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重难点及其解析
氮族元素知识点总结

氮族元素知识点总结一、氮族元素的性质1. 氮(N)氮是氮族元素中最常见的元素,占据地壳中78%的成分。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在常温下,氮气是不活泼的。
但是,当氮气与氢气或氧气等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时,就会变得非常活泼。
2. 磷(P)磷是一种具有五种同素异形体的元素,分别是白磷、红磷、黑磷、紫磷和蓝磷。
其中,白磷是最常见的形态,具有毒性并且在空气中易燃。
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例如磷灰石和磷灰石。
磷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制造化肥、杀虫剂、药物和清洁剂。
3. 砷(As)砷是一种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化学性质较活泼。
砷的化合物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具有毒性。
然而,砷化合物在医药和半导体工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 锑(Sb)锑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锑主要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合金和防火材料。
5. 铋(Bi)铋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较低的熔点和高的电阻率。
铋主要用于制造合金、化妆品和医药。
二、氮族元素的应用1. 化肥氮族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和钾肥等。
这些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2. 基础材料氮族元素还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基础材料,如硫化磷、磷酸盐、氟硼酸盐等,这些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医药氮族元素在制药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磷酸二氢钾、砷酸钠、氯化铋等化合物都是一些重要的药物原料。
4. 电子材料磷化镓、砷化镓、硒化锗等化合物是一些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和传感器等电子产品。
5. 生活用品氮族元素在生活用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防火材料、合金材料、玻璃染料等方面都有应用。
三、氮族元素在环境和生物中的作用1. 生物体中的氮族元素氮族元素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和维生素都离不开氮族元素。
磷还是DNA和RNA的主要组成部分,铋在人类体内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组,原子序数为7。
在自然界中,氮存在于大气、土壤和生物体中。
氮是生命体的关键元素之一,在草地、森林和沼泽等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中,氮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制造肥料、生产化学品和制造药物等。
下面将介绍高中化学中关于氮的知识点。
1.化学性质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不具有金属性和光泽。
在常温下,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溶剂。
在高温和高压下,氮会形成黄色的氮氧化物。
氮是一种惰性元素,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和许多元素形成氮化物。
与氧、氢、碳等元素结合时,氮可以形成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如氨、硝酸和硝酸盐。
2.物理性质在常温下,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熔点为-210℃,沸点为-196℃。
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组成,分子式为N2,键长为1.10Å。
氮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元素,不易被化学反应打断。
3.氮固定在自然界中,氮是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但是大部分氮却无法被植物吸收利用。
因为氮元素的分子中,氮原子之间的三重键极为稳定,难以被生物体利用。
因此,氮固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指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和生物体可以利用的氮化合物的过程。
氮固定通常发生在土壤中,在这里微生物使用氮酸盐、氨氮等形式的氮来合成气态氮分子中的氮元素,以便转化成可供植物使用的氮化合物。
4.氨的制备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氮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氨在生产肥料、化学制品和燃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到几种氨的制备方法:(1)氮和氢的合成反应。
将氮和氢在高温高压下通入铁催化剂反应器中,生成氨气。
(2)氨化反应。
将盐酸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生成氨气和水。
(3)硝化还原反应。
将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5.硝酸和硝酸盐硝酸和硝酸盐也是化学中重要的氮化合物。
氮族元素易错知识点评析

错15 某溶液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
2-
有SO4 。 评析
2-
2-
2-
因硝酸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3 氧化成SO4 ,原溶液中可能有SO3 ;又因为BaCl2溶液
-
+
中有Cl ,原溶液中还可能有Ag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2-
-
+
2-
3SO3 +2NO3+2H =3SO4 +2NO↑+H2O,
错6 氮有+1、+2、+3、+4、+5五种正价,故有五种氧化物。
评析 NO2分子间可以相互化合成N2O4 (2NO2 N2O4),故氮虽然有5种正价,但有6种氧
化物,它们分别是N2O、NO、N2O3、NO2、N2O4、N2O5。
错7 空气中含有NO2,在下雨时可溶于水中生成HNO3,淋洒到地面上形成硝酸盐类 ,可促
疑难点击 重 难 点 聚 焦
氮
族元 素 易 错安
徽 省
知灵 璧
识黄 湾 中
点学 华
评雪 莹
析
氮族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同学们在学 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下面举 例评析,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错1 氮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氮原子的性质很活泼,所 以氮气的性质也活泼。
干燥,不能用CaCl2干燥。
+
错17 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是NH4。
+
-
评析 NH3+H2O %NH4+OH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的氨气绝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了
NH·3 H2O,而NH·3 H2O是弱碱,只有极少部分发生电离,所以溶液中含量最多的微粒是NH·3 H2O分子。 错18 实验室制取氨的反应方程式是:NH3·H2O= △ NH3↑+H2O。 评析 实验室中制取氨,常采用铵盐和碱石灰共热的方法:2NH4Cl+Ca(OH)2= △ CaCl2+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锇(Bi)。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它们的价态多变,敏感度较高,容易形成各种化合物等。
1.化学特性氮族元素的价态多变,氮的电子结构为1s²2s²2p³,其价态通常为-3、+3、0和+5、氮和磷的成键性质更加明显而形成更多的化合物,而砷、锑和锇则形成较少的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氮族元素通常以共价键形式存在。
2.氮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1)氮化物:氮族元素与金属形成氮化物,例如氮化钙(Ca3N2)、氮化铍(Be3N2)等。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硬度,可用作耐磨材料和催化剂。
(2)卤化物:氮族元素与卤素形成卤化物,例如五氯化磷(PCl5)、五溴化磷(PBr5)等。
这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五氯化磷可用于酰氯的制备,五溴化磷可用于酰溴的制备。
(3)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氮族元素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氧化氮(N2O)。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化学作用,例如一氧化氮对臭氧层的破坏、二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等。
3.氮族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氮族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作用。
例如,氨基酸中的氮以氨的形式存在,氨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关键物质。
此外,生物体内的ATP(三磷酸腺苷)也包含氮元素,ATP是细胞内能量转化的重要媒介物。
4.氮族元素的应用(1)氮化物的应用:氮化物具有耐磨、高熔点和高硬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耐磨涂层、陶瓷材料和切削工具等领域。
(2)磷适用性广泛:磷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学工业。
作为肥料,磷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之一;作为化学品,磷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制备药品和消防材料等。
(3)磷化氢的用途:磷化氢(PH3)可用作溴化和碘化的脱溴和脱碘试剂,也可用于制备金属磷化物,例如氢磷化镉和氢磷化铜等。
氮族元素教案范文

氮族元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用途和产生的环境问题。
3.了解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氮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1.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1)氮族元素包括氮、磷、砷、锑和铋,它们位于周期表的第15族。
(2)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3(3)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减小、电负性和氧化态的正负两种。
2.氮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1)氮:是一种气体,具有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性质。
在大气中占比最大,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2)磷:是一种固体,具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3)砷:是一种固体,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4)锑:是一种金属,具有脆性和导电性。
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冶金等领域。
(5)铋:是一种金属,具有高密度和熔点。
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冶金等领域。
3.氮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1)氮族元素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为化肥、杀虫剂和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氮族元素在化工中的应用:用于制造肥料、药品和塑料等,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业产品的需求。
(3)氮族元素的环境问题:过量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污染等,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做实验观察氮族元素的性质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物,直观地展示氮族元素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五、教学过程:1.思维导图展示氮族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2.实验观察氮气和磷的性质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氮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1.氮和磷[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 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N2P As Sb Bi颜色无色白磷:白色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灰砷:灰色银白色银白色或微显红色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密度逐渐增大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2NO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NO、NO2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2NO + O2= 2NO2②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H2O反应:3NO2 + H2O=2HNO3 + NO(工业制HNO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1)电闪雷鸣时:N2+O 22NO(2) 2NO + O2= 2NO2(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磷](1)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2)单质磷的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4P+5O 22P2O5②磷在C12中燃烧:2P+3C12(不足量) 2PCl32P+5Cl2(足量) 2PCl5[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说明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①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同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②由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密度(g·cm-3)1.822.3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CS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毒性剧毒无毒着火点40℃(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燃烧;常温时,白磷可被氧化而发光)240℃化学性质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相互转化白磷红磷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素相同——互为同素异形体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密封保存,防止吸湿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用途制造高纯度磷酸;制造燃烧弹、烟幕弹制造高纯度磷酸;制农药、安全火柴[五氧化二磷、磷酸](1)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P2O5+3H2O2H3PO4(2)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元素氮(N)磷(P)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只有化合态单质与O2化合的情况N2+O22NO(易)4P+5O22P2O5(难)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N2 +3H22NH32P(蒸汽) + 3H22PH3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单质活泼性:N2<P原因:N2分子中N≡N键很牢固,故N2性质稳定、不活泼氢化物的稳定性 NH 3>PH 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NO 3>H 3PO 4非金属性 N >P2.铵盐 [氨](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NH 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 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 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3)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 3分子与H 2O 分子结合成NH 3·H 2O(叫一水合氨).NH 3·H 2O 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NH 3 + H 2O NH 3·H 2O NH 4+ + OH -a .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 3·H 2O 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 4++ OH -NH 3↑+ H 2Ob .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 3、NH 3·H 2O 、H 2O)和3种离子(NH 4+和OH -、极少量的H +).c .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 .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 3·H 2O 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 3作溶质. 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 3 + HCl = NH 4C1说明 a .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 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化合生成的NH 4C1晶体小颗粒.b .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跟氧气反应: 4NH 3 + 5O 2 4NO + 6H 2O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 (4)氨气的用途: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铵盐]铵盐是由铵离子(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
2023年氮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氮族元素【知识归纳】一.氮族元素概况名称氮磷砷锑铋原子符号N P As Sb Bi 原子序数715335183氮族组员在周期表中旳位置第二周期第ⅤA 族第三周期第ⅤA 族第四面期第ⅤA 族第五周期第ⅤA 族第六周期第ⅤA 族相似点最外层电子数相似,都是5个原子构造不一样点电子层数不一样,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重要化合价-3,0,+3,+5(其中N 尚有+1,+2,+4等价态)相似性能形成氢化物RH 3,最高价氧化物旳水化物为HRO 3或H 3RO 4元素性质递变性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NH 3,PH 3,A S H 3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化合物旳性质含氧酸酸性按H 3BiO 4< H 3SbO 4<H 3PO 4<HNO 3次序递增二.氮气(空气中体积80%旳构成成分)1.概况:N 2是一种无色无味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
分子构造式为__ N ≡N ,该化学键很牢固,键以破坏,因此一般状况下氮气性质__很稳定 。
2.化学性质:(1)工业合成氨旳反应方程式:(2)高温或闪电时与O 2旳反应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2+3H 22NH 3N 2+O 22NO或或或或或3Mg +N 2Mg 3N 2或或(3)点燃时与金属Mg(或Ca, Sr, Ba) 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均为__氮旳固定,即将空气中_游离_态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旳氮。
三.氮旳氧化物:N2O、(笑气麻醉剂)NO、N2O3、NO2、N2O4、N2O5注意:N2O3是HNO2酸酐;N2O5是HNO3酸酐。
其他旳氧化物都不是酸酐。
1.NO和NO2旳性质NO NO2物理性质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旳气体,有毒还原性2NO+ O2=2 NO2(NO与O2不共存)-----------------------氧化性6NO+4NH3 催化剂5N2+6H2O6NO2+8NH3催化剂7N2+12H2O强氧化性(相称于硝酸)化学性质与(碱)反应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尾气处理)试验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 (浓)Cu(NO3)2+2NO2↑+2H2O搜集措施排水法(绝对不用排空法)向上排空气法(绝对不用排水法)注意:2NO2N2O4(一般状况下NO2气体不是纯净物)2.怎样鉴别一瓶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或溴蒸气?(找出尽量多旳措施)①AgNO3 :加入少许硝酸银溶液振荡,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是溴蒸气,若无浅黄色沉淀生成,是二氧化氮。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一)氮气1. 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
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
(思考N2的收集方法?)(2)结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___________,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①N2+3H2 2NH3(可逆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③与Mg反应:N2 +3 Mg Mg3N2;Mg3N2 + 6H2O=3Mg(OH)2↓+ 2NH3↑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二)氮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N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2)化学性质NO:不与水反应,易被氧气氧化为NO2。
2NO+ O2=== 2NO2NO2:①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在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制取硝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族元素重难点及其解析
一. 重点、难点:
1. 掌握氮族元素及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性质变化规律。
2. 掌握氮元素的重要化合物NH3及氧化物硝酸、硝酸盐的重要结构与性质、用途。
3.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4. 了解磷及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三. 具体内容:
(一)氮族元素的结构及性质逆变规律
氮族元素包括N、P、As、Sb、Bi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V A族。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它们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它们在原子结构上的异同处决定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有:从氮到铋、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固态氮和红磷、白磷均属分子晶体,熔沸点逐渐升高;锑和铋的金属性已较显著,熔、沸点的递变规律与碱金属单质相仿,逐渐降低。
砷较特殊,灰砷已呈现一定金属性,但常压下,它在6130C时能升华,加压下测得的熔点是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最高的。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递变性
最外层上均为5个电子,均能
获得3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化合价都是
+5价,化学式为R2O5
在气态氢化物中,都显-3价,化学式为RH3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或HRO3 氮、磷、砷、锑、铋的单质从非金属过渡到金属。
氮、磷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
(难化合)
(难化合)
氮、磷与H2反应的条件不同
而磷与H2很难直接化合成PH3
所以氧化性N>P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NH3、PH3、AsH3、SbH3
稳定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HNO3、H3PO4、H3AsO4、H3SbO4
酸性逐渐减弱
说明:①氮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5,但主要为+3、+5价。
②氮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通式为H3RO4,但硝酸为HNO3比通式少一个水分子。
原因是氮原子半径小。
(二)N2单质的结构性质
1. 结构特点:
电子式:,结构式:。
分子中三键键能大,分子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要注意,N2一旦吸收能量变为N原子则性质较活泼。
2. 物理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与空气密度相近。
在高温或放电时可与某些物质反应,N表现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与H2的反应:
(2)O2的反应
2NO+O2=2NO2 2NO2 N2O4
(无色)(红棕色)(无色)
3NO2+H2O=2HNO3+NO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3)与某些金属的反应:
3Mg+N2 Mg3N2(第ⅡA族金属都可发生类似反应)
(镁在空气中生成微量Mg3N2,镁跟氮气反应比镁跟氧气反应要难得多。
因此mg Mg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m× g,氮化镁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Mg2+[:N:]3-Mg2+[:N:]3-Mg2+)
(4)固态:
N游离态N的化合态(生物固氮)
(三)氮的氢化物——氨
1. 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空间呈三角锥形,键角107°18′
物理化学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液化(与Cl2,CO2相同),极易溶于水(1:700),形成氨水。
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水溶液呈弱碱性。
氨水的成分是:
NH3、H2O、NH3•H2O(NH3的主要存在形式)、NH4+、OH-、H+(极少)
注:氨水中含大量NH3•H2O,但表示浓度时用NH3的多少(mol,g,%)
2. 与酸反应:
NH3+HCl=NH4Cl(白烟)
2NH3+H2SO4=
实质是NH3+H+=NH4+
3. 与非金属反应:
4NH3+5O2 = 4NO+6H2O+Q
8NH3+3Cl2=6NH4Cl+N2
4. NH3的制法:
(1)工业制法:
H2的来源:
C+H2O(气)CO+H2
(2)实验室制法:
注:NH3不能用CaCl2,浓H2SO4干燥,可用碱石灰干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便于收集纯净的NH3。
(3)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是变蓝,或用沾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有白烟。
(四)铵盐:
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
NH4HCO3 NH3↑+CO2↑+H2O
NH4Cl NH3↑+HCl↑(在容器上部重新结合生成NH4Cl)
NH4NO3,(NH4)2SO4受热分解产物复杂,NH4NO3不能撞击
3. NH4+的检验
用碱液与铵盐共热,放出氨气,NH4++OH-=NH3 +H2O,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有NH4+
(五)氮的氧化物
包括N2O、NO、N2O3、NO2、N2O4、N2O5
1. 一氧化氮
无色有毒,不溶于水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H2O(除硝酸厂尾气)不能单独与碱作用生成盐,为不成盐氧化物。
制法:实验室:Cu和HNO3(稀)制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工业上:NH3和O2制NO(氨催化氧化法)
2. 二氧化氮:
(1)物性: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化性: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3)转化:2NO2 N2O4(由于是无条件转化,只要有NO2,就有N2O4)
(4)氧化性:NO2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将I-、SO2、H2S等氧化
2KI+4NO2=2KNO3+I2+2NO
SO2+NO2=NO+SO3
H2S+NO2=S+NO+H2O
制法:Cu和HNO3(浓)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工业上:NH3→ NO→NO2(制硝酸)
3. N2O5:白色固体,极不稳定,是硝酸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N2O5+H2O=2HNO3
(六)硝酸(HNO3)
1. 物理性质:
纯HNO3为无色液体,易挥发,形成白雾,有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98%以上的为发烟硝酸。
浓HNO3与浓盐酸体积比1:3的混合物叫王水,能溶解金和铂。
2. 化学特性
由于HNO3=H++NO3-,所以具有酸的通性,但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
遇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①不稳定性
4HNO3=4NO2↑+ O2↑+ 2H2O
生成NO2溶于酸中可使酸呈黄色,所以HNO3应存放在棕色瓶中。
②强氧化性:无论浓、稀HNO3都有氧化性,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③与金属反应
常温下,浓HNO3与Fe、Al钝化。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复杂,一般硝酸越浓,被还原为NO2;浓度稀,被还原为NO;金属越活泼,N还原的价态越低,可使HNO3还原为N2O、
N2或NH3。
3Cu+8HNO3(稀)= +2NO↑+4H2O
Cu+4HNO3(浓)= +2NO↑+2H2O
4Zn+10HNO3(较稀)=4Zn(NO3)2+N2O↑+5H2O
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 +3H2O
与非金属反应
一般浓HNO3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非金属常被氧化为最高价含氧酸或高价氧化物: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P+5HNO3(稀)+2H2O=3H3PO4+5NO
3.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3FeO+10HNO3=3Fe(NO3)3+NO↑+5H2O
3Na2S+8HNO3=6NaNO3+3S+4H2O+2NO
4. 与有机物反应
C6H6+HO-NO2 C6H5-NO2+H2O
5. 硝酸的制法
(1)工业制法——氨氧化反应
阶段氨氧化氧化、吸收
反应原理
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设备氧化炉吸收塔
注意:
①循环氧化,相当于NH3全部氧化为HNO3
② 50% HNO3 96%HNO3
③尾气吸收
(2)实验室制法:
NaNO3(固)+H2SO4(浓)NaHSO4+HNO3 ↑
硝酸盐的性质:
物理性质:多数为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盐的通性。
一般在盐溶液中NO3-不具有强氧化性,当溶液中有强酸时,表现强氧化性。
不稳定性
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受热放出O2。
分解规律:
K~Na:生成亚硝酸盐和O2
Mg~Cu:生成金属氧化物(低价盐变高价氧化物)NO2,O2
Hg~Ag:生成金属单质、N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