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杨丽萍团队介绍 -

合集下载

舞蹈家杨丽萍的不老秘笈

舞蹈家杨丽萍的不老秘笈

舞蹈家杨丽萍的不老秘笈作者:雷传桃来源:《科学养生》2014年第05期舞台上的杨丽萍,阿娜的身段,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出生于1958年的杨丽萍,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看上去依旧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活力,让人很难看出岁月的痕迹。

杨丽萍为何能留住悠悠岁月,永葆年轻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她独特的养生之道吧——勤跳舞,添活力在杨丽萍看来,舞蹈是天赐的健身之道,可以让全身得到很好的运动,心灵也会得到愉悦,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杨丽萍是一个为舞蹈而生的精灵,从三四岁起就开始跟着乡亲们跳舞,直至跳成了歌舞团的专业舞蹈演员。

步入中老年,她并没有停止舞蹈,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大获成功。

作为一位优秀的舞者,杨丽萍的身体一直保持着足够的韧性,而且肌肉和骨骼没有受过伤。

她每年都要体检两次,结果无一例外是特别健康。

她逢人就说舞蹈对养生的好处:“跳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

我天天都坚持跳舞,一出汗,身体里面很多酸性毒素就被排掉了。

这么大的运动量,想不瘦身都难。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运动,身上的细胞就是死的,这个道理,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除了排练、跳舞,杨丽萍经常带领团队成员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寻找创作灵感,物色业余演员。

团队成员都知道,她让自己完全融入到大自然里,是其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吃“本草”,七成饱年幼的杨丽萍经历过饥荒,吃饱并吃好,曾是她的一个奢望。

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杨丽萍在吃的方面仍然没什么讲究,素菜和肉食都吃。

30岁那年,杨丽萍发现自己长胖了,尤其是腿部,出现了不少赘肉。

一量体重,超过了110斤。

此前,她的体重一直保持在90斤左右。

为了不影响到舞蹈效果,杨丽萍决定减肥,可她不敢盲目进行,只得求助于北京的一位老中医。

老中医望闻问切一番后,向杨丽萍推荐了《本草纲目》,建议她少吃东西,以素食为主,平时多喝茶、豆浆和蜂蜜水。

《艺术人生》之杨丽萍-节目策划文案

《艺术人生》之杨丽萍-节目策划文案

《艺术人生》之杨丽萍-节目策划文案《艺术人生》之杨丽萍--节目策划文案一、嘉宾介绍:杨丽萍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

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然而凭借着惊人的舞蹈天赋,在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0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以“孔雀舞”闻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是国内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

1987年被聘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1988年被《北京日报》评为当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1989年电视片《杨丽萍的舞蹈艺术》面世。

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

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

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杨丽萍简介

杨丽萍简介

杨丽萍简介杨丽萍,女,白族,1958年11月生,国家一级演员,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总编导兼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杨丽萍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评选为“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并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奖。

有关杨丽萍的介绍、故事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女人。

她坚持舞蹈的原生态和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

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13岁以前的她,还是云南一个山村小镇里光着脚丫到处拾麦穗儿的乡下小姑娘,在洱海之源过着艰苦而又不无乐趣的童年生活。

那时的她,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放牛、种地、拾麦穗儿……没有人会想到,十几年后的她摇身一变,成为中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上最为绚丽的一只孔雀!她向世人上演了一出现代灰姑娘的经典故事。

今年已经53岁的她,在头上顶着如此多的荣誉与光环之前———在“孔雀开屏”之前,是如何选择和取舍自己的人生?你能放弃什么?(有关放弃、取舍)从行为处世来看,杨丽萍很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她很少哭,很少出席社交活动,言谈中很少使用“最”“十分”“好极了”之类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眼。

然而,没有人会轻易用“无情”两个字去形容这位舞蹈家。

人们相信,如果不是对于自然的爱,杨丽萍的舞蹈不会经常地传递出天地间的自然生息;如果不是对于生命的爱,杨丽萍的舞蹈如何流淌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杨丽萍已经53岁了,当有人问她:“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杨丽萍(女,民族舞蹈艺术家)人物简介

杨丽萍(女,民族舞蹈艺术家)人物简介

杨丽萍在民族舞蹈领域的重要作品
《孔雀舞》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 1979年,杨丽萍凭借《孔雀舞》
• 1992年,杨丽萍创作了舞蹈剧
• 2000年,杨丽萍推出了舞蹈剧
成名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 作品以孔雀为象征,展现了云南
• 作品以民间传说《白蛇传》为题
• 作品以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
宝贵的资料
杨丽萍在民族舞蹈事业上的培养
• 杨丽萍将举办更多的民族舞蹈培训班,培养一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为民族文化
的传承提供人才保障
• 杨丽萍将关注民族舞蹈教育事业,为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杨丽萍在舞蹈艺术领域的持续影响力与贡献
杨丽萍在舞蹈艺术领域的持续影响力
杨丽萍在舞蹈艺术领域的持续贡献
• 杨丽萍通过创作、表演、教学等多种方式,传承民族舞蹈技艺
• 杨丽萍多次举办民族舞蹈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
⌛️
杨丽萍对民族舞蹈的发扬
• 杨丽萍的作品将民族舞蹈元素与现代舞蹈技巧相结合,展现了民族舞
蹈的独特魅力
• 杨丽萍的作品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出,提高了民族舞蹈的国际知名度
杨丽萍舞蹈作品中的创新与突破
民族的独特风情
材,展现了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
台》为题材,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
• 《孔雀舞》成为杨丽萍的代表作

台的爱情故事
之一,流传甚广
• 《白蛇传》在国内外进行了多场
•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内外进
演出,获得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
行了多场演出,获得观众和评论家

的一致好评
杨丽萍在国际舞台上的荣誉与成就
杨丽萍民族舞蹈风格的影响与价值

《年代访》对话杨丽萍:纷乱世界 我看到万物真相 (2)

《年代访》对话杨丽萍:纷乱世界 我看到万物真相 (2)

《年代访》对话杨丽萍:纷乱世界我看到万物真相节选、来源:凤凰网文化作者:杨海亮55岁开办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凤凰网文化:谈谈您最近的一个动态,就是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谈谈这个舞蹈季是怎么样一件事情?杨丽萍:季节嘛,就好像是一季一季的,它不是一个比赛,也不是一个什么欢乐的节日。

它可能是一个感觉好像是这个季节是这样的一个风格或者这样的一个舞蹈的展示,另外一个季的时候就好像春夏秋冬一样,一季一季的。

杨丽萍:我们云南有音乐节,雪山音乐节,然后在丽江,李亚鹏他们搞的那个音乐节,也是属于音乐这方面的,我们这是舞蹈方面的。

凤凰网文化:当时怎么会想起来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个舞蹈季?杨丽萍:这个也是我们的团队想出来的,还有很多媒体的朋友。

他们觉得《云南映象》已经十年了,好像人家都认为云南是歌舞之乡,所以在云南没有这么一个舞蹈的节日、舞蹈的季节,是一种欠缺。

这其实也是个实验节目,其实我们都不是太清晰怎么主办,这么一个很复杂的一个节日,比如说像一些国际的舞蹈团队,他们都要过来,就是要选定他们怎么跟他们接洽,都很多麻烦事,都是一个试验。

我觉得国际舞蹈季实际上想的就是不要光说我们国内的这些舞蹈,因为国内的舞蹈已经有了荷花杯、桃李杯或者CCTV那种比赛,我们做一个就是跟国际上的一些接轨。

其实我们经常去参加韩国的、美国的,我都去参加过,很早以前,他们也是接纳我们这种东南亚的,代表东方的。

我们在云南那个地方我们有自己民族的东西,风格性很浓的,要把一些国际的一些优秀的、经典的或者是非常有想法的、创造性的、或者带试验性的,就方方面面在这个舞蹈季里面让它都有一个展现,这样的话就不会单纯是来一个荷花杯比赛或者是CCTV比赛。

凤凰网文化:会不会把它打造成一个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舞蹈盛事,叫“杨丽萍杯”?杨丽萍:我们这里面有一个环节,就是青年的优秀舞者选拔,我们是第一届,而且我们没有声望,我们是第一次搞,所以我们这个品牌我们这个节还没有一个更高的认知度。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杨丽萍,中国著名舞蹈家,享有“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灵魂”之称,她以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在国内外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次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杨丽萍女士,她将向我们分享她在艺术道路上的心得和感悟。

一、舞蹈与生活的交融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杨丽萍深深认识到舞蹈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她告诉我们,舞蹈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表演,在她的眼里,舞蹈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她会时刻保持对美的敏感,用舞蹈的眼光去感受世界,去表达情感。

杨丽萍说:“舞蹈是我与生俱来的语言,通过舞蹈,我能用最真实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艺术品质的追求在谈到艺术的追求时,杨丽萍强调了对高品质的追求。

她表示,作为一名舞蹈家,她始终要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

她认为,只有在对艺术品质有追求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

正是因为对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才能不断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三、舞蹈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代表,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常常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

她认为,舞蹈是一种表达,同时也是传承和宣扬文化的一种方式。

她深深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作品中,使得舞蹈更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的韵味。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舞蹈作品,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四、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杨丽萍也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挑战。

她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她自己也曾多次面临挫折和困境,但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她说:“艺术创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走向成功。

”五、对年轻舞者的建议作为一位资深舞蹈家,杨丽萍还给年轻的舞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她鼓励年轻的舞者们要坚定信念,保持热情,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

杨丽萍孔雀

杨丽萍孔雀

钱江晚报或同类媒体
杭州网、19楼论坛
专题讨论板块
杭州市区内户外广告
80块(包括大型高炮、户外灯箱、高档 住宅小区户外广告等)
总冠名赞助100万人民币(广告回报)
栽体 海报 宣传册 2000张 4000册 数量 回报方式
平面宣传品
显著体现冠名赞助企业名称和企业LOGO 册封面显著体现赞助企业名称及LOGO,内页反馈赞 助企业4整页企业硬广(扉页、封2、封3及封底)
杨丽萍 最后的“孔雀”
杨丽萍 用一生打造的《孔雀》
6岁时自幼喜爱孔雀与舞蹈结缘 1980年因孔雀舞成名 1994年 《雀之灵》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2012年 央视春晚最惊艳的节目《雀之恋》 创春晚历史舞蹈时间最长记录 《孔雀》讲述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也是杨丽萍 用40年来完成舞台中最 美的瞬间 她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孔雀” 或许 也将是最后的那一只“孔雀”
《孔雀》 主创人员介绍
《孔雀》主创人员介绍
总导演、总制作、领衔主演:杨丽萍
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 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6年 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 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 加拿大、台湾、日本 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 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杨丽萍演出 媒体剪报
2003年 杨丽萍《云南映象》
2003年 杨丽萍《云南映象》
2003年 杨丽萍《云南映象》
2003年 杨丽萍《云南映象》
2003年 杨丽萍《云南映象》
2007年 杨丽萍《藏迷》
2007年 杨丽萍《藏迷》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作文素材2014-02-16 15:07:原生态舞蹈不是原始的以“孔雀舞”闻名的杨丽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

至今,她的孔雀舞仍是舞《孔雀舞》陈玉先绘蹈界里孔雀舞最流行的跳法。

近日,杨丽萍出席了“心动——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摄影作品展。

据了解,1月14日至17日,她将重返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

为艺术,杨丽萍始终忙碌着。

据记者所知,国内很多人都喜欢舞蹈家杨丽萍,而且这种喜欢与喜不喜欢舞蹈无关,只要看过她的舞蹈《雀之灵》、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的人,都会瞬间爱上这个在舞台上时如精灵、时如妖魅的女人。

令记者惊叹的是,台下的杨丽萍依然魅力不减。

坐在对面的她年轻、漂亮、高贵且与众不同。

细嫩的皮肤让人很难相信她已年过五十;从头到脚,色彩鲜丽、造型新颖的民族服饰让她格外醒目;她的眼神里居然同时拥有自信、霸气与娇柔、妩媚几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修长的指甲更是她独一无二的标志。

跳舞就像种庄稼当记者担心现在也带舞蹈团的杨丽萍会不会为了平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也在舞蹈中加一些迎合现代城市观众欣赏口味的元素时,杨丽萍的回答是:肯定不会。

她觉得自己跳舞跟种庄稼一样,种的过程就是挖地、插秧、收割,然后卖出去就能吃饱。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她的舞蹈也是如此。

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市场。

杨丽萍认为,一个热爱并十分熟悉民族舞蹈的舞者才能将民族舞蹈事业很好地进行下去。

只要拥有这份热爱、这份熟知,就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这些新创作的民族舞蹈作品也会具有流行性,就像通俗歌曲一样流行,不一定只能存在于村庄中。

因为,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还让村民“刀耕火种”的生活显然不现实。

只要保留住民族舞蹈最根本的东西,接着创新,也许5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民族舞蹈还会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这才是它最理想的未来。

[3]连母亲也不愿穿民族服装了各民族生活中的舞蹈,是杨丽萍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中国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9年,凭借《云南 映象》获得成功,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
2011 凤凰卫视2010-2011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获奖) 2011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提名) 2011 中华艺文奖 (获奖) 2005 第四届 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金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编导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优秀 表演奖 《云南映象》 (获奖) 1998 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太阳鸟》 (获奖)1994 中华
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雀之灵》 (获奖)
1993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观众投票第一名 《两棵树》 (获奖)
陈谢维1980年生于广东韶关,13岁进入广东舞蹈学校芭蕾舞专业编创,直排,及主演巡演至今。2014年担任杨丽 萍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团长。
青年舞蹈家,全国青联委员 2002年获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舞蹈专业组一等奖,2005年担任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领衔主演至今
2011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 2011年进入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剧目《孔雀》创作与排练 2012年获首届云南舞蹈大赛专业舞蹈单,双,三人舞金奖及最佳表演奖 2013年赴瑞士联合国进行《美丽中国》大型演出表演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2014年赴老挝进行《走进云南》大型演出 2014年7月将领衔主演原生态歌舞集《升级版云南映象》全国巡演
2005年 参加美国、加拿大、巡演 2005年 与荷兰编导合作作品《下一刻》 2006年 参加美国、荷兰、加拿大、波兰、白俄罗斯、巡演 2007年 参加德中同行广州及德国站编创及演出 2009年 参加中美合作项目《地平线》创作及演出 2010年 代表中国广东现代舞团参加日本优库哈马艺术节做个人演出 2011年 参加杨丽萍大型剧目《孔雀》音乐剪辑,编创,直排,及主演巡演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