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优秀教案(部编版)
2023最新-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7篇】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鸟的天堂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的理念】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
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
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
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⑴ 创新点: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⑴ 德育点: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 空白点: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目标: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通过描写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尤其是对大榕树和鸟儿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表达上,作者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神奇。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认识“桨、桩”等8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鸟儿的欢快、活泼,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作者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处景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鸟儿的欢快、活泼。
(2)学习作者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能仿照课文描写一处景物。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和鸟儿的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榕树下的鸟儿们在欢快地歌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美妙。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描绘画面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大自然的美妙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搜集和准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鸟儿们的生活场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描述的鸟儿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说出自己对图片和视频的感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音频中的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1一、课文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文学家巴金1933年到新会访友时所作,后来与同一时期的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
这篇__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为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
__在表达上独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双重描写,__运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了它的静态之美。
运用以静带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除此以外,__中描写鸟儿的时候运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先写百鸟欢闹的场面,再具体写一只画眉在唱歌,这样的描写手法让人眼前一亮。
第二,这篇__的细节描写细腻到位。
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候并没有见到鸟,所以他第一次时着重描写了奇特的大榕树,将大榕树描绘的美丽又迷人,在描写大榕树时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具体描写近看树枝和树叶的特点,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
巴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如愿见到了鸟儿,并且看到了群鸟在大格树上乱飞的壮丽景观,将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巴金主要描写了鸟儿的叫声、鸟儿的身影和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然后又着重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可爱的鸟儿和它们在这个天堂里生活情景。
在这一段文字中既展现了鸟儿的数量与种类繁多,又表现了它们的快乐、自由。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对课文描述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环境,询问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2. 引入课文《鸟的天堂》,告诉学生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 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词义。
3.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对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描述。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五、板书设计1. 鸟的天堂2. 生字词:天堂、鸟儿、欢快、翅膀、绿色、清澈、繁茂、唱歌、舞蹈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场景。
2. 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提问,表演组成员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小鸟,写一篇关于“我的天堂”的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流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阅读拓展(10分钟)1.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如《大自然的秘密》、《动物的家园》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学内容课文主要围绕“鸟的天堂”展开,描述了一场关于护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1.2 学情分析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但对于护鸟意识和方式还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护鸟知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鸟的基本生活习性•了解护鸟的重要性•掌握保护鸟类的方法和途径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鸟类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护鸟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活动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鸟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4.2 活动二:课文阅读让学生听读课文《鸟的天堂》,并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加深理解。
4.3 活动三: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护鸟的意义和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
4.4 活动四:展示和总结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做相关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鸟类生活的困难和保护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和意识。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本次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
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一、信息酝情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里有一座小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那儿旅游。
(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
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榕鸟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大茂盛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考官:上(下)午好!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韦恩图对比阅读,品味文章中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句子,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想象具体、生动的画面,感悟自然景物的情趣。
3.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韦恩图对比阅读,品味文章中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句子,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想象具体、生动的画面,感悟自然景物的情趣。
教学准备
ppt、任务单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榕树不同角度的图片,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榕树的美。
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体会到这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运用。
让学生理解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学写同一场景在不同时间的动静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学习字词
1.揭题导入。
(1)什么样的地方才称得上“天堂”?(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可借助工具书理解“天堂”的意思)
(2)请学生说说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学生补充。
(3)能让鸟儿自由生活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走进《鸟的天堂》,去看看“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地方吧。
2.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学生分享作者巴金的资料,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憩园》和中篇小说《新生》等。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相互纠正读音。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的正确笔画、笔顺,注意“暇”左边是“日”不是“目”。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如“不可计数”不可写为“不可记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探究:课文题为“鸟的天堂”,但第1~4自然段并没有写“鸟的天堂”,这四段与后文写“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导、讲解)
文章开篇从晚霞、河道、划船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的出游画面,写出了作者平静、愉快的心情,奠定了文章闲适自在的基调,为遇到“鸟的天堂”做铺垫。
2.自由朗读课文,读后与同桌交流: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景物?(指名回答,学生补充,教师引导、总结)
两次,第一次是黄昏,看到大榕树;第二次是清晨,看到许多鸟。
3.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哪一次看到的景象印象更深刻,并有感情地朗读对应段落。
(教师相机引导朗读)
读出榕树的高大茂盛、生机勃勃,读出鸟儿的欢腾自由。
4.指名学生朗读。
5.默读全文,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9):写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并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生机勃勃的大榕树。
第二部分(10~14):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群鸟欢腾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6.思考本课的记叙顺序。
(指名回答)
7.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朗读的同时想象画面,感受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鸟儿的快乐自由。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二、深入阅读想画面
(一)回顾内容,了解已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同学们还记得“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一株生长在广东省天马河心沙洲上的大榕树,一棵有着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
2.同学们记得鸟的天堂里有很多鸟,鸟儿们在这里生活的自由快乐。
3. 没错,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先。
1933年来到巴金到新会访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雀跃、留恋之情溢满心怀,回到上海便写下了这篇经典散文《鸟的天堂》。
4.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到文章中的动态描写部分和静态描写部分,然后完成第一张旅行札记
生读文,利用韦恩图完成札记
(二)对比精读,想象画面
1. 同一个地方,看到的景物完全不同,所以动静状态也不同。
但每一次有其独特的美,都足以给作者震撼。
你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就认真读哪一部分,发挥你丰富的想象,走进这人间天堂。
2.看阅读提示:
(1)认真体会感兴趣的部分,圈画最喜欢的词句;
(2)小组内交流圈画词句,说一说所画词句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完成你们的旅行札记(二);
(3)准备说给大家听;
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导读重点词句
(1)第七自然段
①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数,(shu)表示计算,查点数目。
那么,不可计数的意思就是树干的数量多得数不过来,能想象吗
②枝上又生根,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象,可以看出榕树的大。
出示图片与资料:鸟的天堂,原名“雀墩”,婆娑的榕叶笼罩着约16亩的河面,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生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
形成了独木成林、奇特的风景。
(2)第八自然段
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堆,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很多
对比,“似乎”一词体会到并没有真实的生命存在,只是作者的一种感觉,或许是叶子油绿油绿的,闪着霞光,或者是新生的嫩叶绿得发亮,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在涌动,“似乎”是在肯定地告诉我们这棵大榕树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导读:小舟慢慢行驶,那一片绿色越来越近——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泊舟榕树旁,满眼的绿色——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第12、13自然段
①到处……到处…,应接不暇(暇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是“日字旁”表示空闲),那么应接不暇就是鸟太多了,我的眼睛没有空闲时间了,说明鸟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学生接着说)不仅是数量多,种类也多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学生接着说)各种姿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群鸟图?(板书:自由、欢快的群鸟活动的场景)
③指导读
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文章结尾,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你理解他的意思吗?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因为我第一次没有看到鸟,所以这“鸟的天堂”仅仅是听朋友说的而已;不加引号的呢,
就是真正的鸟的天堂了,为什么,因为第二次作者是真正看到了无数
只鸟,快乐、自由的生活在这里。
三、对比动静悟妙处
师:同学们像一个个出色的摄像师,拍到了很多美好、奇特的画面,这些画面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两大类,那就是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
夕阳下,高大茂盛的榕树充满生机,此时,小鸟栖息了,“鸟的天堂”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晨光中,无数小鸟在榕树里翻飞、争鸣,又展示了一种动态的美。
题目是鸟的天堂,那么只要写第二部分动态的景象就好了,可不可以?
引导学生讨论:
(1)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让我们看到了鸟的天堂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样子,写出了景色的变化;
(2)我们看,这安静的、生机勃勃的大榕树与活蹦乱跳的小鸟有没有关系?
(3)农民对鸟和树的保护
师: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吗?
预设:自然赋予我们太多的美好,我们要保护好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好大自然。
四、拓展阅读促情浓
师:2017年12月6日,一座2公里长、耗资1.87亿的拱形全封闭屏障,在深茂高铁江门新会段建成。
这,是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仅仅设计研究屏障技术,历时两年半的时间。
这,在告诉我们什么?
深茂高铁,绝不惊扰快乐的小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国家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天堂,可以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景,也可以
由我们的双手来创造。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树:大、茂盛、奇特美丽鸟:多、欢乐、壮观风景如画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