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学习版.ppt培训(3)完美版培训学习版.ppt
合集下载
《三峡》ppt课件共30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峡谷的幽深。
铺垫
(高峻、幽深)
→
夏水的迅猛
整体感知
三峡四季景物特点:
(侧面)
夏天水势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之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之速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烘托水之盛与水之速
整体感知
春冬的景色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视
绝
仰视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曦月”,它的意思是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
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和
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这个景点的特
点是山峰高峻,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季节
去,你可以感受到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整体感知
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精妙描写?
三峡山势特点
(多)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陡、高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山高峻挺拔
夏水襄陵—— 水位高
三
峡
夏水
四季之美
分
正面
侧面
正面
沿溯阻绝—— 水势大
不以疾也—— 水流急 侧面
回清倒影—— 水清 静态
春冬之水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落差大
动态
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肃杀景象
秋景
渔歌—— 表达感伤情绪;突出秋天的萧瑟凄清
谢
谢
の
中
国
文
化
博
大
精
读
出
感
情
理解文意
于。这里是
“在”的意思。
完全 同“缺”,空隙、缺口。
第10课《三峡》课件(共4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6.积累有关山、水、三峡的诗句:
写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写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的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
不见曦月。
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阙:通“缺” 嶂:像 屏障一样的高山。亭午 夜分:正 午和半夜。 曦:阳光,这是指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表示假设关系“自” 多与“非”、“不”连 用
课文翻译
小结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 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来写。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奇形怪 状的柏树,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 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把景 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 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 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古 典
三峡
雅
致
郦道元
作者简介
•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他生性 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 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 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 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 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 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 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 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 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 文学价值。
《三峡》ppt完美课件部编语文

《三峡》ppt完美课件部编语文1
三峡 (南北朝 北魏)郦道元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 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 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 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 不如船快。
三峡的山
连绵 高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夏 水势盛大 迅疾
峡
三峡的水 春冬 清澈
秋 凄清肃杀
正面描 写与侧 面描写 相结合
思想感情 语言特点
赞美和欣赏之情
多用对偶句,兼用散句。语言 精炼,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当堂训练
1.给红字注音或写字: 郦( )道元 略无quē( )处 重岩叠zhàng( )/一叶障目/乌烟瘴气
交流译文后请背诵原文、译文,扎实掌握。
三峡
(南北朝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 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 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三峡 (南北朝 北魏)郦道元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泪沾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 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 ,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 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 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三峡》完美版.pptPPT课件

⑹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翻碧译绿:的极潭高水的,山映峰出上了长(着山许石多林奇木形的怪)状倒的影柏。树, 在素山湍峰绿之潭间,常回有清悬倒挂影着—的—泉素水湍瀑回布清飞,流绿冲潭荡倒,影水 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最新课件
23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第一段: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突出山的连绵高 峻。
第二段:写三峡夏季水大流急 特点。
第三段:写三峡清荣峻茂的春冬之景,充满趣 味。
第四段:写三峡凄清寂静的秋天之景。
三峡景色,写景顺序: 先总后分。先写山, 再写水。写水突出三峡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
最新课件
26
文章内容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最新课件
16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最新课件
24
常故有渔高者猿歌长曰啸:,“属巴引东凄三异峡,巫峡长, 空猿谷鸣传每三响至声,晴泪哀初沾转霜裳久旦。绝,”林寒涧肃
⑴故:所以 ⑵ 三声:几声,这 属初里(:z的h刚ǔ)三刚:连字续是旦:泛早指晨引:⑶延裳长涧::山读涧ch响肃án::ɡ回寂,声静 转古:通人假穿字,的同遮“蔽啭”下声体音曲的折衣裙,男女都穿,
①每至:每到。 ②晴初:天刚晴。 ③霜:结霜, 名词用作动词。 ④旦:早晨 ⑤肃:寂静 ⑥属 引:连续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⑦响:回声 ,动词用作名词 ⑧转:同“啭”,声音曲折 ⑨绝:消失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翻碧译绿:的极潭高水的,山映峰出上了长(着山许石多林奇木形的怪)状倒的影柏。树, 在素山湍峰绿之潭间,常回有清悬倒挂影着—的—泉素水湍瀑回布清飞,流绿冲潭荡倒,影水 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最新课件
23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第一段: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突出山的连绵高 峻。
第二段:写三峡夏季水大流急 特点。
第三段:写三峡清荣峻茂的春冬之景,充满趣 味。
第四段:写三峡凄清寂静的秋天之景。
三峡景色,写景顺序: 先总后分。先写山, 再写水。写水突出三峡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
最新课件
26
文章内容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最新课件
16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最新课件
24
常故有渔高者猿歌长曰啸:,“属巴引东凄三异峡,巫峡长, 空猿谷鸣传每三响至声,晴泪哀初沾转霜裳久旦。绝,”林寒涧肃
⑴故:所以 ⑵ 三声:几声,这 属初里(:z的h刚ǔ)三刚:连字续是旦:泛早指晨引:⑶延裳长涧::山读涧ch响肃án::ɡ回寂,声静 转古:通人假穿字,的同遮“蔽啭”下声体音曲的折衣裙,男女都穿,
①每至:每到。 ②晴初:天刚晴。 ③霜:结霜, 名词用作动词。 ④旦:早晨 ⑤肃:寂静 ⑥属 引:连续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⑦响:回声 ,动词用作名词 ⑧转:同“啭”,声音曲折 ⑨绝:消失
第10课《三峡》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即使 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以,此、这
标题文本预设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 行和上行 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 时皇帝的命 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 江陵,这 中 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 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本段写三峡夏水情景:水势险、水位 高、水流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课文,觅文本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三、译文章,赏三峡奇景
回旋的清波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潭 ,回清倒 影 ,绝 多生怪柏,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极高的山峰
茂盛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未。
飞速地往下冲荡
副词,甚,很
标题文本预设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 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 的影子。极 高 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 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 峻,草盛,趣味无穷。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
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 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 ·注》
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
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 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 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 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ppt课件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起笔于山,十分自然。
■ 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风光?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江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故先写夏水。春冬之水
都显示出清幽美,秋季之水显示出凄婉之美,故写四季之景时,不按春夏秋
冬的时间顺序写。
■ 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突出猿鸣凄凉悲哀,侧面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肃杀的气氛,另一方面
白色
急流
极高的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
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冲荡
甚,多
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言常识
• 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③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
处理;表示另提一件事;表示提出另
山
夏水
自三峡七百里中
(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连绵不绝)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陡峭
高耸)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高峻
狭窄)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势浩大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
第10课《三峡》课件(共5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谷传响,哀转久绝。
• 晴初霜旦:天刚放晴,
下霜的早晨。
• 肃:肃杀,凄凉
• 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
引,延长。
响:回声
翻译:(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 里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叫, 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 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作者介绍
郦道元(?-527年),字 善长 ,范阳涿州(今
河北涿州市)人。南北朝时期 北魏地理学家 ,青州
刺史郦范之子。 他一生对中国的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
究,并且撰写了地理《巨水著经注》 ,为中国古代的地
理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书共四十卷,约三十万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
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 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 《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 《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 时:季节。 • 则:连词,不译。 • 素:白色。 • 湍:急流的水。 • 回清:回旋的清波。
翻译:春冬时节,则是白色的急流, 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 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 绿潭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不能通航。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奔:动词用作名词,
这里指飞奔的马。
翻译: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 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了江陵,这中 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 风,也没有这么快。
《三峡》ppt课件24张

2.选择文中令你最有感觉的一句,说说你所读出的画面。
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 垒,迄于下口。
河水激起万重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河水激荡腾 跃,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疾驰的洪波奔涌而下,知道下游水 口。
(摘自《水经注·孟门山》
注释:
①扼:这里指阻塞的地方。 ②孟门津:在陕西宜川东南二十里,与孟门山参差相接。 ③漱广:因受流水冲击河床变宽。漱,指水的冲击。 ④倾崖返捍: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倾崖,水势像要倾动山崖。捍,摇动。 ⑤临危:临近危险的地势。 ⑥若坠复倚:像要坠落似的,而又有所傍依。 ⑦石凿:凿石的工具。 ⑧素气:指白色的水汽。 ⑨窥深悸魄:往深处窥探,使人惊心动魄。窥,窥探,看。悸,惊。 ⑩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⑪浑洪:水势浩大的样子。 ⑫赑怒:发怒用力的样子。形容水势很大。 ⑬下口:黄河水流出龙门之口称下口。 ⑭慎子:即慎到,著有《慎子》一书。
总分结构。先总体描写三峡的地势绵长、高峻,然后分别写 了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2)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季不同,变化多姿;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第二课时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作探究:
分组学习不同段落,要求通过想象画面,概括景物特点。
三峡概貌
夏季水景
春冬景色
秋冬景色
三峡概貌 ——高峻连绵。
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
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许多次了,我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
“三峡!”
——余秋雨《三峡》
走近作者
郦(lì)道元,字善长。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 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 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 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地方吗?
瞿塘峡
巫
峡
三峡
郦道元
大
坝
西陵峡
长江三峡
•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 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 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 全长192公里。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 瞿 塘 峡
秋
林寒涧肃 哀猿啸谷
雄奇 汹涌 奇丽 凄清
问题探究:结构
•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 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 春冬,晴初霜旦的秋天,写出了三 峡的雄壮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 婉美。
• 体现出作者在材料安排上的匠心。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读第一段,讨论: 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故:所以。 渔者:捕鱼的人。 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 三声:几声。
翻译:所以渔歌唱道“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2020/4/9
精品文档
17
问题探究:结构
总貌
山高峡深 连绵不断
山
三 峡
夏 水大流急 水
分写
春冬
风平浪静 清荣俊茂
2020/4/9
精品文档
14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绝:极 • 巘:山峰 • 悬:悬挂 • 漱:冲荡 • 良:的确、实在 •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
间,常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
峭壁,遮天蔽日。 2020/4/9
精品文档
10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
半夜,看不见月亮。
2020/4/9
精品文档
11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至于:到了 • 襄:上 • 陵:山陵 • 沿:顺流而下 • 溯:逆流而上 • 绝:断
回答。 •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 比喻修辞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读第二段,讨论: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凶险、奔放(襄陵,沿溯阻绝)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峡之首,西起白帝城, 东至巫山大溪镇,全 长8公里,以其雄伟 壮观而著称。瞿塘峡 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 最短,却是一幅神奇 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 术走廊。
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 大宁河起,至巴东县 官渡口止,全长46公 里,有大峡之称,以 幽深秀丽称奇于天下。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 二峰为奇,它们各具 特色,尤以神女峰最 为纤丽奇俏。 “秀峰 岂止十二座,更有零 星百万峰”。
涧肃
xī
曦月
yǎn
绝巘
shù
飞漱
2020/4/9
精品文档
9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
• 自:从,由。 • 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 • 阙:通假字,同“缺” •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翻译: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山峰相连,一
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手法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
关系? 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1、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 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清:回 影:倒 巘: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2、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
2020/4/9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
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
的道路都被阻隔断了。
精品文档
12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或:有时 宣:宣布 虽:即使 奔:动词用作名词,
这里指飞奔的马。
翻译: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
西陵峡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 “险”出名,以“奇”著 称,“奇”、“险”化为 西陵峡的壮美。整个峡区 都是高山、峡谷、险滩、 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 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 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 滩激流相搏。
走近作者作品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作者郦道元,所著 《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文 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季节来写呢? 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
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2020/4/9
精品文档
15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晴初霜旦:秋雨初晴, 降霜的早晨。
• 肃:寂静 • 属引:连续不断 • 响:回声
翻译: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 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 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 了猿2020啼/4/9 的回声,悲哀婉转精,品文很档 久很久才消失。 16
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
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
行2得020/4快/9 啊。
精品文档
13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时:季节。 • 则:连词,不译。 • 素:白色。 • 湍:急流的水。 • 潭:潭水。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 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 回清,绿潭倒影
郦道元(约470–527),字 善长,北魏范阳人,地理学 家、散文家。历任东荆州刺 史、御史中尉等职。他一生 好学,博览群书,著有《水 经注》。其文笔绚烂,语言 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感知课文:读文正音
quē
阙处
yù
御风
xiào
长啸
zhàng
叠嶂
sù
沿溯
zhǔ
属引
xiāng
襄陵
tuān
素湍
jiàn
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地方吗?
瞿塘峡
巫
峡
三峡
郦道元
大
坝
西陵峡
长江三峡
•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 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 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 全长192公里。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 瞿 塘 峡
秋
林寒涧肃 哀猿啸谷
雄奇 汹涌 奇丽 凄清
问题探究:结构
•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 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 春冬,晴初霜旦的秋天,写出了三 峡的雄壮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 婉美。
• 体现出作者在材料安排上的匠心。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读第一段,讨论: 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故:所以。 渔者:捕鱼的人。 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 三声:几声。
翻译:所以渔歌唱道“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2020/4/9
精品文档
17
问题探究:结构
总貌
山高峡深 连绵不断
山
三 峡
夏 水大流急 水
分写
春冬
风平浪静 清荣俊茂
2020/4/9
精品文档
14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绝:极 • 巘:山峰 • 悬:悬挂 • 漱:冲荡 • 良:的确、实在 •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
间,常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
峭壁,遮天蔽日。 2020/4/9
精品文档
10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
半夜,看不见月亮。
2020/4/9
精品文档
11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至于:到了 • 襄:上 • 陵:山陵 • 沿:顺流而下 • 溯:逆流而上 • 绝:断
回答。 •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 比喻修辞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读第二段,讨论: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凶险、奔放(襄陵,沿溯阻绝)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峡之首,西起白帝城, 东至巫山大溪镇,全 长8公里,以其雄伟 壮观而著称。瞿塘峡 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 最短,却是一幅神奇 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 术走廊。
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 大宁河起,至巴东县 官渡口止,全长46公 里,有大峡之称,以 幽深秀丽称奇于天下。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 二峰为奇,它们各具 特色,尤以神女峰最 为纤丽奇俏。 “秀峰 岂止十二座,更有零 星百万峰”。
涧肃
xī
曦月
yǎn
绝巘
shù
飞漱
2020/4/9
精品文档
9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
• 自:从,由。 • 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 • 阙:通假字,同“缺” •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翻译: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山峰相连,一
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手法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
关系? 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1、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 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清:回 影:倒 巘: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2、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
2020/4/9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
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
的道路都被阻隔断了。
精品文档
12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或:有时 宣:宣布 虽:即使 奔:动词用作名词,
这里指飞奔的马。
翻译: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
西陵峡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 “险”出名,以“奇”著 称,“奇”、“险”化为 西陵峡的壮美。整个峡区 都是高山、峡谷、险滩、 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 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 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 滩激流相搏。
走近作者作品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作者郦道元,所著 《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文 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季节来写呢? 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问题探究:文本理解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
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2020/4/9
精品文档
15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晴初霜旦:秋雨初晴, 降霜的早晨。
• 肃:寂静 • 属引:连续不断 • 响:回声
翻译: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 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 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 了猿2020啼/4/9 的回声,悲哀婉转精,品文很档 久很久才消失。 16
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
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
行2得020/4快/9 啊。
精品文档
13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时:季节。 • 则:连词,不译。 • 素:白色。 • 湍:急流的水。 • 潭:潭水。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 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 回清,绿潭倒影
郦道元(约470–527),字 善长,北魏范阳人,地理学 家、散文家。历任东荆州刺 史、御史中尉等职。他一生 好学,博览群书,著有《水 经注》。其文笔绚烂,语言 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感知课文:读文正音
quē
阙处
yù
御风
xiào
长啸
zhàng
叠嶂
sù
沿溯
zhǔ
属引
xiāng
襄陵
tuān
素湍
j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