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水准仪上十字丝检验校正的目的是()。

A、十字丝的横丝平行于仪器的视准轴B、十字丝的纵丝垂直于视准轴C、十字丝的纵丝平行于仪器的竖轴D、十字丝的横丝垂直于仪器的竖轴正确答案:D2、测设是指()。

A、测量某未知量的过程、如测量某角度大小的过程或把地物、地貌测绘成图的过程B、变形观测的过程C、大型建筑的施工测量D、把设计好的图纸上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的过程正确答案:D3、已知地面两点距离为11千米、则求得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是()。

A^ 109. 3mmB、1. 093mmC^ 10.93mmD、 15.32mm正确答案:C4、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

A、绝对高程B、高差C、相对高程D、高度正确答案:A5、DJ2经纬仪的半测回归零差限差为()秒。

A、8B、10C、13D、24正确答案:A6、某经纬仪观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91° 25' 24"、盘右读数为268° 34' 06〃、则竖盘指标差、以及扣除指标差后盘左的读数分别是()oA、-15' 91°25'09〃B、-15' 91° 25,39〃C、+15,z91°25'39”D、+15〃91°25,09〃正确答案:B7、已知A点高程=62. 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 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

A、60.773B、63.463C、62. 118正确答案:B8、在公式A0=α+γ中、其中Y代表子午线收敛角、则Ao代表的意思是:()。

Λ^磁方位角B、坐标方位角C、水平角D、真方位角正确答案:D9、表示参考椭球的形状和大小、通常用两个量来表示、分别是()。

Λ^第一偏心率、扁率B、第二偏心率、短半径C、长半径、短半径D、长半径、扁率正确答案:D10、已矢口 hAB=+2. 500m、 hAOT. 200m、贝IJhCB 为()。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1.已知某点所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4345000m ,y =19483000m 。

问该点位于高斯六度分带投影的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第19带,︒=︒-⨯=11131960L ,西侧。

2. 4.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Y=2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1.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图1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mBMm BM 110.142,952.13821==8.18校核:,,。

2.在水准点B和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

已知B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00m。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aMbBMaMbBM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1.94.0每公里改正数=-(+0.012)/4.0=-0.003(m/km)改正后校核:3.在水准和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i如图3所示。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4),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点1和2 的高程(已知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12m)。

表4: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aBMbBMaBMbBM图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5.412-5.612=-0.200(m )-0.218+0.200=-0.018每站改正数= 校核:4.计算下表中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及B 点高程。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四.计算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

表1测线整尺段零尺段总计差数精度平均值AB 往505⨯18.964返504⨯46.456 22.3003.在对S 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 和B 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1a =1.573m ,b 1=1.415m ,然后将仪器搬到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2a =1.834m ,b2=1.696m ,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4.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 1至BM 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mBM m BM 110.142,952.13821==)。

图1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5.在水准点B a M和bBM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

已知B a M的高程为5.612m,bBM的高程为5.400m。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点号 路线长(km )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BM 5.612 12BBM∑5.400=-A B H H=H f=允H f每公里改正数=6.在水准aBM 和bBM 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 i如图3所示。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4),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点1和2 的高程(已知aBM 的高程为5.612m ,bBM的高程为5.412m )。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测量中,下列哪项不是测量的基本任务?A. 确定位置B. 确定形状C. 确定面积D. 确定体积答案:C2. 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A. 水准仪B. 全站仪C. 测距仪D. 显微镜答案:D4. 测量中,什么是相对误差?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比C. 测量误差与真实值之比D. 测量误差与测量值之比答案:D5. 在工程测量中,下列哪项不是地形图的作用?A. 土地规划B. 工程设计C. 施工放样D. 天气预报答案:D6. 测量中,什么是绝对误差?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比C. 测量误差与真实值之比D. 测量误差与测量值之比答案:A7. 工程测量中,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A. 一种用于表示平面位置的坐标系统B. 一种用于表示空间位置的坐标系统C. 一种用于表示时间的坐标系统D. 一种用于表示速度的坐标系统答案:A8. 测量中,什么是测量精度?A.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测量误差的大小C. 测量速度的快慢D. 测量范围的大小答案:B9. 在工程测量中,什么是高程?A. 地面点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B. 地面点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C. 地面点相对于另一个点的高度D. 地面点相对于地心的距离答案:B10. 测量中,什么是误差传播?A. 误差的累积B. 误差的消除C. 误差的传递D. 误差的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2. 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________。

答案:人为误差3. 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4. 地形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________。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大坝变形测量中、视准线法可以用来测定坝体的( )。

A、水平位移B、垂直位移C、主体倾斜D、挠度正确答案:A2、已知某图幅的编号为H49 G 041095、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

A、1:5000B、1:1万C、1:25万D、1:100万正确答案:B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正确答案:A4、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 )。

A、1956年黄海高程系B、大沽高程系C、1985国家高程基准D、2000国家高程基准正确答案:C5、甲水准仪管水准器分划值为20″、乙水准仪管水准器分划值为30″、则两台仪器的整平精度( )。

A、无法确定B、甲高于乙C、甲乙相等D、乙高于甲正确答案:B6、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对于地势比较平坦地区、一般采用( )。

A、水准测量B、GPS测高C、视距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正确答案:A7、水平角测量通常采用测回法进行、取符合要求的上下半测回平均值作为最终角度测量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的误差是( )。

A、整平误差B、对中误差C、视准误差D、读数误差正确答案:C8、建筑施工测量中、基坑抄平工作的目的是( )A、对基坑回弹进行监测B、基坑中轴线测设C、放样基坑开挖边线D、控制基槽开挖深度正确答案:D9、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

A、90°B、0C、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D、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正确答案:C10、目前我国数据采集主要有GPS法、大地测量仪器法、数字化仪法和( )。

A、航测法B、全站仪法C、遥感法D、平板制图法正确答案:A11、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fx=0.123m、fy=-0.162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

四、计算题(共40分)1.某施工区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为B 的高程H0=44.313m ,观测高差h B1=1.224m ,h 12=-0.363m , h 23=-0.714m ,h 3B =-0.108m ,测段的测站数n1=10,n2=8,n3=10,n4=9,试计算经改正后三个待定水准点1,2,3的高程。

(11分)2、如图闭合导线123451,已知导线边12的方位角为69°45′00″,角度闭合差限差n f 04''±=容β,闭合导线内角观测值见右表中,试计算经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和各导线边方位角。

(10分)3. 填表计算[6分]测站 目标 盘左 盘右 指标差垂直角盘左略图 A1 92°56′24" 267°02′48" 盘左2 86°11′54" 273°48′48" 390°00′12"270°00′24"4. 对某角度进行了6个测回,测量角值分别为42°20′26″、42°20′30″、42°20′28″、42°20′24″、42°20′23″、42°20′25″,试计算:(1)该角的算术平均值;(2)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分]5.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9m+0.0000125×30×(t-200C )m ,设丈量时温度为150C ,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斜坡的地面由A 量至B 点,量得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75.813米,A 、B 间高差h AB =+0.8米,求实际水平距离。

(7分) 五、计算题(共35分)1. 在下表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11分]点号 角度观测值(右角)° ′ ″改正后角度 ° ′ ″坐标方位角° ′ ″169 45 00 2 139 05 00 3 94 15 54 4 88 36 36 5 122 39 30 1 95 23 30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点号 路线长L (km )观测高差h i (m )高差改正数i h v (m)改正后高差i h(m ) 高程H (m ) 备注 BM .A 1.5+4.362 7.967 已知 1 0.6 +2.413 2 0.8-3.121 31.0 +1.26341.2 +2.71651.6 -3.715 BM .B 11.819 已知 ∑f h =∑h 测-(H B -H A )= f h 容=±40//L ==-=∑Lf v hkm1 ∑i h v = 2.某段长度用钢尺等精度独立丈量了6次,其值分别为:49.988m ,49.974m ,49.981m ,49.978m ,49.987m ,49.984m ,试计算:(1)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2)距离观测值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三个基本元素是什么?A. 经度、纬度、高程B. 距离、方位、高程C. 经度、纬度、时间D. 速度、时间、高程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答案:D3. 在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差D. 测量面积答案:B4. 什么是测量学中的基准面?A. 地面B. 海平面C. 地球表面D. 地球赤道面答案:B5. 以下哪个是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仪器?A. 望远镜B. 显微镜C. 量角器D. 测高仪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测量学中的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

答案: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答案:笛卡尔坐标系8.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答案:误差9.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地面点之间距离的方法。

答案:测距仪10.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答案:水准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的误差分析的重要性。

答案:误差分析在测量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和量化误差的来源,从而采取措施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误差分析还有助于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12. 描述一下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角形的几何特性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它通常涉及测量两个已知位置的点(基准点)与待测点之间的角度,然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待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13. 解释什么是测量学中的水准测量。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面坐标系D. 地心坐标系答案:B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3. 测量学中的“水准”指的是()。

A. 水平面B. 垂直面C. 倾斜面D. 倾斜线答案:A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8.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点的高程的仪器是()。

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10.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2.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3.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水准仪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5.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6.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1.已知某点所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4345000m ,y =19483000m 。

问该点位于高斯六度分带投影的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第19带,︒=︒-⨯=11131960L ,西侧。

2. 4.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Y=2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1.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图1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mBMm BM 110.142,952.13821==8.18校核:,,。

2.在水准点B和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

已知B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00m。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aMbBMaMbBM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1.94.0每公里改正数=-(+0.012)/4.0=-0.003(m/km)改正后校核:3.在水准和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i如图3所示。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4),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点1和2 的高程(已知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12m)。

表4: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aBMbBMaBMbBM图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5.412-5.612=-0.200(m )-0.218+0.200=-0.018每站改正数= 校核:4.计算下表中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及B 点高程。

表2-4 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5.在表2-5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表2-5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4右图,已知水准点A BM 的高程为33.012m ,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各点高程。

(7分)五、计算题:型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整理表3-7中水平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11. 用J612. 使用CASIO fx-3950P 计算器编程计算表3-8竖直角观测的指标差和竖直角。

竖直角观测记录13. 用DJ 6型光学经纬仪观测某一目标,盘左竖直度盘读数为7l °45′24″,该仪器竖盘注记为顺时针注记,测得竖盘指标差x =+24″,试求该目标正确的竖直角 为多少? α=18015/00//7.在B 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 和C 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 点,后照准C 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º23′30″和95º48′00″;盘右位置照准C 点,后照准A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º48′18″ 和186º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表5:测回法测角记录表8.某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如下所述,将它安置在测站点O ,瞄准目标P ,盘左是竖盘读数是112º34′24″,盘右时竖盘读数是247º22′48″。

试求(1)目标P 的竖直角;(2)判断该仪器是否有指标差存在?若存在,求算指标差的值? (竖盘盘左的注记形式:度盘顺时针刻划,物镜端为180º,目镜端为0º,指标指向90º位置)答:由竖盘注记形式判断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L -90 =左α,270-R =右α,所以4243-224243112-90'''='''=左α,2173-228422247270R '''='''=-=右α,故:8453-222217322-424322-2'''='''+'''=+=)(右左ααα竖盘指标差:2412'''=-=右左ααx9.某台经纬仪的竖盘构造是:盘左位置当望远镜水平时,指标指在90º,竖盘逆时针注记,物镜端为0º。

用这台经纬仪对一高目标P 进行观测,测得其盘右的读数为263º18′25″,试确定盘右的竖直角计算公式,并求出其盘右时的竖直角。

解:盘右的竖直角计算公式为:R -270=右α盘右的竖直角为:531465281263-270R -270'''='''==右α1. 算表3-5中水平角观测数据。

表3-510.计算表3-6中方向观测法的水平角测量成果。

表3-6五、计算题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解:据题意,(1),此丈量结果能满足要求的精度。

(2)设丈量100m距离往返丈量按此要求的精度的误差为 时,则,则 ,即往返丈量较差最大可允许相差为。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

3. 甲组丈量AB 两点距离,往测为158.260米,返测为158.270米。

乙组丈量CD 两点距离,往测为202.840米,返测为202.828米。

计算两组丈量结果,并比较其精度高低。

解: m D AB 265.158)270.158260.158(21=+= m D CD 834.202)828.202840.202(21=+=158261265.158260.158270.158=-=ABK,169031834.202828.202840.202=-=CD K因为AB CD K K <,所以CD 段丈量精度高。

4.五边形的各内角如图,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0︒,计算其它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解:右前后βαα-180 +=,所以, 6523=α, 16034=α, 22045=α,28051=α,3012=α5.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5︒,求2~3边的正坐标方位角及3~4边的反坐标方位角。

51234N65︒ 210︒ 165︒解:左前后βαα++= 180,所以 9523=α, 8034=α,所以2601808043=+=α46. 甲组丈量AB 两点距离,往测为267.398米,返测为267.388米。

乙组丈量CD 两点距离,往测为202.840米,返测为202.828米。

计算两组丈量结果,并比较其精度高低。

解: m D AB 393.267)388.267398.267(21=+=m D CD 834.202)828.202840.202(21=+=267391393.267388.267398.267=-=ABK,169031834.202828.202840.202=-=CD K因为CD AB K K <,所以AB 段丈量精度高。

7. 甲组丈量AB 两点距离,往测为267.398米,返测为267.388米。

乙组丈量CD 两点距离,往测为198.840米,返测为198.828米。

计算两组丈量结果,并比较其精度高低。

解: m D AB 393.267)388.267398.267(21=+= m D CD 834.198)828.198840.198(21=+=267391393.267388.267398.267=-=ABK,165691834.198828.198840.198=-=CD K因为CD AB K K <,所以AB 段丈量精度高。

8. .五边形的各内角如图,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30︒,计算其它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解: 左前后βαα++= 180,所以, 7023=α, 1034=α, 27545=α,24051=α,30112=α49.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5︒,求2~3边的正坐标方位角及3~4边的反坐标方位角。

解:右前后βαα-+= 180,所以 8023=α,13534=α,所以31518013543=+=α410.用罗盘仪测定直线AB 的磁方位角,罗盘仪安置于A 点,读数为85︒30',罗盘仪安置于B 点,读数为265︒00',计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AB α。

解:()[]()[]51851800026503852118021AB '=±'+'=±+=BA ABααα1.某直线段丈量了4次,其结果为:98.427m ,98.415m ,98.430m ,98.426m 。

使用CASIO fx-3950P 计算器在单变量统计模式下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和相对误差。

X=98.4245m ,m=±0.0066m ,m x =±0.0033m ,1/30000 2.设对某水平角进行了五次观测,其角度为:63°26′12″,63°26′09″,63°26′18″,63°26′15″,63°26′06″。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答案:X=63°26′12″,m=±4.7″,m x =±2.1″。

3 .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 1=246.535m ,L 2=246.548m ,L 3=246.520m , L 4=246.529m ,L 5=246.550m ,L 6=246.537m 。

试求:(1)算术平均值; (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

1.2.3.4.132.25 272.25 182.25 12 3 4N65︒ 165︒210︒4.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问:(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时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解:(1)∵h1-2=h1+h2+.....h25∴又因m1=m2=......m25=m=+_3(mm)则(2)若BM1至BM2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时,该设的站数为n个,则:∴(站)5.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º59′59″,180º00′08″,179º59′56″,180º0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