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乌鸦口渴了
乌鸦喝水的好词好句

乌鸦喝水的好词好句
乌鸦喝水好词
①理解词语
口渴:口干想喝水。
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旁边:方位词。
左右两边;靠近的地方。
许多:很多。
办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
②词语搭配
1.一颗→ 一颗一颗
一只→ 一只一只一个→ 一个一个一把→ 一把一把
2.数量词 + 名词
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小石子
③课内词语
口渴但是旁边许多办法渐渐
乌鸦喝水好句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到处”一词说明乌鸦找了好多地方,
心里很着急。
2.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这句话告诉我们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此时的乌鸦很着急,如果瓶子里水多,乌鸦就能喝着水了;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3.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疑问句,既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说明乌鸦正在思考。
4.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一颗一颗”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又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放了许多个小石子,与“渐渐”相呼应: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占了地方,把水挤得就慢慢地往上升了。
从这两个词也能感受到乌鸦的努力和耐心。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原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办”3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四处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语气。
3、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难点:整体感知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乌鸦图片一、故事导入: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板书:乌鸦(师生唱笔画书空)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生:想)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
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3、今天我们学得课文也是写乌鸦的,想知道课文里的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吧!板书:喝水(讲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关。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导语】《乌鸦喝水》课内容通俗易懂,很合适浏览。
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进程。
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视察、认真摸索的道理。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乌鸦喝水》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诵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进程。
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视察、认真摸索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诵课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办”3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诵感悟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四处找水喝的辛劳和着急的语气。
3、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摸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难点:整体感知内容,朗诵感悟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乌鸦图片一、故事导入: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板书:乌鸦(师生唱笔画书空)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生:想)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豢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
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品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乌鸦喝⽔》是⼀年级上册的⼀篇课⽂,这篇课⽂⽤简洁⽣动的语⾔,描绘出乌鸦由喝不着⽔到喝着⽔的过程,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得到解决。
教育我们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乌鸦喝⽔》课⽂原⽂ ⼀只乌鸦⼝渴了,到处找⽔喝。
乌鸦看见⼀个瓶⼦,瓶⼦⾥有⽔。
但是,瓶⼦⾥⽔不多,瓶⼝⼜⼩,乌鸦喝不着⽔。
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颗⼀颗地放进瓶⼦⾥,瓶⼦⾥的⽔渐渐升⾼,乌鸦就喝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根据《伊索寓⾔》改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乌鸦喝⽔》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课⽂内容,了解乌鸦喝⽔的过程。
⼆、过程与⽅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活经验体会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本课的⽣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教师出⽰相关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鸟吗?(乌鸦)能看着图⽚说⼀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长满了乌⿊的⽻⽑,嘴巴尖尖的。
)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分聪明,今天,我们⼀起学习《乌鸦喝⽔》⼀课,⼀起去认识⼀只聪明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字。
2.学⽣借助拼⾳⾃读课⽂,⼀边读⼀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字。
3.学习⽣字词。
出⽰带⾳⽣字:乌 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 (1)学⽣⾃由读⽣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乌鸦喝⽔》是⼀个伊索寓⾔故事。
通过讲述⼀只乌鸦喝⽔的故事。
告诉⼈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运⽤⾝边可以利⽤到的任何东西帮助⾃⼰,发挥⾃⼰的聪明才智,要有突破精神,不达到⽬的不放弃的精神,在⼀次次的坚持过后,总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乌鸦喝⽔》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乌鸦喝⽔》原⽂ ⼀只乌鸦⼝渴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找⽔喝。
找了很久,它才发现不远处有⼀个⽔瓶,便⾼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瓶⼝,准备痛快地喝⽔了。
可是,⽔瓶⾥⽔太少了,瓶⼝⼜⼩,瓶颈⼜长,乌鸦的嘴⽆论如何也够不着⽔。
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想,把⽔瓶撞倒,就可以喝到⽔了。
于是,它从⾼空往下冲,猛烈撞击⽔瓶。
可是⽔瓶太重了,乌鸦⽤尽全⾝的⼒⽓,⽔瓶仍然纹丝不动。
乌鸦⼀⽓之下,从不远处叼来⼀块⽯⼦,朝着⽔瓶砸下去。
它本想把⽔瓶砸坏之后饮⽔,没想到⽯⼦不偏不倚,“扑通”⼀声正好落进了⽔瓶⾥。
乌鸦飞下去,看到⽔瓶⼀点⼉都没破。
细⼼的乌鸦发现,⽯⼦沉⼊瓶底,⾥⾯的⽔好像⽐原来⾼了⼀些。
“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了。
”乌鸦⾮常⾼兴,它“哇哇”⼤叫着开始⾏动起来。
它叼来许多⽯⼦,把它们⼀块⼀块地投到⽔瓶⾥。
随着⽯⼦的增多,⽔瓶⾥的⽔也⼀点⼉⼀点⼉地慢慢向上升…… 终于,⽔瓶⾥的⽔快升到瓶⼝了,⽽乌鸦总算可以喝到⽔了。
他站在⽔瓶⼝,喝着⽢甜可⼝的⽔,⼼⾥是那么痛快、舒畅。
【篇⼆】⼩学⼀年级语⽂《乌鸦喝⽔》教案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和背诵课⽂。
2、学会本课9个⽣字。
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法。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字、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课时 ⼀、谈话揭⽰课题 1.谈话。
⼩朋友见过好多的鸟,可你们注意观察了没有,有⼀种鸟叫乌鸦,是什么样的?你们别看它样⼦不美丽,可它喜欢动脑筋,今天⽼师和⼩朋友⼀起学习⼀段有趣的故事。
伊索寓言《乌鸦喝水》好词好句摘抄三年级

伊索寓言《乌鸦喝水》好词好句摘抄三年级
乌鸦喝水好词
①理解词语
口渴:口干想喝水。
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旁边:方位词。
左右两边;靠近的地方。
许多:很多。
办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
②词语搭配
1.一颗→ 一颗一颗
一只→ 一只一只一个→ 一个一个一把→ 一把一把
2.数量词+ 名词
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小石子
③课内词语
口渴但是旁边许多办法渐渐
乌鸦喝水好句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到处”一词说明乌鸦找了好多地方,心里很着急。
2.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这句话告诉我们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此时的乌鸦很着
急,如果瓶子里水多,乌鸦就能喝着水了;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3.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疑问句,既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说明乌鸦正在思考。
4.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一颗一颗”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又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放了许多个小石子,与“渐渐”相呼应: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占了地方,把水挤得就慢慢地往上升了。
从这两个词也能感受到乌鸦的努力和耐心。
乌鸦喝水 的故事道理

乌鸦喝水的故事道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
找了很久,它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了。
但是水瓶的水非常少,瓶口又非常小,乌鸦怎么也够不着水。
这个时候,乌鸦想,把瓶子撞倒,就能喝到水了,但是它用尽全身的力气,水瓶也纹丝未动。
最后,乌鸦找到一个石子,朝水瓶砸下去,本想把水瓶砸坏,没想到石子不偏不倚地落进了水瓶里。
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的高了一些。
随后,乌鸦找来更多的石子往瓶子里面扔去,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面的水也逐渐上升。
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乌鸦也成功的喝到水。
乌鸦站在水瓶口,喝着甘甜可口的水,心里是那么的舒畅。
乌鸦喝水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运用智慧、认真思考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用智慧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发现问题的本质,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人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惯性思维,一旦打破惯性思维之后,就会发现天地豁然开朗,惊叹原来做一件事竟有那么多的方法。
开动脑筋,抓住事物本质,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生存本来就是一门学问。
在人生道路上,思维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你当下的抉择。
当你的思维开始发生转变时,那么就是你的人生开始转折的时候。
“乌鸦喝水”故事背后彰显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是所有动物在面对喝水的这个问题时,都可以像乌鸦那样操作吗?乌鸦给人们的表象都是一些“晦气”“愚蠢”“讨厌”的标签,但事实证明,乌鸦其实是聪明的,并不怎么笨。
对于学生而言,让其养成对乌鸦的偏见、成见,是非常不适合其发展的。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哪怕是并不美丽的乌鸦,其背后也有不朽的生命故事。
应该掀开表象的薄纱,透过现象看本质。
但如果是经过训练后的动物呢?对所有动物在喝水的这个问题上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在面对同样的处境时,也会迎刃而解,这是固定思维训练的方式。
乌鸦喝水(原文与解读)完整版

《乌鸦喝水》《乌鸦喝水》故事原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望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样办呢?乌鸦望见身旁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乌鸦喝水》故事解读: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试试其他的路或许还是捷径呢;一种想法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能够换另一种想法,就可能会豁然开朗,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和收获。
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学习乌鸦扔石子的的方法,遇到困难要明白变通。
处理学习上的问题时,一种方法不行,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往往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乌鸦喝水》故事详写:有一年夏天,乌鸦的家乡十分干旱,他到处都找不到水喝。
乌鸦决定搬到一个新地方,那里要有清澈的小河。
乌鸦飞了很久,也没有看到小河。
他觉得好渴呀,真想立刻就喝到水。
突然,乌鸦看到地上有个瓶子,瓶子里有一些水。
最后有水喝了!乌鸦开心地飞到瓶子身旁。
乌鸦把嘴伸到瓶子里,但是瓶口太小了,瓶子里的水又太低,乌鸦怎样也喝不着。
乌鸦急得团团转,怎样才能喝到水呢?乌鸦想:如果瓶口再低一点儿,就能喝到水了。
乌鸦一边想,一边衔起一块石子,准备把瓶口砸掉。
不行,不行,万一瓶子被砸碎了,水就流走了。
乌鸦扔掉小石子,转念一想,如果能让水升到瓶口,就好了。
乌鸦拨弄着瓶子身旁的小石子,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瓶子里放一些石子,水就能升高了。
乌鸦衔来很多小石子,留意地把他们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水就升到了瓶口,乌鸦开心极了。
他张开嘴巴,欢快地喝了一大口,凉凉的、甜甜的,真舒服!乌鸦拍着翅膀,大口大口地喝水。
喝一会儿,他就往瓶子里放些小石子,然后继续大口喝水。
乌鸦喝完水,感觉自己又有力气了。
他要继续向前飞啦!又飞了很久,乌鸦最后到了一个秀丽的地方。
那里有清澈的小河,还有绿绿的树木、漂亮的花朵,乌鸦开心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乌鸦口渴了
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
3岁多的时候,他睡觉不好,总难以哄入睡,爱和大人一块熬夜。
缺觉就长不好,他矮瘦,不像同龄的孩子。
后来,能听懂故事了,问题才有了转机。
妈妈开始给他讲睡前故事。
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
3岁的他会想问题了。
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鸦不一下子叼个大石头呀?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旁边只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咱们家的乌鸦,每月都给咱们寄钱,就像这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攒起来。
攒多了,咱们家就有水喝了。
那时候,他的爸爸在矿区工作。
在他印象里,爸爸的脸总是黑的,像乌鸦。
一开始,他听故事很兴奋,越听越精神。
听完一个,总缠着妈妈再讲一个。
妈妈的故事很有限,妈妈越来越局促,越来越疲于应付他。
后来,妈妈有了主意。
妈妈专讲《乌鸦喝水》,讲到故事最后,就教他数数,数石子。
乌鸦开始叼了,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仰着小脸儿就睡着了,梦里全是乌鸦,满天飞。
再后来,妈妈接到了一个通知。
妈妈接到通知急急忙忙地将他寄放在姥姥家,一个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
回来时,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姥姥说,那是哭的。
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
爸爸走后,妈妈没再嫁人,矿上给妈妈安排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靠每月几百块钱维持生计,供他上学。
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
妈妈的脸也越来越黑,头发越来越白。
像乌鸦,又像白头翁。
他长大了。
大学毕业,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煤矿参加了工作。
本来,妈妈死活不愿让他再干这一行的,但是现实往往不能容忍人们去感情用事。
只有原单位才好分配,他的同学毕业两年了仍在流浪的有的是。
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
他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
几年后,他当上了副矿长。
他不满足每月的那点“小石子”,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私人小煤矿。
他是大矿副矿长,开个小煤矿,在当地算不得稀罕事儿。
他的小矿,除了人工。
其他一切所需要都可以从大矿调来,他有条件。
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公私合营”。
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渐击败了同行的业主,一跃成为当地首富。
他仍不满足,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
妈妈现在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但妈妈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也更黑了。
妈妈看他整天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就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眼看他的小煤矿规模就要撵上他所在的大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煤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发生大规模冒顶事故,死亡78人!这件事,成了许多报纸的头条新闻。
作为事故第一责任人,他被公安机关拘捕,正赶上国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矿的风口上。
他一审被重判死刑。
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对讲机里,他流着泪说,妈,儿不孝,没能让您过几天舒心日子。
爸爸死后,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尽了苦头。
现在,儿却不能为您尽孝送终了。
临走前,儿有个要求,再给儿讲个故事吧。
妈妈哭了,流着泪讲了他熟悉的故事——
一只乌鸦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乌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迸瓶里,水面在慢慢升高。
但是乌鸦着急了,它是只性急的乌鸦。
它这会儿渴得厉害,不愿意慢慢地等水涨高。
乌鸦飞到别处,捡了一块大石头叼了回来,一下子将大石头投进瓶里。
结果,“砰”的一声。
瓶破了,乌鸦一口水都没喝着。
听完,他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回荡在整个死囚室。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夜( ) 攒.起来( ) 稀罕.( ) 拘.捕(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他听过“乌鸦反哺
....”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
(2)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
....的老乌鸦。
3.“乌鸦”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先后都有谁成了“家里的乌鸦”?
4.大石头在文中有什么寓意?小石头又有什么寓意?
5.“他”是怎样成为当地首富的?
6·妈妈“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了”,为什么会“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也更黑了”?
7·为什么“他”听完妈妈讲的熟悉的故事后,“失声痛哭起来”?这个结尾有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