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情感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情感策略作者:王金梅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19年第10期王金梅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有意识地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情感教育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造融学科教学与素养提升同步推进的活力课堂。
1. 实施温情沟通,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教师的喜爱。
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真诚的情感对学生英语兴趣的激发和保持至关重要。
1.1真诚表扬,融情评价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由衷的欣赏和鼓励就会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老师竖起大拇指给予“Wonderful!Excellent!Great!”的称赞、老师一个微笑的眼神再加上“Just have a try.或It doesn’t matter.”的鼓励、老师耐心地等待并对学生说“Think i t over.或Be careful, you can do it better.”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期待,英语课堂就不会紧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就会自然生成。
1.2个性教育,让爱成真小学生因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对英语学习节奏的适应力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应深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独特性,更多地关注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
给学生预留适应的时间和空间,和风细雨般和孩子打成一片,不经意间就会收获一份惊喜。
反思当下热议的专业成长和高效课堂,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师生心理上的同理、共情。
温情的教育,才会让英语学习的兴趣保持之路走得更远。
2. 有效交流展示,提高情感培养效度正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通过情感调控,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有效交流展示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1激发交流展示欲望,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运用语言。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引言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态度,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正文(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实物图片、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的动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英语角、英语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摘要:语言教育往往在特定情感情境中开展,而在这样的情感情境中学习行为主体的情感意识会得以激发,情感体验会得以积累,情感交互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教学中有必要渗透情感教育,本文结合自身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倡导将情感教育有效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着比较强烈的情感呈现,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变化,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其看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去开展情感教育,由此使得学生的情感成为促进学习的正向能量,继而步入到高效的小学英语学习格局中去。
一、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实现学生情感的感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慷慨激昂,学生激动不已,这些积极情绪都将引导着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氛围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学生处于情绪被感染的状态,实际语言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因此在实际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要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以确保其顺利进入到理想的小学英语学习格局中去。
比如在湘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It is Christmas again ”单元学习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会播放Christmas歌曲,这些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进入都哼唱的状态,在这样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小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实际课堂的氛围也由此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良好情绪氛围中,步入到本单元的学习中去,可以使得实际的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处于理想的状态。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想到要过圣诞节了,就感觉到十分的期待,并且以积极主动的形态渗透其中,这就是积极情绪对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助益。
当然,在实际课堂氛围营造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多媒体素材,比如动漫影视资料等,只要能够激发小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都可以将其巧妙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中去,这一点作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懂得做好平时的积累和收集工作。
二、注重师生关系和谐化,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还需要将激励教育理论融入其中,确保师生针对于语言学习的交互是和谐化的,改变以往死板的学习评价模式,学会使用更加多鼓励的语言,激发的语言,交互的语言,友好的语言去跟学生进行沟通,小学生在意识到教师语言态度和情感之后,就会以积极的情感去反馈,由此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注重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英语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很多挑战和竞争,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掌控力,从而建立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英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英语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只有通过情感教育,学生才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不仅掌握语言知识,更能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自信心和人文关怀,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教师和家长们都需要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和引导,也是通过英语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品质。
在小学阶段,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学习英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而情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如游戏、歌曲、故事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稳定性和情绪调节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坚持和毅力。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也可以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教育内容,如友谊、团结、助人为乐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诗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情感参与和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也得到情感的滋养和提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内驱力。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
它起着激发、推动和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一、建立朋友似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要像朋友相处一样,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能力,以诚相待,经常交流思想。
譬如,上课前的问候语往往学生起立说:“Good morning.teacher”教师回答:“Good morning,sit down,please!”不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我们不妨改变这种问候方式——进入班级见到学生像见到老朋友一样面带微笑:“Hello,everyone”或者“Hi,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学生会非常热情地回应教师,从而轻松自在地进入主题。
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饱满,学习的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二、以积极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谓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
而教师的积极情感则是激发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积极情感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只有具备真挚的爱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学生,使其受到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有这样一位英语老师,她在第一节课上,对新接手的这个班的学生说:“你们班的英语成绩很差,是全年级最差的,我根本不愿意来教你们,可是没办法,你们都给我注意,如果不好好学,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结果,学期结束,这个班的英语成绩更差了,这位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她说每天她都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可学生们怎么就不理解她呢?我私下询问过这个班的学生,问他们为什么不爱学英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英语老师看不起我们,整天板着个脸,我们一看见她就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情感教育不仅涵盖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面,也涉及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表达、社交能力等方面。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相关实践。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开展与情感认知相关的活动,如让学生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表达情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常态,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应当注意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社交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并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不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和责任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和责任感。
在课程设置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情感渗透,如通过学习优美的英语歌曲或故事,来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通过学习课文对爱、友谊、勇气等情感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内化这些正能量的情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注重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情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应注重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总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门艰深又重要的工作,只有在教师努力和家长的关注配合下,才能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具有情感意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其间获得快乐、成长!。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策略[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73aa106bd97f192279e983.png)
试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策略情感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对小学生学习英语也是有利有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策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情感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从课堂内外等方面实施情感策略,以达到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情感策略小学英语教学小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
情感是指小学生对英语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情感误差,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的不明朗,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因为英语成绩的不理想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厌烦和抵触心理。
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正确的情感策略,尽量避免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产生不良情感,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正确认识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英语是我们适应新潮流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小学英语在人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情感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情感包括自信、愉快、喜悦等可以帮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英语;消极的情感包括灰心、悲伤、恐惧等会导致小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到厌烦。
尤其是小学生正是处于无法正确引导自己情感的阶段,并且英语是一门外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在没有好的学习氛围的情况下,小学生学习英语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策略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减少消极情感对小学生的影响,如此就有助于激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尽量去营造一个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更要将教师个人的积极情感融入到教学里来,使小学生能感染到这种积极的情感,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小学生用积极情感对待英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13-07-12T15:11:14.5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49期供稿作者:岳强[导读] 还是这一课A部分教学,在读后阶段,根据文本主题和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小结
岳强甘肃省临潭县王旗乡陈旗中心小学74750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课材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情感教育,已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教育应用探讨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这一目标,都会安排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然而,审视不少教师的做法,就会发现存在许多低效和无效现象,以及为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误区。
这样的情感教育只是教师装饰教学的一个美丽“标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正确预设情感教育内容
作为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确实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但是,教师要注意情感教育内容的预设。
笔者以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学内容不同,其情感教育也应该有所区别。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3A Unit 7 It’s nice A部分的时候,根据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的实际情况,结合A部分内容,预设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懂得赞美别人,并对别人的赞美有礼貌地回应”这样一个情感目标。
应该说,这一目标很切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说明教师对学生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课外阅读教材The farmer and the snake,备课时,她预设的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好心未必有好报,甚至有可能反受其害。
(Kindness is not necessarily has its own reward,even boomeranged.)”后来,笔者给她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重新确立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冲动。
(Look before you leap.)”这位教师一开始预设的情感目标有错误的引导倾向,而笔者给她预设的情感目标则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特点。
二、确立学生情感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情感教育的主体,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并没有真正融入教师预设的情感教育之中,因而积极性不高。
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不要采取“告诉式”,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感悟,这比教师的“告诉”效果好得多。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A部分的时候,在学习语篇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两个小问题:(1)What can we do when people need our help?(2)What can we do when we need help?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结果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这节课的情感教育,教师并没有参与多少,主要就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感悟、发言,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积极性很高,教师预设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与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这一情感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三、合理把握情感教育的时机
一首优美的曲子不只是到了尾声才会兴起高潮,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未必是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阶段,它可能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情况,适时、适当、适度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中、课末皆有可能。
比如:在教学5A Unit 5 Doing housework A部分时,在读中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选择题:Maybe Su Hai is Nancy’s______.A.friend B.classmate(同班同学)C.sister 在引导学生选择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选择的理由,并自然渗透:“As friends or classmates,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还是这一课A部分教学,在读后阶段,根据文本主题和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小结:T:Today, we learned Unit 6 Doing housework.So what can we do after school?S:回答(预测会出现Doing housework)T:What housework can you do?S1:……S2:……T:Yes,you can try to do some housework at home after school.笔者的设计意图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家人,每个人都有为家庭作出贡献的义务,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最后的小结既联系了文本主题,也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教育,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情感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感悟。
小学英语情感教育,我们需要的是自然式浸润,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杜玉庭情感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谈小学英语教育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2]张爱平情感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0,(7)。
[3]崔萃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