(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C)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摩擦力10.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度是v,则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是( ).(A)0(B)mg(C)3mg(D)5mg11.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火车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②当火车以v 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③当火车速度大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④当火车速度小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圆柱半径为R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长为L 的轻绳连在一起,L <R .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位置上,甲、乙连线正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看作质点)( ).(A )mL g)m M (-μ(B )ML g)m M (-μ(C )ML g)m M (+μ(D )mL g)m M (+μ13.如图所示,小球由细线AB 、AC 拉住静止,AB 保持水平,AC 与竖直方向成α角,此时AC 对球的拉力为T 1.现将AB 线烧断,小球开始摆动,当小球返同原处时,AC 对小球拉力为T 2,则T 1与T 2之比为( ).(A )1:1 (B )1:cos 2α (C )cos 2α:1 (D )sin 2α:cos 2α14.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A )不受地球的吸引力(B )受到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C )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D )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15.设想把物体放到地球的中心,则此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A )零 (B )无穷大(C )与放在地球表面相同 (D )无法确定16.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 ).(A )某行星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C )某行星的密度 (D )太阳的密度17.一个半径是地球3倍、质量是地球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 ).(A )4倍 (B )6倍 (C )13.5倍 (D )18倍18.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31,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 )1d 至4d (B )4d 至8d (C )8d 至16d (D )大于16d19.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A )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B )速率变小,周期变大(C )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 )速率变小,周期变小20.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二、双项选择题(21~35题仅有两个选项正确)2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相对静止,它们跟圆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各自重力的k 倍.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均为m ,A 、B 离轴的距离为R ,C 离轴的距离为2R ,则当圆台旋转时( ).(A )B 所受的摩擦力最小(B )圆台转速增大时,C 比B 先滑动(C )当圆台转速增大时,B 比A 先滑动(D )C 的向心加速度最小2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它的速度可能保持不变(B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的作用,才可能作曲线运动(C )所有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肯定不在一条直线上(D )所有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一致23.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每隔2s 放下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炸弹落地前均在同一条竖直线上(B )空中两相邻炸弹间距离保持不变(C )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均相同(D )这些炸弹都落在水平地面的同一点24.物体以v 0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 )瞬时速度的大小为0v 5(C )运动时间为g 2v 0 (D ) 25.甲从高H 处以速度v 1水平抛出小球A ,乙同时从地面以初速度v 2竖直上抛小球B ,在B 尚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两球在空中相遇,则( ).(A )两球相遇时间1v H t =(B )抛出前两球的水平距离21v Hv s = (C )相遇时A 球速率2v gH v =(D )若gH v 2=,则两球相遇在2H 处 26.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由图像可以知道( ).(A )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 )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 )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 )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27.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线悬挂在O 点,在O 点正下方2l 处有一光滑的钉子O ′,把小球拉到与O ′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拦住,如图所示.将小球从静止释放.当球第一次通过最低点P 时,( ).(A )小球速率突然减小 (B )小球角速度突然减小(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 (D )摆线上的张力突然增大28.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以另一端O 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弹力可以为零(B )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gR(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跟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反2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 )运动周期相同 (B )运动线速度一样(C )运动角速度相同 (D )向心加速度相同30.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221r m Gm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C )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D )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31.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C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D )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脱离太阳的束缚32.关于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一定在赤道上空(B )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C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33.假如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后仍作圆周运动,则( ).(A )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 )根据公式r mv F 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 (C )根据公式221r m Gm F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 (D )根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34.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的比m 1:m 2=1:2,它们运行的线速度的比是v 1:v 2=1:2,那么( ).(A )它们运行的周期比为4:1 (B )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8:1(C )它们所受向心力的比为1:32 (D )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为1:1635.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大小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 ).(A )a 1:a 2=r :R (B )a 1:a 2=R 2:r 2 (C )v 1:v 2=R 2:r 2 (D )r :R v :v 21=。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训练(机械能)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训练(机械能)限时: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4分×4=1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功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C .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D .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不可能守恒2.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只由重物决定B .重力势能不能有负值C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绝对的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3.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 .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4.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设物在抛出点的重力势能为零,那么如图4所示,表示物体的动能K E 随高度h 变化的图像①、物体的重力势能p E 随速度v 变化的图像②、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变化的图像③、物体的动能K E 随速度v 的变化图像④,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双项选择(6分×5=30分)5.在验证重锤自由下落过程时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B .必须用天平称量所用重锤的质量C .为了方便,应在打下的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和计算D .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6.如右图所示,一个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 滑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其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 2随下落高度h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所示四个图中的 ( )①④③②图4E kE pE kE hv hv7.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据 P=W/t 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 .按额定功率行驶的汽车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合力为零C .从公式P=Fv 可知,功率恒定时,汽车的牵引力跟汽车行驶的速率成反比D .据 P=W/t 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 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8.如图8所示,从小球由高处自由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到弹簧压缩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加D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9.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 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 ,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mgh +12m v 2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12m v 2C .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D .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图8参考答案:。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平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以平台外侧的一边为x 轴,在平台表面建有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其坐标原点O 与平台右侧距离为d=1.2m 。
平台足够宽,高为h=0.8m ,长为L=3.3m 。
一个质量m 1=0.2kg 的小球以v0=3m/s 的速度沿x 轴运动,到达O 点时,给小球施加一个沿y 轴正方向的水平力F 1,且F 1=5y (N )。
经一段时间,小球到达平台上坐标为(1.2m ,0.8m )的P 点时,撤去外力F1。
在小球到达P 点的同时,平台与地面相交处最内侧的M 点,一个质量m2=0.2kg 的滑块以速度v 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要保证滑块做匀速运动需要给滑块一个外力F2,最终小球落在N 点时恰好与滑块相遇,小球、滑块均视为质点, 210/g m s =, sin370.6cos370.8︒=︒=,。
求:(1)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M 、N 两点间的距离s 和滑块速度v 的大小; (3)外力F 2最小值的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5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53°(2)1.5m ;3.75m/s (325N 【解析】(1)小球在平台上做曲线运动,可分解为沿x 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y 轴方向的变加速运动,设小球在P 点受到p v 与x 轴夹角为α 从O 点到P 点,变力1F 做功50.80.8 1.62p y J J ⨯=⨯= 根据动能定理有221101122P W m v m v =-,解得5/p v m s = 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有0cos p v v α=,得53α=︒,小球到达P 点时速度与x 轴正方向成53︒(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12h gt =,解得t=0.4s 小球位移在水平面内投影2p l v t m ==设P 点在地面的投影为P ',则 2.5P P M L y m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2cos s P M l l P M θ=+-⋅⋅'',解得s=1.5m滑块要与小球相遇,必须沿MN 连线运动,由s vt =,得 3.75/v m s = (3)设外力2F 的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根据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有: 2cos F f β=,其中f N μ=,竖直方向有22sin N F m g β+= 联立解得22cos sin m gF μβμβ=+由数学知识可得()2221sin F μβθ=++,其最小值22min 2251F N μ==+。
高三物理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

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1.(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kg 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m 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m 的41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 ′点相切。
现将一质量m=1.0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
取g=10m/2,求:(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 ′点的距离。
(3)若要使小物块最终能到达小车的最右端,则v 0要增大到多大?2.(19分)质量m A =3.0kg .长度L =0.70m .电量q =+4.0×10-5C 的导体板A 在足够大的绝缘水平面上,质量m B =1.0kg 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B 在导体板A 的左端,开始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滑动,当它们的速度减小到0v =3.0m/s 时,立即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 =1.0×105N/C 的匀强电场,此时A 的右端到竖直绝缘挡板的距离为S =2m ,此后A 、B 始终处在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假定A 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A 与B 之间(动摩擦因数1μ=0.25)及A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2μ=0.10)的最大静摩擦力均可认为等于其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1)刚施加匀强电场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大小?(2)导体板A 刚离开挡板时,A 的速度大小?(3)B 能否离开A ,若能,求B 刚离开A 时,B 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求B 距A 左端的最大距离。
3.(1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绝缘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的光滑板面上放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物块(可以视为质点),小车的质量与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m=7:1,物块距小车右端挡板距离为L ,小车的车长为L 0=1.5L ,现沿平行车身的方向加一电场强度为E 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而后与小车右端挡板相碰,若碰碰后小车速度的大小是滑块碰前速度大小的14,设小物块其与小车相碰过程中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物理高考专题训练题及答案解析(珍藏版):相互作用(测)

专题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调研)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3:4B.4:3C.1:2 D.2:12.(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小盒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
现向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对b的摩擦力可能减小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增大C.地面对c的摩擦力可能不变D.弹簧的弹力可能增大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203N,g取10m/s2,连接滑轮的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A的质量为2kgB.绳子对B物体的拉力为103NC.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0N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4.(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5.(湖北省武汉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最小值是( )=45A.2mgB.2mgC.42mgD.2mgk6.(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师研究出一种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合成肌肉,可模仿人体肌肉做出推、拉、弯曲和扭曲等动作。
高三物理专题练习题【动力学综合问题】

动力学综合问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B.C.-(m+M)gD.+(m+M)g【解析】选A。
当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摩擦力f时,拉力F最大,系统向上的加速度为a。
先以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2f-mg=ma,再以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f-Mg=Ma,两式联立可解得F=,A正确。
2.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语词典在上,图乙中汉语词典在上,已知图甲中两本书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
已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每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
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μ1>μ2B.μ3<μ2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3mgcosθ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osθ【解析】选D。
对图甲,对整体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2mgsinθ=μ2·2mgcosθ,对乙图,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mgsinθ-μ1·2mgcosθ=2ma,由两式可知μ1<μ2,故A错误。
对图乙,对整体分析,有2mgsinθ-μ1·2mgcosθ=2ma,解得a=gsinθ-μ1gcosθ,对汉语词典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解得f=μ1mgcosθ,因为两词典保持相对静止,则μ1mgcosθ<μ3mgcosθ,知μ1<μ3,故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连接体一、选择题1. 如图1-23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秤连接。
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作用在m1和m2上。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同时撤出水平力F1、F2的瞬时,m1加速度的大小13m/S2。
D. 若在只撤去水平力F1的瞬间,m1加速度的大小为13m/S2。
2. 如图1-24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由此可知:A.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A一定受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无法判定。
3.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1-25所示。
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 F1B. F2C. (F1+F2)/2D. (F1-F2)24. 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26所示,对物体A施于水平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A. m1F/(m1+m2)B. m2F/(m1+m2)C. FD. m1F/m25. 如图1-27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两个长方形物块,质量分别为m A、m B,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推动下,两物体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
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设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为T,则当它们一起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A. T=m B F/(m A+m B)B. T=m B F/(m A+m B)+m B g(Sinθ+μCosθ)C. 若斜面倾角θ如有增减,T值也随之增减。
D. 不论斜面倾角θ如何变化(0︒≤θ<90︒),T值都保持不变。
6. 如图1-28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
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μ1>μ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C.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
7. 如图1-29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几个质量都是m的不同物块,先后在斜面上以不同的加速度向下滑动。
下列关于水平地面对斜面体底部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下滑时,N=(M+m)g , f=0B. 匀加速下滑时,N<(M+m)g , f的方向水平向左C. 匀速下滑时,N>(M+m)g , f的方向水平向右D. 无论怎样下滑,总是N=(M+m)g , f=08. 如图1-3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质量是M,木块的质量是m,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A. μmgB. maC. mF/(M+m)D. F-Ma9. 如图1-31所示,小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的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若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增大,则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N1和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N2的大小变化是:A. N1不变,N2变大B. N1变大,N2不变C. N1、N2都变大D. N1变大,N2减少10. 如图1-32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 m1g/k1B. m2g/k2C. m1g/k2D. m2g/k2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A、 B、C、 D、二、填空题12. 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
为了保持物块对斜面静止,可用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1-33所示,此水平力F的大小等于________。
13. 如图1-34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μ=0.02。
在木楔的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
在这个过程中木楔没有动,则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
(g取10m/S2)14. 总质量为M的列车以速度V0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各车禁止所受阻力都是本车厢重力的K倍,且与车速无关。
某时刻列车最后质量为m的一切车厢脱了钩,而机车的牵引力没有变,则当脱钩的车厢刚停下的瞬时,前面列车的速度为_________。
15. 如图1-35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带有定滑轮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的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均不计。
为使三个物体无相对运动,水平推力F等于_____________。
16. 如图1-36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左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个定滑轮通过绳子悬挂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2>m1,m2相对于车厢地板静止不动,系m1的绳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绳子质量和滑轮的摩擦可以不计。
则这时作用在m2上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车厢地板对m2的支持力的大小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17. 如图1-37所示,将质量m=10kg的钢球挂在倾角为30︒的倾面上,求:(1)斜面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时,钢球对斜面的压力为零?(2)当斜面以5m/S2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钢球受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各是多少?(3)当斜面以20m/S2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钢球受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各是多少?(4)当斜面以多大加速度向右运动时,钢球受绳的拉力刚好为零?18. 如图1-38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地面上,质量为m1的物体A 与质量为m2的物体B之间有摩擦,物体B与斜面间摩擦不计。
A、B在加速下滑的过程中相对静止,求:(1)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各是多少?(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名是多少?19. 如图1-39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质量为4.0kg的木块A,木块A上放置质量为0.50kg的砝码B。
连接木块A的绳通过定滑轮吊一个砝码盘(质量为500g),在盘中放有质量为1.0kg的砝码。
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砝码B与木块A相对静止。
不考虑绳和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使砝码盘从离地面 1.0m高处由静止释放。
求:(1)木块A运动的加速度和绳子的张力。
(2)砝码B所受的摩擦力。
(3)当砝码盘着地瞬时,木块A的速度。
(4)若开始运动时,木块A与定滑轮的距离是3.0m。
砝码盘着地后,木块A是否会撞到定滑轮上?(g取10m/S2)20. 有一个质量M=4.0kg,长L=3.0m的木板,水平外力F=8.0N向右拉木板,木板以V0=2.0m/S的速度在地面上匀速运动。
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铜块轻轻地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如图1-40所示。
不计铜块与木板间的摩擦,铜块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铜块经过多长时间离开木板?21. 如图1-41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中,有一段长L=20cm的水银柱。
当玻璃管水平静止放置时,水银柱恰在管的中央,两端空气柱的长度相等,均为L0=20cm,温度相同,气体压强均为P0=1.0×105P a。
当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向右有一加速度a时,两端空气柱的长度变为L1和L2,已知L1=19cm。
若空气柱的湿度保持不变,试求a的数值,并画出水银柱的受力图。
(水银密度为13.6kg/m3)22. 如图1-42所示,传热性能良好的容器,两端是直径不同的两个圆筒,里面各有一个活塞,其横截面积分别是S A=10cm2和S B=4.0cm2,质量分别是M A=6.0kg和M B=4.0kg,它们之间有一质量不计的轻质细杆相连。
两活塞可在筒内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
在气温是-23℃时,使容器和大气相通,随后关闭阀门K,此时两活塞间气体体积是300cm3。
当气温升到27℃时,把销子M拔去。
设大气压强P0=1.0×105P a不变,容器内气体温度始终和外界相同。
求:(1)刚拔去销子M时两活塞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活塞在各自圆筒范围内运动一段位移后速度达到最大,这段位移等于多少?23. n个质量均为m的木块并列地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43所示,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当木块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木块3对木块4的作用力大小是多少?24、如图,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少?25、如图2-3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即a=g,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2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T27、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l1=0.2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
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kg。
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
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施加F=20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
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m。
(取g=10m/s2)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