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一、说复习导入,激发阅读期待1、快速浏览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师:围绕课题,在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3、师:谁能结合提示说说西门豹为什么要治邺?出示课件: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面对这里()、()的景象,他的心中产生了疑问,在和老大爷的交谈中,他了解到了(),(),(),()。

师创设情境:在生活条件落后的年代,科学还不发达,人们还不懂得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生活现象,所以人们相信迷信,听信巫婆和官绅头子的话,给河伯送新娘,那么是西门豹怎样的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更加精彩的部分。

二、说自主学习,尊重阅读期待出示课件: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9—12自然段,划出体现西门豹做法巧妙的句子或词语,做简单批注。

2、在小组内交流。

三、说对话交流,挖掘阅读期待1、结合自己找到的句子谈谈体会(一)“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课件)师:你怎样从西门豹的这句话体会到了他方法的巧妙呢?学生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此时,我们都是漳河边的百姓,谁来扮演西门豹,说说这句话。

生读。

过渡:西门豹主意已定,看来河伯娶媳妇那一天有一场好戏看了。

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西门豹方法的巧妙呢?(二)“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课件)学生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师:找一个漂亮的借口,不直接戳穿骗局,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把罪大恶极的巫婆被投进了漳河,害人者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真是大快人心啊!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读读这句话。

(三)“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指导朗读:师:真是个天才的表演家!西门豹的方法很巧妙,一举两得,那么我们要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谁能试试?(四)“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师: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其他官绅的?“催催”?他是真的想把官绅们都投进漳河吗?学生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说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说课时安排2课时说教学过程一、说导入新课封建迷信千百年来一直迷惑百姓,危害世人。

但自古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持真理,把百姓的安乐寄托在勤政务实上。

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后人明白要靠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换来幸福安乐的生活,他们的名字也因此为后人所敬仰。

西门豹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事迹。

二、说初读熟读课文1.作者链接褚少孙,西汉史学家。

他曾是元帝、成帝时的博土,曾对《史记》做过增补工作。

本文是他在司马迁《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后所增补的一个故事。

2.背景资料西门豹,战国时邺令。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

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

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

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教育了广大的百姓。

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道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纪念他。

3.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正音识字。

廷掾缯绮縠衣张缇绛帷弟子趣之簪笔磬折4.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作答。

如邺城的百姓生活实在太苦了。

他们不仅被三老、廷掾的税赋压迫,还要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那时人们普遍缺少知识,容易被封建迷信所欺骗。

那些为河伯娶妇的人实在可恶。

主人公西门豹的行为让人很感动,三、说精读疏通文意1、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即娉取娉,通“聘”;取,通“取”;娉取:定婚②复使一人趣之趣,通“促”,催促③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傍,通“旁”,旁边,侧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西门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

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民间故事,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对故事情节有所把握。

学生要真正融入感情,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

说教学目标一、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2.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说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内容。

2.利用设计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的主题。

3.自主合作探究西门豹做法的巧手之处。

三、说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学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西门的有关图片和文字。

读课题说理解。

[ 设计意图]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4、读生字新词。

5、小组交流课文大意。

6、师生共同小结: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交流,掌握本课生字词及课文大意。

(三)、说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认真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小学语文《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一、说教材《西门豹治邺》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地时,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惩治恶人、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故事,赞扬了他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场景。

画面上的人物表情生动,西门豹正气凛然,巫婆垂死挣扎,官绅胆战心惊,百姓半信半疑,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理解历史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偏旁和对比识字法识记“豹、娶”等要求会认的字,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指导“豹、派”等要求会写的字,运用归类法指导识记“管理、人烟”等词语,并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指导书写。

2.抓住文章的线索和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故事情节,并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借助重点段落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感受他的智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段落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感受他的智慧。

四、说教法学法1.字词教学针对要求会认的字,要在学生自主认读的基础上,对易错的读音进行强调。

如“溉”容易方言误读,“绅”需要注意平翘舌。

针对要求会写的字,要从三方面进行。

一方面要将引导学生观察和教师示范书写进行结合指导,一方面要根据字形的特点来采用对应的字形识记方法,如对于“淹、旱、豹、妇、饶、骗”这几个字,可以采用对比识记法,即将这几个字与其形近字进行对比呈现,在对比中识记字形;对于“娶、媳、旱、骗、溉”这几个字可以采用加减识记法进行指导;对于“媳、妇、娶”这几个字可以采用部首归类法,结合部首的表义功能来识记字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寓言故事。

故事通过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治理手段,使邺地由荒凉变为富饶,人民安居乐业。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以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寓言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体会到故事中的寓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难点: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对文中不懂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标记。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对故事情节、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寓意。

5.实践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巩固阅读成果。

6.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故事主题和寓意。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课说课稿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课说课稿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改善民生的故事。

这篇课文选自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通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感兴趣,但对于古代治理方法和文化背景可能了解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历史文化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西门豹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方法。

4.讲解与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在邺县治理水利,改善民生的故事。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

本文语言平实,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的一些古代地名、水利工程等专业词汇,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县的历史背景,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分析西门豹的聪明才智,以及他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3.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艰辛。

4.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古代水利工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4.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艰辛。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敢于改革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

西门豹通过了解到邺地年年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他决定寻找原因并解决这个问题。

他发现邺地的灾害是由河伯造成的,于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划,成功地解决了邺地的旱灾问题。

这个故事展示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对百姓的关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历史故事和人物。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和西门豹的故事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事实,并能够讲述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西门豹关爱百姓、勇于担当的精神,培养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对百姓的关爱,并能够从中汲取启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时代背景。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事实。

3.讨论与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门豹治理邺地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

4.口头表达:学生上台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看到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深入调查,然后巧设妙计,破除迷信,教育了当地老百姓,最后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的事。

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县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好在哪里,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物形象,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好在哪里,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2.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物形象,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是本课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西门豹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2.入景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