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DECO
浅谈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的折中主义摘要本文的主题是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通过对其风格的简要分析、对装饰这种艺术形式的解读、对当时流行的功能与形式之争的看法来探究装饰艺术运动的折中立场。
在20世纪20-30年代,有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革新运动——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
在社会背景中,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欧美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在走向成熟。
在英国,有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也发展过新艺术运动,他们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设计运动。
然而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认为,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断然否定态度正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在当前现代化和工业化以迅猛势头发展的大环境下,预期回避此无可阻挡的趋势,不如去适应它。
于是设计师们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将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收归于装饰的运用中。
装饰艺术运动的范围广泛,设计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图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得工业产品更加美化。
装饰艺术风格的来源复杂,可以追溯到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但又形成了一套非常明显的自我风格。
它的风格非常“强劲”,仿佛是多种自身就有巨大力量的文化的碰撞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力。
这些文化聚集在一起,看似处在融合状态中,却又觉得它的融合似乎不是那么融洽,相互之间还有着矛盾和抵抗性。
也就是说,如果拿着放大镜自己看,会发现接缝处亦合亦离,生长出奇特的有机形态来。
自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大部分的设计探索都是在有机的自然形态里寻找装饰的动机。
而装饰艺术运动使用简单的几何外形。
这些几何动机,来源依然是古代埃及、中美洲和南美的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常用的几何图案又阳光放射性、闪电型、曲折型、重叠尖头型等等。
很明显,可以从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中看到古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露面。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发现的图坦卡蒙墓确实令整个设计界震惊。
以及古埃及时代非常普遍的建筑装饰图案,如盛开的纸莎草形式的柱头、纸草和莲花交织形成的柱头,其装饰特征都被装饰艺术运动采用。
ARTDECO建筑的特征及其精神

ART-DECO建筑的特征
世界的
artdeco风格从一诞生即影响全世界,其范围之光、地域之辽阔, 是任何一种现代艺术风格都未曾经历,且影响至今
ART-DECO建筑的特征
世界的
Artdeco---世界标志性超高摩天建筑的主要选型
从纽约帝国大厦,到马来西亚双塔,至上海金茂大厦,artdeco都 作为标志性经典建筑的重要风格 Artdeco建筑从流行到主流,从未退居非主流或被边缘化 Artdeco建筑及其艺术,作为现代建筑及艺术的一个分支,在地域 影响力,时间传承的久远,是唯一的。
奇异的灯光效果
ART-DECO建筑的特征
装饰的
芝加哥世纪进步博览会上著名Art Deco 建筑师霍拉伯特与鲁特设计的克莱斯勒 汽车展馆,立面设有一系列竖向凹槽, 每个凹槽安装了1000瓦的光源,凹槽在 白天形成阴影,晚上成为立面上的亮条, 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洛杉矶哥伦比亚大楼,灯光使 Art Deco风格绚丽的色彩体系更 加突出。
ART-DECO建筑的特征
上层的
Artdeco 从来就是富丽、华贵、高雅、珍品的代名词
从上世纪20年代色彩鲜艳的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 从别致的法国香水瓶到林立于美国西海岸的摩天大楼, 从远东的上海artdeco到新世纪开启的全球artdeco时尚运动 从机械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从来就是富丽、华贵、高雅、珍品的代名词
而为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服务。这种包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弹性,可容纳看起来截然
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将其统一于Art Deco范畴中,从而遍及六大洲,成为
一种国际性的艺术风格。
简约现代:纽约无线 电城音乐厅
ART-DECO建筑的特征
创新的
Artdeco 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是新艺术 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和谐衔接。
Artdeco(阿代扣)建筑风格

Art deco 建筑风格一:art daco 建筑风格的形成Deco 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 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
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形式的·几何的·纯粹装饰的线条来表示,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
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与图腾,也都成为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有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教堂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赖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
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o的影响,如方盒装的公寓·巨型的发电厂与工厂·流线型且充满异国色彩的电影院·金字塔状的教堂等等,都因其寓意式的装饰或花纹状的浮雕而被称作Art Deco建筑。
(教堂)(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赖斯勒大楼)美国帝国大厦二;Art Deco建筑的主要特征1·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
2·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3·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
ARTDECO建筑风格研究

ARTDECO建筑风格研究1. 介绍ARTDECO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特点是装饰丰富、几何化的线条和华美的细节设计。
本文将对ARTDECO 建筑风格进行研究,包括其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2. 背景ARTDECO建筑风格出现于1920年代的法国,是一种艺术运动的延伸。
这个时期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重建期,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建筑风格。
ARTDECO风格的出现正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一种背离,强调现代和时尚的特点。
3. 特点ARTDECO建筑风格有着独特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特点:3.1 几何化的线条ARTDECO建筑设计中常常使用几何化的线条和形态,如梯形、圆弧等,使建筑物呈现出简洁而优美的外观。
3.2 装饰丰富ARTDECO建筑风格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建筑物常常有着丰富的装饰元素,如浮雕、雕塑、花纹等,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感。
3.3 使用华美的材料ARTDECO建筑常常使用昂贵而华美的材料,如大理石、铜、镀金等,使建筑物更加瑰丽华贵。
3.4 前卫的色彩ARTDECO建筑使用前卫而大胆的色彩,如金色、银色、宝石色等,使建筑物更加鲜明夺目。
4. 影响ARTDECO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明显的影响:4.1 全球化的影响ARTDECO风格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不仅在欧洲,还深受美洲、亚洲等地的影响。
许多国家都在自己的建筑中参加了ARTDECO的元素,使得ARTDECO风格得以传播和开展。
4.2 对后续艺术运动的影响ARTDECO风格不仅在建筑中有所表达,还对其他艺术运动产生了影响。
例如,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都出现了ARTDECO的影子,这种风格逐渐融入到了整个艺术界。
4.3 保护运动和复兴近年来,ARTDECO建筑风格开始受到保护运动的关注。
许多ARTDECO建筑物得到修复和保护,使得这种风格重新焕发了活力,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建筑师的注意。
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

Art Deco 专题 Art Deco 就是装饰艺术设计,Art Deco 是Decoration Art 的缩写。
Art Deco 是1925~1939年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首的一次设计风格运动,首先在建筑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和室内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影响到视觉艺术领域如:时装设计、绘画、图形设计和电影艺术。
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是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的延伸和发展。
装饰艺术 (Art Deco) 被视为优雅、功能性与现代性并重的艺术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代表性人物:1925年,法国著名建筑师G. Guevrekian 在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上曾设计了“光与水的园林”,后来在法国南部Hyeres 设计的Noail les 别墅庭院,两者颇具影响,有明显的现代园林的特征。
Guevrekian 曾工作于维也纳分离派建筑师霍夫曼事务所。
30年代美国园林设计师斯蒂里(F. S tee le)的一些景观设计明显地带有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的曲线特征。
Art Deco 原本指的是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Art Deco 装饰艺术如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家居设计与装饰装修;Art Deco 装饰艺术还被Fashion 时装界大量采用,如时装、首饰、鞋包、插画、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艺术设计领域均与Art Deco 装饰艺术有关。
Art Deco 装饰艺术设计在当代的强烈特征是其强烈的欣赏性,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夸张变形,并呈图案化趋向,色彩上多重视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与强调三维空间的透视、光影的性质相左。
由威廉·范阿伦 (William Van Alen) 主持设计的克莱斯勒大厦 (The Chrysler building) 是装饰艺术 (Art Deco) 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代表。
ArtDeco-建筑风格细部解析

失败案例
大面宽短进深, 竖线条过于密集, 有压抑感
住宅做 ArtDeco风格旳局限与突破
进深够大, 单体有厚重感
墙身浮雕装饰, 提升楼盘档次
窄长旳窗洞和内阳台, 强化竖线条, 突出石材质感
可鉴之处
精心推敲过旳退台,天 际线变化丰富而流畅。
• 开窗规整
高 • 独栋建筑,体量大 层 • 外观优先,牺牲室 豪 内面积追求立面效 宅果
• 平面对称的平层大
宅,大面宽大进深
• 顶部退台开设会所
• 淡色系石材饰面
普 • 多栋如何布局 通 • 单体面宽与进深限制 住 • 户型优先,以户型宜居 宅 为主,立面为次
• 开窗与阳台对立面效果 的影响
• 顶层退台与住宅面积之 间的矛盾
栏杆
联聚旳栏杆分石材(仿石材)和金属两种, 石材出目前底层或顶层,其他为金属栏杆。
GRC、EPS栏杆
金属栏杆
窗口
深窗洞
无窗套(中部)
大部分Artdeco风格旳建 筑都是没有窗套旳,为 营造高耸感,往往会做 连续2到3层得窗体
浅窗洞
两层连起来
有窗套 (底部)
入户门
入户门分为金属为主和石材为主两种,金属更能经过线条图案体现装饰艺术旳精 髓,而石材为主旳入户门低调大气。
柱体
柱式简朴,粗壮,高度一般超出3层,方柱,无圆角
柱头
ArtDeco风格旳建筑看不到平屋顶和凸出旳檐口,而是高出屋顶旳柱头,但凡有退 台或平顶,都会被柱头包围,柱头上装饰着层叠旳几何型浮雕、金属装饰或灯饰
退台
每隔2-3层一退,每处退台柱头都有装饰及灯光布设。每退一次都可能牺牲掉半个 房间旳面积,以致房间布局旳变化。可四面皆退,也有只退东西两侧或南北两侧。
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建筑是后现代主义建筑
ArtDeco建筑在整体布局上讲究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追求宏 大的气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等。古典秩序感使ArtDeco风 格持续了新古典主义中宏伟与庄严的特点。
ArtDeco建筑也有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如其在拱券、柱式、 雕塑等在立面设计上的运用,源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但 是ArtDeco的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于几何 和简化,更具现代感,并且往往被赋予全新的题材。
ArtDeco建筑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 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 ArtDeco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 重要的风格流派。
ArtDeco建筑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 工业博览会,当时的语义是“最豪华”。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的看 似传统又具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 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摩天大楼成为现实。法国博览会向人们展示 的ArtDeco建筑风格,在思想与形式上反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 鲜明地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主张机械之美的 现代设计,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 显现时代特征。
对称、几何型的经典建筑
对称美,是最朴素的传统美,也可称为经典美。
ArtDeco风格作为新艺术运动的延伸和发展,完成了从曲线向直线、 趋于几何的转变。ArtDeco造型上的全新现代内容,体现出强烈的时 代感。
史论复习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1920-1939

史论复习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1920-1939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演变⾃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 年代初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场国际性的运动,影响到建筑、平⾯、室内、家具、⼯业、雕塑、绘画、纺织以及服装等各个⽅⾯。
装饰艺术运动在艺术设计史上所处的时段可说是⾮常的微妙——在其之前,有从古代⽂明延续到当时庄重⽽唯美的⼿⼯艺时代;在其之后,是正处在萌芽期乃⾄轰轰烈烈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运动和⼯业化⽣产。
正因为如此,装饰艺术运动就成了设计史上⼀个承前启后的篇章。
(⼀)装饰艺术运动产⽣的背景欧美国家的⼯业技术发展迅速,极⼤的促进了⽣产⼒发展。
以法国为⾸的各国设计师,开始站在新的⾼度肯定机械⽣产,对采⽤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新的探索。
装饰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法国。
这与法国20世纪20年代的⽂化与经济地位是分不开的。
1925年,经过长时间筹备的巴黎“现代⼯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终于在艺术家的共同努⼒下拉开了⼤幕。
装饰艺术运动得名于该⼤展的名称,后来,设计艺术界⽤这⼀名称命名这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阶段。
▲巴黎现代⼯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招贴(1925年)(⼆)装饰艺术中装饰形式的影响因素⼀、埃及风格的复兴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豪⽡特·卡特的发现使得⼀个3300年前埃及古代帝王墓——图坦卡蒙墓重见天⽇。
⼤量出⼟的绚丽⽂物所展⽰出的埃及古典艺术震动了欧美的设计师。
强烈装饰效果的艺术品、⾦属器具的光泽、陶器上的⿊⽩⾊、古建筑的装饰纹样等都激发着设计师的灵感。
出⼟的黄⾦⾯具,⽤简单的⼏何装饰纹样、⾦属⾊和⿊⽩⾊系列搭配,营造出⾼度装饰效果。
古埃及建筑装饰图案从⾃然抽象出来的⼏何图案及多样的变形处理,给了设计师们强有⼒的启⽰。
▲议院⼤门(古德林,1922)▲咖啡具(克利夫,1930年)⼆、原始艺术及殖民地⽂化的影响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来⾃⾮洲和南美洲的原始艺术对20世纪欧洲的前卫艺术的影响也是⾮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04月09日08:49 新浪哈尔滨房产新浪哈尔滨房产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
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
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玛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教堂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赖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
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o的影响,如方盒状的公寓、巨型的发电厂与工厂、流线型且充满异国色彩的电影院、金字塔状的教堂等等,都因其寓意式的装饰或花纹状的浮雕而被称作Art Deco建筑。
总之,Art Deco的装饰有下列几个主要的特征:1.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
2.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
3.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
4.几何图形:象征了机械与科技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5.新女人的形体:透露了女人赢得了社会上的自由权利。
6.打破常规的形式:取材自爵士、短裙与短发、震撼的舞蹈等等。
7.古老文化的形式:对埃及与中美洲等古老文明的想象。
8.明亮对比的色彩。
Art Deco 的特色就是大量运用了鲨鱼纹、斑马纹、曲折锯齿图形、阶梯图形、粗体与弯曲的曲线、放射状图样等等来装饰,是现代艺术、设计上的一种运动与风格。
Art Deco 虽然是现代装饰艺术上的一种运动,但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等许多其它方面。
这个运动的名词是起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艺术装饰与现代工业博览会” (the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但是 Art Deco 并不是由这个展览起源的,它其实是1920年代早期就在欧洲流行的一种风格,受到了非洲、埃及、墨西哥印地第人原始艺术、维也纳工业组织运动早期作品、里昂巴克斯特(Leon Bakst)替俄国芭蕾舞团团长狄亚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的芭蕾舞剧所做的舞台背景与服装设计、立体派 (Cubism)、未来派 (Futurism)、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爵士风格艺术等等许多艺术风格的影响。
Art Deco要等到1928年至1930年代才在英、美风行,到了1960年代又再一次的流行起来。
Art Deco 也普遍被认为是现代主义(Modernism)早期的一种形式。
Art Deco风格的建筑有哪些?昂贵、古典气质,大胆的轮廓,几何的形体,阶梯的造型,是Art Deco风格的定义。
电影《色,戒》中的那枚出厂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部用碎钻镶嵌出阶梯状的卡地亚钻戒,就是珠宝Art Deco设计风格的最佳代表。
其实,Art Deco最早起源于建筑设计,后来逐渐融入服饰、珠宝、家居的设计中,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美国,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装饰艺术风格”。
Art Deco风格的建筑,多采用塔楼式退台、对称的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流畅的圆形舷窗和圆弧形转角、丰富的浮雕、强调材料的高贵质感与光泽;色彩设计中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追求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世界上著名的Art Deco风格建筑有——纽约的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楼、洛克菲勒大厦等;国内Art Deco风格建筑多数集中在上海,有1000多幢,是世界上装饰艺术派建筑存量最多的一个城市;最著名的现代版Art Deco风格的建筑是上海新天地、上海金茂大厦;另外,上海的国际饭店、百乐门舞厅、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等均是Art Deco风格代表。
其实,生活中Art Deco风格无处不在,也许你今天围的围巾、戴的手表、爱人送的珠宝、新装潢的家居正是Art Deco风格,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Art Deco是一场机械时代的华美主张,你读得到时代的抱负。
当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了“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ecoratifs Industriels et Modernes”(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时,Art Deco(装饰艺术)一词正式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并影响了当时在建筑设计方面以及美术与应用艺术的设计格调,如家俱、雕刻、衣服、珠宝与图案设计等等。
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
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粹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
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的经典建筑、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处于手工业与工业化的过渡时期,Art Deco呈现出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
它反对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也批评单调的工业化风格。
因此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衔接。
从上世纪20年代色彩鲜艳的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从别致的法国香水瓶到林立于美国西海岸的摩天大楼,都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组成部分。
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教堂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
Art Deco In history .ART DECO的年轮背后,潜藏着时间洗礼的奢华与经典。
由ART DECO而起的百年奢华。
Art Deco(装饰艺术派),语意为“最豪华”,起源于1925年巴黎,由此风靡全球。
不仅反映在当时的家具、服装、珠宝与图案设计上,更影响了那一时期的建筑设计。
Art Deco建筑采用塔楼式退台、对称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丰富的浮雕装饰等手法,被视作“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装饰风格”。
Art Deco当时风靡的其原因是其自身的折衷风格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设计师大多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来创造新的形式。
设计追求单纯简洁,但它不像同时期的包豪斯派,一味强调功能性,彻底抛弃装饰,而是主张装饰与功能有机结合。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赖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
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o的影响,如方盒状的公寓、巨型的发电厂与工厂、流线型且充满异国色彩的电影院、金字塔状的教堂等等,都因其寓意式的装饰或花纹状的浮雕而被称作Art Deco 建筑。
作为Art Deco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纽约帝国大厦,设计者为美国史莱夫-兰布-哈蒙建筑事务所,1931年落成,是70年代以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大厦位于纽约繁华的第五号大街上。
底部面积130*60平方米,向上逐渐收缩,85层之下为普通的使用建筑面积,85层以上收缩为直径10米高61米的尖塔。
塔本身相当于17层,因此帝国大厦号称102层,塔顶距地面380米有效使用面积6万平方米。
帝国大厦从动工到交付使用只用了19个月,平均每5天多建一层,施工速度极快。
大楼主要是办公用房,共装67部电梯。
据观测大厦在大风中最大摆幅为7.6厘米,对人的感觉和安全没有影响。
1945年7月,一架巨型轰炸机在大雾中撞上大厦第79层,飞机坠毁,大厦只有局部破损,总体未受影响。
帝国大厦矗立在美国纽约市内的曼哈顿岛,俯瞰整个纽约市区。
成为纽约,乃至整个美国历史上的里程碑。
Art Deco那简洁又不失装饰性的造型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基于线条形式的强烈的装饰性,在原则上灵活运用重复、对称、渐变等美学法则使几何造型充满诗意和富于装饰性。
这种创造方式就是赋予形体“意味”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观念注入设计的过程。
Art Deco的无限魅力,就在于对装饰淋漓尽致的运用,且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在其中出现新突破。
Art Deco风格,常用方形、菱形和三角形作为形式基础,运用于地毯、地板、家具贴面等处,创造出许多繁复、缤纷、华丽的装饰图案,亦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比如麦穗、太阳图腾等等,显现出华贵的气息。
挖掘与生俱来的气质,道德,信念,由内而外的散发光芒,了解其内涵。
这是你面对经典时,应有的态度。
如今,呈几何增加的建筑体量,让很多怀揣理想的建筑师跃跃欲试。
成都也不例外,在城市这本敞开的书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纸,经历了传统断裂的无所适从,经历了欧风美雨南亚潮的喧嚣。
当居住逐渐从生理、安全需求往更高层面过渡的时候,建筑审美就逐渐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城市没有建筑,市民觉得没有面子;小区建筑丑陋,业主觉得掉份儿;而开发商也经历了从土到洋的审美曲线,回归对建筑专业人士的尊重。
成都本土的开发商力量一直在寻找本土的建筑智慧,而外来开发商也将各城市的建筑风情带到成都。
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只要是经典的建筑形式都能够吸收,而最近几年在上海建筑界风行的Art deco建筑,也随着上海绿地新里•派克公馆正式降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