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揭示传统双筒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实习报告揭示传统双筒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

实习报告揭示传统双筒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

实习报告揭示传统双筒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很详细很有帮助)2010-12-12 15:58|发布者: 小冯|查看: 1089|评论: 0摘要: 7倍定倍Φ50物镜的望远镜装配工艺前言性质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 ...7倍定倍Φ50物镜的望远镜装配工艺前言性质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根据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

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

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

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光学望远镜通常是呈筒状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透镜的折射,或者通过凹反射镜的反射使光线聚焦直接成像,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又称“千里镜”。

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双筒望远镜。

常用的双筒望远镜还为减小体积和翻转倒像的目的,需要增加棱镜系统,棱镜系统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别汉棱镜系统和保罗棱镜系统,两种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是相似的。

个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远镜不宜使用过大放大倍率,一般以3~12倍为宜,倍数过大时,成像清晰度就会变差,同时抖动严重,超过12倍的望远镜一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来源 17世纪初,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

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

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1.目镜的组装1)目镜筒的安装①将镜片擦干净,胶合目镜放在下面,凸面朝上,再放隔圈,将单片目镜放在隔圈上,凸面向下,保证凸面对凸面;②目镜筒台阶向上,套在装好的目镜组上,然后倒置,将压圈拧紧,目镜筒的组装完成。

注意:1.保证眼睛是对着单片目镜,胶合目镜是在目镜筒内。

2.目镜分为左目镜与右目镜,有凸起的为右目镜筒,没有的为左目镜筒。

3.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不能触摸棱镜表面。

2)目镜筒与目镜座的连接:右目镜:①在目镜座内部均匀涂抹防尘脂,将带有凸起的目镜筒放入带凹槽的目镜座中;②在凸起的下方(非螺纹部分)涂上一圈基轴膏,然后将视度手轮套上;③将挡圈拧紧④点502胶在挡圈内部,点一滴即可,把挡圈固定在右目镜筒上。

左目镜:不用在目镜筒上涂油,直接将目镜筒和目镜座拧紧,直到左目镜筒的螺纹面与左目镜座平齐。

2. 棱镜的组装①将屋脊棱镜及半五棱镜擦干净,保证每个面的清洁度;②将屋脊棱镜放入棱镜座内,倒角的部位紧挨棱镜座边缘;③放入棱镜隔片,将半五棱镜放在棱镜隔片上,黑色的面在侧面;④棱镜盖压紧盖上。

⑤用AB胶1:1混合于纸板上,涂抹于两个小洞以及半五棱镜与棱镜座的结合处。

3.物镜的组装①将物镜框放在桌上,物镜凸面向外,平面向内,只需擦干净平面;②将物镜压圈拧紧即可。

4.连接板的安装①将手轮套套在调焦手轮上。

②将调焦螺杆带螺纹的一端涂抹适量基轴油,然后装入连接板下端的孔中,将调焦螺杆旋入调焦手轮中5.镜身与调节筒的安装①在镜身中少量均匀涂抹基轴油+防尘脂,大孔的下方,台阶的上方;②装入调节筒,保证调节筒最上面的小孔与镜身大孔的上边沿重合,然后拧入十字螺钉。

(注意:左右镜身的大孔与装入的调节筒上小孔的方向要一致。

)6.镜身与连接板的连接①左右镜身的上下槽分别装入涂抹过基轴油的钢珠;②左右镜身分别与连接板挂住,然后用铰链钉拧紧。

望远镜装配实训报告范文

望远镜装配实训报告范文

一、前言望远镜是一种重要的观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天文、地理、军事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望远镜的装配技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望远镜装配实训。

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望远镜的装配流程和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4. 提高对光学仪器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远处物体的仪器。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镜筒、镜架等部分组成。

物镜负责收集光线,目镜负责放大物镜成像,镜筒和镜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 望远镜的装配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装配工具是否完好。

(2)装配物镜:将物镜安装在镜筒上,调整其位置,使其与镜筒平行。

(3)装配目镜:将目镜安装在镜筒上,调整其位置,使其与物镜平行。

(4)安装镜架:将镜架固定在望远镜上,确保其稳定。

(5)调试与校正: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其成像清晰。

3. 望远镜的装配技巧(1)掌握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螺丝刀、扳手等。

(2)注意装配过程中的细节,如物镜、目镜的安装位置、镜架的稳定性等。

(3)保持工作台面整洁,避免零部件丢失或损坏。

四、实训心得体会1. 望远镜的装配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望远镜的装配流程和技巧。

这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望远镜的装配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装配过程中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不准确、望远镜成像不清晰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 通过本次实训,我认识到光学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发了我对光学仪器研究的兴趣。

设计与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设计与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设计与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设计与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引言:望远镜是人类观察宇宙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窥探那些遥远的星系和行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设计并组装了一台望远镜,通过实践来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并探索其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在设计望远镜时,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光学系统、机械结构和使用便捷性。

首先,我们选择了折射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因为它能够提供较好的像质和分辨率。

其次,我们采用了稳定的三脚架和平滑的转动机构,以确保望远镜能够稳定地指向目标。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便携式的望远镜,方便携带和使用。

二、材料与工具为了制作望远镜,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和工具:光学镜片、镜筒、三脚架、转动机构、螺丝、螺母、螺栓、螺旋刀、胶带、焊接工具等。

这些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基于其质量和可用性。

三、组装过程1. 光学系统组装:首先,我们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安装在镜筒的两端,确保它们的位置准确。

然后,我们使用胶带和螺丝将镜片固定在镜筒上,以确保它们不会移动。

2. 机械结构组装:我们将三脚架和转动机构组装在一起,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地支撑望远镜。

同时,我们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望远镜固定在转动机构上,以便于调整和转动。

3. 调整与校准:在组装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调整和校准,以确保望远镜的光轴与目标的准确对齐。

我们使用螺旋刀和焊接工具进行微调,直到达到最佳的观测效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组装和调整,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台望远镜。

在实验中,我们观测了月亮、星星和一些行星。

通过望远镜,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细节、星星的闪烁和行星的形状。

这些观测结果验证了我们设计和组装的望远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五、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了望远镜的组装技巧。

我们发现,望远镜的性能和观测效果受到光学系统、机械结构和调整校准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组装望远镜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获得最佳的观测结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望远镜的设计和组装技术,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设计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设计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设计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望远镜已经成为人们观察天空的重要工具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我们进行了一次设计组装望远镜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目的是设计并组装一台简单的望远镜,以观察远处的天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并掌握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为了完成这个实验,我们准备了以下材料:1. 两个凸透镜: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一个凸透镜作为物镜。

2. 一个带有刻度的望远镜支架。

3. 一个三脚架。

4. 一根调节焦距的杆子。

5. 一些螺丝和螺母。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望远镜支架固定在三脚架上,确保其稳定性。

2. 然后,我们将物镜凸透镜固定在望远镜支架的前端,并调整焦距,使其能够聚焦。

3. 接下来,我们将目镜凸透镜固定在望远镜支架的后端,并调整焦距,使其能够聚焦。

4. 在固定好凸透镜后,我们将调节焦距的杆子连接到望远镜支架上,以便我们可以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5. 最后,我们使用螺丝和螺母将所有部件固定在一起,确保望远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设计并组装了一台望远镜。

通过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和焦距,我们能够观察到远处的天体。

望远镜的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质量和焦距有关。

我们还发现,通过调节焦距的杆子,我们可以改变望远镜的焦点,以适应不同距离的观测对象。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焦距和凸透镜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观测图像。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固定望远镜的各个部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探索更高级的望远镜技术。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这次设计组装望远镜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

16×25屋脊双筒望远镜装配实习报告1

16×25屋脊双筒望远镜装配实习报告1

系 别:专 业:班 级:学 号: 姓 名:指导教师:实习题目:实习地点:年 月 日 实习报告10×25屋脊双筒望远镜装配实习1.实习概况实习地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习时间: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习内容:学习并组装16×25屋脊双筒望远镜的装配指导老师:XXXXXXXX2.双筒望远镜简介2.1双筒望远镜原理双筒望远镜无非是把两个镜筒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双筒望远镜。

望远镜的最前端有一个镜片,即物镜。

其作用是收集光线,将光组合成可见的影像,将影像放大,然后将光传输到目镜,进而进入视线。

下图是双筒望远镜的简易成像原理图:上图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光进入物镜,到达第一片棱镜,此时影像呈倒立状;再折射到第二片棱镜,此时影像呈正立状,最后进入目镜,到达视线。

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放大后的物体。

这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双筒望远镜。

如果只有物镜和目镜,那么望远镜产生的影像会成倒立状,这正是为什么双筒望远镜会在物镜和目镜之间放入矫正棱镜。

双筒望远镜有左右对称的镜头,便于人用双眼观察。

而单筒望远镜是用单眼观察。

双筒望远镜虽然比单筒望远镜的倍率低,但由于可以用双眼观察,可以得到立体感。

同时由于倍率较低,可以用手拿着使用,便携性较好。

并且由于其视野较广,比较适合用于观看室外的体育比赛。

双筒望远镜具有成像清晰明亮,视场大、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很适于天文爱好者用来巡天和观测星云、星团、彗星等面状天体。

2.2双筒望远镜的光学性能表示望远镜性能的参数有:口径、放大率、视场、极限星等和分辨本领等等。

2.2.1口径、放大率口径、放大率双筒镜的口径、放大率和视场一般都标在镜身上。

口径和放大率用两组数字表示,例如“10×50”表示这架双筒镜的放大率为10倍。

口径是50毫米。

放大率和口径是反映双筒镜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

用于天文观测的双筒镜应选择口径大一些的,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天体。

望远镜的组装实验报告

望远镜的组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熟悉望远镜的各个组成部分。

2. 掌握望远镜的组装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了解望远镜成像规律,验证望远镜的放大效果。

二、实验器材1. 望远镜组装套件(包括物镜、目镜、镜筒、三脚架等)2. 光具座3. 光源4. 标尺5. 记录本三、实验原理望远镜是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原理,将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近处,从而实现观察。

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部分组成,物镜负责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将其聚焦成一个实像;目镜则将这个实像放大,供人眼观察。

四、实验步骤1. 组装望远镜(1)将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镜筒的两端,确保物镜和目镜的光轴与镜筒的光轴一致。

(2)将镜筒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使望远镜与光具座保持水平。

(3)将光源放在光具座的一端,调整光源与望远镜的距离,使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垂直照射到望远镜的物镜上。

2. 调节望远镜(1)调整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使观察者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2)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远处物体在望远镜的物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实像。

3. 测量放大倍数(1)将标尺放在光具座的另一端,调整标尺与望远镜的距离,使标尺的图像清晰。

(2)测量标尺的长度,以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标尺长度,计算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望远镜组装成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远处物体。

(2)通过调整望远镜,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3)计算得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X。

2. 实验分析(1)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近处。

(2)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越大。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以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掌握了望远镜的组装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望远镜,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

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组装望远镜实验报告一、引言望远镜是科学研究和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将远处的天体放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的奥秘。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组装望远镜,了解其结构和原理,并亲自体验一下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乐趣。

二、实验步骤1. 收集所需材料:望远镜的主体、镜筒、镜头、三脚架、调焦装置等。

2. 组装望远镜主体:首先,将三脚架打开并稳固地放置在地面上。

然后,将望远镜主体插入三脚架的底座上,并调整好高度和角度,确保镜筒能够自由移动。

3. 安装镜筒和镜头:将镜筒插入望远镜主体的接口处,确保其稳固。

然后,将镜头安装在镜筒的前端,注意不要触碰镜片,以免留下指纹或刮伤。

4. 调焦:通过调焦装置,调整镜头与镜筒的距离,使得观察的物体能够清晰地呈现。

这一步需要耐心和细心,可以多次尝试,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5. 观测天体:选择一个适合的观测地点,远离光污染和遮挡物。

将望远镜对准目标天体,然后通过调焦装置调整焦距,使得观察的图像清晰可见。

三、实验结果通过组装望远镜,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可以观测天体的工具。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望远镜观测了月亮、星星和行星等天体。

通过调整焦距和观察角度,我们得以看到月亮表面的细节、星星的闪烁以及行星的运动轨迹。

这些观测结果令人惊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宇宙的壮丽之处。

四、讨论与总结望远镜的组装和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实验中,我们经历了一些挑战,比如调焦困难、观测环境不佳等。

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我们最终取得了满意的观测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望远镜的组装和使用技巧,还深刻认识到观测天体的重要性。

天文学是一门神秘而美丽的学科,通过观测天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然而,望远镜只是观测天体的工具,真正的奥秘在于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无论是组装望远镜还是观测天体,都需要我们对宇宙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揭示传统双筒望远镜装配工艺流程(很详细很有帮助)2010-12-12 15:58|发布者: 小冯|查看: 1089|评论: 0摘要: 7倍定倍Φ50物镜的望远镜装配工艺前言性质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7倍定倍Φ50物镜的望远镜装配工艺前言性质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根据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

ﻫ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

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

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

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

ﻫ在日常生活中,光学望远镜通常是呈筒状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透镜的折射,或者通过凹反射镜的反射使光线聚焦直接成像,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又称“千里镜”。

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双筒望远镜。

常用的双筒望远镜还为减小体积和翻转倒像的目的,需要增加棱镜系统,棱镜系统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别汉棱镜系统和保罗棱镜系统,两种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是相似的。

ﻫ个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远镜不宜使用过大放大倍率,一般以3~12倍为宜,倍数过大时,成像清晰度就会变差,同时抖动严重,超过12倍的望远镜一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来源17世纪初,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

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ﻫ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自制了一个。

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

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

1609年10月他做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

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做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我们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二实习时间:① 实习动员大会以,左右镜身经行校孔------------8月11日整天② 上调校螺钉.装手轮和手轴-------------8月12日上午③棱镜装配-----------------8月13日下午④上下盖板,左右支耳的组装-------8月14日上午⑤调校,整理,写实习报告-----------8月15日~8月21日三实习地点:西安工业大学简介西安工业大学创建1955年,学校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数理系和体育系等4个直属系;1个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四实习单位,部门,地点:西安工业大学金花校区光电实验室光电实验室简介:西安工业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具有50多年的历史,是学校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依托于西安工业大学的“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在上级和学校的支持下,实验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西北地区高校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

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又拓展了“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

谢友柏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卫国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微光电器件制造技术及应用。

实验室占地面积约2000m2,含光学工艺、光学检测、真空镀膜、微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实验室,拥有光学零件加工与检测、光学薄膜制造与检测、微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的主要技术装备,是光学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实验室在基础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光学工艺实验室在产学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实验室”。

五实习内容:7倍定倍Φ50物镜的望远镜装配工艺1.金工工艺金工工序要求:大铰链应无死点,不平滑,中调手轮无明显空回,镜身无明显脱漆,掉漆和色泽差异,另外,基轴油不得有多于溢出。

(1) 铰孔工具:铰床(铰刀的锥度为1:50)零件:左、右镜身各1个,连接轴1个工艺过程:①双手分别持左右镜身,站在铰孔机前面,铰刀对准镜身所要铰的孔,双手同时向上缓慢移动,配连接轴反复试验;②当连接轴上的横线刚好能够卡进右镜身的上孔边缘时,既可停止铰孔,铰孔完成。

(2)上调校螺钉工具:螺丝刀零件:M2.5×5的螺钉2个,M2.5×6的螺钉2个工艺过程:①将镜身反向放置在桌面上,左右镜身的上面两个孔各上一个M2.5×5的螺钉,下面两个孔各上一个M2.5×6的螺钉;②螺钉不能拧得过紧,否则后面在装配棱镜时可能装不进去;也不能拧得过松,否则螺钉有可能掉出来。

原则就是螺钉拧进去至调不下来即可。

(3)装手轮和手轴(中轴)工具:起子,螺丝刀,榔头,基轴油,对孔条,扳手零件:手轮一个,手轮套一个,24丝厚度得垫片1个或2个,厚得塑料垫片2个,螺塞1个,手轴(中轴)1个,厚帽1个,导钉螺丝1个,瓦片1个工艺过程:①装手轮套:将手轮套套在手轮上;②放铁垫片:在左镜身下支耳的上表面和右镜身上支得上表面涂抹基轴油,并视间隙情况在抹有基轴油的支耳上放1或2个铁垫片即可;③放塑料垫片:视手轮和镜身支耳间的垂直间隙,在手轮的顶部和底部放1或2个塑料垫片,并将手轮卡进镜身,无凹槽的一端为手轮的顶部,有凹槽的为手轮底部;④用对孔条定中心轴:使左、右镜身,手轮和垫片上的几个孔对调,对孔完毕后,取出对孔条⑤装连接轴:连接轴底部涂抹适量基轴油并放入对准的镜身上的孔中,连接轴上有刻槽的一面习惯在后,轴顶部的凹槽对准镜身上的小凸起,用榔头敲紧连接轴,直至镜身上的小凸起卡在连接轴顶部的凹槽中;⑥拉紧连接轴:连接轴底部用螺塞紧固,用扳手拧紧螺塞,以拉紧连接轴,防止手⑦消除手轮的间隙,空回和毛刺:转动手轮,消除间隙,使镜身的转动较小,同时把镜身背向下放在桌子上来回磨手轮,作用使为了防止手轮与连接轴以及镜身之间太紧,消除空回和毛刺现象⑧装手轮:在连接轴的孔内涂抹一些基轴油,把厚帽压入连接轴,然后把手轴放入厚帽中;⑨上导钉螺钉:用起子撬开手轮套,转动手轮,使手轴上的螺孔面向自己,同时将手轴向上拨出一些距离,使螺孔恰好处于手轮的螺纹圈中,此时可以用螺丝刀将导钉螺钉拧进螺孔中,螺钉比螺纹圈稍低一些即可;⑩放瓦片:把瓦片卡进手轮上的缺口处,并调好手轮套。

2.棱镜装配工艺棱镜装配工艺要求:棱镜不得有较大的破边,手印,口水圈,混合印;压簧片不得有松动,棱镜要装到位,倾斜不得超范围;胶需适量,棱镜面不得有胶。

工具:药棉,吹气球,竹签,压簧钳,像倾斜仪辅料:棱镜胶,酒精,乙醚,零件:大棱镜2个,小棱镜2个,压簧片4个工艺过程:① 擦拭棱镜,吹干净镜身:竹签裹棉花,蘸取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体(7:3混合液),擦拭棱镜的3个棱镜面,直至无灰尘和印渍;用吹气球吹干净镜身筒,确保镜身筒内无灰尘;② 棱镜的放置:物镜口向下放在桌子上,镜身的上端放大棱镜,下端放小棱镜;棱镜的直角面向下,90o的直角向上,有缺口的一面朝外,即棱镜完整的一面紧靠镜身壁;用竹签轻拨棱镜,确保放稳,用压簧钳夹住压簧片,卡入镜身内压簧槽处,压紧棱镜;③调像倾斜:打开像倾斜仪,把左物镜口对准光源,当十字像左低右高时,将上棱镜的左端向外拨出,即远离镜身壁,或将右端朝里推进;当十字像左高右低时,将上棱镜的右端向外拨出,或将左端朝里推出;右物镜的调试方法相同;像朝外远离镜身壁朝里靠近镜身壁④ 点棱镜胶:调好像倾斜后,在4个棱镜周围分别点棱镜胶,将棱镜固定在镜身筒内。

3.目镜装配工艺目镜装配工艺要求:隔圈、光栏不得有毛刺、塑料飞边,目镜、变倍镜、补偿镜不得落灰、手印、口水圈,光栏不得有缺口,保持半成品外面的清洁。

工具:棉花,吹气鼓,竹签,酒精,乙醚零件:目镜2个,左、右目镜筒各1个(左目镜筒外表光滑,右目镜筒带螺纹),隔圈2个,补偿镜2个,压圈2个1 目镜筒 2目镜 3 隔圈4压圈 5 补偿镜工艺过程:①擦拭目镜:竹签裹上棉花,蘸取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体,擦拭目镜的凸面,直至无灰尘和印渍,凸面向下放入隔圈内(两个);② 目镜筒装配:将2个放有目镜的隔圈分别放入左、右目镜筒内,目镜筒倒立放在桌面上(目镜未擦拭的面向下);③ 补偿镜装配:用吹气鼓吹干净目镜表面、补偿镜的凸面,以及左右目镜筒内,以减少灰尘,补偿镜的凸面向下放入目镜筒内,(目镜与补偿镜以“凸对凸”的形式装入目镜筒);④ 压圈装配:两个压圈分别拧入左右目镜筒(“螺纹对螺纹”),并倒立放置,目镜装配完毕4.物镜装配工艺物镜装配工艺要求:物镜不得有较大的破边、路子,无脱膜,膜层要配对,不得有混合印、手指印,物罩要到位,半成品表面要保持清洁。

工具:棉花,竹签,酒精,乙醚,丙酮,甲乙胶以1: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零件:物镜2个,物镜座2个,物罩2个,物镜框2个工艺过程:① 物镜框内涂甲、乙胶的混合胶:在物镜框内一台阶面的1/3深度范围内涂抹甲、乙胶的混合胶,将带刻槽的一面向下平放在桌子上;②物镜凸面朝下,压入物镜框内,静置10个小时;③ 擦拭物镜:等胶干后刮干净物镜凸面一侧的甲乙胶,先用丙酮擦拭物镜平面的甲乙胶,再用乙醚和酒精的混合物清洁物镜平面(凸面不擦);④装入物镜座:将粘好的物镜框拧进物镜座中,物镜的凸面向上,平面向下放置;⑤ 套物罩:给物镜座套上物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