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
第12课《丰碑》

这时候ꎬ有人小声告诉将军:“ 他就是军需处第12 课老师指导:1.理解“ 丰碑” 的含义ꎮ2.关注首尾环境描写及情节发展的变化ꎬ感受人物形象ꎮ3.通过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及将军神态的变化ꎬ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ꎮ丰 碑 李本深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ꎮ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ꎮ 狂风呼啸ꎬ大雪纷飞ꎬ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ꎮ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ꎮ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ꎬ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ꎮ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ꎬ长”将军愣住了ꎬ久久地站在雪地里ꎮ 他的眼睛湿润了ꎮ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ꎬ缓缓地举起右手ꎬ举到齐眉处ꎬ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ꎮ风更狂了ꎬ雪更大了ꎮ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ꎬ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ꎮ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ꎬ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ꎮ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ꎮ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ꎬ还会属于谁呢?1.“ 丰碑” 原指什么? 在文中又指什么?可能吃不上饭ꎬ可能睡雪窝ꎬ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ꎬ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ꎮ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将军思索着ꎮ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ꎬ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ꎬ不知在干什么ꎮ2.用“” 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外貌的句子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ꎮ将军边走边喊:“ 不要停下来ꎬ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ꎮ”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ꎮ将军愣了一下ꎬ什么话也没说ꎬ快步朝前走去ꎮ一个冻僵的老战士ꎬ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 着ꎮ 他一动不动ꎬ好似一尊塑像ꎬ身上落满了雪ꎬ无法辨认他的面目ꎬ但可以看出ꎬ他的神态十分镇定ꎬ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ꎬ火已被雪打灭ꎻ左手微微向前伸3.“ 他红着眼睛ꎬ像一头发怒的豹子ꎬ样子十分可怕ꎮ”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文章首尾都有对于“ 风雪” 的景物描写ꎬ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着ꎬ好像在向战友借火ꎮ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ꎮ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ꎬ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ꎮ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 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 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5.你想对文中的军需处长说什么?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ꎮ没有人回答他ꎬ也没有人走开ꎮ他红着眼睛ꎬ像一头发怒的豹子ꎬ样子十分可怕ꎮ“听见没有ꎬ警卫员? 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ꎮ。
丰碑ppt课件(完美版

04
丰碑的保护与传承
丰碑保护的意义
01
02
03
历史价值
丰碑作为历史的见证,记 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丰碑通常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代表着不同时期、 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工 艺水平。
情感价值
丰碑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 记忆,是民族、地区或个 人情感的象征。
历史丰碑
总结词
历史的见证和记录
详细描述
历史丰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如古罗马遗址、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等。这 些丰碑不仅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和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记录,对于了解和研究历 史具有重要意义。
03
世界著名丰碑介绍
埃及金字塔
总结词
古代文明的壮丽象征
VS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纽约市港口的自由岛上。这座雕像高耸入云 ,手举火炬,象征着自由和民主。它是法国赠送给美国的礼物,也是美国人民对自由的
追求和向往的象征。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埃菲尔铁塔
要点一
总结词
巴黎城市的地标建筑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埃菲尔铁塔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铁塔之一。这座铁塔高达300米,由钢 铁和混凝土建造而成。它不仅是巴黎市的象征,也是法国 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之一。埃菲尔铁塔的设计独特,结构精 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观。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是世界 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些巨大的石 制结构最初是作为法老的陵墓而建,其独 特的形状和宏伟的规模令人惊叹。金字塔 内部有许多复杂的通道和墓室,展示了古 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
《丰碑》课件

CHAPTER 04
《丰碑》的作者介绍
生平经历
出生背景
李本深的生平经历与当时的社会 背景紧密相连,他出生于一个贫 苦家庭,自幼便体验到了生活的
艰辛。
成长过程
李本深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学获 得了丰富的知识,并逐渐展现出文 学才华。
创作生涯
李本深在创作生涯中,不断探索文 学艺术,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为《丰碑》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总结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 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 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CHAPTER 06
《丰碑》的课后习题
选择题
选择题1
简述《丰碑》的故事背景
答案
故事背景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讲述了一位军需处长将棉衣让给战友 ,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选择题2
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丰碑”?
答案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在红军队伍中树立了一座不朽 的丰碑,他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丰碑》作为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部作品,也受到了世界文学界的关注。它 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窗口。
CHAPTER 02
《丰碑》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通过讲述一位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勇 于牺牲的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强调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穿着单薄破旧的红军衣服
这不仅是对红军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精神的象征,也是对老军需处长无私奉献精 神的体现。
对比手法
生与死的对比
老军需处长在严寒中冻死,而其他红 军战士则在老军需处长的保护下得以 生存。这种强烈的生与死的对比突出 了老军需处长的牺牲精神。
《丰碑》课件

河南省美术馆是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一座艺术博物馆,展示和收藏各类 艺术品,同时提供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丰碑》的创作背景
著名雕塑家
《丰碑》由著名雕塑家xxx创作, 他在雕塑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和声誉。
纪念重要事件或人物
每座《丰碑》都是为纪念某个 重要事件或人物而创作的雕塑 作品。
表达特定主题和象征意义
每个《丰碑》都通过形状、材 料和表达手法来传达特定的主 题和象征意义。
《丰碑》的设计特点
大小和形状多样化
每个《丰碑》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独 特的,以适应不同塑家在创作《丰碑》时,考虑了 材料的特性,并合理运用不同材料 来展现作品的美感和寓意。
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丰碑》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和 赞赏。
雕塑的位置和布局
每个《丰碑》的位置和布局都是精 心设计的,以最大限度地展示作品 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
《丰碑》的历史和发展
1
世界各地的著名
《丰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品。
2
艺术创新和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丰碑》的创作不断演变,雕塑家们在其中进行艺术创新和探 索。
3
受到观众的喜爱
《丰碑》课件ppt

《丰碑》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2X
目录
• 《丰碑》的背景介绍 • 《丰碑》的内容解析 • 《丰碑》的艺术特点 • 《丰碑》的影响与评判 • 《丰碑》的拓展学》的背景介绍
REPORTING
情节发展
描写了军需处长在严寒中 将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 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 事。
情节高潮
军需处长牺牲后,战友们 发现他身上只穿着一层单 薄的衣服,展现了他崇高 的精神境域。
《丰碑》的人物形象
军需处长
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是崇高精 神的象征。
其他红军战士
受到军需处长精神的感召,更加 坚定了革命信念。
202X
PART 05
《丰碑》的拓展学习
REPORTING
与《丰碑》相关的文学流派
红色经典文学
红色经典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流派,以《丰碑》为代表,强调 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
军旅文学
军旅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分支 ,以描写军队生活和军人形象为主, 《丰碑》作为军旅文学的代表作品, 展现了军人的虔诚和牺牲精神。
《丰碑》与红色经典文学
从红色经典文学的角度动身,研究《丰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2X
THANKS
感谢碑》的创作背景
时期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困苦。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正 在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丰碑》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展开。
个人背景
作者在长征途中亲眼目睹了无数红军战士的大胆牺牲,深受 感动。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篇小说,以纪念那些为革 命事业献身的英雄。
《丰碑》的主题思想
丰碑

•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 座晶莹的丰碑? 军需处长____的献身精神是不朽 的,他的__形象和__精神成了人 们心中一座屹立不倒的__。
•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 座晶莹的丰碑?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是不朽 的,他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成了人 们心中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组内用“叽叽喳喳法”理清课文层 次。
用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建议:
• 用坐庄法在组内交流,小组准备全班交流 展示。
将军
将军
静下心,默读第7自然段,在你感 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简要 的批注。
• 浏览课文8- 10自然段,画出 能表现将军神态的语句,勾 画下来,好好体会将军的心 情。 • 用叽叽喳喳法交流。
写法借鉴:
பைடு நூலகம்
• 侧面描写 • 欲扬先抑
8、丰碑
• 碑:刻有文 字、图画, 竖立起来作 为纪念物的 石块。 • 丰:高大的。 • 丰碑:高大 的石碑。
用两人互查法学习词语
•丰碑 开辟 遭遇 镇定
冰坨 恶劣 倚靠 豹子
率领 残酷 塑像 光秃秃
• (1--2) 红军队伍冒着严寒前进, • (3---13) 军需处长因没有棉衣而冻死,他被雪覆 盖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 (14) 军需处长的精神使人们坚信红军一定会 取得胜利。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1. 课文概述《丰碑》是毛泽东创作的一篇诗歌佳作,诗歌动人,气势恢宏。
本诗歌描绘了一位工人长期坚守岗位,辛勤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成为不朽的丰碑的故事。
通过诗歌的叙述,毛泽东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赞美,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建设伟大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美好期望。
2. 诗歌结构《丰碑》的诗歌采用七绝古诗体制,全诗共30句,每句四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体结构。
整首诗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诗歌前六句勾勒了铜像受人敬仰的形象,表达了铜像的不朽性和正义感。
其次,第七至第二十四句描绘了工人正义、勤劳、奉献的形象,他们使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劳动之中,为人民事业默默奉献,为社会进步不断努力,体现了人民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无私精神。
最后,第二十五至第三十句寄托了毛泽东对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在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赞美和敬意之后,诗歌也发出了向往未来的共同呼吁。
3. 诗歌主题《丰碑》的主题在于表达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级的无限敬意和赞美。
全诗通过对工人这项伟大事业的赞美,表达了对人民阶级的敬意和认同,展示了人民在建设时期的艰辛努力,以及在改革开放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展望。
此外,诗歌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做一个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人,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也成为本篇诗歌的主题之一。
4. 诗歌价值《丰碑》的诗歌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诗歌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赞美,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和卓越,同时也表现了毛泽东对工人阶级的深切怀念和感慨。
其次,诗歌对于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爱国主义的深层内涵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再次,诗歌传递出勤劳、奉献、正义的精神内涵,号召人民积极向上、发扬正气、勇攀高峰。
诗歌因而成为了对群众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事业建设的鼓舞力量和精神支撑。
最后,诗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丰富文化内涵,在美化社会、丰富文化生活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丰碑的意思

丰碑的意思引言每个人心中都希望留下一些伟大的足迹,在历史长河中矗立起一座丰碑。
然而,丰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给后人以鼓舞和榜样,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崇敬。
本文将探讨丰碑的意义,并介绍一些世界各地著名的丰碑。
一、丰碑的定义丰碑是对杰出智慧和卓越成就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对伟大事件和伟大人物的纪念。
它容纳着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给人以力量和鼓励。
丰碑并不仅仅是一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建筑物,它还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丰碑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意志和文化传承。
二、丰碑的意义1. 鼓舞人心丰碑是给人以鼓舞和勇气的象征。
它代表着一种卓越的成就和无尽的可能性,激励着人们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当人们望见丰碑时,内心会涌起一股力量和动力,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2. 纪念历史丰碑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
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记录着重要的历史时刻,让人们不忘过往的荣光和痛苦。
通过丰碑,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塑造未来。
3. 提醒警示丰碑也是对人们的警示和提醒。
一些丰碑纪念的是一些痛苦的历史事件,比如战争、苦难等。
通过这些丰碑,人们可以警醒自己,不忘历史的教训,珍惜和平与幸福的生活。
4. 弘扬文化丰碑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宣扬。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丰碑的建立和保护,这些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宣扬。
无论是古代的建筑风格,还是某个时期的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丰碑得到更好的展示和保护。
三、世界著名的丰碑1.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丰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建筑之一。
这座高335米的铁塔是为了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造的。
如今,它成为了巴黎的象征,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2.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标志性丰碑之一。
这座高93米的铜像是法国人民赠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象征着自由和美国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4课《丰碑》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教材中所述故事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这一特点,做如下设计:
1、充分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在网络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有搜集信息的能力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对长征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2 、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3 、利用网络环境开放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宽泛的空间与条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却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里,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了解太少,因此会对军需处长“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的举动表示难以理解。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引导抓住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
态、动作、穿着的语句及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来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品格,激发他们对伟大人格的崇敬。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2.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神态的变化中和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3、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背景引入,介绍长征: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音频播放《长征》七律诗
2.齐读课文,引导质疑: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二、阅读课文,感悟精神
图文联系,整体感知
1.观看图片,感受艰难: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在已经被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的云中山艰难地跋涉着,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雪山时的图片)
2.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丰碑在文中是指什么?(视频播放<<丰碑>>朗读)
人景联系感受“丰碑”
1品读重点。
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把学生直接带入课文的长七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读读、想想、议议,如写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的:冻僵、镇定、安详;衣着的:单薄、破旧等词语让他们反复朗读,畅谈感想,用心去感受军需处长被冻僵的悲壮的场面。
2.感知形象。
“冻僵”什么意思?军需处长为什么会被冻僵?引导抓住描写军需处长神情、动作、穿着等词与课文中环境描写的词句,如: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纷等相结合。
进行人与景的对比和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严寒的体验,了解军需处长冻僵的直接原因,认识人物形象。
3>入境体验。
军需处长在死神面前表现得怎样呢?展示军需处长被冻僵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彩图,潜心品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坐、夹、伸、镇定、安详等,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人物衬托,突出品质
文中除了讲军需处长,还讲了谁?哪些内容是写将军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抓住将军对队伍态度的变化:开始担心,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后来坚信,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以及在见到军需处长前后神情的变化(听说,一愣;见到,发怒;知道,愣住),指导学生咀嚼文字,感情朗读。
这样首尾照应,前后贯通,综合思考,领悟变化的原因。
还可采取角色换位的方式,让学生想想说说。
例如,如果你就是将军,当时你会怎样想?设身处地体会将军丰富的内心世界,产生心灵的共鸣,认识到间接描写突出了军需处长的品质。
再通过组织讨论得出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的真正含义.
三、真情朗读,颂扬英雄(视频播放<<英雄赞歌>>)
指导怀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一起来读读12——14自然段。
再次感受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精神. 四、总结拓展,升华中心
简要提出队伍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战士
在我们队伍中,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军需处长,有关心战士的好将军,请同学们超越课文想想,还有什么原因让我们能经受住严峻考验呢?(课件出示小红军、老班长等图片)
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队伍组成了我们革命的队伍,他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仰、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思绪万千,就请拿起笔,用心、用诚挚的敬意,为军需处长题写一两据碑文。
(再现军需处长牺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