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习题-吴克明
中医妇科习题

中医妇科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总论——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妇科外治法的记载最早见于: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千金要方》D.《产宝》E.《妇人大全良方》2.*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着是:(六版)A.《经效产宝》B.《济阴纲目》C.《妇人大全良方》D.《胎产书》E.《证治准绳·女科》3.*妇科第一张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出自哪本书:A.薛己《女科撮要》B.张景岳《妇人规》C.《内经、素问、腹中论》D.万全《广嗣纪要》E.《金匮要略》4.*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 B.经、孕、产、乳C.冲、任、督、带 D.胞宫、天癸 E.经、孕、杂、产5.*下列何项不是妇女在病理上特有的疾病:A.月经病 B.带下病 C.外感病 D.妊娠病 E.产后病6.“五不女”的病名出自下列哪本着作:A.《经效产宝》B.《傅青主女科》C.《广嗣纪要》D.《妇人良方大全》E.《十产论》7.*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A.妇科病的四诊概要 B.妇科病的治疗大法 C.胎前,产后,杂病,临产D.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 E.妇科病的病因病机8.*出于宋代的妇产科专着为:A.陈自明着《妇人大全良方》B.亟斋居士着《达生篇》C.吴谦等编着《医宗金鉴》D.陈念祖着《女科要旨》 E.沈尧封着《沈氏女科辑要》9.下列妇科着作,不属清代作品的为:A.《傅青主女科》B.《女科经纶》C.《胎产心法》D.《坤元是宝》E.《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10.*妇产科发展成为专科的时代是:A.秦汉时代 B.隋代 C.宋代 D.唐代 E.明代11.*“睡,忍痛,慢临盆”临产六字真言出自哪一本着作:A.清代阎城斋的《胎产心法》B.清代张曜孙的《产孕集》C.清代汪朴斋《产科心法》D.清代亟斋居士的《达生篇》E.唐代昝殷的《经效产宝》12.*我国现存最早的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医书要数:A.《千金要方》B.《黄帝内经》C.《经效产宝》D.《妇人良方大全》 E.《诸病源候论》13.*“五不女”是指:A.脉、角、纹、骡、鼓 B.骡、纹、石、革、脉 C.纹、螺、石、瘕、角 D.螺、纹、鼓、革、石 E.螺、纹、革、角、疝(二)多项选择题1.*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着为:A.《傅青主女科》B.《达生篇》C.《沈氏女科辑要》D.《女科玉尺》E.《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2.*下列属于明代妇产科专着的是:A.《广嗣纪要》B.《医林改错》C.《景岳全书·妇人规》D.《女科证治准绳》E.《血证论》3.*下列属于宋代妇产科专着的是:A.《经效产宝》B.《十产论》C.《妇人大全良方》D.《胎产经验方》E.《卫生家宝产科备要》4.*下列疾病在《内经》中论及的为:A.血崩B.月事不来C.痛经D.不孕E.石瘕5.*解放后,由于中西医共同努力,妇产科取得成绩有:A.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 B.针灸纠正胎位 C.中医中药治疗子宫颈癌D.中药引产E.编着《医林改错》6.*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着,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A.《金匮要略》B.《千金要方》C.《黄帝内经》D.《胎产书》E.《经效产宝》7.*唐宋时期,最有影响的妇产科专着是:A.《千金要方》B.《经效产宝》C.《妇人良方大全》D.《十产论》E.《外台秘要》8.下列妇产科专着,哪些是宋代的:A.杨子建的《十产论》B.薛轩的《坤元是保》C.李师圣的《产论》D.王焘的《外台秘要》E.吴道源的《女科切要》9.*明代着名医家万全,在妇产科方面的代表着作有:A.《妇人良方大全》B.《广嗣纪要》C.《达生篇》D.《妇人秘科》E.《济阴纲目》10.下列妇科专着,哪些是明代作品:A.吴谦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B.沈尧封的《女科摄要》C.武子望的《济阴纲目》D.傅山的《傅青主女科》E.万全的《广嗣纪要》11.*下列妇科名着的作者姓名,哪几项是错误的:A.《达生篇》一亟斋居土 B.《广嗣纪要》一万全 C《傅青主女科》—陈自明D.《济阴纲目》一武之望 E.《经效产宝》一张景岳12.*朱丹溪提出的安胎圣药是:A.阿胶 B.菟丝子 C.黄芩 D.桑寄生 E.白术13.*下列哪两项是朱丹溪提出的诊治产后病的观点:A.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 B.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 C.产后无得冷虚,当以大补气血为先 D.虽有杂证,以末治之 E.妇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二、填空题1.*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来研究妇女和的一门临床学科。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中医妇科学》习题马宝璋总论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一、学习要点重点: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
难点:必须在掌握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学习中医妇科学。
二、知识点精析(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学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二)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妇科病的治法概要、预防与保健。
各论中讲述的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
(马宝璋)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一、学习要点重点、难点: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熟悉十大历史时期;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精析(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技术。
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妇科药物、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关于难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陆终(妻女嬇)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关于妇科药物和种子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
《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其中就有“种子”及“避孕”的药物。
关于胎教的认识《列女传》有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的记载。
(二)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
《中医妇科学》答案

《中医妇科学》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第一次明确描写子宫形态的书籍是:A.《内经》B.《诸病源候论》C.《千金要方》D.《格致余论》E.《傅青主女科》2.胞宫的生理功能是:A.定时藏泻B.主月经和生理带下C.主月经和胎孕D.似脏似腑、藏泻有时E.养胎育胎3.预产期的计算是从:A.末次月经结束那天算起B.受孕前月排卵期算起C.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D.末次性生活算起E.基础体温升高那天算起4.关于早期妊娠诊断的依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配偶生殖功能正常B.有停经史C.有早孕反应D.胞宫增大E.脉象滑利5.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A.分先病后病B.治本以调经C.健脾补肾D.调理气血E.疏肝养肝6.崩漏的主要病机是:A.热伤冲任,迫血妄行B.瘀血内阻,新血不守C.肾气亏虚,封藏失职D.脾气虚弱,血失统摄E.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7.某女,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多如注,持续半月余不净,婚后1年半,未避孕而未受孕,可诊断为:A.月经先后无定期B.崩漏C.月经过多D.经期延长E.不孕症8.痛经的治疗原则,以……为主?A.调理气血B.理气化瘀止痛C.温经暖宫止痛D.益气补血止痛E.益肾养肝止痛9.下列哪项可以诊断为闭经?A.产后未哺乳,半年经未行B.年逾七七,停经一年C.月经初潮后,三月未行经D.十六周岁,月经未初潮E.停经3个月,尿妊娠试验阳性10.妊娠病的具体治疗大法是:A.养血疏肝解郁B.滋补肝肾精血C.补肾健脾.疏肝D.健脾益气养血E.调理冲任气血11.妊娠恶阻的治疗原则是:A.化痰行滞,降逆和中B.健脾和胃,降逆止呕C.疏肝行气,和胃降逆D.调气和中,降逆止呕E.益气养阴,和胃止呕12.女患者,停经52天,阴道有少许出血3天,色鲜红,腰腹坠胀疼痛,心烦不安,恶心欲吐,口干咽燥,尿黄便结。
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尿妊娠试验阳性。
诊断是:A.胎漏B.胎动不安C.妊娠腹痛D.激经E.妊娠恶阻13.“新产三病”是指:A.痉证、血晕、发热B.痉证、泄泻、盗汗C.痉证、郁冒、大便难D.呕吐、泄泻、盗汗E. 呕吐、泄泻、大便难14.女患者,下腹部有一包块,时或作痛,按之较软,带下较多,色白质粘稠,胸脘痞闷。
吴克明教授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经验

坛 ・ 术铭承
欲呕 , 余无不适 , 舌淡 红 , 苔薄 白, 脉弦细 。上方去延 胡索 , 加怀 牛膝 1 强补 肾强腰 膝 功效 , 5 g加 服法 同 前 。2 1 年 2月 2 01 8日三 诊 , 诉痛经较 前 明显减 轻 , 无 全 身发 冷 、 出冷 汗 、 乏力 、 心 呕吐 等不 适 , 乳 恶 感
附、 茱萸 、 吴 白芍相 配伍 可疏 肝 理气 、 急止 痛 ; 缓 续
红 , 许血 块 , 少 经行 小 腹 隐痛 , 行第 1天痛 甚 , 经 疼 痛 剧烈 时感 全 身发 冷 , 出冷汗 , 热 敷 , 按 , 喜 揉 伴腰 酸 乏力 , 恶心 呕 吐 。 平素 白带量少 , 质正 常 。 诊 色 就 时 患者 正值 经 前 1 , 平 时纳 、 一般 , 周 诉 眠 易疲 倦 , 口干 不苦 , 冷 , 怕 喜饮 热 水 , 脱 发 , 情 烦 躁 , 伴 心 二
十国斜披 \ 4 / 0
两部.医 2 第 第J j r 伽年 2卷 J 期
证 求 因治本 为要 。 般应 在经 前 1周 开始服 药 , 一 这 是 一种 预 防性 的 治疗 措施 ,持 续用 药 至腹 痛 缓 解 或 消 失为止 ,坚 持用 药 3个 月 经周 期 后痛 经 大 多 可得 到 明显缓 解 或可 治愈 。 少数 疼痛 程度 重 , 对 并 发症 明显 , 病程 历 时 2年 以上 者 , 能 只在 痛 经 发 不 作 时 治疗 , 应遵 循 中 医“ 未病 ” 思想 观 点 , 排 治 的 在 卵期 用 药 以协 调 阴阳 , 持经 前 期之 阳气 , 维 有利 于 经 期 阳气 之 转 化 , 使 胞 宫经 血 下行 顺 畅 , 而 则无 痛 经之 虞 。本病 在疼 痛 发作前 及 发作 时针对 病 因 , 辨 证 施 用 止痛 方 药 , 经 期 则扶 正 培 本 , 强体 质 , 非 增 决不 可把 中药 当止痛 药 吃 , 不提 前 预 防 , 既 也不 进
中医妇科学试题与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医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 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功能b)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c) 女性的身心健康d) 中医理论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2. 下列哪个证候与月经过多相关?a) 血瘀证b) 血虚证c) 湿热证d) 肝气郁结证3. 被称为“妇科金字塔”的是下列哪个医学经典?a) 《内经》b) 《金匮要略》c) 《温病条辨》d) 《青囊经》4. 中医妇科学在诊断病证时,强调观察患者的脉象是因为:a) 脉象能够反映妇科疾病的特点b) 脉象能够显示患者的体质c) 脉象可以判断病因d) 脉象是中医诊断的核心5. 下面哪种经络与妇科病有关?a) 太冲经b) 足三里经c) 手太阴肺经d) 手少阴心经6. 以下哪种治疗手段在中医妇科学中被广泛应用?a) 针灸b) 艾灸c) 中药煎汤d) 推拿按摩7. 根据中医理论,痛经的主要病机是:a) 寒凝b) 血瘀c) 气滞d) 湿热8. 女性生理期间不宜洗澡的原因是:a) 会引起阴道感染b) 有可能导致宫寒c) 会造成经血增多d) 与中医妇科学无关9. 下面哪个脏腑对妇科疾病尤为重要?a) 肝b) 心c) 脾d) 肾10. “四诊合参”中的“合参”是指:a) 通过望、闻、问、切来进行辨证b) 判断病性与病情c) 与古代经典医书的参互证d) 治疗手段的选择11. 下列哪种药物在中医妇科学中被称为“妇科之宝”?a) 当归b) 丹参c) 川芎d) 生姜12. 下面哪种治疗手段常用于调经治疗?a) 针灸b) 中药外敷c) 推拿按摩d) 饮食调理13. 中医妇科学中,益母草主要用于:a) 调经b) 补气c) 补血d) 活血14. 妇科炎症的治疗应注意:a) 温经通络b) 清热解毒c) 祛瘀止痛d) 扶正固本15. 中医妇科学中常用的调经方剂是:a) 六味地黄丸b) 少女灵c) 宫血疏经丸d) 女宝胶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答: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妇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
中医妇科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B.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C. 儿童生殖系统疾病D. 老年生殖系统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症状?A. 月经不规律B. 痛经C. 乳房胀痛D. 遗精答案:D3. 中医妇科中“带下”指的是什么?A. 月经B. 阴道分泌物C. 乳汁D. 尿液答案:B4.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按摩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心电图答案:D6. 中医妇科中“胎漏”是指什么?A. 妊娠期出血B. 妊娠期高血压C. 妊娠期糖尿病D. 妊娠期贫血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治疗药物?A. 当归B. 白芍C. 丹参D. 黄连答案:D8. 中医妇科中“崩漏”是指什么?A. 月经过多B. 月经过少C. 月经不规律D. 月经闭经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外治法?B. 热敷C. 电疗D. 药浴答案:C10. 中医妇科中“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阴道分泌物增多B. 月经不规律C. 乳房胀痛D. 遗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________疾病的学科。
答案:女性生殖系统2. 中医妇科中“带下”是指________。
答案:阴道分泌物3.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针灸4. 中医妇科中“胎漏”是指________。
答案:妊娠期出血5. 中医妇科中“崩漏”是指________。
答案:月经过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妇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中医妇科学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 阐述中医妇科中“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洗、针灸等。
中医妇科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妇科学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双重造影示:双侧卵巢增大,大于A、1/3子宫的阴影B、1/2子宫的阴影C、1/4子宫的阴影D、1/5子宫的阴影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某患者年愈五十,经断1年后近3月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粘稠;伴有五心烦热、烘热汗出、咽干口燥、便秘、夜寐盗汗;舌质偏红、中裂纹,苔少,脉细数,应属于A、阴虚阳亢B、肾阴虚C、气阴不足D、肝肾不足E、阴虚内热正确答案:B3、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苍附导痰丸主要适用于A、脾虚痰湿证B、阳虚内寒证C、肾虚痰湿证D、痰湿阻滞证E、寒湿凝滞证正确答案:D4、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是A、脏腑、天癸、冲任、胞宫B、心、肝、肾、脾C、肝、脾、肾、胞宫D、冲任、督带、胞宫E、气血、冲任、胞宫正确答案:A5、患者产后乳汁分泌由少而无,乳房胀硬、疼痛,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时有微热。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本病的治法是A、疏肝解郁、通络下乳B、养血柔肝C、补肾健脾D、行气活血E、舒肝补肾正确答案:A6、临床上经断复来患者见下列哪组症状属湿毒瘀结证A、色鲜红、质稠B、经色红、夹白带、质粘、异味C、色黯、色臭、五色带下D、色黯、质稀E、经血色淡、质稀正确答案:C7、患者行经时间延长,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光色,舌淡,苔薄,脉缓弱,其诊断辩证为A、血瘀型经期延长B、肾虚型经期延长C、血寒型经期延长D、血热型经期延长E、气虚型经期延长正确答案:E8、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A、血气不和B、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C、脏腑功能失常D、七情内伤E、冲任二脉损伤正确答案:D9、“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语出A、《内经》B、《兰室秘藏》C、《格致余论》D、《傅青主女科》E、《景岳全书·妇人规》正确答案:B10、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发的最多见病位在A、阴道B、膀胱C、脐部D、卵巢E、外阴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是临产先兆A、见红B、着冠C、胎头衔接D、宫口开大E、拨露正确答案:A12、右归丸(《景岳全书》)是( )治法的代表方。
中医妇科分章节习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妇科分章节习题题库及答案中医妇科分章节习题题库及答案总论第一章绪言一,名词解释 1 中医妇科学 2 五不女二,填空题 1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来研究妇女和的一门临床学科. 2《妇人大全良方》在阐述月经产生机理时,以为指导,论病以为辨证纲领. 又提出是月经的化源。
三,判断题 1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妇女生理和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学科. ( ) 2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以肾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 3 妇女由于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与男子也有不同. ( ) 4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
( ) 5 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胎产书》。
( ) 四,问答题 1。
试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2。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个历史阶段来阐述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妇女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疗规律和研究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某些妇女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而造成不孕症的情况有五种,即所谓螺,纹,鼓,角,脉,称为quot;五不女quot;. 二,填空题 1。
生理,病理特点;防治妇女特有疾病. 2.《素问上古天真论》 ;脏腑,经络;脾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问答题 1。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1/ 2防止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杂病.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学试题(试卷Ⅱ)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A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或最恰当者,并将号码写在题干后,共15分)1.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专篇论述妇科的,首应推:A.《黄帝内经》B.《脉经》C.《诸病源候论》D.《金匮要略》E.《景岳全书》2.在妇产科方面较为完备,包括产科与妇科的第一部专著是:A.《妇人大全良方》B.《经效产宝》C.《女科准绳》D.《医学衷中参西录》E.《傅青主女科》.3.下列不属于肾阴虚型的表现为:A.腰酸腿软B.头晕耳鸣C.面色晦黯D.口燥咽干E.手足心热4.不属于孕期禁用或慎用药品的是:A.有毒B.破血C.耗气D.升阳E.通利5.患者经行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平时腰膝酸痛,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苔白,脉弦细,方选:A.固阴煎B.丹栀逍遥散C.定经汤D.逍遥散E.左归丸6.脾虚型崩漏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A.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B.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C.不思饮食,气短懒言D.四肢不温,面浮肢肿E.舌淡,苔薄,脉缓弱7.下列血虚型经行风疹块的证候中欠妥的是:A.经行风疹块频发B.口干喜冷饮,溲赤量少C.瘙痒难忍,入夜尤甚D.面色无华,肌肤欠润E.舌淡红,苔薄白8.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调治肾阴阳B.养肝柔肝C.补益心脾D.疏肝扶脾E.温肾壮阳9.易黄汤的药物组成是:A.山药芡实车前草山茱萸黄柏B.山药芡实车前子白果黄柏C.山药大黄车前草白果黄柏D.山药芡实白豆蔻车前子黄柏E.山药山茱萸白果车前子黄柏10.以下不属于恶阻的是:A.妊娠早期,择食喜酸,恶心欲吐B.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闷纳差C.妊娠早期,呕吐食物,脘闷纳差D.妊娠早期,呕吐剧烈,挟有血液E.妊娠早期,呕吐酸苦水,胸胁胀满11.妊娠腹痛的常见病因为:A.血虚、血瘀、气滞B.血虚、虚寒、气郁C.血虚、血寒、血瘀D.气虚、气滞、血瘀E.气滞、血瘀、寒凝12.胎动不安的治疗大法是:A.安胎为主B.补肾为主C.补气为主D.清热为主E.补血为主13.子肿产生的主要机理是:A.气滞血瘀B,胎气壅滞C.脾虚失运D.肺失宣降E.脾肾功能失常14.产后病的治疗原则是:A.大补气血B.活血化瘀C.补肾健脾D.滋阴养血E.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15.不孕症概念的时间限定于:A.3年以上B.1年以上C.半年以上D.2年以上E.6年以上B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为每道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
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多次,或一次也不选用。
共10分)A.试胎B.弄胎C.临产D.分娩E.激经16.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17.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A.气滞血瘀型痛经B.寒凝胞中型痛经C.气血虚弱型痛经D.肝肾虚损型痛经E.湿热下注型痛经18.调肝汤适用于:19.温经汤适用于:A.居经B.激经C.暗经D.并月E.避年20.月经每三月一至者,称为:21.月经一年一潮者,称为:A.滋补肝肾,调补冲任B.温补脾肾,调经止血C.滋水益阴,止血调经D.滋阴清热,固冲止血E.温肾固冲,止血调经22.肾阴虚型崩漏的治法是:23.肾阳虚型崩漏的治法是:A.清魂散B.肠宁汤C.小营煎D.地骨皮饮E.归脾汤24.产后发热血虚型宜选用:25.产后腹痛血虚型宜选用:X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2~5个正确者,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给分。
共10分)26.下列属于明代妇产科专著的是:A.《广嗣纪要》B.《医林改错》C.《女科证治准绳》D.《景岳全书妇人规》E.《血证论》27.因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血为寒凝,胞脉阻滞可致:A.痛经B.月经后期C.闭经D.月经过多E.癥瘕28.气虚型月经先期与气虚型月经过多的共同表现是:A.月经提前B.色淡C.质稀D.淋漓不净E.气短懒言29.闭经常见证型有:A.肝肾不足型B.气血虚弱型C.气滞血瘀型D.阴虚血燥型E.痰湿阻滞型30.治疗经行泄泻的常用方剂有:A.参苓白术散B.四君子汤C.健固汤D.四神丸E.左归丸31.询问月经史要了解:A.月经初潮年龄B.月经周期C.末次月经日期D.饮食如何E.经量、色、质的变化32.滑胎的常见病因有:A.脾肾两虚B.气滞血瘀C.气血虚弱D.痰湿阻滞E.阴虚血热33.妊娠心烦的临床分型为:A.心火偏亢型B.火热乘心型C.阴虚火旺型D.痰热上扰型E.肝热内炽型34.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的共同病机是A. 血寒B.血虚C. 肝郁D.血瘀E. 肾虚35.“新产三病”是指:A.病痉B.盗汗C.大便难D.郁冒E.泄泻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内经》记载了我国第一张妇产科方剂是,是治疗的药方。
2.舌形胖大湿润者,多属;舌形瘦小者,多属;舌形瘦小色淡者,多属;舌形瘦小色红而干者,多属。
3.月经病的辨证着重月经的、、、、的变化。
4.月经将至,或正值月经来潮。
脉多;妊娠3个月后,六脉多;临产脉又称离经脉,脉为;产后脉多见。
5.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的特点,结合进行辨证论治。
6.带下病的病机关键是、。
三、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暗经2.带下病3.癥瘕4.恶露不绝5.胞阻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简述崩漏的辨证要点。
2.简述子痫的主要病机及治疗大法。
3.简述气血在女性生殖生理上的作用。
五、论述题(8分)试述实证闭经的病因病机。
六、病案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1.李某,女,26岁,1996年5月28日就诊。
停经2月余,近5天阴道少量出血。
末次月经3月25日,曾于停经40多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近五天阴道有少量出血,色黯淡,小腹坠胀,腰酸腹痛,小便频数,曾于1995年3月孕2个多月自然流产。
舌淡苔白,脉沉滑细弱。
要求:诊断、病机要点、治法、方药。
2.陈某,女,26岁,初诊日期:1995年10月21日。
主因产后半月,遍身肢体关节疼痛2天就诊。
患者2天前夜间给婴儿喂奶后,因疲劳过度。
未盖好衣被即入睡。
翌日晨起即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现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疼痛较剧,恶风寒,食欲尚可,二便调。
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诊断、病机要点、治法、方药。
答案部分试卷Ⅱ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D 2.A 3.C 4.D 5.C 6.B 7.B 8.A 9.B 10.A 11.B 12.B 13.E 14.E 15.DB 型选择题16.A 17.E 18.D 19.B 20.A 21.E 22.C 23.E 24.D 25.B26.ACD 27.ABCE 28.BCE 29.ABCDE 30.ABD 31.ABCE 32.AC 33.CDE 34.BCD 35.ACD二、填空题1.四乌贼骨—蔗茹丸;血枯经闭,调经种子2.脾虚,湿盛;津亏血少;气血两虚;阴虚血热3.期;量;色;质4.滑利;平和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六脉浮大而滑,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虚缓平和5.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病情6.任脉损伤;带脉失约三、名词术语解释1.终生不潮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1分)。
2.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1分),或有臭气,或有其它症状者(1分)。
3.妇人胞中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
4.产后恶露持续二十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2分)。
5.妊娠期中(1分),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疾病(1分)。
1.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2分),临证时结合出血的期、量、色、质的变化和全身证候以分清寒、热、虚、实(2分)。
2.病机:肝风内动(1分);或痰火上扰(1分)。
治疗:平肝熄风(1分),清热豁痰开窍(1分)。
3.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2分)。
月经为气血所化生,妊娠需气血养胎(1分),分娩靠血濡气推,产后则气血上化为乳汁(1分)五、论述题①气滞血瘀:七情内伤,气结则血滞。
或经期,产时血室正开,风冷寒邪入侵胞宫,或内伤生冷寒凉,血得寒则淤滞。
或热邪煎熬阴血而稠涩。
气滞血瘀相因为患,冲任淤滞,胞脉阻隔,故经水不行(3分)。
②痰湿阻滞:肥胖之人,痰湿之体,复困脾阳失运,湿聚痰盛,脂、痰、湿阻滞冲任,胞脉壅塞而经不行(2分)。
六、病案分析1.诊断:胎动不安(1分);肾虚型(1分)。
病机要点:肾虚冲任不固(1分),胎失所系(1分)。
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2分)。
方药:寿胎丸加味(2分)。
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杜仲党参白术(2分)2.诊断:产后身痛(1分);风寒型(1分)。
病机要点:产后元气耗伤,腠理不密,(1分)风寒内侵,稽留于肌肤、经络、关节之间,痹阻气血之运行,致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1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2分)。
方药:独活寄生汤(2分)。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白芍桂心茯苓杜仲干地黄人参牛膝甘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