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每月生长发育指标(最新版)

合集下载

0到6岁儿童身高标准

0到6岁儿童身高标准

0到6岁儿童身高标准一、0 - 1岁儿童身高标准1. 0 - 3个月•男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在这个阶段,身高增长速度较快,到3个月时,身高大约会增长11• 13厘米,平均达到61• 63厘米。

例如,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出生时身高为50厘米,在营养充足、护理得当的情况下,3个月时身高可能达到62厘米。

•女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高也是50厘米左右,3个月时身高大约增长10• 12厘米,平均达到60• 62厘米。

比如有的女宝宝出生时身高49.5厘米,3个月时可能长到61厘米。

这一阶段宝宝身高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在母体内储备了一定的营养,出生后生长激素等因素的刺激。

2. 4 - 6个月•男宝宝:身高增长速度稍缓于前3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 2.5厘米。

到6个月时,身高大约在65• 68厘米。

例如,一个3个月时身高为62厘米的男宝宝,到6个月时可能长到67厘米。

•女宝宝:每月身高增长约1.5• 2厘米,6个月时身高大概在63• 66厘米。

像有些女宝宝在3个月时身高61厘米,6个月时可能达到64.5厘米。

这一时期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营养来源更加多样化,但增长速度较前3个月有所减缓。

3. 7 - 12个月•男宝宝:身高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平均每月增长1• 1.5厘米。

到1岁时,身高大约在71• 76厘米。

例如,如果一个6个月时身高为67厘米的男宝宝,1岁时可能长到73厘米。

•女宝宝:每月身高增长约1• 1.3厘米,1岁时身高大概在69• 74厘米。

如女宝宝6个月时身高64.5厘米,1岁时可能达到71厘米。

这一阶段宝宝活动量增加,能量消耗增多,同时睡眠模式逐渐改变,这些都会对身高增长产生影响。

二、1 - 2岁儿童身高标准1. 男宝宝•在1• 2岁期间,男宝宝身高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每年大约增长10• 12厘米。

1岁时平均身高71• 76厘米,到2岁时,身高可能达到81• 88厘米。

比如一个1岁时身高73厘米的男宝宝,2岁时可能长到85厘米。

儿童年龄身高标准

儿童年龄身高标准

儿童年龄身高标准一、0 - 12个月婴儿身高标准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增长速度非常快。

•出生时:男婴平均身高约为50.4厘米,女婴平均身高约为49.7厘米。

这一数据是根据大量新生儿的测量统计得出的。

例如,在某大型医院的新生儿科,对近千名新生儿的测量结果显示,大部分男婴的身高在48• 52厘米之间,女婴在47• 51厘米之间。

• 3个月时:男婴身高约为58.5• 63.7厘米,女婴约为57.1• 62.5厘米。

这个阶段,婴儿的营养摄入和睡眠质量对身高增长影响很大。

如果母乳喂养充足且婴儿睡眠良好,一般身高增长会处于正常范围。

• 6个月时:男婴身高大约65.1• 70.5厘米,女婴大约63.3• 68.6厘米。

像有的宝宝在6个月时,因为添加了辅食营养更丰富,身高增长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 9个月时:男婴身高大概69.7• 75.0厘米,女婴大概67.7• 73.2厘米。

• 12个月时:男婴平均身高73.4• 78.8厘米,女婴平均身高71.5• 77.1厘米。

二、1 - 3岁幼儿身高标准这个阶段幼儿的身高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较快的增长期。

• 1岁时:男童身高约76.5• 82.3厘米,女童身高约74.8•80.7厘米。

此时,孩子开始学会走路,活动量增加,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身高增长。

例如,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

• 2岁时:男童身高约84.3• 91.0厘米,女童身高约83.3•89.8厘米。

这一时期,孩子的身高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身高较高,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也会相对较高。

• 3岁时:男童身高约91.1• 98.7厘米,女童身高约90.2•98.1厘米。

三、4 - 6岁儿童身高标准• 4岁时:男孩身高一般在98.7• 107.2厘米之间,女孩身高在97.6• 105.7厘米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和作息规律对身高有影响。

例如,每天有规律的户外活动能促进骨骼发育。

0-6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爸妈收藏!

0-6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爸妈收藏!

0-6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爸
妈收藏!
身高和体重,是判断宝宝生长发育的直观指标。

虽然每个宝宝的生长都存在个体差异,有阶段性波动,但也有一定的标准范围。

爸爸妈妈在监测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时,不妨参考下卫生部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就能轻松判断。

注:
1.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2.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
☞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

☞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除了身高和体重,爸爸妈妈也要关注宝宝“身高的体重标准值”,这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是否偏瘦、超重、肥胖)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数。

儿童各年龄段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各年龄段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各年龄段身高体重标准表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是家长们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也是评估孩子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了解儿童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儿童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标准表。

1岁以内婴儿:身高,男宝宝(cm)=0.54×年龄(月)+51.65,女宝宝(cm)=0.54×年龄(月)+50.98。

体重,男宝宝(kg)=3.3+0.26×年龄(月),女宝宝(kg)=3.3+0.26×年龄(月)。

1-2岁幼儿:身高,男宝宝(cm)=6.5×年龄(岁)+78,女宝宝(cm)=6.5×年龄(岁)+77。

体重,男宝宝(kg)=2×年龄(岁)+9,女宝宝(kg)=2×年龄(岁)+7。

3-5岁幼儿:身高,男宝宝(cm)=6×年龄(岁)+77,女宝宝(cm)=6×年龄(岁)+76。

体重,男宝宝(kg)=2.5×年龄(岁)+11,女宝宝(kg)=2.5×年龄(岁)+10。

6-8岁儿童:身高,男孩子(cm)=6.5×年龄(岁)+122,女孩子(cm)=6.5×年龄(岁)+120。

体重,男孩子(kg)=7×年龄(岁)+22,女孩子(kg)=7×年龄(岁)+20。

9-11岁儿童:身高,男孩子(cm)=7×年龄(岁)+134,女孩子(cm)=7×年龄(岁)+132。

体重,男孩子(kg)=10×年龄(岁)+26,女孩子(kg)=10×年龄(岁)+25。

12-14岁青少年:身高,男孩子(cm)=6×年龄(岁)+151,女孩子(cm)=6×年龄(岁)+148。

体重,男孩子(kg)=10×年龄(岁)+39,女孩子(kg)=10×年龄(岁)+37。

小孩生长发育标准表

小孩生长发育标准表

小孩生长发育标准表
以下是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表,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和牙齿发育等方面的指标。

1. 体重标准: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2+8
7-12岁体重(kg)=(年龄×7-5)/2
2. 身高标准:
出生时平均50cm
1周岁时达75cm
2岁时可达87cm
2-12岁身高(cm)=年龄×7+77
3. 头围标准:
出生时34cm
1岁时达46cm
2岁时48cm
5岁时50cm
15岁时54-58cm,达到成人标准
4. 胸围标准:
出生时32cm
比头围小1-2cm,1周岁以后胸围和头围相等
5. 牙齿发育标准:
乳牙共20颗,出牙早晚的顺序个体差异很大,最早的4个月,最短的10-12个月,平均7-8个月出牙。

2岁以后乳牙数=月龄-(4-6颗);2岁半乳牙出齐。

6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7岁第一磨牙出现;12岁第二磨牙出现;17岁第三磨牙出现,恒牙共30-32颗。

6. 智力发育标准:根据语言、社交等障碍进一步做判断。

请注意,这些标准是参考性的,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独特的,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任何担忧,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及健康评估指标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及健康评估指标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及健康评估指标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及健康评估指标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标准表,了解一下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和体重都会快速增长,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增长速度会逐渐减缓。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来评估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是否正常。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标准如下:-0-6个月男婴平均身高为62.3厘米,平均体重为6.8公斤;0-6个月女婴平均身高为60.9厘米,平均体重为6.4公斤。

- 7-12个月男婴平均身高为71.3厘米,平均体重为9.2公斤;7-12个月女婴平均身高为69.8厘米,平均体重为8.6公斤。

-1-2岁男童平均身高为85.5厘米,平均体重为11.9公斤;1-2岁女童平均身高为84.1厘米,平均体重为11.3公斤。

-2-3岁男童平均身高为97.5厘米,平均体重为14.7公斤;2-3岁女童平均身高为95.8厘米,平均体重为14.1公斤。

-3-4岁男童平均身高为105.7厘米,平均体重为17.5公斤;3-4岁女童平均身高为104.3厘米,平均体重为16.8公斤。

-4-5岁男童平均身高为112.9厘米,平均体重为20.3公斤;4-5岁女童平均身高为111.5厘米,平均体重为19.5公斤。

-5-6岁男童平均身高为120.7厘米,平均体重为24.3公斤;5-6岁女童平均身高为119.2厘米,平均体重为23.5公斤。

除了身高和体重外,头围也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年龄的头围标准如下:- 6个月男婴头围约为43.2厘米,女婴约为42厘米。

- 1岁男童头围约为46厘米,女童约为44.8厘米。

- 2岁男童头围约为48厘米,女童约为46.8厘米。

- 5岁男童头围约为50厘米,女童约为48.8厘米。

- 6岁男童头围约为51厘米,女童约为50厘米。

不同年龄身高体重标准表

不同年龄身高体重标准表

年龄、身高和体重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的人,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标准表,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估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以下是一个对不同年龄段的身高和体重的标准表。

1.0-1岁婴儿:由于婴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指标。

以下是男女婴儿的标准表:男婴:-0个月:身高47.4-52.7厘米,体重3.2-4.5千克-3个月:身高55.1-61.7厘米,体重5.5-6.9千克-6个月:身高61.3-67.7厘米,体重6.6-8.5千克-9个月:身高66.1-73.1厘米,体重7.8-9.9千克-12个月:身高69.6-76.8厘米,体重8.8-11.3千克女婴:-0个月:身高46.0-51.8厘米,体重2.8-4.1千克-3个月:身高53.6-60.1厘米,体重4.8-6.3千克-6个月:身高59.1-65.4厘米,体重6.1-7.7千克-9个月:身高63.6-70.1厘米,体重7-9千克-12个月:身高66.3-73.3厘米,体重7.7-10千克2.1-3岁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生长速度放缓了,但仍然需要对其身高和体重进行监测。

男幼儿:-1岁:身高73.8-82.0厘米,体重9.9-13.0千克-2岁:身高80.9-89.6厘米,体重11.8-15.5千克-3岁:身高86.9-96.2厘米,体重13.2-17.4千克女幼儿:-1岁:身高72.7-81.4厘米,体重9.5-12.5千克-2岁:身高79.7-88.0厘米,体重11.3-14.7千克-3岁:身高85.7-94.0厘米,体重12.8-16.6千克3.4-6岁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阶段,身高和体重的标准也有所变化。

男童:-4岁:身高92.8-103.1厘米,体重14.4-18.9千克-5岁:身高98.0-109.0厘米,体重16.3-21.3千克-6岁:身高102.8-114.0厘米,体重18.2-23.9千克女童:-4岁:身高92.0-101.6厘米,体重14.1-18.4千克-5岁:身高97.0-107.1厘米,体重15.9-20.8千克-6岁:身高101.5-112.1厘米,体重17.8-23.3千克4.7-12岁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生长期的中后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是一份重要的资料,它记录着儿童成长的数据,对比常规值,可以更好地评估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一、身高对照表身高是儿童最直观的生长指标之一。

正常的身高范围大小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身高范围也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儿童身高对照表参考范围。

1.男孩身高对照表年龄最小范围(cm)最大范围(cm)0-3个月 50.3 61.93-6个月 60.1 71.86-9个月 66.2 78.59-12个月 71.2 83.51-2岁 79.5 92.13-4岁 89.4 105.45-6岁 98.4 115.47-8岁 106.4 123.49-10岁 113.2 130.211-12岁 120.0 137.02.女孩身高对照表年龄最小范围(cm)最大范围(cm)0-3个月 49.0 60.23-6个月 57.9 69.06-9个月 63.3 75.39-12个月 68.0 80.31-2岁 76.2 88.13-4岁 85.9 100.55-6岁 93.5 109.17-8岁 100.9 117.19-10岁 107.6 123.211-12岁 114.2 129.2二、体重对照表体重对照表也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身高一样,体重的大小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体重也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儿童体重对照表参考范围。

1.男孩体重对照表年龄最小范围(kg)最大范围(kg)0-3个月 3.2 5.53-6个月 5.0 7.56-9个月 6.4 9.49-12个月 7.2 10.81-2岁 9.2 14.03-4岁 12.3 18.35-6岁 15.3 23.67-8岁 18.1 29.09-10岁 22.0 36.011-12岁 26.0 44.02.女孩体重对照表年龄最小范围(kg)最大范围(kg)0-3个月 3.0 5.33-6个月 4.7 7.26-9个月 6.1 9.11-2岁 8.9 13.53-4岁 11.9 17.75-6岁 14.8 22.77-8岁 17.4 27.39-10岁 20.8 34.211-12岁 24.7 41.2三、头围对照表头围是婴幼儿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婴幼儿脑部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0-1个月 (2)2个月 (3)3个月 (4)4个月 (4)5个月 (5)6个月 (6)7个月 (6)8个月 (7)9个月 (8)10个月 (8)11个月 (9)12个月 (9)13个月 (10)14个月 (10)15个月 (11)16个月 (12)17个月 (12)18个月 (13)19-20个月 (14)21-22个月 (14)23-24个月 (15)25-27个月 (16)28-30个月 (17)31-33个月 (18)34-36个月 (19)3岁-3岁4个月 (19)3岁4个月-3岁8个月 (20)3岁8个月-满4岁 (21)4岁-4岁半 (21)4岁半-5岁 (22)5岁-5岁半 (23)5岁半-6岁 (23)6岁-6岁半 (24)0-1个月一般掌握部分出生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3.12—3.21千克;身高:49.6—50.2厘米;头围:33.5—33.9厘米;胸围:32.2—32.3厘米。

身体发育:一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

可以注视某一物体,1—2个月的孩子集中了全身不协调的动作(握拳)。

早期教育: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观点,色彩鲜艳、简单、种类不宜多,还可以挂带响声的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个方面来刺激宝宝透视能力及听觉能力。

采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训练宝宝听觉能力。

(1)体重:喂养得当,宝宝的体重就会增加,否则就会下降,生病时体重下降,恢复后又上升。

因此,测体重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既方便又灵敏。

(2)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不是足尖)的长度,3岁以内的宝宝以仰卧位测量。

(3)头围:观察和测量婴幼儿头围,就可了解千口掌握婴幼儿脑发育是否正常,大脑发育不正常会导致头围过大,可能是脑发育异常。

头围的大小决定了小儿的脑发育,正常发育:吠态下的小儿出生时脑的重量平均为370克,约为成人脑的1/4。

9个月时为出生前的2倍多,3岁时会超过出生时的3倍。

(4)胸围:代表胸廊与肺发育。

婴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几厘米,从半岁开始胸围逐渐接近头围。

宝宝出生时体重约为3—3.5千克,不足2.5千克的婴儿称为“低体重儿”,需要在医院采用暖箱保持体温,待自身能保持体温时才可出院。

体重超过4千克的婴儿称为“巨大儿”,如果母亲产后血糖升高,婴儿也需要住院观察。

由于口乎吸与蒸发导致身体水分减少以及大小便的排出、母乳分泌不足、婴儿吃奶还不太多等因素,所有新生儿的体重都会减少,称为生理性失重,俗称“掉水标”,一般体重会减少3%—9%。

待母乳充足后大概到两周,婴儿会恢复到出生体重,到满月时体重增加0.6—1.2千克。

观察宝宝的体重十分重要,可以知道宝宝是否发育正常,母乳是否充足。

家庭中最好准备磅秤,为宝宝定期测量体重。

测量时可;曙宝宝直接放在垫好衣被的磅称上,减去衣被的重量;也可以由妈妈抱着测量,减去妈妈的重量,不过这种称法不太准确。

胎儿的胎红细胞携静脉氧,需要的量较多,出生后有了自主口乎吸,红细胞需要的量减少,因此过多的红细胞会死亡,红细胞中的铁留在肝脏中,其中的胆红素由于肝脏的酶系统还未成熟,不能结合而排除,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黄疸。

所以足月儿中70%从出生第二天起,皮肤、黏膜、眼的结膜、躯干、手足发黄,第4—5天最重,第7—10天开始消退,到第2—3周会痊愈。

在此期间宝宝精神好,能吃奶、大小便正常、哭声洪亮。

但是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程度重、手心脚心发黄、精神疲倦、不吃奶、尿布被染黄等,就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

溶血引起的黄疸需要换血,如果耽误,过高的胆红素会侵蚀脑的神经核,称为核黄疸,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影响智力甚至生命。

所以黄疸期间,密切观察宝宝的全身J,青况十分重要。

另一些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轻,只持续几月,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停喂母乳2—3天,黄疸消退,再吃母乳又出现黄疸,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

这是由于母乳中的某种酶所致,此时不州亭止母乳喂养,但应把母乳吸出装瓶,放在56‘C的热水中水浴15分钟再喂宝宝。

待宝宝能适应母乳后再正常哺育。

但是黄疸过重时要暂停母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并对宝宝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宝宝出生后的前两周失水较多,需要补充。

新生儿的肾还未成熟,出生后肾皮层的肾单位继续发育,逐渐增加血管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渐增。

足月新生儿滤过30毫升/体表面积/分钟,3个月时达60毫升/体表面积/分钟,1周岁时达100毫升/体表面积/分钟与成人相同。

因此新生儿还不能排出过高的钠盐千口过高的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有些妈妈急于让宝宝吃普通的鲜牛奶,孰不知牛奶中含钠是人奶的3倍,牛奶中的蛋白质也是人奶的3倍,如果不稀释,会影响肾功能,宝宝排不出来这些高渗透压的物质,会出现脱水和血氨增高,甚至抽风,导致肾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

所以,如果需要人工喂养,应当选用经过处理的配方奶。

4个月之前婴儿食用的菜水、菜泥等不宜加盐和含钠的味精。

新生儿有许多消化酶还未生成,所以有些食物不能消化,如淀粉类食物。

有些妈妈泌乳不足,或者担心宝宝吃不饱,过早添加米汤、淀粉糊,致母乳中宝贵的阳离子如铁、锌、钙等被淀粉中的植酸结合成为不溶解的物质从大便中排出,造成宝宝贫血、缺锌、缺钙。

此外淀粉未被消化,不能被吸收,在肠道发酵变酸,引起腹泻。

宝宝的各个感官都应得到刺激才能促使大脑的神经发育,如果缺乏刺激,只让宝宝吃饱就睡,宝宝的大脑神经细胞数目会减少,神经纤维联系减少,造成智力落后,情绪冷漠。

所以对宝宝进行适宜的感官刺激,设定视觉、听觉、触觉的练习非常重要。

此外,妈妈还要注意为宝宝提供手的抓握练习,允许宝宝吃手,这样可加强手口联系。

竖抱宝宝或者让宝宝俯卧抬头是训练其颈部肌肉的好方法,只是妈妈要掌握好度。

宝宝发笑与发音需要妈妈来激发,让宝宝早些露出笑脸和发出声音,使宝宝学会表达自己的心情,更乐意与人交往2个月1个月底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4.81—5.0千克;身高:56.1—56.9厘米;头围:37.4—38.1厘米;胸围:36.9—37.6厘米;前囟:2厘米,2厘米;后囟:0—1厘米动作发育:将宝宝竖抱起来,这时他头能伸直,几乎不用扶托,让宝宝看看墙上的彩图。

宝宝开始对手感兴趣,宝宝眼看着自己的一双小手,感到十分新奇。

语言发育:宝宝除了哭之外又增加了一种办法来表示情绪,在睡醒时自己躺在床上咿呀自己取乐。

父母可以同他呼应,而且用不同口型夸张的发出不同的元音。

宝宝对爸妈的某种表情或接触某个部位引起条件反射性大笑。

感觉发育:宝宝的听觉最灵敏就是听到目前的声音,当宝宝正因饥饿哭时,只要听到母亲的脚步声,就会停止哭闹转头张望安静地等待喂。

这一阶段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比上月延长,生活开始有规律,早晨定时大便,晚上睡眠时间加长,渐渐接近昼夜规律。

经常能发出笑声,愿意同大人对话,并能“啊、啊、呀、呀”自语,发出元音。

到了二月末左右,由于视、听觉联系增多,视听觉联系有了共同的分辨能力,宝宝会对某张图表示偏爱,愉快地注视着喜爱的挂图,眼睛滴滴溜溜地转。

对照料的亲人也会有所偏爱,长期细心照料宝宝的人,会受到倍加亲近3个月2个月底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5.74—6.16千克;身高:59.2—60.4厘米;头围:38.9—39.7厘米;胞围:38。

9—39.8厘米;前囟:2厘米。

2厘米。

动作发育:3个月的孩子,头能够随自己的意愿转来转去,转动180度,眼睛随着头的转动能左顾右盼,大人扶着孩子的腋下和臀部时,孩子能够坐着。

让孩子趴在床上时,他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当当的抬起,下颌和肩部可以离开桌面,前半身可以由两臂支撑起。

当他独自躺在床上时,会把双手放在眼前观看和玩耍。

扶着腋下把孩子立起来,他就会举起一条腿迈一步,再举起另一条腿迈一步,这是一种原始反射。

到6个月时,他的下肢才能支撑他的全身。

语言发育:3个月的孩子在语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乐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的发出咿呀的学语声。

感觉发育:3个月的宝宝视觉有了发展,开始对有颜色的玩具很快能产生反应,对其它颜色反应要慢一些,认识奶瓶了,在听觉上发展较快,它总有一定的判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声音后,头能顺着响声转动180度。

4个月3个月底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6.42—6.98千克;身高:61.6—63.0厘米;头围:40.1—41.0厘米;胸围:40.2—41.4厘米;前囟:2厘米*2厘米;出牙:0—1颗。

4个月的宝宝做动作的姿势较前熟练了,而且能够是对称性。

抱怀里时,孩子的头能稳立地直力起来。

俯卧位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膀成90度。

拿东西时拇指较前灵活多了,扶立时两腿能支撑着身体。

牙齿萌出,有的孩子已长出了1—2颗门牙。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进步较快。

高兴时,会大声笑,声音清脆悦耳,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声音,好象跟你对话。

此时宝宝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经常有口水流出来,还出现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的毛病。

4个月的宝宝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大的兴趣,喜欢和别人一起玩耍。

能识别自己的母亲和面庞熟悉的人。

当拨浪鼓接触宝宝的手,会主动地张开来抓住物体,并能握住拨浪鼓。

4个月能注视1厘米左右的积块。

月末两眼能同视一物,同时双眼协调的较好。

在3个月月末时,宝宝体重约6千克,是出生时体重的2倍;身长比出生约增长10厘米,一般第一个月增长5厘米,第2、3个月各增长3厘米;头围比出生约增加6.5厘米,一般第一个月增加4厘米,第2、3个月共增加2.5厘米;胸围也比出生时增加6.5厘米。

宝宝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1—2厘米,到3—6个月时,头围与胸围基本相等。

国外孩子的平均值是6个月以后胸围大于头围,而我国1985年九省市城乡的统计结果,到18个月胸围才大于头围;1995年9市城区统计结果,15个月胸围大于头围。

究其原因是我国婴儿添加辅食时,奶量迅速减少,造成摄入奶量不足,使婴儿体重增加缓慢,甚至有的连续2—3个月不增重,其胸围增长缓慢,使头围一直大于胸围。

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会在以后增加辅食时分别讨论。

藏猫猫是最适合本阶段妈妈与宝宝进行的快乐亲子游戏。

其次在宝宝颈部的肌肉能完全支持头部的重量时,即俯卧时宝宝能够抬起头,妈妈就可以与宝宝进行双手拉坐的运动操,如果发现拉坐时宝宝头后仰而不能与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就应当马上停止。

拉坐,是宝宝学习自己坐稳的第一步。

由于宝宝眼睛的焦点通过自主调节,才能看清楚细小东西,所以不妨准备一件红色的小物件给宝宝看,如果他能用手扒弄,说明他已能看得到,可进一步锻练手眼精细的协调能力。

在家中宝宝经常路过的地方,挂几个鲜艳的大玩具,妈妈每天都抱着宝宝从这几个大玩具走过,大人说一个玩具的名称时就拍它一下。

宝宝会学着拍其中自己所喜欢的一个,有了听声音做动作的条件反射后,下个月就能认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