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通过某网络平台查询到的内存条信息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查询结果是按照价格降序排列的B. 两款内存条的内存类型均为 DDR4C. 两款内存条的单条容量均标识为 8GbD. 两款内存条的内存主频都是 2400kHz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款内存条的内存类型均为DDR4。
因此,B项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款内存条是按热门程度降序排列的,而非按照价格降序排列。
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款内存条的单条容量均标识为8GB,而不是8Gb。
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款内存条的内存主频都是2400MHz,则不是2400kHz。
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项选择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关于网络运营者履行的安全保护义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B.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C.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D.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检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三个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因此,D项描述错误,当选。
A、B、C三项均为网络运营者履行的安全保护义务,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大纲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概述
1.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理论知识,
考查考生对教育本质、学生心理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理解。
2.学科基础知识: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内容要求有充分掌握,考查考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设计能力。
3.教育实践能力:考查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4.专业素养:考查考生的职业操守、师德师风,以及教育教学领域
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的了解程度。
二、考试形式
1.笔试: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包含选择
题和简答题。
2.口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包括教学设计
方案的展示和答辩、教育案例分析等。
三、备考建议
1.扎实基础:要牢固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2.多练习:多做笔试模拟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多进行口试模拟演练,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注重实践:注重实际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管理能力,积累教学案例和经验。
4.关注热点:及时了解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通过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大纲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备考,提高通过考试的概率,从而顺利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
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
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内容标准、活动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品德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1.掌握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青少年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品德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品德教材,解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建构思想。
2.掌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教师资格证中学2021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必然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置等大体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大体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大体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点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硕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增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进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腕增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法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置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2021-2021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2021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2024教资考试大纲

2024教资考试大纲
2024年教资考试大纲是教育部制定的用于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
文件,它包括了考试的内容范围、要求和标准。
教资考试大纲通常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考试科目和范围,大纲会明确规定考试涉及的学科和领域,
例如语文、数学、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以及每个学科的具体
考试范围和要求。
2. 考试内容和重点,大纲会详细列出每个学科的考试内容和重点,包括知识点、理论、方法、技能等,以便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
备考。
3. 考试形式和方式,大纲会说明考试的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以及考试的方式,例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论
文等。
4. 考试要求和标准,大纲会明确规定考试的评分标准和要求,
包括对答题方式、答题内容、答题时间、答题格式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教资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它指导着考生在
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
握考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当结合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以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手持哑铃在做前臂屈的动作时,肱二头肌所做的工作是( )A. 支撑工作B. 固定工作C. 离心工作D(江南博哥). 向心工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手持哑铃在做前臂屈的动作时,肱二头肌缩短,所做的工作为向心克制工作。
故本题选D。
2.【单项选择题】人体肺部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 气血屏障B. 毛细血管网C. 肺泡D. 肺小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气体交换。
人体肺部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泡,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本题选C。
3.【单项选择题】窦房结是正常人体的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它位于( )A. 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B. 左心室壁C.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D. 右心室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之间的界沟内,表面覆盖有心外膜和脂肪,并被厚度不一的心房肌覆盖,很难与周围心房肌区别,其形状呈长梭形。
故本题选C。
4.【单项选择题】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它不包括( )A. 支架和杠杆B. 储存钙和磷C. 保护和造血D. 运输功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骨的功能有支持功能:骨与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人体的软组织和承担身体局部及全身重量的功能。
运动功能:骨在骨骼肌收缩时被牵引,绕关节运动轴转动,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起着杠杆的作用。
因此,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
保护功能:骨借助骨连结形成腔隙,保护人体重要的器官。
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
储存钙和磷的功能:骨是人体内钙磷的储存仓库。
故本题选D。
5.【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使血钙升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A. 甲状腺B. 甲状旁腺C. 肾上腺D. 松果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棕黄色,形似大豆,分别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或埋在其中)的中部和下部。
2024教资大纲

2024教资大纲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大纲已经有所调整。
其中,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包括三个科目: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而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
此外,在考试内容上也有所变化。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请注意,考试大纲和内容可能随着时间有所变化,建议查询教育部官网或中国教育考试网获取最新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1.科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2)能运用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现象。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最新发展动态。
2.科学教学知识(1)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解初中科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了解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认识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3)了解科学教育的基本思想,具备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1.前期分析(1)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科学教材以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确定科学教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已有知识和能力,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2)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设计教学过程(1)能根据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展教学。
(三)教学实施1.课堂学习指导(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科学课程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1)掌握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2)理解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特点与方法,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科学实验开展教学。
(3)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布置作业。
(4)合理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科学课程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1.能依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基本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3.能编制、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作业,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四、试题样本一、选择题1.某金属元素R ,它的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它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
则该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A .18.5m n -+B .18.5n m -+C .18.5m n +-D .18.5n m+- 2.题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信息的是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C .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北斗星、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B .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C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D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4.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m k j i r )654( +-=∆。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N k j i F )953( +--=,则这个力在质点移动位移r ∆的过程中所作的功为A .67JB .91JC .17JD .-67J二、简答题5.以“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为例,简述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题6.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同学的解答:问题 (1)指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
(5分)(2)设计一个能帮助该同学学习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过程。
(15分)题目:重为30N 的容器,容积为32m 105-⨯。
装满水后,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6000Pa ,若水的深度为20cm ,试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kg /N 10=g )解:根据液体压强公式gh ρ=P 得:m 25.0m2.0m 105P a2000m 2.0kg /10N m /kg 100.1P 323233=⨯===⨯⨯⨯==-容容容容h V S gh ρ四、教学设计题7.材料一某初中科学教材“遗传是有规律的”一节的内容节选如下:材料二《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遗传是有规律的”的“内容标准”为: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已学习了遗传现象、染色体、DNA和基因等相关知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和遗传上的作用;(5分)(2)完成材料一节选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不少于300字)(30分)样本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B2.D 3.B 4.A二、简答题5.结合“原子结构的模型”发现过程阐述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满分10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具体的包括:(1)通过科学家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原子结构模型了解;(3)知道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已有的结论可能被修正。
三、教学案例分析题6.(1)该同学解题错误表现在对容器底部面积的计算,不能用h V S =容计算。
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容器的规则形状,容器底部的面积需要运用PF S =容公式计算。
(2)正确的解法如下:根据液体压强公式gh ρ=P 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 2000m 2.0kg /10N m /kg 100.1P 33=⨯⨯⨯==gh ρ容器底部的面积()()223233m 108.86000P am 10510N/kg m /kg 10130N P G P G G P F --⨯=⨯⨯⨯⨯+='+='+==水水容水容容gV S ρ 由N 176m 108.82000P S P 22=⨯⨯=⋅=-a F 容容【评分说明】(1)指出该同学解题中错误之处并能正确说明原因,满分得5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2)给出正确解答,得5分;能进一步针对解题错误阐述教学过程,得10分,满分给15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四、教学设计题:7.(1)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
每条染色体是一个DNA大分子,其中基因是具有遗传功能的一个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满分5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2)①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清晰,满分5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适合,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特点,满分10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③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重点阐述基因是具有遗传功能的,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某种(有无耳垂)遗传性状的出现是与来自父母亲的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遗传是有规律的,满分15分,依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