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构图形式形状

合集下载

构图方式

构图方式

按照构图的稳定性原则,当然这是对静物拍摄而言。

稳定性构图上,一般讲求画面的物体在颜色,大小,重量上显得均衡,不出现一边倒,不会让人感觉有倒伏或者压抑的感觉。

>(1)井字形构图<br>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

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

<br>(2)正三角形构图<br>构图中三角形一向是比较稳重的形式,而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除了画面上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外,在表现力上也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

对于需要表现一定气氛的画面,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br>(3)倒三角形构图<br>和正三角形构图的稳重相反,倒三角这种构图方式具有一种动态的活力。

给人一种明快、动态的感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或者比较,这样才能打破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更活泼。

<br>(4)斜三角形构图<br>斜三角形是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之间的一种构图方式,其表现力也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构图之间,可以使主体和辅助背景对比更加鲜明,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方式。

<br>(5)垂直式构图<br>垂直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高山、建筑物、瀑布等景物的拍摄上。

它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富有气势。

<br>(6)斜线式构图<br>斜线式构图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动态感,能使画面产生动感。

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

<br>(7)水平式构图<br>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

构图的基本形式

构图的基本形式
构图的基本形式
线的形式感
对形式起着决定作用的长线,我们称之为形式线。 它起着组合、统领画面的作用。线具有引导人们视线的 作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水平线的形式感
• 构图中与画框上下边线呈平行关系的直线为水平线。 • 联想: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海平面、 地平
线等形象。 • 特点:安定、稳重、平静、广阔、舒展等,如同平躺在床
孙其峰 《鸣春图》
之”字型:花鸟画常用的 一种构图方式。画面往往 可以用“之”字型的气脉 把各个分散的部份贯穿起 来。这样使构图既不偏重 于一边,又不会造成两边 分佈过于呆板对称,从而 既能灵动变化,又能保持 均衡统一,这一方式不仅 在立轴中常用,就是在横 幅和斗方中也可以运用, 也就是说“之”字可横亦 可竖。
上给人以平静、稳定、安宁、舒展之感。水平线在画面中 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抑制作用。 • 作用:1.传递平静感;2.表现平坦与开阔;3.抑制画面 的骚动。
垂直线的形式感
• 构图中与画框左右呈平行的线称之为垂直线。 • 联想:到树木、建筑物、高山、灯塔、电杆、纪念碑、
钢筋。 • 特点:产生高耸、庄严、秩序、挺拔、刚直、明确、
C形构图
螺旋形图——螺旋 形是激烈地向心旋 转的运动形态,它 给人以强烈的旋转 感和动荡感。 蒋跃
的《凤凰涅檗》表 现的是古代的一个 神话:凤凰在烈火 中死而复生。作品 运用了螺旋式构图, 画中凤凰化身的男 女在“飞翔”—— 都顺着圆形“走”, 加强了气势和激荡 情绪的传达。
V 形构图
如同旋转的陀 螺,有微微晃动不 定的感觉,是一种 活泼有动感的形式。 如图 有一种向上向 外扩张、爆炸的形 式,或是强烈的不 稳定的感觉。但从 相反方向理解,有 时又有集中的意味。

比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十四种)

比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十四种)

⽐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四种)三分法构图这种构图法则⼀直以来被各种风格的摄影师⼴泛地使⽤,当然,如果所有的摄影都采⽤这样的构图⽅法也就没有趣味可⾔了。

倘若适时地破坏三等分的原则,灵活地使⽤不平衡的构图,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画⾯。

下⾯就为⼤家介绍风光摄影中⼏种⽐较常⽤的构图⽅法。

摄影师在构图时,将地平线与三分线重叠,⽽画⾯中起伏的沙丘与三分线重叠的同时,突破了地平线的束缚,增强了画⾯的视觉冲击⼒。

⽔平线构图⽔平线构图⼜称⼆等分构图,就是把画⾯分成相等的两半。

这种分法可以为画⾯营造出⼴阔和横向延伸的氛围,同时也会因⽔平线位置的不同,表达出不⼀样的画⾯情趣。

⽔平线放在画⾯⼆分之⼀处,将画幅留给河⽔和天空。

这样的⽔平线位置充分地表现了天空的绚丽,同时也增强了画⾯的延伸性。

垂直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是利⽤垂直线的延伸感使画⾯更加紧凑,⽽且合理地利⽤这种构图⽅式,可以使画⾯富有节奏感。

利⽤横构图表现⾼低不⼀的树⽊,画⾯中的树⽊线条感⼗⾜,使画⾯显得紧凑⽽富有节奏感。

斜线构图斜线构图有助于为画⾯营造出富有活⼒和节奏的动感,是存在画⾯中的⼀条斜线。

当然,如果还想表现⼭峦远近的空间感也是可以选⽤此构图⽅法的。

图中的对⾓线将画⾯分成了两部分,强烈的对⽐使画⾯充满了视觉冲击⼒,⽽天空中冷暖⾊调的对⽐,让画⾯显得更有⽓氛。

留⽩处树与动物的剪影处于对⾓线上,使画⾯显得宁静⽽和谐。

曲线构图曲线能给风景增添圆润与柔滑的感觉,使画⾯充满动感和趣味性。

曲线的线条感让⼈从画⾯中得到优美与稳定的感觉。

流畅的线条给平稳的⼭峰带来了灵动感和韵律,让⼈们觉得它们仿佛是在演奏着⽓势雄伟的交响乐。

放射性构图这种构图⽅式主要通过向上下左右延伸开来的对象形态来表现⼀种开放性和⼒量感。

三⾓形构图从⼏何学中我们知道,三⾓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运⽤到摄影的构图中,同样如此。

三⾓形构图是指画⾯上的拍摄对象所呈现的形态类似于三⾓形,或者⼏个拍摄对象的关系正好组成⼀个三⾓形。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通过选择照片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手段,达到一定的规则和效果,从而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摄影师需要经常关注和学习的一部分。

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是指摄影构图中的五种基本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种形态吧。

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照片中的物品、人物、景物等在画面中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相同或相互对称的元素,让画面整体看上去平衡和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对称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达平静、庄重、稳重等感觉。

例如在景观摄影中,通过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整齐和规整。

2.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利用视觉效果和色彩等手段,将画面中的物体、人物、景物等在视觉上呈现出明显的远近,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

透视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深度、立体感、空间感等画面要素。

例如,在街头摄影中,可以通过透视构图让画面有更强的层次感,也可以利用颜色的变化来加强透视效果。

3.主体构图主体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对画面中的主体进行强调和突出,来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主体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瞬间、重点、焦点等画面重要元素。

例如,在人物摄影中,可以通过突出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来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

4.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对画面进行分割和排列,从而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黄金分割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和谐、美感等画面元素。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黄金分割比例来划分画面,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舒适和美丽。

5.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画面分成两个对角线并强化对角线上的元素,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态效果。

对角线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动态、创新、生气等的画面元素。

例如,在体育比赛的摄影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构图来引导视线和加强画面的动态感。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中的五种表现形态,每种构图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构图能力和创造力。

结构图的名词解释

结构图的名词解释

结构图的名词解释结构图是一种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系统、组织或实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连接的工具。

它通常由各种符号、线条和文本标注组成,用于描述事物的构成和关联。

结构图主要用于展示和分析复杂系统的组织结构、流程、层级和功能。

一、树状图树状图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图形式,使用树状结构的方式展现出系统的层级和从属关系。

在树状图中,顶层元素被称为根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子节点可以继续有自己的子节点。

这种呈现形式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系统的层级关系和从属关系。

二、网络图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事物之间多对多关系的结构图形式。

在一个网络图中,节点表示不同的事物,而连线则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网络图可以用于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交通系统的连接方式等。

通过网络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链接和相互作用。

三、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于展示系统或过程各个步骤和操作顺序的结构图形式。

它由不同类型的符号组成,例如方框表示步骤、箭头表示流程走向、菱形表示判断等。

流程图常用于描述项目的执行过程、工作流程以及系统运行机制等。

通过流程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一个系统或过程的执行顺序和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

四、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一种用于展示组织或机构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关系和层级结构的结构图形式。

在组织结构图中,通常使用不同的形状和线条表示不同的角色和部门,从而清晰地展示出组织内部的层级结构和职责分工。

组织结构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管理层级、决策流程和沟通通道。

五、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用于展示系统中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的结构图形式。

它由不同类型的符号如箭头、方框和圆圈组成,用于表示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过程。

数据流图常用于描述信息系统的数据流动路径和处理阶段,通过它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组件之间的数据流动和相互作用。

六、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思维流程和思维关系的结构图形式。

它通过使用主题、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将思维过程有机地组织起来。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

国画构图的方法一、少而精取势法在画面上仅突出一点绘画,另一点以轻淡相衬,形成无限的空间与深远之感,令人联想画外有画。

二、居中取势法在整幅画面中,几乎四周均有空间与空白,而所画的景物集中在中间部,其特点是主体,气势凝重而明快。

国画作品四尺对开三、均衡取势法无论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为主体,由密至疏,由浓至淡向大面积空间部位过渡,而空透有空间的这一方,画少许景物与主体相呼应,虽然有疏密与轻重,但整体均衡,这种构图方法为均衡取势法。

四、疏密主从取势法以一方为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显主体,而大部空白处,景物宜疏,用墨轻淡且散,形成疏密对比,主从轻重对比气势,轻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衬。

画技理论中所讲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道理就在于此。

五、分段取势法将画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用云雾自然过渡,按主宾关系每个段落均有景物,则总体构成一幅完整、气韵贯通的山水画。

六、满幅取势法顾名思义,全幅均要画满。

需要重点突出的则重写之,但要适当留白,无白不透而且闷塞,虽然布局满幅,但要分出浓淡、疏密、主宾,且不可浓淡难分,其特点是沉厚、凝重。

七、相互呼应取势法立幅画面上下呼应,横幅画面左右呼应,其关键在于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选的一段为主体,重点突出,而另一段则断断续续地过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与主体呼应,或者是留白处与留白处相呼应,有笔墨处与有笔墨处相呼应,形成气韵贯通大局和谐之势。

水墨山水3*6尺八、折带形取势法似一布带,从左折向右,再从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升之状。

或从右折向左,再从左折向右。

类似“S”形状的上下利用或“∽”形状左右利用。

这种折带形取势法,古人立幅山水画中利用者颇多。

九、凹型取势法立幅的凹形,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的灵活运用,或者将“凹”形放倒,形成左“”形或右“”形。

似如“C”字形的左右颠倒利用。

这种的构图方法为凹型取势法。

十、S型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在山水画中经常会看到表现山势的绵延不断,远近山峦的层叠关系。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摄影是一门艺术,而构图则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照片的结构和视觉效果。

掌握好构图技巧,可以让我们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十三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

一、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让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置于画面中心,周围的环境作为背景来衬托,能使花朵显得格外鲜艳和醒目。

二、对称构图对称构图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感觉。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其左右对称的结构通过对称构图展现出来,能凸显建筑的庄严和宏伟。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平均分成九等份,四条分割线的交点就是所谓的“趣味中心”。

把主体放在这些交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能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富有美感。

比如拍摄风景时,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处,会让天空或地面有更好的表现。

四、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1:0618,这是一种被广泛认为具有美感的比例关系。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五、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树枝等元素形成一个框架,将主体框在其中。

这样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在框架内的主体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六、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延伸到主体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感,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七、对角线构图将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让画面充满动态和张力。

比如拍摄奔跑的人物或者倾斜的建筑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构图方式。

八、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定和均衡,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

九、留白构图在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让主体更加突出,同时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拍摄简洁、高雅的主题。

装饰图案的组织形式

装饰图案的组织形式

1.构图形式
均衡 辐射 对称 旋转
2.组织类型
填充纹样 角隅纹样 边饰纹样
1.构图形式 均衡式
1.构图形式 辐射式
1.构图形式 对称式
1.构图形式 旋转 式
1.构图形式
向心式
旋转式
2.组织类型
填充纹样
填充纹样是指用一个或数 个不同的形象填满一定的 外轮廓,其形象自然随外 形而变,亦可稍稍突出边 线。
图案的定义:图案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较 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
图案的组织形式是由图案的内容和用途决定的.可分为三大
形式.
对称纹样
单独纹样 均衡纹样
图案组织形式:
适合纹样
填充纹样 角隅纹样 边饰纹样
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
四方连续纹样
一、单独式纹样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 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
(3)设计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各1幅,技法不限。(8开纸)
(1) 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 一个单位纹样向上 下或左右两个方向 反复连续循环排列, 产生优美的、富有 节奏和韵律感的横 式或纵式的带状纹 样,亦称花边纹样。
2.四方连续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 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
特点:用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无限重复 运动. 构图形式: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综合纹样.
c
c
单独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 运用
瓷器上的使用纹样趋向简洁, 用色淡雅.
单独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地板上的使用纹样趋向对称式, 追求整齐的美感.颜色偏向地板 同色系.
二、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将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 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特定轮廓的 一种装饰纹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构图形式形状
对于设计来讲,纠正视差的活动在不断进行着,中文字体的宋体和英文字体的罗马字,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横细竖粗的方式,这并非巧合。

这道横线在人类心灵上刻下的印记是那么的明显和具有影响力:它能给你带来平静、舒适和安祥的感觉。

对于风景来讲,低地平线多半是为了表现天空;而对于其他方面,低地平线是为了突出前景或中景中某个高大的对象。

光是一条直线,显然是很无趣的,若是在线上有些点缀,产生节奏或呼应,便显得生动多了。

上图是Visa卡的广告,取了美国西部的一个景来说明在荒野之地亦可应用方便。

天空占了很大篇幅,云彩也有厚度,但是这些在构图上都不是主导的,所有的力量都被地平线所吸引着:天空≈空
横陈的云朵,有韵律感的树丛,令人惬意的田园交响。

好像是toyota的广告,车类的广告以风光衬托比较常见,目的是把人和自然的接触联系起来。

看起来悠闲自得,宛如棋盘上一步大飞。

微倾的地平线能带来动感,这在现代感的构图中被广泛应用,让简单的横线添加了不是那么强烈的纵深感,对于表现情节有益。

画面上3个女人由孤岛奔向救生的直升机。

这个你绝想不到是windowsXP的广告画面,将视平线抬高给你看看干裂的土地,多么沧桑,多么XP(经验)啊。

远处那道亮白线虽然很细小,但仍旧很能吸引你的视线:那是XP的工作台向你奔来,如飞车一般。

由于使用了广角镜头的关系,你可以看到地面有弧度:这种手法是在暗示你生存在球上,也用来表现宽广的地域。

这张也是来自一个车的广告,不过不是轿车,是皮卡——在这种时候,你需要它。

接近1/2的地平线是较常见的位置,给人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只是注意要将上下二部分元素调整一下,不要如镜像般完全一致才可获生动。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传统审美很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长期的审美积淀后把这二种不同的自然形态对应起来: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若是从形态意义上来讲,山型,在孙子兵法中有:“不动如山”,并且在后期的“十二纹章”(见注一)中,也将山型作为“稳重”的象征。

学设计艺术,却是基于西方理念,故归纳到几何形态,曰:▲构图。

其实天下大同,理意相通。

好吧好吧,换个西化的脑袋来一起看看下面的几幅图:
这是玛雅文化遗留的金字塔,对于西方人而言,金字塔就是心中的▲。

但无论如何,这种由下至上的尖峰让人心理上得到满足:一种崇高的庄重的力量。

敦实的三角构图,极具男性阳刚的魅力,稳健而积极
毕加索的《球上的少女》,右侧的男人体形成了画面右侧的直角三角形,与左侧少女的曲线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来看看上面这只蛙,很敦实憨厚的感觉,是不是?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只蛙的外形三角:产生的感觉和金字塔之所以不同,完全取决于三角顶端的锐利程度。

金字塔是等边的正三角(60°)顶角,各边力道均衡,是最稳固的形态。

一旦它坍塌下来会有什么感觉?较缓的尖端将力度舒缓到两端,但其仍旧具有指向性:这就是广告语放在那里的原因。

这是个牛奶广告,就整体来讲,是个等边的稳固三角形。

但就人物来讲,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给人以依靠的感觉,这也就是广告所表现的主题:牛奶给你健康。

这是一个护肤品的广告,其三角是有嵌套的,外沿的三角给你以保护的感觉,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人物视线构成的暗三角形,这才是此图表现主题的中心。

这是一个MTV的画面,高台上的歌者形成了前倾的锐利三角,具有不安感和攻击性——如破冰船一般。

上面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有着多个三角形相互影响:三人物的外形是一个较稳妥的△,然后由三人物的头部形成的尖端向下的△,明确指向在下面这个主角男人;男人的手臂和头部形成的钝角△说明他现在很舒服;右侧的女按摩师前倾的身体表示一种压力和施加的含义。

同样都是曲线,但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却能形成不同的变化:通常我们会把曲线和圆联系起来,是因为曲线由弧线构成,而弧线是圆的一个部分。

圆,是一个封闭的弧线,取其一段即是弧。

毋庸置疑,弧具有相当的张力,饱满而有弹性,如同蓄势的弯弓。

“气势如虹”,在外物形象和内在精神之间给出了很好的说明。

由于弧度对力的作用,就有了弧的“内外”不同:
弧即有对外围的辐射力,也有对内的凝聚力;
即,它将会驱使其外侧的元素向外(如上图中的小虫,看起来好像要被弹出画面一般),也会将属于自己的部分拉拢回来(如下图天坛寰丘的汉白玉栏杆,在这个角度看来,不仅有纵深感,还有一种向心力)。

当然,如果弧线的一端是定式,那么就如同跳板一般会将力度传递到另一端。

当两条弧线魔法般的切线接合时,便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类的线条大量的存在于传统于现代的构图模式中,在西式的构图理解中归结为“S形构图”,在东方的审美意识理念中,却有更深层的意义:太极。

我们先来看看西方的境界中如何阐述:
不同版本的007招贴,却永远都会有相同的主题,或许令我们想到一个乐队的名字:Guns N' Roses 。

:) 你认为“S”代表的是柔弱的外表吗?或许以前是,在古典主义的女体上是,但是现在一切都在变化中——阴阳相生,不是吗?
不仅女人有曲线,男人也可以做到的。

(当然有人会说这也许不是曲线而是折线,我们在后面会讲到这些:))
凡高的“星夜”,流动着的是星光抑或是驿动的心绪呢?这些都不需要去深究,令你感动的元素都在这些活跃的线条里面。

罗丹的“吻”,在地狱之门的组雕里面,突出着人性的一面。

男人体采取方正的直线条外形,和这一组雕顶部的“思想者”是同一种处理手法,来达到凝重感;而女体曲线才能够在对比中得以凸现。

太极的感受是动态中的平衡,除了圆形,弧线的分割交融外,其实也有极钝和极锐的端点。

其内在的方向性和整体的感觉掩盖了那些极端的东西,那些锐利的尖峰被拖在尾端,是内在的爆发力。

太极的外表是阴柔的,其实内力很足。

如果旋转到一定程度,会瞬间的释放能量,那些通过积累而凝聚的能量。

伺机而动的弧线,故而有生命力,是积极的。

“大清光绪制”青花双龙戏珠盘。

你感到的是阴柔的美吗?显然不是。

这种于曲线中渗透出的阳刚美,是东方审美的一个微妙的特征。

让我们来看看一直以来对曲线的认识:
工程学中理解的曲线是“逼近法”,认为所有曲线都是由短直线连接而成的;而美学中推崇感性者认为世界上任何线条都是曲线。

而直线,只不过是在一个相当宽广范围内的一段弧度,比如地平线。

听起来又是相对论的范畴了。

:)
源于这二个理解的基础,就派生出不同的曲线风格就如同中国画里面画兰草和梅花,都是讲究“曲”之巧妙,但方法却有明显的审美不同兰草讲究的是长曲线,多为二次曲线,多个线条间形成“眼”于“破”
(三希堂画谱·兰谱之兰叶起手式)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曲线享受,柔美但有韧性,温和中透露出刚强。

通常对比的部分是根须,凌乱蠕动的曲线,与花叶形成对比。

西方人欣赏国花兰花,不理解为什么要露根,大抵就是理解不了这样的对比手法已经超脱了描摹写生的需求而上升到精神世界的传达。

国画程式如此,却不是仅仅为了形式的需要。

兰草的长曲线,秀美雅致,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梅花之傲骨:
这是王冕的二幅腊梅图,都是曲势,一上一下,“S”形态婀娜。

梅花的欣赏也是曲,不过若是梅枝也柔弱摇曳,怕是要失去气节;梅的潜藏精神是傲雪临寒,故而造型方法必然不同。

这就是以短直线来拟合曲线,以错杂之梅枝形成画面之大势,古拙粗犷的线条与精巧玲珑的梅花瓣蕊相映衬,梅之精神即跃然纸上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