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金融机构类别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Bank)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2、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4、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5、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华外资金融机构即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具体有如下两类: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代表处。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的工作范围是:进行工作洽谈、联络、咨询、服务等非赢利性活动,不得开展任何之际赢利的业务。

在华设立代表处,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必须走的一个步骤。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背景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处。

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

这包括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公司、合资财务公司等。

国际三大金融机构有哪些国际三大金融机构是指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它们分别是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英国的伦敦金融市场(LFMM)和日本的东京证券交易所(TSE)。

金融机构介绍

金融机构介绍

1、保险公司(金融市场主体、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是以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发生保险事故进行经济补偿的金融机构。

保险不是储蓄、慈善和救济,而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制度。

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其投资的策略是不同的。

①人寿保险投资概况人寿保险产品主要为短期的意外险、健康医疗险和长期的寿险产品、年金产品等。

其中后者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绝大比例。

因此,人寿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具有相对可测性。

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传统经营观念和法律都要求保险公司奉行谨慎原则,因此一般选择中长期、小风险的投资品种,主要购买政府公债和信用级别较高的公司债券,并且长期持有。

而不介入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

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比如美国一些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为提高投资业绩,在股票市场频繁参与短期交易,同时利用各种套期保值工具规避风险。

美国保险资金投资的主要渠道有:现金及等价物、短期政府票据、信贷市场工具(包括政府债及政府担保企业债券、市政债券、公司债券和外国债券、商业抵押)、公司股权及应收贸易款。

其中包括商业抵押、公司股权及应收贸易款在内的集中风险偏大的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量不到5%。

同时,美国保险资金有严格监管的传统环境,各州严格限制了保险资金各种投资渠道的比例上限,确保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对于中国保险公司来说,投资领域相对较窄。

第一,从保险公司自身来说,虽然现在资金相对充裕,但未来潜在风险较大。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仍较狭窄,投资收益率偏低,投资管理能力不足。

第二,我国政策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有严格的限制,《保险法》规定资金运用限于银行的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不能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

2009年10月新修订的《保险法》正式生效,从立法层面力推保险资金投资多元化,银行存款、国债与金融债、公司债与可转换债、证券投资基金、直接入市投资、国外债券与H 股、基础建设投资、银行股权、不动产投资等都已成为国内保险资金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

金融机构分类

金融机构分类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1]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2]同时亦指有关放贷的机构,发放贷款给客户在财务上进行周转的公司,而且他们的利息相对也较银行为高,但较方便客户借贷,因为不需繁复的文件进行证明。

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

在证券行业,SPV指特殊目的的载体也称为特殊目的机构/公司,其职能是在离岸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化证券,向国外投资者融资。

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

SPV的原始概念来自于中国墙(China Wall)的风险隔离设计,它的设计主要为了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

SPV(特殊目的载体)的业务范围被严格地限定,所以它是一般不会破产的高信用等级实体。

SPV在资产证券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的核心,各个参与者都将围绕着它来展开工作。

SPV有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和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 SPT)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SPV没有注册资本的要求,一般也没有固定的员工或者办公场所,SPV的所有职能都预先安排外派给其他专业机构。

SPV必须保证独立和破产隔离。

SPV 设立时,通常由慈善机构或无关联的机构拥有,这样SPV会按照既定的法律条文来操作,不至于产生利益冲突而偏袒一方。

SPV的资产和负债基本完全相等,其剩余价值基本可以不计。

SPV可以是一个法人实体。

SPV可以是一个空壳公司。

SPV同时也可以是拥有国家信用的中介。

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金融机构1、按地位和功能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中央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及说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体,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

•商业银行是面向大众的金融机构,提供个人和企业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贷款、支付结算等。

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是独立的法人机构,由县级农村信用社与财政局、农业农村部门合作组建。

•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信贷、农村信用卡等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一种金融合作组织,分为农村信用社总社和地方农村信用社。

•它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组织,主要为农民提供存款、贷款等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它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似,同时也承担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是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信托产品和服务。

•它们的主要业务包括信托计划、财富管理、投资咨询等,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渠道。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从事证券交易、经纪、承销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它们是股票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买卖、投资咨询等服务。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是从事基金管理的金融机构,主要管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它们通过对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等的投资,为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

•它们通过收取保险费用,承担客户风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障和风险管理。

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是指由外国银行或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的银行。

•它们提供与国内银行相似的金融服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支持。

以上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分类,不同的机构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持。

金融机构的分类——职能和业务范围完整

金融机构的分类——职能和业务范围完整

金融机构的分类——职能和业务范围(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金融机构一、商业银行1.职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信用创造、经济调节、服务职能。

2.业务范围负债业务:存款付款、借入负债、结算中的负债。

资产业务:现金、贷款、证券、汇差、固定资产等。

中间业务:结算类、代理类、信息咨询类、其他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贷款销售等。

二、保险公司1.职能分担风险、补偿损失、投资、防灾防损2.业务范围(一)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二)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三)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

三、投资银行1.职能媒介资金供需、构造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整合.2.业务范围证券承销、证券交易、项目融资、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理财顾问、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四、证券公司1.职能充当证券市场中介人、重要投资人,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

2.业务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五、信托公司1.职能财产管理职能,融通资金职能,协调经济关系发展职能,社会投资职能以及公益事业服务职能2.业务范围(一)资金信托;(二)动产信托;(三)不动产信托;(四)有价证券信托;(五)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六)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七)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八)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九)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等业务;(十)代保管及保管箱业务;(十一)法律法规规定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六、租赁公司1.职能融资、投资2.业务范围(一)融资租赁业务;(二)吸收股东1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三)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四)向商业银行转让应收租赁款;(五)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六)同业拆借;(七)向金融机构借款;(八)境外外汇借款;(九)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十)经济咨询;(十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

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

1、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

P312、银行汇票是指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的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3、债券与股票的区别:股票是永久性的,无需偿还;债券是有期限的,定期固定支付。

股票变动较大,收益不固定;债券收益固定价值变动不大。

股东的求偿权在债权人之后;债权人的求偿权在股东之前。

股东有投票权行使剩余控制权;债务资本,需求抵押品作为抵押。

通过合同条款影响决策;在选择权方面,债券则更为普遍。

股票为权益资本,不许财产抵押,选择权分为可转换和可赎回优先权。

4、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是指不对股东加以特别限制,享有平等权利,并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

普通股股票是公司发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股票种类。

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办之初都是通过发行普通股来筹集资金的。

普通股也是风险最大的股票,其股利分配的多少不固定;随着公司经营业绩波动,每股普通股的净资产也会变动。

此外,普通股股东只有在满足了债权人偿讨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后,才能获得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资产的索取权。

P183优先股:是指在盈余分配上或剩余财产分配上的权利优先于普通股的股份。

优先股领取股息优先,且股息率一般事先确定,不随公司经营情况波动。

优先股还在公司剩余资产分配时先于普通股,但必须排在债权人之后。

不过这种优先权的取得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通常情况下,优先股的表决权会被加以限制甚至被剥夺,对公司经营对策不起实际作用;优先股的股利固定,当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时,股利不会因此而提高;并且优先股一般没有优先认股权。

5、股票价格指数:是用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并且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

用这种指标来衡量整个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和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

同时,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聊聊金融机构分类

聊聊金融机构分类

聊聊金融机构分类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牌照或将划给银监会监管,地方由各地金融办监管。

这个说法符合监管形势,有点靠谱,但不够准确,中国是谁发牌照谁监管,监管模式估计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类似,银监会牵头出台相关规定,提供业务指导,具体由各地金融办准入+监管,我们一般称之为类金融牌照。

说到金融机构分类,在中国其实还是挺复杂的,复杂到很多金融从业人员都弄不清楚金融机构类型。

也没有一个特别权威的划分方法。

报道中经常说持牌金融机构、非持牌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非银机构、特殊目的载体…不是做统计工作的,都很难区分其之间的界限。

按照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要求,凡是具有信用中介功能和行为的机构都要纳入金融监管,适当的监管是为了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国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后对大金融加强监管,融资租赁、保理、典当这些类金融机构纳入监管理所当然。

笔者猜测,未来的监管格局可能是一行三会继续监管其职责范围内的实体机构,地方金融办监管类金融机构,人行统一对特殊目的载体实施监管。

一、从行业分类谈起如果称一家法人机构为金融机构,至少它应该是金融业。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金融业(J)包括4个大类,分别为J66货币金融服务、J67资本市场服务、J68保险业、J69其他金融业。

货币金融服务包括J6610中央银行服务、J6620货币银行服务、J663非货币银行业务(J6631金融租赁服务、J6632财务公司、J6633典当、J6639其他非货币银行服务)、J6640银行监管服务。

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合作基金会等融资活动,以及各种消费信贷、国际贸易融资、公积金房屋信贷、抵押顾问和经纪人的活动属于J6639其他非货币银行服务。

资本市场服务包括J671证券市场服务(J6711证券市场管理服务、J6712证券经纪交易服务、J6713基金管理服务),J672期货市场服务(J6721期货市场管理服务、J6729其他期货市场服务),J6730证券期货监管服务、J6740资本投资服务和J6790其他资本市场服务。

2020年初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金融机构的分类

2020年初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金融机构的分类

【导语】只有坚定坚持最初的梦想⾛下去,再苦再累再难,坚定不移,才有可能⾛向成功。

⽆忧考为⼤家整理“2020年初级经济师《⾦融》知识点:⾦融机构的分类”供考⽣参考。

更多经济师考试内容,请关注⽆忧考经济师考试频道。

祝⼤家备考顺利!
【知识点】⾦融机构的分类
(⼀)按活动领域划分
直接⾦融机构和间接⾦融机构
(⼆)按职能作⽤划分
⼀般⾦融机构和⾦融调控、监管机构
⼀般⾦融机构以获取利润为主要⽬标,⾦融调控、监管机构是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标。

(三)按业务特征划分
银⾏和⾮银⾏⾦融机构
⾮银⾏⾦融机构⼀般不经营存款、放款、结算、汇兑业务。

(四)按所起作⽤划分
按在⾦融活动中所起的作⽤可分为投资类⾦融机构、保险类⾦融机构、信息咨询服务类⾦融机构。

1.投资类⾦融机构是指为企业在⼀级证券市场融资和⼆级证券市场买卖证券提供中介服务的⾦融机构。

2.保险类⾦融机构主要是指经营各类保险保障业务的⾦融机构,包括各类保险公司、养⽼基⾦等。

3.信息咨询服务类⾦融机构是指资信评估公司及其他以⾦融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融机构。

(五)按是否承担政策性业务划分
按照是否承担政策性业务可分为政策性⾦融机构与商业性⾦融机构。

1.政策性⾦融机构通常是⼀个国家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预能⼒,实现政府的产业政策,保证宏观经济协调发展⽽设⽴,不以营利为⽬的,但可以获得政府资⾦或税收⽅⾯⽀持的⾦融机构。

2.商业性⾦融机构是⼀般性⾦融业务的经营机构,其⽬标是利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别
金融机构存在的经济学解释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体系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5.1
金融机构的主
要类别
金融机构内涵
金融机构内涵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s) : 指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
金融机构也可以称为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指在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进
行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货币定义
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
金融机构内涵

为经济组织,都有特定经济目的和使命,具备企业的
基本要素
金融机构特殊性的表现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经营关系与活动原则 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
管理性金融机构:具有金融管理和调节职能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

例如“一行两会”
按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分
营业性金融机构:从事商业性或政策性金融业务,不具有管理职能的金融机构,包括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按业务特征不同
,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 货币定义
存款类金融机构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按资金来源及运用不同能够吸收存款并以存款作为营运资金主要来源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存、贷、汇”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nondepository institutions
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
契约性金融机构,例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
投资金融机构,例如投资银行,投资基金
存款型金融机构(银行) 商业银行
储蓄贷款协会 互助储蓄银行 信用社
存款存款存款存款工商业信贷、押贷款、债券
抵押贷款、债券抵押贷款、债券消费者信贷契约型储蓄机构(保障类)
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和意外灾害保险公司
养老保险、政府退休基金保费保费雇员和雇主缴款公司债券和抵押贷款市政、公司、联邦债券、股票
公司债券和股票
投资型金融机构 金融公司 共同基金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商业票据股票债
券股份股份
消费信贷和工商信贷
股票和债券货币市场工具
01 02 03
来自于资本高杠杆率和行业垄断的特殊利益
运营中的特殊风险(信用、经营、公信力、竞争)经营管理中的特殊原则
职能论
共性:都是金融机构,具备金融企业基本特性,不同于一般企业:
010203吸收资金的方式不同业务种类不同
业务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04
在经济中发挥的具体职能不同
职能论
个性:
分业经营: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通常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分离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可以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制度,通常指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
两种经营体制各有优缺点
争论: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影响、混业经营是否会产生利益冲突、加强竞争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比较、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