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课程编码:z104021总学时/总学分:96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48适用专业:药学开课单位:药学院药学系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药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2、课程目的:掌握我国药典中收载的主要常见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能对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常用检测技术,熟悉并了解国内外药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了解某些近代检测技术载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动向与发展。

通过学习,能够综合应用所学,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工作上以及分析方法的评价比较与选取上具备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第二节国家药品标准第三节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第四节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2.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任务,了解其发展。

2、掌握中国药典的性质及主要内容,了解常用外国药典的缩写和主要内容。

3、熟悉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

4、了解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意义。

第一章药典概况2学时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第二节中国药典的内容第三节国外药典简介第四节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2.教学要求1、熟悉掌握中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

2、了解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及日本药局方等国外药典。

3、了解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4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鉴别试验的项目第三节鉴别方法第四节鉴别试验的条件2.教学要求1、熟悉药物鉴别实验的内容。

2、掌握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6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第三节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2.教学要求1、熟悉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2、掌握药物中杂质检查的要求,杂质限量的概念和检查方法,杂质限量计算方法。

3、掌握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4、熟悉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4学时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第三节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第四节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2.教学要求1、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课程编码】A2060Z1190【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课时】68【学分】 4【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课程性质)药物分析就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得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得应用学科,药物分析主要就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与化学结构已经明确得天然药物及其制剂得质量问题,同时亦涉及生化药物、中药制剂得质量控制。

为了全面控制药物得质量,保证用药得安全、合理、有效,在药品得生产、保管、供应、调配以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都应该经过严格得分析检验。

药物分析学,通常就是指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得组成、理化性质,辨别药物得真伪、检查药物得纯度与测定药物得含量。

药物质量得优劣,使用剂量、方式就是否合理,使用后就是否安全有效,还应以临床征象与实际疗效来决定。

所以,配合医疗需要,开展临床药物分析,研究药物进人生物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研究药物得作用特性与机制等,从而达到合理用药,更好地发挥药效。

综上所述,药物分析得基本任务就是药品质量得检验、药物生产过程得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得质量考察及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这些都为更好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研究发现新药等工作提供科学得依据。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得学习,要求学生树立比较完整得药品质量概念,掌握常用药物得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得原理与方法,能够从药物得化学结构出发、结合理化特性,掌握与分析方法之间得关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以及分析方法之间得评价比较与选取上具有一定得能力。

此外,还应掌握体内药物分析得特点与方法。

(教学要求)1。

为了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得、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与了解三个级别。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得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与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08学时,即理论课,68学时,实验40学时。

2023年药物分析课教学大纲

2023年药物分析课教学大纲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草原那达慕主持词篇一:文化节主持词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颁奖晚会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这里是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颁奖晚会现场。

入冬的草原寒意渐浓,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带给我们的感动却在持续升温。

八十天,有太多的精彩值得回味,有太多的感动值得珍藏,有太多的故事值得铭记。

过程有多么艰辛,结果就有多么甜蜜。

今晚,我们再次相聚,共同分享游牧文化旅游节带给我们的荣耀和自豪。

让我们走进那一个个故事背后的人物,共同见证他们一路走来的点滴风采,共同探寻一次节庆活动带来的华美蜕变。

参加今天颁奖晚会的领导和来宾有:(主持人介绍宾)、、、、、、、、、、、、。

1、看看草原的景,听听草原的歌,尝尝草原的奶茶、手扒肉,你便会爱上草原的人。

夏秋季节,草原狂欢。

在草原最美的时节,我们举办游牧文化旅游节,说得最简单一点儿,其实就为了一个目标:请你走草原。

、、、、、2、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悠扬的长调、深沉的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具鲜明个性的音符,富有穿透力的表演,让人的心灵在天籁中澄净。

借助旅游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呼麦、长调等一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进一步的激活和弘扬。

、、、、、、、、、3、说起草原的秋天,人们大都会想到《鸿雁》这首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似乎草原的秋天总有一抹悲凉的色彩。

但今秋的达茂草原,让我们感受到的全部是收获的欢欣。

金灿灿的马铃薯、向日葵带来了农牧民的收获,游牧文化旅游节期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带来的更是人们精神上的满足。

下面,让我们共同品味这满含深情的《故乡的秋天》。

、、、、、、、、、、、、、、、4、凝聚产生力量,协作成就大业。

这是一个讲求团队合作的时代,小成功需要小团队,大成功需要大团队。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4.了解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药物的纯度要求。
3.一般杂质及其检查方法。
4.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含量工程的选定、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3.熟悉凯氏定氮法、氧瓶燃烧法。
4.了解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5.了解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2.熟悉本类代表药物的主要鉴别反响和含量测定方法。
3.了解本类啶类药物分析。
2.吩噻嗪类药物分析。
3.苯骈二氮杂卓类药物分析。
第十章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响。
2.掌握本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
3.熟悉本类药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和性质。
3.甾体激素类药物特殊杂质检查。
4.甾体激素类药物含量测定。
第十四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和主要鉴别反响。
2.熟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3.了解本类药物的性质。
【教学内容】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析。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
3.四环素类抗生素分析。
4.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2.熟悉各剂型制剂的分析特点与分析方法3.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现状和开展趋势。
【教学内容】1.中药制剂分析概述。
2.各剂型制剂的分析特点与分析方法,并以实例介绍各分析方法。
3.中药制剂分析现状和开展趋势。
第十七章生化药物与生物制品分析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药物与生物制品的定义。
2.熟悉生物制品种类、特点。
5.维生素C的分析。
6.维生素D的分析7.维生素K1的分析 第十三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本类代表药物的主要鉴别反响,其它甾体检查方法及含量测定原理。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药典中常用药物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应能正确理解、准确执行药典,具备独立完成药品全检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在对药品质量控制中应用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本教学大纲所要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杭太俊编著.《药物分析》.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二)参考书[1]刘文英编著.《药物分析》. 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安登魁编著.《药物分析》. 第1版.济南出版社,1992年[3]杭太俊编著.《药物分析》.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4]于治国编著.《药物分析》.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朱景申编著.《药物分析》. 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6]安登魁编著.《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7]马广慈编著.《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著.《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阶段性测试等),课终考核(闭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后作业为习题,3-5次,每次作业题量2-3题,作业布置后,于一周内上交。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物分析是药学、药剂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专业课、核心课程,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以及信息学等)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验与质量控制,为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保驾护航。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观念,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药品检验工作,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能够具备为新药创制和全面提高药品质量所需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1.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

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

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典和规范、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代表性药物的共性分析规律、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内容及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熟悉辅料、中药、生化药物与生物制品、体内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了解药品质量控制中分析方法的进展。

3. 考试:闭卷考试。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超大纲内容。

成绩评定: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4.本课程选用教材:宋粉云主编. 药物分析(案例版)(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总学时为63。

教学内容包括: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典和规范;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代表性药物的共性分析规律——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典型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内容;药用辅料的分析;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制定或修订标准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中药、生化药物与生物制品、体内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药品质量控制中分析方法的进展。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是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药物分析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内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物分析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分析方法、标准物质、质量标准等。

2.药物合成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如合成路线、试剂选择、产物纯度等。

3.药物制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制剂工艺、药物含量、有关物质等。

4.药物分析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5.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二、教学方法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PPT演示,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药品质量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4.自主学习: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提供相关参考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三、教学评估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4.综合评估: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药物分析 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 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药物的成分、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首先应该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药物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药物分析,以及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二、药物分析的常用技术和仪器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常用技术和仪器。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常用的药物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这些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它们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三、药物分析的样品制备和处理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药物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样品制备方法,如提取、萃取、浸提等,以及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稀释、过滤、净化等。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常见的样品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液相萃取等。

四、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质量控制、仪器的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曲线法等。

五、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实践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最后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实践。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药物分析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药物分析中,如药物质量控制、药物成分分析和药物稳定性研究等。

同时,还应该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药物分析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技术。

总结起来,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技术和仪器、样品制备和处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应用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将来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根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版编制一、前言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学生已学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程着重围绕药物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化学合成药物或结构明确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

药物分析的基本要求:掌握我国药典中收载的主要常见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能对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常用检测技术,熟悉并了解国内外药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了解某些近代检测技术载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动向与发展。

通过学习,能够综合应用所学,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工作上以及分析方法的评价比较与选取上具备初步的能力。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绪论(1学时)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国家药品标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和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第二节、国家药品标准第三节、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第四节、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掌握:性质、任务、国家药品标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定义2、熟悉: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教学重点: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国家药品标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定义。

教学难点:国家药品标准第一章药典概况【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典的内容与应用,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了解主要国外药典概况。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1.凡例2.正文3.附录4.索引第二节、主要国外药典简介1.美国药典2.英国药典3.日本药局方第三节、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1.取样2.药物的鉴别3.药物的检查4.药物含量的测定5.检验报告的书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授学时】1学时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4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药物鉴别的项目,鉴别试验的条件2. 掌握反应灵敏度的概念,何时做空白试验以及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3. 掌握药物鉴别方法4.了解一般鉴别试验与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鉴别试验的项目1.性状(1) 外观(2) 溶解度(3) 物理常数2.一般鉴别试验3.专属鉴别试验第三节、鉴别方法1.化学鉴别方法(1)呈色反应鉴别法(2)沉淀反应鉴别法(3)荧光反应鉴别法(4)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5)测定生成物的熔点2.光谱鉴别法(1)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2)红外光谱鉴别法3.色谱鉴别法(1)薄层色谱鉴别法(2)高效液相和气相色谱鉴别法(3)纸色谱鉴别法4.生物学法5.药物鉴别方法新方向第四节、鉴别实验条件1.溶液的浓度2.溶液的温度3.溶液的酸碱度4.试验时间5.干扰成分的存在第五节、鉴别试验的灵敏度1.反应灵敏度和空白试验2.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授学时】4学时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目的要求】1.熟悉药品纯度的概念、药品中杂质的来源,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杂质检查中盐量的表示方法和计算2.掌握一般杂质与特殊杂质的概念、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杂质检查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如何选用特殊杂质检查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药物纯度的概念与要求2.杂质的来源与种类3.杂质的限度检查与限量计算第二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1.氯化物检查法2.硫酸盐检查法3.铁盐检查法4.重金属检查法5.砷盐检查法6.溶液颜色检查法7.易炭化物检查法8.溶液澄清度检查法9.炽灼残渣检查法10.干燥失重测定法11.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第三节特殊杂质检查法1.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2.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授学时】4学时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目的要求】1.掌握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2.了解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3.熟悉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教学内容】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1.概述2.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3.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1.容量分析法2.光谱分析法3.色谱分析法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1.准确度2.精密度3.专属性4.检测限5.定量限6.线性7.范围,耐用性【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授学时】4学时第五章类药物分析(3学时) 【目的要求】2.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鉴别试验。

3.掌握酸碱滴定法、溴量法、银量法、UV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4.熟悉其他鉴别及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剖析第二节巴比妥类药物的理化特征1.弱酸性2.水解反应3.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4.与的反应5.紫外吸收光谱特征6.薄层色谱特征7.显微结晶第三节鉴别试验1.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2.测定熔点3.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第四节特殊杂质检查1.的特殊杂质检查2.钠的特殊杂质检查第五节含量测定1.银量法2.溴量法3.酸碱滴定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授学时】3学时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目的要求】1. 掌握类药物的鉴别反应,和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本类药物的酸碱滴定法。

2. 熟悉间氨基酚的检查,苯甲酸类及其它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的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法。

3.了解本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本类药物体内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1.结构与性质:水杨酸类药物的羧基与酚羟基及其分子内氢键。

2.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水解反应及其红外光谱特征。

3.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

4.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特别是两步滴定法。

第二节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1.结构与性质:苯甲酸不溶于水,其钠盐溶于水。

2.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分解产物反应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红外光谱。

3.有关物质检查: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检查。

4.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双相滴定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三节其它芳酸类药物的分析1.结构与性质:氯贝丁酯(Clofibrate): 2-甲基-2-(4-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又称安妥明或氯苯丁酯。

2.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3.特殊杂质检查:氯贝丁酯中的特殊杂质检查。

4.含量测定:氯贝丁酯的两步滴定法及其离子交换后紫外分光光度法。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堂讨论和练习;实验【教授学时】4学时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目的要求】1. 掌握芳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方法,芳胺类药物含量测定的亚硝酸钠滴定法。

2. 熟悉芳胺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芳胺类药物含量测定的非水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苯乙胺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3. 了解本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芳胺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比色法、HPLC法等测定方法,芳氧丙醇胺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二)主要化学性质1.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

2.水解特性: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

3.弱碱性:有叔胺氮原子显弱碱性,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滴定。

4.其它特性。

二、酰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二)主要化学性质1.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特性:酸性溶液中易水解为具芳伯氨基的化合物,显特性反应。

2.水解产物易酯化:含乙酰基药物水解后产生醋酸,与成酯。

3.酚羟基的特征:的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成色。

4.弱碱性:脂烃胺侧链有叔胺氮原子,显弱碱性,可成盐,发生沉淀反应。

5.与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与铜或钴离子络合。

三、鉴别试验(一)重氮化-偶合反应1.苯佐卡因和盐酸的鉴别方法:生成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2.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显红色。

(二)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

(三)与重金属离子反应1.与铜或钴离子反应:具芳酰胺的盐酸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溶入氯仿显黄色。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和苯佐卡因在同样条件下不发生此反应。

2.与羟肟酸铁盐反应:盐酸具芳酰胺结构,显紫红色,随即变为棕黑色。

3.与汞离子反应:(四)水解产物反应1.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方法:水解成对氨基苯甲酸钠,酸化后可溶于过量盐酸。

2.苯佐卡因的鉴别方法:水解成乙醇并发生反应。

(五)制备衍生物测熔点1.三硝基苯酚衍生物2.硫氰酸盐衍生物(六)紫外特征吸收光谱(七)红外吸收光谱四、特殊杂质检查(一)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检查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比色:检查中间体对氨基酚;比浊:检查还原剂。

2.有关物质:药典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此项杂质进行限度检查。

3.对氨基酚: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的特点,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限量检查。

(二) 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TLC 杂质对照品法五、含量测定(一) 亚硝酸钠滴定法1.原理:具芳伯氨基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

2.测定的主要条件:1)加入适量加快反应速度(KBr为催化剂)。

2)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

3)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4)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3.指示终点的方法:有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和内指示剂法等。

药品标准中多采用永停滴定法或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

(二) 非水溶液滴定法和盐酸利多卡因侧链烃胺的叔胺氮具有弱碱性,而盐酸侧链哌啶环上的叔胺氮也具有弱碱性,均可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三) 分光光度法1.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2.片剂溶出度测定:3.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唾液中对乙酰基酚的含量:(四) 比色法利用芳伯氨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的有色偶氮染料,在可见光范围内测定吸收度进行比色测定。

(五)荧光法——荧光探针技术(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七)体内药物分析第二节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一、结构与性质(一) 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具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苯环上有酚羟基(盐酸除外)。

(二) 主要化学性质1. 弱碱性:脂烃胺基侧链,显弱碱性。

2. 酚羟基特性:易氧化变色,可发生三氯化铁反应。

3. 光学活性:具手性碳原子,具旋光性。

4. 溶解性:游离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盐可溶于水。

二、鉴别试验(一) 与三氯化铁反应和盐酸等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与Fe3+ 离子络合显色,加入碱性溶液,随即被高铁离子氧化而显紫色或紫红色。

(二) 与甲醛-硫酸反应肾上腺素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与甲醛在硫酸中反应,形成具有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

(三) 氧化反应具有酚羟基,易被碘、过氧化氢、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四) 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光谱(五) 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Rimini反应)脂肪族伯胺的专属反应(六)双缩脲反应盐酸碱、盐酸伪分子结构中,芳环侧链具有氨基醇结构,可显双缩脲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