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铁概述
第一章地铁概述

地铁交通的显著优点(2)
能耗少 每公里为道路交通的15%~40%。 占地省 出入口、车辆段、郊区地面线占 用少量土地。 安全与环保 交通事故率低,噪声和环境 污染少。
地铁的发展简况(1)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863年首先在伦 敦建成,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开始是采 用蒸汽机车牵引,经过27年到1890年改为 电力牵引。 从1863年到1899年有7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 道,从1900年到1949年,世界上又有13个 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
1989-1995 石家庄铁道学院 先后任讲师、副教授
1995-2000 清华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00-2001 石家庄铁道学院 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处处长
2001-2003 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后
2003-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本课程的授课思路
地铁是建设在市区以快捷舒适地运送乘客为 目的的交通系统。 要实现这一目标,将涉及众多的专业知识, 比如交通规划、土木、车辆、供电、环控、 信号与通信系统等。
交通拥挤(续)
拥挤并不仅仅是汽车运输的专有产物, 它可以描述为引起大多数人出行不便的 城市出行中的现象。 如果没有拥挤的话,人类也许能更好地 与汽车相处。
交通拥挤原因
城市化 城市内部区域的专门化 需求的时间匹配问题 供给对需求的刺激
道路交通固有问题
道路交通方式本身所固有的交叉、冲突 环节在拥挤、土地有限的市区很难得到 很好的解决。
地铁的发展简况(2)
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各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地下铁道发展极为迅速。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 115个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 了7000km。其中英、美、法、德、日、西班 牙以及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所属20个城市在二次 大战前开始了地铁建设,到1999年末,总里程 达2840km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战后建设的。
第1章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ppt课件

.
巴黎地铁示意图2
.
巴黎地铁示意图3
.
5. 莫斯科地铁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轨道系统
12条线路,171个车站,87个交汇站,总长 287km
年客运量32亿人次
车速为全世界最快,最高达120km/h
70年代开始试验,1984年建成第一条线路,称 为VAL系统。
.
VAL系统
.
举例2、加拿大的空中列车
温哥华的空中列车建成于1986年,一期工程总 长21.4km,包括地面、地下和高架,利用市中
心停止使用的铁路隧道,1995年延伸,总长 29km,成为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的最长线
路。
加拿大的空中列车.
.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动车组
.
作业:完成下表
项目 1、有轨电车 2、地铁 3、轻轨 4、单轨 5、自动化导向系统 6、磁浮 7、市域快速交通
运送能力 运送速度
.
1.2 世界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
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
1. 初始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1863年1月19日英 国伦敦建成通车,长6.4km,蒸汽机牵引
.
3. 重新发展阶段(1949年~1969年)
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 染,能源危机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
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
.
4. 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本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 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
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2.2地铁1。
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
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
8m)。
2.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2.轻轨的特点:(与地铁相比)①运量较小②编组车辆少③运营线路短④行驶速度慢⑤行车间隔略长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3。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基础

04
能指出世界不同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 特点。
第一章 1.1 城轨交通的基本概念 1.2 城轨交通历史发展概述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1、城市轨道交通概念与特点
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 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
优点:①运量大;②速度快;
1.2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发展概述
(3)世界各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色
1)俄罗斯的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
1.2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发展概述
(3)世界各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色
1)俄罗斯的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基辅站
1.2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发展概述
(3)世界各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色
成本低、 车身矮、 噪声低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3、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势的基本概念
(8)自动导向交通系统
系统中利用导轨导向、自动控制运行的新型轨道 交通系统。
自动化 程度高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4、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的技术特征
1.2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发展概述
1、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收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目
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历史
录
2
城轨交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3
城轨交通系统构成——轨道、 车站与车站设备、 车辆与车辆段、 供电与牵引、 信号与通信系统、 安全防护管理、 客运组织管理、 行车调度
学习目标
01
能复述城轨交通的定义,了解城轨交通特点。
02 03
能描述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和特征, 并能有效区分。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第一章:轨道交通基础知识1.1 轨道交通的定义和概述轨道交通是指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铁、有轨电车等。
它具有高运行速度、大运载能力和较低污染排放的特点,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2 轨道交通系统构成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由车辆、轨道、供电系统和信号系统组成。
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安装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基础。
1.3 轨道交通的特点和优势轨道交通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
它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1.4 轨道交通行车规则轨道交通行车规则包括列车的行进顺序、信号灯的指示、乘客上下车的规定等。
行车规则的遵守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轨道交通安全管理2.1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程序和制度。
包括风险评估、事故调查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2 安全责任与安全文化轨道交通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安全文化的培养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营造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良好环境,促进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2.3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轨道交通系统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包括事故应急处理、乘客疏散和伤员救护等。
第三章:轨道交通事故防范和处理3.1 轨道交通事故类型轨道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事故、脱轨事故、火灾事故等。
了解各类事故的特点和原因,有助于预防和处理轨道交通事故。
3.2 轨道交通事故防范措施通过加强车辆技术检修、设备设施维护、安全培训和乘客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
还需要加强现场巡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3.3 轨道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在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包括禁止进入事故现场、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保护现场证据等。
第四章:轨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4.1 轨道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性轨道交通安全宣传是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地铁概论笔记知识点总结

地铁概论笔记知识点总结地铁,又称地下铁路或地下铁道,是一种在地下或地面进行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通常由地下隧道和高架桥梁组成,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具有运载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城市。
一、地铁的发展历史1.早期的地下铁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伦敦、纽约、巴黎等城市陆续建成了地下铁路系统。
这些地下铁路采用了蒸汽机车或电力机车进行牵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
2.电气化和高架铁路20世纪中期,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一些城市开始建设电动地铁,同时出现了高架铁路系统。
电动地铁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地铁建设的主流方式。
3.现代地铁系统21世纪以来,地铁系统在技术和设施上都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与完善,新型地铁列车、自动化信号系统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使得地铁系统更加安全、舒适、高效。
二、地铁的构成1.地铁线路地铁线路是地铁系统的骨架,它连接了城市的各个主要区域,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交通网络。
地铁线路通常分为地下段和高架段,它们的结构和布局会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地铁车辆地铁车辆是地铁系统的运输工具,它承载着乘客进行城市出行。
地铁车辆通常由车厢、车体、车轮等部分组成,具有较大的运载能力和舒适的乘坐环境。
3.地铁车站地铁车站是地铁系统的交通枢纽,它作为乘客上下车的场所,具有重要的交通换乘功能。
地铁车站通常由站台、候车区、站厅等部分组成,设计合理的车站布局能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4.地铁设施地铁系统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设施,如信号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这些设施保障了地铁的安全运行。
三、地铁的运营管理1.车辆运行地铁的车辆运行是地铁系统的核心环节,它由车站调度员、列车司机等人员负责。
车辆运行需要遵守严格的运行规程,确保列车安全、准点到站。
2.安全管理地铁安全管理是地铁系统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列车安全、车站安全、设施维护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第一章-概述和历史教材课程

高架桥与隧道技术
高架桥与隧道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常见的工程技术手段,用于解决城市空 间狭小、交通拥堵等问题。
高架桥技术能够使轨道线路在空中穿越城市建筑和道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隧道技术则可以将轨道线路埋设在地下,避免对城市景观和地面建筑的破坏。 高架桥与隧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运行 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率高、 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城市公共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民出行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现象,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 舒适的出行方式,能够满足居民日益 增长的出行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第一章-概述和历 史教材课程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 •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 • 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影响
0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 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承担城市内 部客运任务并具有公益性质的公 共交通系统。
地铁系统开始规划建设
21世纪初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 发展期,多条线路投入
运营
未来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将继 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网络化
城市轨道交通将形成更加完善 的网络体系,提高覆盖率和便
利性。
智能化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自动化、智 能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和安 全性。
绿色化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 清洁能源和低碳排放技术。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轨道交通导论 第一章

11.造价
同样规模的线路,建设在地面和 高架上的轻轨交通与地铁比较,三者 投资相差较多,比值一般为1∶3∶9。 每公里地铁造价高达6~8亿元人民币, 每公里轻轨则需要1.5~3.5亿元人民 币。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伦敦地铁线路总长度约410 km (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 座,地铁车辆保有量约4 139辆,年客 运总量已突破8亿人次,如图1-6所示。
4.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站装 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 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 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8.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污染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 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减少公共汽车的数量,从而进 一步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 了各种降噪措施,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若按容量(运送能力),可分为高容量、大容量、中容量和小容量。 若按线路架设方式,可分为地下、高架和地面。 若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轨导向。 若按线路隔离程度,可分为全隔离、半隔离和不隔离。 若按轨道材料,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和橡胶轮混凝土轨道梁系统。 若按牵引方式,可分为旋转式直流、交流电机牵引和直线电机牵引。 若按运营组织方式,可分为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和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拥挤(续)
拥挤并不仅仅是汽车运输的专有产物, 它可以描述为引起大多数人出行不便的 城市出行中的现象。 如果没有拥挤的话,人类也许能更好地 与汽车相处。
交通拥挤原因
城市化 城市内部区域的专门化 需求的时间匹配问题 供给对需求的刺激
道路交通固有问题
道路交通方式本身所固有的交叉、冲突 环节在拥挤、土地有限的市区很难得到 很好的解决。
通
2~4 专用线 0.5~1.2 1~4
4~6 高架 0.5~1.0 1~2
4~6
高架 0.5~1.0 0.8~ 1.5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 牵引的轨道交通,线路通常设在地下隧 道内,也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 到地面或高架桥上。 英语称谓:Underground Railway或 Subway或Metro
进一步的描述
世界性的城市化趋势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成为世界性趋势,导 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向城市的迅速集聚引起众多城市问 题,其中交通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中的交通问题
交通事故 能量消耗 环保问题 土地消耗 城市美学 城市建筑物的破坏
交通拥挤
拥挤是对延误超过人们容忍水平的一种 刻画 客货运输费用增加,时间延长 导致交通事故增多,驾驶员心理负担加 重 高峰期车辆的拥挤、闹市区行人道上的 拥挤、自行车道上的拥挤
按导向方式分类
轮轨导向:钢轨、钢轮系统,包括地铁、 轻轨、有轨电车 导向轮导向:单轨交通系统(Monorail System)、新交通系统等胶轮车辆
按轮轨支撑型式分
钢轮、钢轨系统:地铁与轻轨的主流形式 胶轮、混凝土轨系统:单轨及新交通系统 特殊系统:如悬挂式单轨系统,磁悬浮式 轨道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
轨道交通能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也具有更大的 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按交通容量分类 按敷设方式分类 按导向方式分类 按轮轨支撑型式分类
交通容量
交通容量,即通过能力:单方向每小时 的断面乘客通过量。 按照不同的交通容量范围,轨道交通可 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种系统。
按交通容量划分的交通类型
分类 特大
地铁与地下工程概论
个人简况
姓 名:张明聚
出生年月:1962.8
职 称:教授
定职时间:2001.1
1980年考入军校
研究方向: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博士
主要经历
接受王大中校长授予博士学位
1980-1984 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后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本科
1986-1989 上海铁道学院(现并入同济大学) 硕士研究生
本课程的授课思路
让从事土建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了解现代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系统基础上,更好 地进行地铁车站和区间土建工程设计和 施工。
第一章 绪 论
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
交通运输对社会的影响改变着整个人类 的生活方式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运输技术也在 不断发展
轨道交通应 用领域
城市间的高速铁路或道路交叉口冲突图
这是一个平 面交叉的流 经图,即使 采用立体交 叉也难于解 决。
道路 交叉 口冲 突实 景
城市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运量和速度范围
不同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
巴士在取代私家车方面收效甚微
巴士在道路上所遇到的堵塞比私人交通更甚,而且,某 次出行的延误将波及到其后的接续出行。由于拥挤,运 营费增加,票价也有所提高。 巴士平均速度的降低限制了其生产率。拥挤越厉害,生 产率下降愈多。 在拥挤条件下,驾驶员与乘客两者的生产率还受到车辆 大小的限制而无法大幅度提高。巴士乘客的运营费将来 还可能增加,它将导致票价的增加。 巴士不能提供令私人轿车用户感到有吸引力的乘车环境。 通过巴士到市区中心的可达性越来越难得到改善。
本课程的授课思路
所有的专业设施,都将通过车站建筑,协调 地布置在车站这一局促的空间之中。 土建专业人员有必要对土建之外的城市轨道 交通系统中的相关专业有所了解,以便更好 地处理专业之间的接口。
本课程的授课思路
首先是介绍地铁交通系统组成和交通网的规 划原则和基本方法; 其次,是介绍线路、轨道结构和车站建筑功 能,以便优化车站设备布局和管理控制车站 规模; 第三,也是本课程的重点,是车站和区间土 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最后,介绍地下工程防排水、地下空间灾害 和防灾设计等特殊问题。
1989-1995 石家庄铁道学院 先后任讲师、副教授
1995-2000 清华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00-2001 石家庄铁道学院 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处处长
2001-2003 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后
2003-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本课程的授课思路
地铁是建设在市区以快捷舒适地运送乘客为 目的的交通系统。 要实现这一目标,将涉及众多的专业知识, 比如交通规划、土木、车辆、供电、环控、 信号与通信系统等。
类型
市郊 铁路 地铁
平均运 行速度 (km/h) 35~40
25~40
最小行 车间隔 (min)
2
1.5
编组数 (辆)
4~10
线路形 式
全封闭
平均站距 运输能 (km) 力(万人
/h)
1.0~3.0 5~8
4~10 全封闭 0.5~1.5 4~6
轻轨 25~35
2
单轨 25~30
1
新交 20~30
2
轨道交通受到重视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交通需求的内容发生了重要变 化,其中最关键的是生活节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 加快使得人们对延误的忍耐力下降,延误少且准时 的交通方式成为需求的重要特点,而与道路隔离的 轨道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轨道交通完 成单位运输量所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所消耗的能源远 低于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私人交通方式。
交通容量 (万人/h)
5~8
交通形式 市郊铁路
大
3~6
地下铁道或地铁
中
1~4 轻轨、单轨小型地铁、
新交通系统
小
<0.5
有轨电车
新交通系统
按照日本的分类标准,特指全自动控制 的中等运量的轨道快速客运系统,包括 导轨交通、自动导向交通、磁悬浮交通 等,以导轨交通为主要特征。
按敷设方式分类
地下线:隧道-地下、水下、山岭 高架线:高架桥 地面线:地面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