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语星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未来

合集下载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微生物检测是一种关键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在各个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制造、农业等,微生物检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前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不断增长,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推动。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是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增加,需要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有效监测,以保障公众健康。

此外,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技术应用在微生物检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应用。

传统的培养方法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更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

市场前景微生物检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

挑战和机遇尽管微生物检测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资金支持。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优质产品。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那些具备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总结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食品安全问题和行业监管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的前景仍然看好。

临床微生物检测行业的现状

临床微生物检测行业的现状

临床微生物检测行业的现状、机会与挑战作为国内比较早进入微生物领域的复星佰珞,我们有幸目睹了国内微生物实验室和微生物检测产品,过去十多年里在技术和规模上的迅猛发展。

在此,我们想以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微生物诊断产品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可能的行业机会。

一、微生物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国内的临床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通常隶属检验科。

一部分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医院,如上海的瑞金医院、北京301医院,微生物科被列为单独的科室,与检验科平级。

这种趋势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接近。

微生物实验室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是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包括对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结果的报告。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微生物实验室在监管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微生物实验室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比如,微生物实验室通常会直接参加对高危和特殊病例的会诊,结合病人的临床指症,提出检测方案,并跟进治疗过程。

二、微生物检测产品的现状和需求和常规医技项目(如生化、免疫)不同,微生物的检测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标本处理和培养。

只有通过培养得到的各类致病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阳性标本,才会做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检测。

在欧美发达国家,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在35%左右,我们国家阳性率比较低,一般在20-30%。

最主要的原因,是标本处理和培养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操作不规范。

目前,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检测产品,大部分依然以传统方法为基础,首先对标本进行预处理,根据涂片染色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特点,选择适当的生化反应或者自动化仪器进行鉴定;药敏则采用纸片法或者直接上自动化仪器进行检测。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微生物的检测一直是手工、半自动、全自动共存,以基础微生物学方法为主,结合形态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等辅助手段。

这种情况在今后还将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细菌检测,检测的是细菌生长分裂的过程,在技术上无法用自动化仪器取代,尤其是标本处理和培养。

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单细胞生物,具有高效率、易培养、生长速度快、自然产生的代谢产物复杂多样等特性。

微生物工程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微生物生理和代谢过程中,从而达到利用微生物合成、代谢、酶法等技术手段制备化学品、生物药物、生物饲料、生物酶制剂和生物能源等目的的一门学科。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一、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现状目前微生物工程的应用已经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制药、工业合成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1. 生物制药方面利用微生物代谢合成生物制药物,是应用微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

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改变生物体的代谢规律,通过克隆重组、选择性培养、代谢工程等手段,提高生物法合成的精确度和产量,从而产生高效、低成本的生物制药品,如重组人胰岛素、激素等。

2. 工业合成方面微生物工程以其高效快速的特点,也为不同领域生产中应用成为最佳选择。

植物化学物和药物化学物的合成、大规模生产,生物纤维素、植酸酶、纤维加强剂、堆肥发酵等工艺和废弃物生物降解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3. 环境治理方面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能力降低或减少污染物的危害。

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生物法净化和原位生物修复等技术。

二、微生物工程的前景展望1. 在生物制药方面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精确控制重组工程和微生物的代谢规律,生产出高效、低成本的药物产物。

未来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工程技术,降低药品的成本,提高药品质量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在环境治理方面未来微生物工程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如流行病防控、环境污染治理等。

未来将研究并发展更多的菌株,优化工艺,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环境治理。

3. 在工业生产方面未来微生物工程技术将进一步逐步实现重要化学品、生物能源、生物饲料等领域的产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的低碳差异化发展。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微生物检测技术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理解,也在医疗、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快速检测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样本采集到培养、鉴定,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这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如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基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方法正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特定的微生物抗原或抗体,操作简便,结果直观。

还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它能够快速扩增微生物的特定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从过去的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甚至更短,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也是发展的重点。

随着对微生物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能够快速检测出微生物的存在,还要能够准确地鉴定到种甚至菌株水平,并且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微生物。

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获得极其详细的遗传信息,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精准鉴定和分型。

此外,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微流控芯片能够将复杂的检测过程集成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实现对微量样本的精确处理和检测。

再者,多技术融合是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

单一的检测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全面、更准确的检测。

比如,将免疫检测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可以先通过免疫检测初步筛选样本,再对阳性样本进行PCR确认,这样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又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还有将微生物培养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培养微生物的同时,实时监测其代谢产物或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的特性。

病原学诊断——倪语星

病原学诊断——倪语星

1.汪复主编.《实用抗感染学》. 2.Freifeld AG,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4):e56–e93.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查项目 血液、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后采集标本,如不能 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肠球菌
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 西林及与酶抑制剂复合剂敏感和耐药
肠杆菌科
所有菌属 所有菌属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 链球菌属
头孢匹林、头孢拉啶、头孢氨苄、头孢克罗、头孢头 孢羟氨苄敏感和耐药 阿莫西林、巴氨西林、氨环已西林、敏感和耐药 所有磺胺类敏感和耐药
4
64
1
64
1
64
1
64
4
64
1
64
1
16
0.5
8
0.25
4
0.25
8
2
64
1
16
1
16
16
512
1
16
测试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耐药 四环素敏感 红霉素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 青霉素敏感
青霉素敏感和耐药
头孢噻吩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和耐药 磺胺异恶唑敏感和耐药 萘啶酸耐药 头孢噻吩/头孢唑林敏感 青霉素敏感
亚胺培南 厄他培南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呋喃妥因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
CLSI折点


8
32
8
32
16
128
2
8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微生物检测是指对食品、水、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检测。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微生物检测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微生物检测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微生物检测市场的规模正快速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预计微生物检测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约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20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微生物检测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 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剧,消费者对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的关注度增加,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加强微生物检测。

2. 法律法规的改变和加强监管: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法规,这促使企业加大对微生物检测的投入。

3.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PCR、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细分微生物检测市场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主要包括食品工业、水处理、医疗保健和环境监测等。

其中,食品工业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大部分。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检测主要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产品质量监测和卫生安全检验等环节。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食品企业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水处理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检测可用于確保飲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安全性,同时也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监测和管理。

医疗保健领域中,微生物检测主要应用于医院、研究实验室和制药企业等场所。

微生物检测可用于判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以及对药物的抗性情况,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环境监测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环境中的微生物检测可帮助监测空气质量、土壤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03倪语星--临床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控制ook

03倪语星--临床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控制ook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 现状、功能和职责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工作内容
临床微生物一般检验程序
临床标本 涂片染色 初步诊 断报告 预处理 增 菌 快速诊 断试验
接种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 各种鉴定试验
涂片染色
生化试验
血清学实验
动物试验
药敏试验
最终诊断报告
8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状况
国内微生物检测的发展
1990
2009
国内微生物检测的发展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检验 范围也从个别科室向全院展开,检验内容同样更加 丰富。
瑞金医院微生物室
瑞金微生物室目前的检验情况和主要工作 目前日常检测临床标本400份/天,主要为细 菌、真菌、结核菌和支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和 药敏试验,以及院感监测工作。 工作金额为70~80万/月,每年递增10%。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2009年,38号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 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完全自动化的 微生物实验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织
全自动
认证
客户服务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愿景展望
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2008年西安交大一附院先后有8名新生儿患 者连续死亡,经调查发现,由于医院感染 所至。 2009年3月18日到19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 院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共造成5例新生儿 死亡。对3名发病患儿血培养检查,均为革 兰阴性菌感染 。

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持续关注,微生物领域在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与应用。

一、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1.1 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抗生素的研发到医院的感染控制,微生物学为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抗生素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研究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肥胖、自闭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微生物组的研究为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1.2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是另一个重要领域。

例如,自然界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氮循环、矿物质转化等过程,净化环境。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同时,微生物的应用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和生物能源。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开发出更环保的材料和替代化学品。

二、微生物领域的未来趋势2.1 微生物基因研究的突破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生物基因研究的新机遇。

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科学家们能够更精确地编辑微生物基因,进一步解析微生物的功能和特性。

这将有助于研发更有效的抗生素、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产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微生物组研究在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性将在未来继续突显。

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肥胖、自闭症、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整微生物组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这可能开辟一条全新的个体化医疗途径,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2.3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扩展未来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齐) 需要手工标记代码和参数,容易产生差错 效率低(累积一定数量后再进行一次性处理,无法做到随来随做) 平板接种后,人工分拣至孵育箱,存在差错的可能
标本处理的革命—WASP Lab
分辨率大大提高
WASP TM : 标本处理模块 WASP Lab TM 控制模块 图像采集工作站 传送带
全自动培养箱( 1708 ppm) 全自动培养箱(854ppm) 平板堆叠or 旋转桶 WASPLab TM工作台
Unisensor Denmark, now Philips BioCell; Fredberg et al 2013
ACCELERATE AND QUANTAMATRIX
Red cells are dead cells

1
供 万小节 古时省 霉报培 素告养 等覆时 重盖间


80%
抗缩生常短源自素见MALDI TOF-微生物鉴定的TAT时间

小时
分钟

MALDI-TOF工作流程

灭活
+ 基质 点靶
TAT24-48h
药敏
每个样本
鉴定: 1~2min
约1分钟 药敏: 6~8 hr

VITEK 2 Compact工作流程
速 !

鉴定: 4~18hr 药敏: 6~8hr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REPRESENTING MALDI TOF SPECTRA OF ACB COMPLEX SPECIES
Testing
24–72 h
六、检验报告的现状
微生物室等待形成完整报告后,发布至临床 主治医师 时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病人报告
信息革命—中间件“云”概念
远程信息实时推送-分级及建议报告 阶梯性治疗效果显著
中间件“云”概念
阳性率
抗菌谱:
院感菌种流行实时监控 耐药谱实时统计 血培养质量实时统计
七、检验流程管理--Lean Sigma
鉴定的革命—MALDI-TOF MS
MALDI-TOF 质谱工作原理
(TOF)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过飞行管道, 根据到达检测器的飞行时间不同而被检测。 离子的质荷比(M/Z)与离子的飞行时间平方
成正比 ,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
(MALDI)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离子源
激光照射样品与基质形成共结晶薄膜, 激光照射晶体后, 基质分子吸收能量与
Advanced Reporting
血培养工作站——前置到临床和急诊
全自动血培养工作站
标本接收条码化,容器标准化 随到随做,24小时待机
全自动血培养仪可以通过中间件连 接,在每个病房大楼以及急诊化验 间实现卫星血培养工作站,实现自 动化标准化上机
24小时实时和中心微生物室通联, 血瓶来源、阴阳情况等,实时进行 监控。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 现状与未来
倪语星
目前形势对微生物实验室的挑战
• 硬件设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诊断水平等参差不齐 微生物专家需多年的经验积累 传统鉴定能力有限
• 人力资源普遍不足 平均每1000床位<5位临床微生物专家
• 临床要求更快检验时效 更高的工作强度
• 临床微生物专家与临床医师对称、沟通有障碍 较少涉略临床用药指引
中国定制卡
MS分 级报

实行快速药敏、建议报告制度
VITEK MS 上机完成
临床针对性抗感染可以大大提前
VITEK MS 结果确认并发初布报告, 根据历史数据库,降阶梯
DAY 1
DAY 2
9:00
11:30 12:00 13:00 14:25 15:00 16:15 17:00 19:00 20:00
•自动化仪器提升結果 报告时间 •减少大部分操作时间
实验室信息化
• 提升资料传输效率 • 提升资料溯源性 • 提升资料整理能力
一、标本接收和处理的现状
标本接收和处理—既有流程
痰、尿、粪便、脓液、组织培养等标本的既有流程存在的问题 人员不固定(特别是承担教学任务或是有人员轮转的微生物室) 手工操作 培训 人员达到标准化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人员操作、经验等参差
(二)血培养+MS
分离胶管法
Tip 头高速离心法 血培养前处理装置法 巧克力平板快速培养法
血培养+MS



血培养采集

仪器检测
报告时间:72小时
阳性血培养接 种固体培养基
传统ID/AS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报告时间:24小时



血培养采集

A
B
MDS obtained using CHCA matrix
MDS obtained using direct protein extraction method : formic acid-CHCA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MOLECULES: S. aureus DELTA-TOXIN
3:00
10:00
14:25
手工法/ 非Vitek
开始接种
药敏
发报告
VITEK2 快速当 日药敏
VITEK 2
完成上 机
VITEK 2 开始发报

26% 出报

75% 出报

100% 出报

相比传统鉴定、药敏仪器,临床提 前15小时-24小时改医嘱
相比手工法,临床提前24-36小时 改医嘱
(三)ADDITIONAL MICROSCOPIC TECHNOLOGIES
解放检验人员,集中精力关注阳性 标本
举例
如瑞金医院病房分散,如在每个病 房大楼设置卫星血培养工作站,可 以减少TAT时间,减少的人员数量, 解决夜间血培养问题
病房大 楼A
病房大 楼B
急诊 Lab
三、细菌鉴定现状
手工API、半自动ATB、Vitek 2 Compact、凤凰、Walkaway等系统并行采用 生化+经验,存在差错率(阴性、阳性判断错误) 传统仪器法,存在速度较慢的问题(6-10小时不等) 受限于生化反应的数量和种类,导致鉴定菌种库有限。
标本接收和处理—自动化流程
制片模块
增菌肉汤接种
革兰染色前制片工作— 涂片;条码读取,打印,
粘贴;固定
将原始标本接种到增菌 肉汤中 并贴上条码
纸片分配
侧条码
一次性将6张抗生素纸片 贴上图布菌液的MH平板( 最多可以连接4个不同的
纸片分配器)
自动打印条码,并贴在平 板侧面代替底部条码 - WASPLab 用户的必选 模块
FilmArray
210:0543210987654321 只需要2分钟
手工操作
操作简单的测试条准备工作
6. 样本4/.缓3用5.冲2. 下将塑.液合面在样料的1上将蓝本吸.混管测色把缓管合盖试进测冲将物,条样试液通上放口条加本过下入注插加红颠F入入到色倒il溶上样到m进三A解样本样样次r缓平制本r口a以冲台y备制注混仪液管备射匀器。中管到。。内测。试条内。
错产生。 有些时候不上机,积压到早晨处理。 手工操作多,培训人员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比如某医院统计发现: 1831例血培养中,807例延时超过8个小时上机
血培养的革命--Virtuo
• 全自动扫描血瓶及病人信息 • 弹性的操作人員及工作空間
Automated Loading / Unloading
样品解吸附并使其电离。
Croxatto A et al.. Applications of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in clinic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FEMS Microbiol Rev. 2012 Mar;36(2):380-407.
传统鉴定 Vs MS
缩短报告TAT(24h)
微生物培养 (without MALDI)
微生物培养 (with MALDI)
Day 1 接种平板培养;PCT
接种平板培养,PCT
革兰染色,直接镜检;
Day 2
配置鉴定药敏菌悬液上机; 及药敏试验
MS检测1~3分钟鉴定出细菌 报告临床;同时做快速药敏
Day 3 ID&AST报告
Blood Blood Draw Culture
Gram Positive Stain
12–72 h
5 min
The FilmArray
Pathogen ID
Approximately 1 h
Standard Testing
Pathogen I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仪器检测

阳性血培养 预处理
MALDI鉴定 +
直接药敏
(三)血培养+PCT
PCT 血培养
早期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
快速 确定抗菌药物治疗的起始 准确 抗菌药物治疗的导向
确定细菌和药敏的金标准
血培养+PCT
(四)血培养+RAST
(五)血培养+FilmArray
THE FILMARRAY BCID PANEL PROVIDES FASTER RESULTS
胃肠道感染测试
FilmArray® ME Panel
脑膜炎/脑炎测试
20种 靶标
• 17种病毒 • 3 种细菌
27种 靶标
• 19种细菌 • 5种真菌 • 3种耐药基因
22种 靶标
• 13种细菌 • 5 种病毒 • 4 种寄生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