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产生量计算
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Fij-城镇生活源中不同燃料、不同燃烧设施的烟气或污染物产生系数,
单位:千克/吨-煤或千克/标万立方米-燃气、克/标万立方米-燃气。对应系数取值见表6-表7;
Kij-某种燃料形式用某种炉具燃烧时产排污量的单位换算系数。
烟气及污染物排放量与烟气及污染物产生量相等。
4.生活煤渣
城镇生活源煤渣产生量用公式(5)计算:
(5)
式中:
Gw-城镇生活源煤渣的年产生量,单位:万吨/年;
i-指不同燃煤炉具的种类;
Ti-城镇生活源中不同燃煤设施的用煤年消耗量,单位:万吨/年;
Fi-城镇生活源中不同燃煤设施的煤渣产生系数,单位:吨/吨-煤,对应系数取值见表6。
7.7
直排
7.7
化粪池
7.5
总氮
10.6
直排
10.6
化粪池
9.4
总磷
0.74
直排
0.74
化粪池
0.65
动植物油
1.47
直排
1.47
化粪池
1.30
生活垃圾量
千克/人.天
0.46
直排
0.46
表
城市Biblioteka 类别污染物指标单位
产生系数
建筑物
排污系统
排放系数
五类
生活污水量
升/人.天
105
-
105
化学需氧量
克/人.天
60
第四分册 医院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手册
涉及污染物指标:污水量、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汞、医疗废物产生量等8项。第四分册共有8项系数指标,399个核算系数,34个校核系数,主要用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医院中各类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核算,以及用水量与医疗垃圾产生量的校核。
地块生活污水量计算一般方法

地块生活污水量计算一般方法摘要:通过地块所属地区的城市规模选取生活用水量指标,通过地块的用地类别选取不同类别用地用水量指标。
基于地块规划人口数和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采用综合人口用水量指标法和用地性质指标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地块生活污水量。
关键词:用水指标;生活污水量用地性质指标法是一种常用的给排水水量计算方式,在仅有用地面积的情况下,根据用地性质对应不同的用水量指标,确定地块的用水量。
综合人口用水量指标法依据人口数量计算,在数据掌握较全面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供水量,然后取其平均值,再以此作为市政污水量计算的依据。
地块生活污水量计算是地块室外市政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影响到地块室外污水管道规模的确定,并对地块周边道路污水管网提出相应流量排放要求,与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密切相关。
地块生活污水量通过生活污水定额计算得到,生活污水定额主要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确定。
1用水指标的确定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是指平均单位用水人口所消耗的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用水量指标与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因素有关,在一定时期用水量和现状用水量调查基础上,结合节水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当缺乏资料时,可按规范规定取值。
用水指标分为两类: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和不同类别用地用水量指标,具体如下:表1 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q1[L/(人·d)]注:P为城区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表2 不同类别用地用水量指标q2[m3/(hm2·d)]注:类别代码引自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超出表格的其他各类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可根据所在城市具体情况确定。
2生活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指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设施排水两部分的总水量。
居民生活污水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公共设施排水指娱乐场所、商业网点、学校和机关办公室等地方产生的污水。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1. 定义污水设计流量是设计终了时的最大日最大时污水流量。
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此外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注意不是瞬间流量,也不是平均流量。
2. 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成为日变化系数K;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K;K=K×K(1-1) K也可按下式计算:K=2.7Q.(1-2)3.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①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Q(1-3)式中:Q——截留井以前的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Q——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Q——设计工业废水量,工厂生产区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总和,L/s;②工业废水量按式(1-4)计算:Q=Q+Q(1-4)式中:Q——工业生产区生活污水流量,L/s;Q——工业生产废水流量,L/s;③城镇旱流污水总设计流量(工业直接排入管网),按下式计算:Q=Q+Q+Q(1-5)式中:Q——地下水渗入量,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是否需要此项,L/s;4. 居民综合生活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计算:Q d=q d NK Z24×3600(1-6)式中:q——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L/d;N——设计人口;注意:综合生活污水需加上公共建筑污水,可按照30%计算。
5. 设计人口设计人口可按式(1-7)和式(1-8)计算:N=P·A(1-7)N=N(1+y)(1-8)式中:P——人口密度;A——排水区域面积;N——初始人口数量;y——人口年均增长率;n——发展年限;6.比流量由式(1-5)和式(1-6)得:Q=q PAK24×3600(1-9)令:Q=Q AK(1-10)则有:Q=q P24×3600(1-11)Q称为比流量,其含义为单位排水面积(ha)的平均流量。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公共基础 公式汇总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公共基础公式汇总一、前言作为公用设备工程师,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工程知识和公式。
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公共基础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掌握相关公式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会对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中常见的公共基础公式进行汇总,以便于工程师们在工作和考试中使用。
二、土力学公式1. 泊松比公式:泊松比的计算公式是μ=收缩应变/纵向应变。
2. 土体压缩系数:土体的压缩系数公式为m=Δe/Δlogσ'3. 排水条件下的杨氏模量:在排水条件下,土体的杨氏模量计算公式为E=Δσ/Δε,其中σ代表应力,ε代表应变。
4. 黏聚土与非黏聚土的有效横向应力:计算公式为σ'H=σ-vσv土,σ'H代表有效横向应力,σ代表横向应力,v代表泊松比。
三、结构力学公式1. 弹性模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可以通过应力和应变来计算,公式为E=σ/ε,其中σ代表应力,ε代表应变。
2. 弯矩计算公式:在梁的计算中,弯矩M可以通过力和距离的乘积来计算,公式为M=Fx。
3. 梁的挠度公式:梁的挠度δ可以通过力、距离和杨氏模量来计算,公式为δ=FxL^3/3EI,其中F代表力,L代表长度,E代表杨氏模量,I代表惯性矩。
4. 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抗弯产能:截面的抗弯产能Mn可以通过截面大小和材料强度来计算,公式为Mn=Asfy(h-d/2),其中As代表钢筋面积,fy代表钢筋的抗拉强度,h代表截面高度,d代表受拉区高度。
四、水力学公式1. 流量计算公式:在水力学中,管道流量Q可以通过管道截面积和流速来计算,公式为Q=A·V,其中A代表截面积,V代表流速。
2. 水头损失公式:水力学中的水头损失h可以通过阻力和流速来计算,公式为h=f (L/D) (V^2/2g),其中f代表摩擦阻力系数,L代表管道长度,D代表管道直径,V代表流速,g代表重力加速度。
3. 水泵功率计算公式:水泵的功率P可以通过水流量、扬程和效率来计算,公式为P=QρgH/η,其中Q代表流量,ρ代表水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扬程,η代表效率。
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及使用说明(2010年修订)

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及使用说明第一部分生活源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及使用说明1-2页第二部分生活源污水污染物产生系数及使用说明3-37页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10.1.13第一部分生活源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及使用说明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生活能源的研究成果(详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结合动态更新调查制度的相关说明,确定生活能源污染物排放系数及其核算方法如下:1.生活烟气排放量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烟气:1kg煤产生8.5m3烟气2.生活燃煤二氧化硫采用物料衡算法进行核算:SO2:Q=G×2×R×S式中:G-耗煤量;R—硫转化率,取0.8;S-煤中含硫量,见表1~2。
表1 中国商品煤平均含硫量,%表2 中国各省分区3.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NOx排放系数:1 t煤产生2.0kgNOx4.生活燃煤烟尘排放量核算方法:(1)集中供热锅炉采暖用煤的烟尘排放量,按照工业锅炉燃煤排放烟尘的核算方法和排放系数计算,详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2)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用煤的烟尘排放量,按照燃用的民用型煤和原煤,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民用型煤:烟尘排放量=型煤消费量(t)×(1~2)‰原煤:烟尘排放量=原煤消费量(t)×(8~10)‰5.其他燃料类型(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核算方法其他类型燃料类型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其核算公式:Q=G×f式中:G为各类燃气消费量,f为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3。
表3 燃气排污系数注:*生活能源中燃料油主要用于机动车燃油,由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有独立核算方法,此处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生活源污水污染物产生系数及使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手册给出了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中污染物产生系数,涵盖了居民家庭生活以及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医院等第三产业两大范畴。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的测定,也可同步测定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
本文件明确了以居民楼宇为基本测定单元的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原理,规定了测定条件、装备配置、测定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等。
注:本文件以居民楼宇为测定对象,办公场所工作期间的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A/T 112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HJ/T 372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493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505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5HJ 535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636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828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污水污染物domestic sewage pollutants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产生,并通过洗漱、大小便、洗浴、洗衣、厨房等生活用水排放的污染物。
3.2 被测定楼宇内居民residents stay in tested buildings城镇居民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期间,在被测定楼宇内有过实际停留的住户、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等。
3.3 测定周期test period以24 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应从污水收集计量装置启动到完成24 h内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段。
3.4 取样时间段sampling time interval污水收集计量装置的计量池完成从进水、计量、混合、取样、排水周期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八年三月说明城镇生活源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四类普查对象之一,为使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在环境保护部科技、规划等有关司办的指导下,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组织环保、建设、高校及有关专业公司等144家单位数千人开展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测算项目。
参加项目各单位经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各行业及实测对象的支持下,完成了这一测算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这套手册,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城镇生活源产排污量的核算打下了比较良好的基础。
值此手册付印之际,向所有参加这一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八年三月序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系数手册)涵盖了城镇居民生活源、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医院、机动车等五部分内容。
本手册一共有四个分册。
第一分册城镇居民生活源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手册涉及的污染物指标包括:生活污水量及其中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动植物油;生活垃圾量;烟气及其中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煤渣。
第一分册共13项系数指标,534个核算系数,主要应用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居民生活源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核算。
第二分册住宿餐饮业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手册住宿业涉及的污染物指标:污水包括污水量、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固体废物为垃圾产生量,共6项系数指标;餐饮业包括污水量、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动植物油,固体废物为垃圾产生量,共7项系数指标。
第二分册共有7项系数指标,1287个核算系数,主要用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住宿餐饮业的各种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核算。
污水计算实例

离;
(2)埋设深度——指管
内壁底部到地面的距
离。
27
第28页/共66页
2.最小埋深 确定污水管道最小埋设深度时,必须考虑下列因
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
3
第4页/共66页
4
Kz= Kd·Kh
1.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有一定关系,平均流量愈 大,总变化系数愈小。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 按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1)查表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平均 日流量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L/s)
20
第21页/共66页
8.3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水力计算的两个基本公式给出了流量 Q、流速 v、粗糙系数 n、水力坡度 I、水力半径R和过水断 面面积ω等水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使污水管渠正
常运行,需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和限制。作为污水 管道设计的依据。
8.3.1 设计充满度
1.设计充满度h/D:在设计流量下,污水管道中的 水深 h与管道直径 D的比值称为设计 充满度(或水深比)。当 h/D=1时 称为满流;当 h/D<1时称为不满流。
L/用水单位·d);
N4i——各公共建筑用水单位数;
T4i—— 各公共建筑最高日排水小时数;h
Kh4i——各公共建筑污水量时变化系数。
第13页/共66页
(5)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
Q Q1 Q2 Q3 Q4
(L / s)
【例题】某工业区,居住区人口为4000人,居民生 活污水定额(平均日)=80(L/人·d),工厂最 大班职工人数1000人,其中热车间职工占25%,热 车间70%职工淋浴,一般车间10%职工淋浴。求该 工业区生活污水总设计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