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备考)
【人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6 被子植物的一生( 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6.被子植物的一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第Ⅰ卷客观题第Ⅰ 卷的注释(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诗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描述唯,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A.开花→传粉→受精B.传粉→受精→开花C.开花→受精→传粉D.受精→开花→传粉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成熟区、伸长区B.成熟区、分生区C.伸长区、分生区D.根冠、伸长区3.“做中学”实验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种子是完整且有活性的,水是煮沸后冷却的)。
最可能萌发的是()A.B.C.D.4.植物果实内的种子数目取决于()。
A.受精卵的数目和子房内胚珠的数目B.子房内胚珠的数目C.受精极核的数目D.花粉里精子的数目5.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朵花的主要结构是3和7B.这种花可以进行异花传粉C.1中的花粉落到4上,在4上完成受精作用D.受精完成后,3、4、5和花瓣会凋落6.小黄将30粒蚕豆种子随机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去除种皮,另一份不做处理。
然后将两份蚕豆种子分别放入有适量水分的两只相同培养皿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3天后,这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萌发了,如图所示。
该实验说明了()A.种皮具有保护作用B.种皮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C.种子的萌发需要种皮D.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胚7.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成熟区C.伸长区D.分生区8.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长势比蒸馏水中的好,合理的解释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A.水B.多种无机盐C.二氧化碳D.氧9.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A.360粒以上B.360粒以下C.320粒以下D.300粒以上10.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就繁殖而言,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②B.传粉和受精后,④发育成果实C.⑥和⑦组成雄蕊,⑥内有花粉D.每种植物的每朵花都有①、③、④、⑤11.播种玉米时应选用的种子为()A.粒大饱满、结构完好的种子B.只要种子完整就行,不用考虑种子大小C.胚被虫子蛀坏而胚乳肥厚的玉米种子D.以上说法都正确12.桃花传粉受精后,能够继续发育的结构是()A.子房B.花瓣C.雄蕊D.花柱13.花生果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初发育为该花生的子房内胚珠数量至少有()A.1 枚B.2 枚C.3 枚D.4 枚14.下列特征中,哪些是花吸引昆虫类帮助传粉的()①鲜艳的颜色②花粉多而轻③芳香气味④甘甜的花蜜⑤柱头分叉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④15雌蕊的组成是()A.柱头、花柱和子房B.花药和花丝C.花药、花丝和花柱D.花柱和子房16民俗中的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
专题03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原卷版)

专题三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课本P56-57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的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分化。
1.细胞生长: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
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3、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
2)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区别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①图示②依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1、动植物的组织1)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动物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三、单细胞生物课本 P66-681、单细胞生物的特点:(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1)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2)观察草履虫①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人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7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7.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第Ⅰ 卷客观题第Ⅰ 卷的注释1.人进入温室大棚时,会感觉空气比外面湿润。
与此现象有关的植物生理过程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2.灌木丛处比裸地空气湿度大,主要是因为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白鹤芋是家庭室内绿植,在给其叶面喷水时,常常看到有水珠挂在叶片表面,而没有渗进叶片内,其原因是()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水分不易进入B.气孔关闭C.表皮细胞外有不透水的角质层D.水分过多,已吸收饱和4.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炎热的夏天才会进行B.把体内水分全部散失掉C.晚上比白天强烈D.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及向上运输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B.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C.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D.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6.(2分)植物蒸腾水分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表皮B.叶脉C.叶肉D.气孔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D.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8.如图所示,该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与________的关系。
A.光线的强弱B.环境的温度C.叶片的多少D.水量的多少9.十几米高的树,水分能从根部一直上升到树的顶端其主要动力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10.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
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1.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④和⑧三部分C.⑦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都无叶绿体D.制作叶的临时切片不需要染色12.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但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人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18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18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Ⅰ 卷客观题1.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亲鸟喂食B.公鸡绕道取食C.蜜蜂采蜜D.青蛙抱对2.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鲸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游泳C.蠕动D.攀援3.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吮B.聪明的小狗会"做算术题"C.狗妈妈悉心喂养猫宝宝D.蜘蛛结网捕食4.生物体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B.鸟的飞行适应更广阔的空间C.马的行走、奔跑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D.行走是人类独特的运动方式5.下列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鳍游泳B.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都能奔跑和跳跃C.只有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D.哺乳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6.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
张良用糖汁使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项羽气得拔剑自刎。
张良运用了动物的()A.学习行为B.节律行为C.取食行为D.防御行为7.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许多都有节律行为。
下列有关节律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蝙蝠喜欢在夜晚活动,这是明显的周节律B.人与灵长类动物的雌性个体有月经周期,属于月节律C.哺乳动物的换毛等在一年中都有确定的时间,属于年节律D.生活在海滩上的牡蛎随着潮汐产生节律性的变化8.篮球比赛时,运动员体内的生理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时,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B.投篮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投篮的力度和角度调整,通过神经调节实现D.听到裁判的哨声后停止比赛,是复杂的反射9.上课了,老师推门进入教室,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C.推门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A.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B.蜜蜂的各种舞蹈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11.黄鼠狼捕到鸡后,有时一次吃不完,它就在地上挖洞把吃不完的鸡埋入地下,使人和其它动物找不到,这种行为是()A.防御行为B.后天性学习行为C.贮食行为D.繁殖行为12.在人完成屈肘和伸肘的过程中,肘关节起()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调节作用13.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小鼠走迷宫、小鸟喂鱼B.菜青虫取食白菜、蜘蛛结网C.黑猩猩钓取白蚁、孔雀开屏D.小狗算算术、老马识途1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B.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D.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15.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端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这是什么猪的骨:A.老母猪B.幼年猪C.大公猪D.成年猪16.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关节囊可以保护关节不易脱臼B.运动所需动力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C.关节腔里的滑液以及韧带使关节保持灵活D.骨骼肌收缩时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17.平时不经常锻炼的人,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以后,局部肌肉有时产生酸痛现象,原因是()A.肌肉收缩后无法舒张B.肌肉收缩后无法收缩C.运动中肌肉长期充血D.剧烈运动中肌肉缺氧18.在社会行为中,群体成员之间常利用动物“语言”进行联系,动物“语言”指的是信息传递的各种方式,下面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蚂蚁主要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B.动物之间可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来传递信息C.对于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信息交流是可有可无的D.没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就没有信息的传递19.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母鸡孵卵B.蚂蚁群分工取食C.蚯蚓学习走迷宫D.成年黑猩猩钓白蚁20.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21.雄性动物繁殖的欲望非常强烈,两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从山上一直打到山下,雄性盘羊的行为属于行为.在热带丛林变色龙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这是动物的行为.22.三刺鱼在生殖季节中,雄鱼腹面为色,雌鱼腹内充满卵细胞而膨胀,这是双方发出的视觉信号。
2023年江苏省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卷:6人体血液循环与呼吸系统

2023年江苏省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卷:6人体血液循环与呼吸系统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22•无锡)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呼吸肌是()A.肋间肌和膈肌B.胸大肌C.腹部肌肉D.背部肌肉2.(2022•宿迁)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我们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
关于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B.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D.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3.(2022•常州)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大量输异型血C.对于烧伤病人可输入血浆D.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4.(2022•苏州)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其中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2022•盐城)如图是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人体内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内血液流速快,是静脉B.Ⅱ内血液流速最慢,是动脉C.Ⅲ内血液流速较慢,是毛细血管D.Ⅱ内血液流速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6.(2022•泰州)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其中表示气体交换场所的是()A.①B.②C.③D.④7.(2022•泰州一模)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B.输液时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C.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流回心脏D.刺后的伤口出血较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8.(2022•通州区模拟)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泡的数量多且壁薄,外缠绕毛细血管,利用气体交换C.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丁图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9.(2022•泰州模拟)如图是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都是氧气B.①和②都是二氧化碳C.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D.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10.(2022•海门市二模)如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或气体)含量的变化,如果坐标上AB段为肺部毛细血管,CD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则图中b曲线表示的物质(或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氨基酸11.(2022•苏州模拟)如图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人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10 人的生殖 (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10人的生殖第Ⅰ 卷客观题第Ⅰ 卷的注释1.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婴儿时期B.儿童时期C.青春期D.成年期2.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附睾B.卵巢C.睾丸D.输精管3.下列有关青春期身体形态和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出现第一性征B.生殖器官发育和成熟C.身高突增D.性意识开始萌动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的进化现已停止B.现代类人猿现阶段也能进化成人C.人类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D.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5.女性卵巢的作用是()A.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B.产生卵细胞C.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D.胚胎发育的场所6.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子宫、子宫B.子宫、阴道C.输卵管、子宫D.卵巢、子宫7.下列关于导致现代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中错误的是()A.气候变化,森林面积大量减少B.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C.人类的乱捕滥杀D.类人猿自身不能适应变化后的环境8.人类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的时期是()A.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9.下列不属于青春期正常生理现象的是()A.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完善B.身高突增,体型均会变胖C.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D.心脏功能进一步发育、完善10.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足()A.身高迅速增长B.身体迅速长胖C.出现第二性征D.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强11.如图是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露西”少女的化石,根据其骨骼特点,可以作出的假设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的下肢骨明显比上肢骨粗壮,说明当时的古人类已能直立行走C.“露西’’时代古人类的双手已变得和我们一样灵巧D.“露西”时代古人类的大脑已经和现在的人类一样发达12.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你认为不正常的是()A.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B.身高突增C.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D.失眠多梦,不愿交流13.在怀孕时,母亲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
【人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专题11 人体的营养 (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用卷11人体的营养第Ⅰ 卷客观题第Ⅰ 卷的注释1.下列物质哪种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二氧化碳B.糖类C.蛋白质D.核酸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A.蛋白质B.淀粉C.纤维素D.脂肪3.“便秘”体现了消化道哪一功能()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B.大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C.口腔能分泌唾液淀粉酶D.胃具有吸收水分、无机盐和酒精的功能4.长期以精米为主食的人可能会患脚气病的原因是身体缺乏()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5.“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D.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6.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
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7.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中,无直接作用的是()A.唾液B.牙齿C.大肠D.胰液8.“荤素搭配有营养,饥饱有度利健康”。
以下食物搭配中蛋白质丰富的是()A.大米粥和土豆泥B.小米粥和炸酱面C.煮鸡蛋和鲜牛奶D.炸薯条和炸油条9.下列几种营养物质中,既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是:()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维生素10.如图所示,三条曲线A、B、C分别表示蛋白质、脂肪、淀粉三种物质的含量在人体消化道中各部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A是蛋白质,B是脂肪,C是淀粉B.A是淀粉,B是蛋白质,C是脂肪C.A是脂肪,B是蛋白质,C是淀粉D.A是淀粉,B是脂肪,C是蛋白质11.下列关于选购蔬菜等非包装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A.购买蔬菜时看颜色,摸摸是否硬挺,以判断是否新鲜B.购买蔬菜时看菜叶上是否有虫眼,以判断是否有农药残留C.购买鱼时看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是否新鲜D.购买猪、牛等肉类时,看看是否有检疫部门的印章1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13.小明没吃早餐就去打球,不久感到头昏脚软,同学买了下列食物,请问他要吃哪种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A.香肠B.花生C.鸡蛋D.馒头14.膳食纤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023年江苏省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卷:12人体健康

2023年江苏省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卷:12人体健康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2•宿迁)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包括()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2.(2022•宿迁)青春期是同学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是人体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在形态和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B.形成第一性征C.出现第二性征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3.(2022•宿迁)战疫要有“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B.熬夜玩网络游戏C.经常不吃早餐,偏爱油炸食品D.同学聚会吸烟4.(2022•宿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B.吃药时不要干咽,要用温开水服用C.通常以茶配合服药,来协助药物的吸收D.非处方药标志为“OTC”,可以自行购买,随意服用5.(2022•无锡)中药处方经常出现“山栀子”“栀子”“枝子”“水栀子”等药材名称,实际上是同一种植物,这种现象属于()A.同物异名B.同名异物C.笔误D.读音误解6.(2022•无锡)在传染病高发期,发现疑似病病例需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
这一预防措施属于()A.清除病原体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传染源7.(2022•常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血液B.性行为C.母婴D.蚊虫叮咬8.(2022•苏州)连花清瘟胶囊(如图)被国家卫健委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药为处方药必须按医嘱服用B.服药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C.可以提前用药以预防新冠肺炎D.为尽早康复可自行增加服药量9.(2022•无锡)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是()A.抵抗病原体的入侵B.清除体内死亡细胞C.引起过敏反应D.识别清除异常细胞10.(2022•镇江二模)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下有关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水痘患者属于传染源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构简单,可以在空气中独立生活C.接种水痘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是减毒或灭毒的病毒,在免疫过程中属于抗体11.(2022•泗阳县一模)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备考)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题的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共50分,其中第1—30每小题1分,共30分,第31—40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细胞膜和核糖体C.细胞壁和核糖体D.细胞膜和叶绿体2.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3.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4.核糖与核酸都含有的元素是( )A.NB.OC.PD.S5. 下列元素中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是( )A. C、H、OB. C、H、O、NC. C、H、O、FeD. C、H、O、N、P6.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7. 如果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结构中有两个羧基,那么这两个羧基分别位于( )A.碳原子上和氨基上B.羧基上和R基上C.氨基上和R基上D.碳原子上和R基上8.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元素的是( )A. 脂肪酸B. 三磷酸腺苷C. 酪氨酸酶D.核酸9.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
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B.A,20C.>A,20D.10.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A.1024B.898C.880D.86211.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蛋白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D.蛋白质的功能与空间结构有关12.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属于DNA初步水解产物的是( )1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不相同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人体的肝细胞核酸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5种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14.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15.在种子的哪一项生理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 )A.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B.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C.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D.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16.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17.下列最适于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的是( )A.鸡红细胞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变形虫D.羊成熟的红细胞18.右图中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19.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B.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D.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20.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1.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2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D.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3.已知鱼鳔相当于半透膜。
若向鱼醥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24.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
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左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25.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26.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和④27.经内质网糖基化加工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必需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为( )A. 内质网→细胞膜,2层B.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层C.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D.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2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9.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30.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31.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32.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4个六肽和1个由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A.200和200B.200和215C.189和11D.189和2633.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34.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观察活细胞中的④常用健那绿染色35.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数是( )①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②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③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④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⑤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A.2B.3C.4D.537.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护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胰岛素B.CO2C.Na+D.K+38.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酶浓度0% 1% 2% 4% 5%(乳糖浓度为10%) 相对反应速率0 25 50 100 200实验二乳糖浓度0% 5% 10% 20 % 30%(酶浓度为2%) 相对反应速率0 25 50 65 65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39.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40.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每空1分共50分)41.(4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