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华大学校史

合集下载

清华介绍发言稿

清华介绍发言稿

清华介绍发言稿清华大学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所享有世界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在科学研究、教学质量以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术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影响力。

一、历史沿革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之后。

当时的清华学堂成立于北京的海淀区,是为熙熙攘攘的帝国派出子弟所设立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华学堂于1928年升格为清华大学,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作为公立大学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二、学术特色清华大学以其卓越的研究和教学质量而闻名,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大学在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学术表现。

同时,清华大学也是工科领域的领军者,特别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方面享有盛誉。

此外,人文社科也是清华大学的强项之一,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清华大学实行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平衡发展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

清华大学的教学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此外,清华大学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为社会做贡献。

四、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清华大学与全球多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清华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以及师资引进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清华大学学习,既可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也能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

五、校园文化清华大学以其美丽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而闻名。

校史

校史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清华大学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肥沃土壤,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铸就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杰出人才,为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1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

为此,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特为《清华人》杂志“百年清华”栏目编辑系列文章,把清华的发展史向广大关心和爱护清华大学的读者作一简略的介绍和回顾,希望能让读者在历史见证的事件之中、德才兼备的人物身上和一个个寄情益趣的故事里了解清华,认识清华,进而喜欢清华,为清华的发展出谋出力。

这也算是我们为清华百年校庆准备的一份小礼物。

美国退还部分庚款清华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1900年,德、英、法、美、俄、日、意、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交涉。

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他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

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最终促使美国议会在1908年通过退款决议。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校史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7月29日,北平沦陷; 9月12日,日军侵入清华,成为日军兵 营和伤兵医院,新南院(新林院)宿 舍竟变成日军随军妓院。 • 北平沦陷后,清华南迁,与北大、南 开合组临时大学(长沙),1938年2月西 迁昆明,同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在昆明正式成立。
4、复员时期(1946.5-1948.12)
1、史前期: 清华学堂和清华 学校 (1911-1925 十四 年)
1919年,清华早期四大建筑落成
2、改为大学时期(1925-1937 十二年) • 1925年5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同时增 设了“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大 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
3、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பைடு நூலகம்
5、解放后时期(1949-至今) 1949-1966(文革前十七年) 1950年6月,毛泽东应张奚若教 授邀请题写“清华大学”校名。
1977-至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今天,清华大学正在逐步建成为当代 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 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以“综合性、高素质、研究型、 开放式”的姿态跨入新世纪。
• 1945年8月抗日胜利,1946年5月,西 南联大结束,三校分批北上,按原校 复员。8月-10月,清华师生全部回到 清华园。 • 经调整,学校设立文、理、法、工、 农5个学院26个系,学生达2300人。中 共地下组织十分活跃,开展反对国民 党腐败统治的斗争,被称为“小解放 区”。 •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获得解放。

关于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介绍

关于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介绍

关于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感谢您的阅读!。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二篇)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二篇)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著名的清华大学。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所享有盛名的学府。

清华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中国国内最为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学府之一。

清华大学以其严谨的学风、优质的教育和卓越的科研成果而闻名于世。

清华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近6000亩,并且周边环境优美。

清华大学的校园林木葱茏,湖泊草坪,环境优美。

校园内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南楼区、中楼区、北楼区、东区和西区。

校园的主要建筑根据不同时期的风格,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钟楼,不仅是校园里的标志,还是北京市的地标之一。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拥有众多的学科和专业。

这里涵盖了理工、文学、经济、管理、法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其中许多学科都处于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水平。

清华大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们中有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艺术家等等。

他们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就,清华大学也致力于社会服务。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学校还设有丰富多样的社团和学生组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清华大学也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众多的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这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资源。

在游览清华大学的过程中,你们将会看到许多优美的景物和建筑物。

除了已经提到的钟楼,清华大学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例如操场、博物馆、图书馆等等。

这些地方都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非常抱歉时间有限,我无法一一为大家介绍清华大学的所有方面。

但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让大家对清华大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谢谢大家选择参观清华大学,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再次感谢大家!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二)寒窗十载,百尺竿头,待到花开终究有,这就是中国顶尖的学府——北京清华大学。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水平
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多位中国科 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队伍中博士比例高,教学 和研究能力强。
教学研究水平
清华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学校注重 教学质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 才。同时,清华的科研成果也具有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和人 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词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京复校, 并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VS
详细描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回 到北京复校。在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迎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不断扩大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成为了中国最 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同时,清华大学也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 国家竞争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3
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和传统精神
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是典 型的中国园林式校园。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学术气息活跃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注重创新和探索,鼓励学生 自由思考、勇于实践。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 ,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形成了独特的清华学派。
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
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包括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在基础研究方面 ,清华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在应用研究方面,清华的科研成 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
学术贡献
清华大学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 要的科技支撑;二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为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 人才;三是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介绍(一)清华大学的发展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4月29日,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当时为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改办大学,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成为当时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国立清华大学”实行“教授治校”,体制,实施“通才教育”,学制四年,共设文、法、理、工四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迁至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48 年12月,清华园解放。

清华大学开始了新的纪元。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

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大学。

(二)清华大学有关统计数据面积:404.6公顷。

建筑面积:239.2万平米院系:15个院,55个系专业: 本科专业62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159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123个学生:本科生14285人;硕士生14090人;博士生6994人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3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教职工:7062人(三)清华大学校园“清华园”现泛指清华大学校园。

原来则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室园林。

清华园原是熙春园的一部分。

熙春园是康熙的行宫,与圆明园同期建设,后各代皇帝世袭。

至道光时分赠子女。

熙春园被分为两处:西部称“近春园”,东部仍用“熙春园”旧名。

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易园名为“清华园。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荒岛”。

清华园则幸存完好。

今天的工字厅大门是原清华园的二宫门,现悬挂于工字厅大门上的匾额是咸丰皇帝的御笔所书。

清华校史

清华校史

湖中的岛上,大宫门为三间,宫门内院落宽阔,东西各有游廊八间。院中植古松十余株,古松盘曲如虬,浓荫遮地。后为多进四合大院。后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正厅名“嘉董斋”,后厅的名字为“临漪榭”。在院内广植名贵的花木,如玉兰等。在咸丰十年(1860年)法联军入侵北京,近春院因近临长春
园,故而也被焚毁,以后故名“荒岛”。近春园的荷塘自古出名、尤其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更使近春园(清华园荒岛)的荷花
“工字厅”),所以人们多叫这里为清华园,熙春园的名字反被多人忘记。
近春园和熙春园在咸丰皇帝后有了变化。咸丰把熙春园和近春园通改称为“清华园”,并在工字殿门额题“清华园”。“清华”二字出于“水木湛
清华”之句。这里有水有木,水为清,木为华(古建多为木料),水木清华,故取名“清华”。
圆明园又有圆明五园之说,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园。
清华大学西门里的清近春园一直被俗称为“荒岛”,内在道光、咸丰年间主要有两组建筑,湖水南边的一所叫前所,位于今清华大学游泳池
北岸,大宫门为三楹,院内为多重大四合院。其中主院的正房名“尊行斋”、南堂名“环碧堂”、东厢房为“藻德居”、西厢房为“花韵选”。后所在
园林,并赐给其四子雍亲王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在雍正即位后大修圆明园,使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并有了三十景。圆
明园到乾隆年间又经大修,使圆明园有了著名的四十景,达到了鼎盛时期。并又修建了长春园、绮春园(又名万春园)有了圆明三园,即圆明
园、长春园、绮春园。后又在圆明园三圆长春圆的东边(现清华大学处)修建了熙春园,在圆明园的南边(现北京大学处)修建了春熙园,使
的生母慈圣李太后的父亲武清候李伟的私人花园。到明末清初时,清华园和勺园都已圮毁。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在这里修建了清代的第一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校史
1
2
3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4
「清华学堂」。

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5
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氏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6
语,一方面分向美当局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

中间虽7
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8
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罗斯福。

照条约我国应付美国赔款二千四百四十四万9
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二10
百八十六元一角二分,从一九0九年一月起退还我国。

11
12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国核减赔款之文告由13
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我国,我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体会新近贵国14
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15
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16
教育。

」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17
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
18
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

」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19
20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是为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21
外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22
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

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23
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24
美学生监督。

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

25
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

26
是为清华得名之始。

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惇亲王(奕综)之赐园,俗27
称小五爷园。

惇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

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28
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

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29
建议在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30
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

面积凡五百三十亩。

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31
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一九一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32
耽误时期。

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33
元一九一一年)四月初一日(阳历为四月二十九日,是为清华校庆日之由来)34
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

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

首任教务35
长为胡敦复。

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36
之总办与会办担任。

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37
被迫停课。

38
39
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革命,清帝宣统于公元一九一二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40
华民国建立。

民国成立之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于五月一日41
重行开课,并裁撤「游美学务处」,使之隶属外交部。

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第42
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

十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

清华学校为将来扩43
充规模起见,在民国二年春请政府将毗连校西之「近春园」(俗称四爷园,为道44
光帝赐第四子咸丰帝奕之赐园)并入校址。

近春园西隅有「长春园」,旧名水45
磨村等邻近地亩,亦并入。

清华之有充裕经费,又得景致悠美的园林以为校园,46
学习环境得天独厚。

非但如此,清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较当时之其它学校深具47
特色。

譬如:希望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对于学生体育特别重视。

除平日积48
极提倡外,当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最低标准之五项运动(游泳、百码、跳高、49
跳远、掷铁球),如有任何一项不及格,扣发毕业文凭,取消出洋资格。

值得一50
提的是,民国二年二月曾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51
开我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

另外,学校亦不时请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像52
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

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53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54
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55
56
民国二年三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校内寓邸。

外交部令周诒春继任校长。

周57
校长任内,因财政比较宽裕,故对外设法扩充留美学额;对内一面增加在校学58
生数目,一面添置设备与建筑。

而自民国三年起,更间年选派专科女生十名(有59
时不足额)留美,由公开考试决定。

民国七年一月四日周校长以力微任重,劳60
顿成疾,恳请辞职,外交部批准。

61
62
自周诒春校长辞职以后,清华校长之人选几经更迭。

起先外交部派张煜63
全为校长。

张因体弱多病,终日与药瓶为伍,学生大为不满。

民国八年元月张64
煜全校长以学风(上年十二月廿三日学生会开成立大会,张加以干涉,发生风65
潮,至于罢课。

)理由辞职获准。

外交部继派罗忠诒继任,但同学对罗表示拒绝,66
致未能到校而请辞;因当时无人被允任为清华校长,故董事会选其主席严鹤龄67
为代理校长。

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为清华校长;金邦正校长在民国十一68
年向外交部辞职。

四月,部令派曹云祥为代理校长,十月六日,曹云祥正式署69
理校长,在任约六年。

曹校长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

如在民70
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71
先生为导师。

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
72
所。

设立大学部之目的,在于由国内造就国家需要之人才,而不仅是为出国留73
学作预备。

且考虑到退还庚款有限期,恐日后难以为继。

略带一提,在民国十74
六年由汪鸾翔(字巩庵)撰词,何林一夫人作曲,清华始有中文校歌。

75
76
民国十七年曹校长辞职获准。

严鹤龄再度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于一月十77
四日到职,四月请辞。

外交部派温应星继任校长,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78
政府消灭,温亦离职。

八月,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任79
命孙科为校长,孙不就,改任罗家伦为校长。

罗校长于九月十八日就职,对校80
内组织,多所改易。

当国民政府统一北方时,原属外交部之清华董事会因之消81
灭,而清华之隶属问题又起,大学院欲收归辖下,但外交部则借口外交关系不82
肯放手,终由二机关会辖,另由二单位合组一董事会治理。

董事会之存在一直83
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清华之整体发展常因董事会之权限过大而处处受阻。

84
所以民国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清华基金经整理后,改85
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

「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86
在南京开会通过上项议决案。

民国十九年五月,清华学生对罗校长有不满表示,87
罗亦以学风为理由而辞职。

罗氏离校后,清华校长虚悬达十一月之久,其间校88
务由校务会议维持。

另一方面,董事会问题因罗校长的努力,终使大学院及外
89
交部合派之董事会撤销,清华遂直隶于教育部。

90
91
之后,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吴南轩为校长,四月十六92
日就职。

又因与师生不合,而于六月二十五日离开北平。

教育部在清华师生的93
压力下,委派翁文灏教授代理校务。

翁文灏于七月起开始代理校务,但于九月94
中旬即辞去代理兼职,教授会与学生会开会挽留无效。

最后,由于范源濂的极95
力推荐,中央决定派梅贻琦为校长。

梅贻琦校长终能获得清华师生的充分支持,96
一直续任至一九四八年底才离开。

一九五五年在新竹复校后,又继任校长,直97
到一九六二年五月病逝为止,前后共三十一年之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