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
总
1. 数的大小比较
- 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 使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 数的读法和写法
- 熟练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十位数、个位数、百位数的概念
3. 数字排列
- 根据给定的规则,将一组数字进行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序
4. 数的组成和拆分
- 理解一个数字可以由几个数字组合而成的概念
- 掌握将一个数字拆分成几个数字的方法
5. 十位数的加法
- 进一法:在十位数的加法运算中,当个位数的和超过10时,十位数需要进一
- 练十位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口算能力
6. 与百位数相同的加法
- 理解与百位数相同的加法运算规则
- 练与百位数相同的加法运算,巩固掌握这个规则
7. 大于100的数
- 理解大于100的数的概念
- 练将大于100的数进行读写和数轴表示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汇总,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写、数的排列与拆分、十位数的加法、与百位数相同的加法以及大于100的数的概念等内容。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概念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用来表示有向数的概念。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三部分。
2. 整数的比较当两个整数不绝对值大的整数较大;当两个整数绝对值相正整数大于负整数;同号整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整数较大。
3.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时,先把绝对值相加,再写下相同的符号;异号两个整数相加时,先减小的绝对值,再写下较大的符号。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同号整数相乘得正,异号整数相乘得负;整数除法中,带余除、整除、商、余数的概念。
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的中间数,它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两种形式。
2.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将小数竖排,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或相减。
3.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可以先分别计算乘数与被乘数的积,再按十进制计算方法进行进位。
4.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的若干次方使被除数变为整数。
三、三角形1.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一个平面图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三角形根据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类型。
2.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之和,三角形的面积是底边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缺角。
4. 三角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四、面积1.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2.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底边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再乘以高再除以2。
3. 面积单位换算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可以根据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换算。
总结回顾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对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汇总

第四单元知识汇总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和射线都可以向无无限延伸。
线段不可以向无限延伸,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直线和射线不可以测量出长度。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6、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这样既方便又准确。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 o”表示。
7、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系。
8、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或者说: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所形成的图形是平角。
平角=180度9、4 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或者说: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叫周角。
周角=360度10、直角=90 度平角= 180 度周角=360 度11、1 个平角=2 个直角,1 个周角=2 个平角,1 个周角=4 个直角12、小于90 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 度而小于180 度的角叫做钝角。
1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4、测量角的方法:(熟悉量角器,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60.30,45)(1)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把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另一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看刻度时要分清,内外圈的刻度,0 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0 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
14、时钟角度问题,以整时为例:1时和11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叫为30度。
2时和10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叫为60度。
3时和9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叫为90度。
4时和8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叫为120度。
5时和7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叫为150度。
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为锐角的整点有:1时、2时、10时、11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可能因不同的教材版本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会涉及到以下知识点:
1. 大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会介绍大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大数的比较大小等基本知识。
2. 乘法运算:这个单元会介绍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以及乘法的运算定律等。
3. 除法运算:这个单元会介绍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法的运算定律等。
4.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个单元会介绍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如何解决与面积和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5. 角的认识:这个单元会介绍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单位以及角的画法等。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教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 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小数部分的0也要依次读出。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3.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具体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4.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直到比出大小。
5.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用 “四舍五入”法。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二、四边形的认识1. 四边形的定义: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 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特殊四边形: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且容易变形。
4. 四边形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三、平移与平行1. 平移: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
2.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画法包括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平移三角尺,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四、垂直的概念1. 相交与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认识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比分数还要小的数。
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如0.1表示1/10,0.01表示1/100等。
2.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遵循整数的读法,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按照相应的位置读出来,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面每一位数字的数字词都要加上“点”。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当两个小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从左向右逐位比较大小,直到有一个数字较大为止。
二、小数的加减法1. 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运算与整数的加法运算类似,将小数点对齐后,从右向左逐位相加,若进位则加到前一位数字上。
2. 小数的减法小数的减法运算也是将小数点对齐后,从右向左逐位相减,若不够减则向高位借位。
三、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1. 小数转分数将小数化为分数时,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是分母,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分子。
2. 分数转小数将分数化为小数时,分子÷分母即可得到对应的小数。
四、小数乘法和除法1.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运算与整数的乘法运算类似,先将小数点去掉,然后进行普通的整数乘法运算,最后在结果中加上小数点,并保持与乘数和被乘数小数点位数相加。
2.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运算也是先将小数点去掉,然后进行普通的整数除法运算,最后在商中加上小数点,并逐步进行余数向下去异或。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小数运算和应用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数的运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了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除了基本的小数运算,还有一些扩展的内容和应用问题,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数的乘除法应用在小数的乘法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涉及面积、体积、金钱等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通常涵盖了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个单元中的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基本概念: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2.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包括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3. 整数的加减法: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4. 整数的乘除法:学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小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包括小数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 小数的读写:学会正确读写小数。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4. 小数的加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写:学会正确读写分数。
3. 分数的比较: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度量单位的认识与转换1. 长度单位:认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2. 面积单位:了解平方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
3. 体积单位:学习立方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
4. 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
五、几何图形的认识1. 平面图形: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点。
2. 立体图形: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3.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学习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了解如何收集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
2. 数据的整理: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3. 数据的呈现:掌握使用图表(如条形图、饼图)来呈现数据的方法。
结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本运算,了解度量单位的转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201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
点汇总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加进位。
2、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3、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注: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4、积的变化规律(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乘(2×3)。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
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
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6、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7、估算
(1)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估算时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一定要用“≈”号。
注:①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②有关带钱问题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严歌苓说,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从陌生进展为熟识,从熟识走向陌生,同样是正常进展。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牢固,也许前一秒钟还牵手一起经历风雨,后一秒就说散就散,所以,你要懂得善待和珍惜。
人与人相处,讲究个真心,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给予真情,我还你真意,人心是相互的。
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人主动,但主动久了,就会累,会伤心,心伤了就暖不回来了,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多一份忍耐和谦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和误解,也少了一些擦肩而过。
做人不要太苛刻,太苛无友,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重在包容。
包容是一种大度,整天笑呵呵的人并不是他没有脾气和烦恼,而是心胸开阔,两个懂得相互包容的人,才能走得越久。
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份真诚,俗语说,你真我便真。
常算计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多聪明,孰不知被欺骗过的人,就会选择不再相信,千万别拿人性来试人心,否则你会输得体无完肤。
人与人相处不要太较真,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句话而争辩的面红耳赤,你声音大,我比你嗓门还大,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很多时候,让人臣服的不是靠嘴,而是靠真诚,无论是朋友亲人爱人都不要太较真了,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修养。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你对我好,我又岂能不知,你谦让与我,我又怎能再得寸进尺,你欣赏我,我就有可能越变越好,你尊重我,我也会用尊重来回报你,你付出爱,必会得到更多的爱。
与人相处,要多一份和善,切忌恶语相向,互相伤害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彼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平,每个人心中都藏一份柔软,表面再强势的人,内心也是渴求温暖的。
做人要学会谦虚,虚怀若谷。
人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交往,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这就是胸怀。
有格局的人,心中藏有一片海,必能前路开阔,又何愁无友。
人与人相处,开始让人舒服的也许是你的言语和外表,但后来让人信服的一定是你的内在。
就如那句,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这一生,遇见相同的人不容易,遇见正确的人更不容易,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相处方式,带上真诚与人相处,才会走得更长,更远更久。
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份真诚,俗语说,你真我便真。
常算计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多聪明,孰不知被欺骗过的人,就会选择不再相信,千万别拿人性来试人心,否则你会输得体无完肤。
人与人相处不要太较真,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句话而争辩的面红耳赤,你声音大,我比你嗓门还大,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很多时候,让人臣服的不是靠嘴,而是靠真诚,无论是朋友亲人爱人都不要太较真了,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修养。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你对我好,我又岂能不知,你谦让与我,我又怎能再得寸进尺,你欣赏我,我就有可能越变越好,你尊重我,我也会用尊重来回报你,你付出爱,必会得到更多的爱。
与人相处,要多一份和善,切忌恶语相向,互相伤害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彼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平,每个人心中都藏一份柔软,表面再强势的人,内心也是渴求温暖的。
做人要学会谦虚,虚怀若谷。
人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交往,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这就是胸怀。
有格局的人,心中藏有一片海,必能前路开阔,又何愁无友。
人与人相处,开始让人舒服的也许是你的言语和外表,但后来让人信服的一定是你的内在。
就如那句,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