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资料

第三套人民币资料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 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 1: 1,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1980年 4月15日,国务院又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 1角、 2角、 5角和 1元四种金属人民币。
至此,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了 7种券别、13种版别,具体是:10元券 1种、 5元券 1种、 2元券 1种、 1元券(币) 2种、 5角券(币) 2种、2角券(币) 2种, 1角券(币) 4种。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
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
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
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货币制度,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券别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卷发行时间1962.4.20正面图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主色枣红、桔红、蓝绿背面图案菊花图和国徽背面主色枣红、桔红、绿尺寸105X50(mm)该券自1971年11月开始银行只收不付券别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卷发行时间1966.1.10正面图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主色深棕、浅紫背面图案国徽和菊花图案背面主色深棕、浅绿尺寸105X50(mm)该券自1967年12月开始银行只收不付。
券别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卷发行时间1967.12.15正面图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主色深棕、浅紫背面图案国徽和菊花图案背面主色酱紫、桔黄尺寸105X50(mm)该券与1966年1月10日发行的1角券的图案相同,正面颜色也一致,只是背面颜色有所改变。
券别第三套人民币二角卷发行时间1964.4.15正面图案长江大桥正面主色墨绿背面图案国徽和牡丹花背面主色浅绿尺寸110X50(mm)名称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纺织车间产图)正面图案纺织车间图;青莲紫色面值 0.50元背面图案国徽和装饰花,蒙维藏壮文行名;紫红、中蓝色年号 1972年规格 115*50(毫米)发行日期 1974.01.05停用日期 1992.03.01只收不付制作工艺全胶印、单凹印备注:钞纸有国旗五角星水印;三字冠7位数号码名称第三套人民币壹圆券(女拖拉机手图)正面图案女拖拉机手;深红色面值 1元背面图案国徽和天山牧羊图;黑红色年号 1960年规格 131*57(毫米)发行日期 1969.10.20停用日期 1991.03.01只收不付制作工艺双凹印备注:钞纸为古钱五星、空心五角星混合、国旗五角星水印;冠字分为三字冠7位数号码、二字冠8位数号码名称第三套人民币贰圆券(车床工人图)正面图案车床工人生产;深绿色背面图案国徽和石油矿井;红绿黑色面值 2元年号 1960年规格 135*57(毫米)发行日期 1964.04.15停用日期 1991.03.01只收不付制作工艺双凹印备注:钞纸有空心五角星混合水印及国旗五角星水印两种;三字冠7位数号码名称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券(炼钢工人图)正面图案炼钢工人生产;深棕、浅棕色背面图案国徽和露天采矿;黑绿红色面值 5元年号 1960年规格 142*63(毫米)发行日期 1969.10.20停用日期 1991.03.01只收不付制作工艺双凹印备注:钞纸有国旗五角星水印;冠字分为三字冠7位数号码、二字冠8位数号码名称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工农兵图)正面图案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黑蓝绿紫色背面图案国徽和天安门;红黑绿枣红色面值 10元年号 1965年规格 157*72(毫米)发行日期 1966.01.10停用日期 1992只收不付制作工艺双凹印备注:钞纸正面左侧有天安门水印;冠字分为三字冠7位数号码、二字冠8位数号码常见的第三套壹角纸币,不应该称为“红色”,应该是“酱紫色”。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简介
• 换句话说这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很高。再者第三套人民使用的特定 年代,他的增值性非常快,老版人民币之所以价值飞涨就是因为 他退出了流通的国家的法定货币而成为了一种价值极高的收藏品。 第三套人民币总面值40元左右,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涨了2000倍 左右,由此可见,第3套人民币大全套的投资价值也在不断上升。
第四套人民币四方联连体钞大全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简介
• 第三套人民币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 印制的一套纸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 其中第三套人民币可以细分为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第三套人民 币中全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小全套。这三者价格由高到低。其中第 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包括10元劵两种版别、5元劵两种版别、2元劵 两种版别、1元劵三种版别、5角劵三种版别、2角劵三种版别、1 角劵九种版别、共7种面值24张版别,算上第二套1.2.5分纸币共 计27种纸币.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简介
• 第三套人民币是自1962年发行至2000年退出使用,是现有人民 币中流通时间最长。历时整整38年。这套热敏币不仅经历文化大 革命、上山下乡运动,也一同经历土地改革,与我们一同见证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第三套人民币的身上聚集着人们对那 个年代特有的情怀,和美好回忆,凝聚着建国初期国民淳朴的社 会风气,和人们艰苦奋斗,努力开拓,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承载着人们从无到有的一个个酸甜苦辣的创业故事。正因为承载 的历史故事太多,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他们也仿佛看到那代 人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它因此,也被称之为家庭传精神文化最好 的瑰宝。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简介
• 有人说:收藏人民币就是珍藏一段历史。说到第三套人民币大全 套的收藏价值。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开始正式发行,直到 2000年7月才逐渐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在市场上共流通了38 年,是现有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38年里第三套人民 币大全套和我们一同经历了太多太多,它见证的这38年中的风风 雨雨,无疑可以说珍藏这段历史的最好物品。
第三套人民币1角

第三套人民币1角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开始发行的一套货币。
其中,1角是该套货币中的一个面值。
本文将对第三套人民币1角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1角的正面图案是国徽图案。
国徽位于纸币的正中央,由五颗稻穗与一个齿轮交叉组成,象征着农业劳动者与工业劳动者的团结合作,以及农业与工业的相辅相成。
国徽的上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方是面额的阿拉伯数字“1”的表示。
在国徽图案的背景上,有一个光芒四放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五角星下方有“人民币”字样,强调了这是人民币的面额。
第三套人民币1角的背面图案主题是稻穗与牧童。
整张纸币以明亮的绿色为底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背面中央是一束丰满的稻穗,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在稻穗的下方,有一个牧童在放牛,代表了农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第三套人民币1角的整体设计简洁明快,彰显了新中国发展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政策导向。
这套货币突出了人民币的信用与权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银行的权威。
在1962年至1978年的时间段,第三套人民币1角一直流通于我国的各个地区。
其发行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日益繁荣的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民进行交易和储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套人民币1角的使用逐渐减少。
由于1角面值较小,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购买力相对较低,很少被用于现金交易。
此外,由于第三套人民币1角使用寿命过长,导致纸币质量、面额较低,容易被人民银行回收,以减少印刷成本和维护人民币的整体质量。
尽管第三套人民币1角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
对于一些收藏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钱币爱好者来说,第三套人民币1角可以成为其中一部分收藏的精品。
在当前,中国人民币已经进入第五套货币发行。
但无论如何,第三套人民币1角作为中国货币发展历史的一部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它不仅仅是一张纸币,更是代表了一个时期、一段经济变迁和发展、一段历史的见证。
第三套人民币顺口溜

第三套人民币顺口溜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和意义
2.主题:列举第三套人民币的各类面额和特点
3.细节:展示第三套人民币的图案设计和主题思想
4.结论:总结第三套人民币的历史地位和收藏价值
正文
【引言】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发行的一套货币,它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承载了我国人民的共同记忆。
这套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我国货币制度的统一和完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题】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七种面额,其中,一角、二角、五角均为纸币,一元、二元、五元、十元均为纸币和硬币混合发行。
这套人民币的特点是主题鲜明,设计独特,工艺精湛,防伪性能强。
【细节】
第三套人民币的图案设计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团结。
比如,一元纸币上的图案是我国的五星红旗和天安门,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二元纸币上的图案是我国的钢铁工人和纺织工人,象征着国家的工业建设和人民的勤劳致富;五元纸币上的图案是我国的农民和拖拉机,象征着农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富强。
【结论】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货币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历史价值,成为了货币收藏的热门。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含图)

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面额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
1980年4月15日,国务院又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金属人民币,材质1角、2角、5角为铜锌合金,1元币为铜镍合金。
这4种金属币当时主要是对国外旅游者销售,以增加外汇收入,国内只是象征性地发行。
至此,经过18年的调整、更换,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7种面额,13种版别,分别是1角券(币)4种、2角券(币)2种、5角券(币)2 种、1元券(币)2种、2元券1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
这套人民币自60年代发行以来,一直流通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市场上还有小部分流通,是迄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角券正面原为为"干部参加劳动"图景,后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图景;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主色调共有枣红色、深棕、浅绿、酱紫、桔黄五种。
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背面图案为国徽、牡丹花,主色墨绿色。
5角券正面为纺织厂生产图;背面图案为国徽、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莲色。
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图案为国徽、放牧图,象征发展畜牧业;主色深红色。
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背面为国徽、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绿色。
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背面为国徽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棕色。
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主色黑色。
俗称“大团结”。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
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
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开始发行的。
当时,我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睛,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
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 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即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几点票面额等值,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面调整、更抑郁,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券,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几点13种,其中,10元券1种、5元券1种、2元券1种、1元券(币)2种、5角券(币)2种、2角券(币)2种、1角券(币)4种。
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1956年版棕色5元券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其中,棕色5元券在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酱紫色5元券的基础上对颜色、花纹进行了更换调整,此券是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券种。
同时发行的枣红色1角券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
1664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币的深绿色2元券和墨绿色2角券同时发行。
1966年1月10日,发行有天安门水印的1965年版10元和1 962年版1角券。
为了解决1962年版1角券背面颜色与1962年版2角券背面颜色近似,不易辨认的问题,1967年12月15日调整了19 62年版1角券背面和颜色,重新发行了1962年版1角券。
1969年1 0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深棕色5元券和深红色1元券开始发行。
1 974年1月5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青莲色5角券。
第三套人民币鉴别方法

第三套人民币鉴别方法
第三套人民币是指1987年开始发行的人民币,它与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发行)和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发行)相比有一些鉴别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辨别:
1. 凹印感触:第三套人民币在票面上有一些具有凹凸感的元素,可以用手指触摸,感觉到纸币的凹凸部位。
2. 透光观察:将第三套人民币放在透光的光源下观察,例如阳光或荧光灯等,可以看到水印、隐形图案等。
3. 纸质质地:第三套人民币采用了特殊的纸质,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可以用手感觉纸币的质地,观察是否具有一定的纤维感。
4. 看光变色:部分第三套人民币的面额数字具有光变特性,即在不同角度观察下,数字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颜色变化来辨别真伪。
5. 多重防伪标记:第三套人民币采用了多种防伪技术,例如彩色纤维、防复印标记、微缩文字等,可以通过观察这些防伪标记来辨别真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鉴别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对于一些更高级的伪造手段,可能需要使用专业的鉴定设备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鉴别。
如果怀疑面
额较大的人民币为假币,建议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详细介绍(附图)

27张人民币版别、图案、特点罗列:1 壹角1960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凹印|正背面胶印|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枣红)2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三罗马冠字|背绿)3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背绿)4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5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二罗马冠字)6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三罗马冠字)7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二罗马冠字)8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三罗马冠字)9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二罗马冠字)10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凹背胶|三罗马冠字)11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三罗马冠字)12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二罗马冠字)13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凹背胶|满版水印)14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满版水印)15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16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五星古币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17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18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19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20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五星古币满版水印)21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22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23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三罗马冠字)24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二罗马冠字)25 壹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26 贰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27 伍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有两种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
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
第三套人民币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调查,制定方案。
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2月14日,又将新版人民币设计画稿的主题思想上报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审阅,周总理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见。
遵照周总理的批示,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家罗工柳、王式廓、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澎等主持下,组成由印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张作栋、石大振、贾鸿勋、刘延年、沈乃(钅容)等参加的设计绘制小组。
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新方案。
1959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
这期间,除凹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已陆续投人生产。
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其方案经反复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故年号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总理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的意见,也一直没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
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汉字行名仍沿用马文蔚的书体,但汉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设计图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吴彭越、鞠文俊、林文艺、刘国栋、赵亚云、苏席华、王雪林、高增基、贾绪丰、张永信等雕刻师们共同会战,充分发挥各自雕刻特长,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相结合,使第三套人民币的艺术性和防伪性更为突出,其代表性作品是吴彭越雕刻的5元券正面的炼钢工人和鞠文俊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图。
为高质量高速度地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及时满足市场流通需要,印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沈永斌、李根绪、刘正祥、柳溥庆、陈彭年、鲍振增等和有关单位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同时造出了我国自己的水印钞票纸,如空心五角星布币混合满版水印、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和天安门固定水印,均由袁荣广和郑新臣设计雕刻。
从此,结束了我国货币生产依赖外国的历史。
第三套人民币较第二套人民币又有新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
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
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3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
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在一个矩形花框内。
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上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3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
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三是色彩丰富。
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印刷技术所限,基本上是单色的,这样的票面既不够美观,也不利于防伪。
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四是增设了壮文,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
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
五是缩小了票幅。
1961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缩小新版人民币票幅”的报告,主要原因是我国连续两年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
因此,第三套人民币各种面额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币同面额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缩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印制费用。
六是画面设计和先进技术相结合。
50年代,国际印钞业已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机雕、接线等新技术,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由于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除主景工艺完全采用手雕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
例如10元券面值衬底,则是利用机雕网状线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形成向日葵花盘的效果。
在其他票券面值衬底图案设计中,还使用了接线技术,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假性能。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
这套人民币以其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主辅币品种齐全、印刷工艺先进并有较强的防伪性能等特点,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收藏角度分析,是最有前景和潜力的一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图录以及图解
注:图可能会有偏色现象,以文字介绍的颜色为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1
面额:1角背景图案:国徽和菊花
发行时间:1962.4.20 背面主色:枣红、大红、绿正面图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规格:112×52
正面主色:枣红、桔红、篮绿注:该卷自1971.11月只收不付
绿背无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绿背有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2
面额:1角背景图案:国徽和菊花
发行时间:1966.1.10 背面主色:深棕、浅绿正面图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规格:105×50
正面主色:深棕、浅紫注:该卷自1967.12月只收不付
1角红二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角红三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角篮二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角篮三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3
面额:1角背景图案:国徽和菊花
发行时间:1967.12.15 背面主色:酱紫、枯黄
正面图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规格:105×50
正面主色:深棕、浅紫注:该卷与绿背一角图案一样,单独背面颜色不一样,2000.7月停止流通。
2角二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角三罗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角三罗马凸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4
面额:2角背景图案:国徽和牡丹花
发行时间:1964.4.15 背面主色:浅绿
正面图案:武汉长江大桥规格:110×50
正面主色:墨绿注:该卷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三罗马无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三罗马有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5
面额:5角背景图案:国徽、棉花和梅花
发行时间:1974.1.5 背面主色:青莲、枯黄正面图案:纺织厂生产图规格:115×50
正面主色:青莲、枯黄注:该卷自1991年3月1日只收不付
壹元三罗马星星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壹元三罗马古钱与星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6
面额:1元背景图案:国徽和牡丹花
发行时间:1969.10.20 背面主色:浅绿
正面图案:女拖拉机手生产图规格:131×57
正面主色:深红注:该卷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贰元星星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贰元古钱与星水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Z3-7
面额:贰元背景图案:国徽、石油矿井
发行时间:1964.4.5 背面主色:淡绿、黑、红正面图案:车床工人生产图规格:135×57
正面主色:深绿注:该卷自1991年3月1日只收不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号:
Z3-8 水
印:五星满版水印
面额:5元背景图案:国徽和露天采矿
发行时间:1969.10.20 背面主色:黑、绿
正面图案:钢铁工人生产图规格:142×63
正面主色:深棕、咖啡、黑注:该卷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