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及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合集下载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

处理 措施 ,事 先 了解 手 术过 程 ,以便 更 好地 配 合 手术 。
备 好各 种 精 、细 、小 号 的心 脏手 术 器械 及 术 中修 补 缺 损 的 0/3或 o/ 皮 管夹 线 ,并 在打 结 时用 注 射器 向术 者手 巾打水 。
4涤纶 线及 0/4或 0/5 prolene线 。器 械 护士 要 具有 处 理心 脏 外科 2.2.3 转 流 后 :器 械 护 士要 熟 练 掌 握 各种 手术 心 内操 作 后 的完 善
手术 意 义 和 手 术 配 合 的重 要 性 ,尽 量 取得 患 者 的信 任 ,消 除 他 们 时 间 。心 内操 作 是 一 个 细致 的手 术 过 程 ,器 械 护 士 在 传 递 器 械物
的心 理 负 担 ,使 患 者 以最 佳 的 心 理状 态接 受手 术 治 疗 。护 士 参 加 品时 一定 要 抓 住 手术 的重 要 时机 传 递 好一 针 一线 。针 与 持 针器 呈
当 代 护 士 ·2010年 loYJ中 旬 刊 (学 术 版 )
心脏 手术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
·5l·
赖 远 红 张 小 华
关键 词 :先 天性 心 脏 病 ;体 外 循 环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6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06-6411(2010)10-0051-02
先天 性心 脏病 的发 病率 为 出生 率 的 0.8%左 右 。体 外循 环 (CPB)‘ 近 身 边 的器 械 台摆 放 手 术 常用 器 械 ,用 盆 装好 体 外 循 环 心脏 插 管 下心 内直视 手术 是治疗 各种 心脏 疾病 的有效 方法 ,因其 手术 操作 复 物 品 ,摆 放好 冰及 一 些 备 用 的器 械 ,用 无 菌 中 单 扇 形折 叠压 放 常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体会

要 多 与 年 龄 小 、 不 配 合 护 理 的 患 儿 沟 通 ,鼓 励 其 参 加 一 些
左房压(AP 和 中心静脉压( V ) L ) C P 作为监测前负荷的标准 : L 控 制在1 c , AP 2 mH O左右 ,C 控制在 1c VP 5 mH, 左 右 ;监 O
力所能及 的活动 ,使其感 到没有完全依赖别 人 ,以消除陌
2 后转为 正常 心率。 d 2 5 体温管理 . 体外 循环结束 后 ,仍需注 意保暖 ,预 防 体温下 降 ,发生寒颤 ,以免 消耗体力 ,增加心率 ,加重心 脏 负担 。体外循环后体温 也可反跳 ,这可能是 致热变性 蛋
置 呼 吸 机 参 数 , 选 择 呼 吸 机 型 号 。 术 后 继 续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现将护理 体会总结 如下:
时尿量 、出入量 ,维持 出人 平衡 。 2 3 管道 管理 . 保持 心 包 、纵 隔 引流 管通 畅 ,每 1 5~ 3 mi 挤 压 1 ,观察 引流液 的量 、色及性质 变化 。如 出 0 n 次
血 速 度 达 2 0 / 、 胸 腔 引 流 量 突 然增 加( 】 0 m1 , 0 mlh 3( 0 ~5 0 )
生环境 造成的压迫感 。
( : 09 0- 收稿 20— 6 I) 7 ( 发稿编辑 : 杨海陆)
测心排量( O) A C 、L P、C P V 值。本组有8 1 . %) 例(7 8 出现低
心排 现象 ,经微泵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 ,并予强心、利尿 , 纠正水 、电解质 酸碱紊乱等治疗得 以纠正。严密观察每小
或有心包填 塞征象应考虑二 次开 胸探查 。胃管可 防治术后
胃肠 胀 气 ,便 于 观 察 胃液 性 状 、 胃管 插 入 胃 内 的 长度 以 及
左房压(AP 和 中心静脉压( V ) L ) C P 作为监测前负荷的标准 : L 控 制在1 c , AP 2 mH O左右 ,C 控制在 1c VP 5 mH, 左 右 ;监 O
力所能及 的活动 ,使其感 到没有完全依赖别 人 ,以消除陌
2 后转为 正常 心率。 d 2 5 体温管理 . 体外 循环结束 后 ,仍需注 意保暖 ,预 防 体温下 降 ,发生寒颤 ,以免 消耗体力 ,增加心率 ,加重心 脏 负担 。体外循环后体温 也可反跳 ,这可能是 致热变性 蛋
置 呼 吸 机 参 数 , 选 择 呼 吸 机 型 号 。 术 后 继 续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现将护理 体会总结 如下:
时尿量 、出入量 ,维持 出人 平衡 。 2 3 管道 管理 . 保持 心 包 、纵 隔 引流 管通 畅 ,每 1 5~ 3 mi 挤 压 1 ,观察 引流液 的量 、色及性质 变化 。如 出 0 n 次
血 速 度 达 2 0 / 、 胸 腔 引 流 量 突 然增 加( 】 0 m1 , 0 mlh 3( 0 ~5 0 )
生环境 造成的压迫感 。
( : 09 0- 收稿 20— 6 I) 7 ( 发稿编辑 : 杨海陆)
测心排量( O) A C 、L P、C P V 值。本组有8 1 . %) 例(7 8 出现低
心排 现象 ,经微泵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 ,并予强心、利尿 , 纠正水 、电解质 酸碱紊乱等治疗得 以纠正。严密观察每小
或有心包填 塞征象应考虑二 次开 胸探查 。胃管可 防治术后
胃肠 胀 气 ,便 于 观 察 胃液 性 状 、 胃管 插 入 胃 内 的 长度 以 及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体会

3 . 2 面部 支架 应用 的意 义 眼部 手 术 患 者 无 菌 巾 掩 盖头 前部 , 容 易 引起患 者 呼吸不 畅 , 极少 数病 人 因
上, 余 下 的放置 在病 历首 页 , 供 医生 记 录使用 。在 晶
状 体盒 盖 内写上 患者 的床 号 、 姓名 , 随患 者一 起带 回
显著 。
F J ] . 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 S y s t R e v , 2 0 1 0 , 1 2 ( 5 ) : 7 6— 7 9 .
[ 3 3 C h e n U, C h a n g Y J , Ku o j c, e t a 1 . M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c a t a r a d e — v e l o p me n t a f t e r p h a k i c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s u r g e r y [ J ] . J C a t a r a
后盖紧, 以免 污 染 药 液 ; 3 ) 在 消 毒 手 术 野 后 和 手 术
台上 。 当手术 医生 需 安 装 人 工 晶状 体 时 , 传 递 晶 体 植 入镊 夹取 人工 晶体 , 将 人工 晶体 装入 推进 器 , 动 作 要 轻柔 , 避 免损 伤人 工 晶体光 学部 。使 用后 登记 : 将 人 工 晶状体 盒 内记 录该人 工 晶状体 资料 的小 标签 分 别 贴在 当 日该 手术 间手 术 安 排 表 、 手术 物 品清 点 单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e s f o r t h e c o r r e c t i o n o f mo d e r a t e t o h h my o #s
上, 余 下 的放置 在病 历首 页 , 供 医生 记 录使用 。在 晶
状 体盒 盖 内写上 患者 的床 号 、 姓名 , 随患 者一 起带 回
显著 。
F J ] . 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 S y s t R e v , 2 0 1 0 , 1 2 ( 5 ) : 7 6— 7 9 .
[ 3 3 C h e n U, C h a n g Y J , Ku o j c, e t a 1 . M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c a t a r a d e — v e l o p me n t a f t e r p h a k i c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s u r g e r y [ J ] . J C a t a r a
后盖紧, 以免 污 染 药 液 ; 3 ) 在 消 毒 手 术 野 后 和 手 术
台上 。 当手术 医生 需 安 装 人 工 晶状 体 时 , 传 递 晶 体 植 入镊 夹取 人工 晶体 , 将 人工 晶体 装入 推进 器 , 动 作 要 轻柔 , 避 免损 伤人 工 晶体光 学部 。使 用后 登记 : 将 人 工 晶状体 盒 内记 录该人 工 晶状体 资料 的小 标签 分 别 贴在 当 日该 手术 间手 术 安 排 表 、 手术 物 品清 点 单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e s f o r t h e c o r r e c t i o n o f mo d e r a t e t o h h my o #s
体外循环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一、体外循环解释:
1、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
2、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
3、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
二、体外循环实施:
1、灌注师应提前参加术前讨论,充分了解患者循环系统病理解剖和心功能状态,了解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和对体外循环关注的特殊要求。
2、术前检查体外循环设备,如电源,人工心肺机,变温水箱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所有与手术野及患者血液接触的物品应经过彻底灭菌处理,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管路氧合器等进行安装连接。
幼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复温 应 缓慢 、 平稳 , 温与 血温 差 在 3~5C, 水 复温 应 据 手术 o
岁 , 均 (. 平 1 8±0 4) ; 重 8 0—1 . g 平 均 ( . . 岁 体 . 4 5k , 9 0±
5 2 k ; 洛 四联 症 2 例 , 洛三 联症 5例 , 室 双 出 口 6 . ) g法 1 法 右
下 降和 细胞 膜 的损 伤 , 也会 引起 再 灌 注 时 细 胞 内钙 和钠 但 离 子浓 度 的 明显 上 升 。浅 低 温 可 明 显 减 少 术 后 房 颤 发
生 率 。我们 认 为在 不影 响手术 视 野 的前 提 下 , 尽量 不 采
例, 手术 效果 满 意 , 后 并发 症 及 病 死 率较 以往 明显 下 降 , 术 现 将此 类 手术 的 体外 循 环方 案 总结 报告 如 下 。
进程 缓 慢均 匀 , 开放 升 主动 脉时 鼻 咽温 在 3 2~3 ℃ 更 有利 5
于 自动 复 跳 。
例, 完全 肺静 脉 异 位引 流 3例 , 全 型 心 内膜 垫 缺 损 3例 , 完
单 心室 2例 。
3 3 心肌 保 护 发 绀型 未成 熟 心 肌 对 缺 血 及 再 灌注 损 伤 .
华北国防医药 20 年 1 月第 2 卷第 6 08 2 0 期 M d aJ r l f aoaD f d g o e iN a h aDc 08V 10N . ei lon tnl e ni r sn ohCi ,e. 0 ,o2 ,o c u ao N i e n F c n 2 . 6
5 O一7 Hg 静 脉 血 氧 饱 和 度 0 6 0 mm , . 5~0 7 红 细 胞 压 积 . 0,
3 4 电解 质 与血 气 .
岁 , 均 (. 平 1 8±0 4) ; 重 8 0—1 . g 平 均 ( . . 岁 体 . 4 5k , 9 0±
5 2 k ; 洛 四联 症 2 例 , 洛三 联症 5例 , 室 双 出 口 6 . ) g法 1 法 右
下 降和 细胞 膜 的损 伤 , 也会 引起 再 灌 注 时 细 胞 内钙 和钠 但 离 子浓 度 的 明显 上 升 。浅 低 温 可 明 显 减 少 术 后 房 颤 发
生 率 。我们 认 为在 不影 响手术 视 野 的前 提 下 , 尽量 不 采
例, 手术 效果 满 意 , 后 并发 症 及 病 死 率较 以往 明显 下 降 , 术 现 将此 类 手术 的 体外 循 环方 案 总结 报告 如 下 。
进程 缓 慢均 匀 , 开放 升 主动 脉时 鼻 咽温 在 3 2~3 ℃ 更 有利 5
于 自动 复 跳 。
例, 完全 肺静 脉 异 位引 流 3例 , 全 型 心 内膜 垫 缺 损 3例 , 完
单 心室 2例 。
3 3 心肌 保 护 发 绀型 未成 熟 心 肌 对 缺 血 及 再 灌注 损 伤 .
华北国防医药 20 年 1 月第 2 卷第 6 08 2 0 期 M d aJ r l f aoaD f d g o e iN a h aDc 08V 10N . ei lon tnl e ni r sn ohCi ,e. 0 ,o2 ,o c u ao N i e n F c n 2 . 6
5 O一7 Hg 静 脉 血 氧 饱 和 度 0 6 0 mm , . 5~0 7 红 细 胞 压 积 . 0,
3 4 电解 质 与血 气 .
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后护理

【 关键 词】 小 儿 ;先 天性 心脏 病 ;体 外循环 ;术后护 理 中 图分类 号 :R 4 7 3 . 7 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2 - 0 3 4 0 - 0 2
先天性 心脏病是s j , J D 最常见的心脏病 。通常可通过体 外循环直视 手术修补心脏 缺损及对各类 畸形的纠治 ,但往往此 类患儿因年龄小 、 心肺 发育差 ,加 之呼吸道反复 感染 ,严 重的肺炎和肺 动脉高压” 。现
服用 。
认识和掌握A MI 的早期征兆 ,对及 时抢救患者 的生命 和预 后有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发病 前 1 周 内如果出现 :①无 明显 原因 的体力 下 降, 疲劳 感、气短 、胸背部 或上腹部不适或夜 间突然憋 醒 ,感到室 内空气 不足。②原有冠心病 、心绞痛的患者 ,心 绞痛的发作失去 了原有 的规 律 性 ,发作次数逐渐频繁 ,疼痛程度较原来 加重且持续时 间延 长。③ 既往无心绞痛 ,突 然出现心前区疼痛 、上腹痛 、心慌、胸 闷、恶 心、
①向家属说 明病情 ,并签字 。②将 患者平稳 的放置在救 护车担架
上 ,避免 过多的搬运患者 ,避 免患者用力 。③保 持静脉输液管路 的通
担 。院前急救护理 包括常规护理 ,吸氧 ,镇静、止痛 ,扩血管 药物的 应用 ,建 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 、院前溶栓等等 ,就是 为院内的规范 化治疗赢取 时间、创造便利 ,本组资 料也充分证 明了院前急救 、护理
3 . 1心理护理
亡 发生在起病 后的第 l 小 时 ,而预防A MI 发 生猝死 的关键是改 善心肌
缺血 状态 ,预 防缺血 的发作 和再 次梗死 的发 生 ,院前给 予吸氧 、平 卧、镇静 、止痛 ,扩 张冠脉等救治措施对预 防A MI 引起 的猝死具有重
先天性 心脏病是s j , J D 最常见的心脏病 。通常可通过体 外循环直视 手术修补心脏 缺损及对各类 畸形的纠治 ,但往往此 类患儿因年龄小 、 心肺 发育差 ,加 之呼吸道反复 感染 ,严 重的肺炎和肺 动脉高压” 。现
服用 。
认识和掌握A MI 的早期征兆 ,对及 时抢救患者 的生命 和预 后有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发病 前 1 周 内如果出现 :①无 明显 原因 的体力 下 降, 疲劳 感、气短 、胸背部 或上腹部不适或夜 间突然憋 醒 ,感到室 内空气 不足。②原有冠心病 、心绞痛的患者 ,心 绞痛的发作失去 了原有 的规 律 性 ,发作次数逐渐频繁 ,疼痛程度较原来 加重且持续时 间延 长。③ 既往无心绞痛 ,突 然出现心前区疼痛 、上腹痛 、心慌、胸 闷、恶 心、
①向家属说 明病情 ,并签字 。②将 患者平稳 的放置在救 护车担架
上 ,避免 过多的搬运患者 ,避 免患者用力 。③保 持静脉输液管路 的通
担 。院前急救护理 包括常规护理 ,吸氧 ,镇静、止痛 ,扩血管 药物的 应用 ,建 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 、院前溶栓等等 ,就是 为院内的规范 化治疗赢取 时间、创造便利 ,本组资 料也充分证 明了院前急救 、护理
3 . 1心理护理
亡 发生在起病 后的第 l 小 时 ,而预防A MI 发 生猝死 的关键是改 善心肌
缺血 状态 ,预 防缺血 的发作 和再 次梗死 的发 生 ,院前给 予吸氧 、平 卧、镇静 、止痛 ,扩 张冠脉等救治措施对预 防A MI 引起 的猝死具有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g The
t io n
e m e n c
t
o
f
c a r
d io p u l m
a n
o n a r
y byp
e m e n
a s s
( CP B )
d
t
ge
i
—
lin ic a l
r a n
da
ta
d
~
m a n a
g
t
,
o n a
f C P B i n 7 4 in f a
ts
l 比 容 ( H e m a t o c r it H CT ) 低 于 l 0 3 6 加悬 浮 红 细 胞 1 2 U 保 0 30 人 血 l 持 H CT 于 0 1 8 1 0 g 转 流 中据 血 气 分 l 白蛋 白 f 析结 果 加 5 % N a H C O 适 量 调 I 整 酸碱度 ( 采用 仅 稳 态 管理 )
f
:
An
e s
t he s ia
e
,
the
Seve
ts
n
y B yp a s s f o r C o n g e n i ta l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s in In f a t h H o s p i t a l o Z h n g z h o u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6 Ch i n e f
维普资讯
粼黛
警
婴 幼 儿 先天 性心 脏病 体 外循环 管理 体 会
魏金聚
( 郑 州 市 第 七 人 民 医 院麻 醉科 郑 州
,
‘
4 5000 6
体外循环及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的血流入左心室
左室负荷
左心扩大、肥厚
肺静脉淤血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sufficiency,MI)
左房血量、压力
左房、左室肥厚
左心衰
肺循环压力
右心衰
临床表现
乏力、心悸、 劳累性气促、 急性肺水肿
体检 心尖搏动
增强向左下移 位,心尖区可 听到全收缩期 杂音
处理原则
术前强心利尿;改善全身情况 手术 二尖瓣成型术
➢ 手术方法:
结扎术 切断缝合术
➢ 并发症
高血压 喉返神经损伤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房间隔缺损
胚胎发育过程 中,房间隔发 育不良或吸收 过度导致两心 房存在通路
概念
分类
继发孔缺损:75% 位于冠状窦口的右上方
原发孔缺损:15%位于心房间隔下部
病理解剖及分型 • ASD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 后期
劳累性心悸、气促,易疲劳、呼吸道感染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 音,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心内直视修补术 艾森曼格(形成向左分流)手术禁忌
并发症
急性左心衰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心内直视修补术 艾森曼格(形成向左分流)手术禁忌
症状:
发绀:出生后即可有,哭闹后加重
缺氧发作:发绀加重,甚至抽搐、昏迷
蹲踞:TOF特有姿态 (蹲踞位能增加体 循环阻力,减少右心室至主动脉的分流, 因而增加肺血流量而提高血氧含量)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 临床表现
体征:生长发育迟缓,紫绀,杵状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特点:
后天性心瓣膜病中最常见 发病率: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常见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存在
二 尖 瓣 狭 窄 Mitral valve stenosis
女性>男性 风湿热病史
病 理 生 理
瓣叶粘连、融合
正常:瓣口面积
4~5平方厘米
4~5L/min血液 左心室
异常:瓣口面积缩小→左心房排血困难 → 左心房扩大→肺血管阻力增加→肺静脉、肺毛细 血管淤血、扩张→ 肺泡换气功能障碍 → 急性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临床表现
症状: 发绀:出生后即可有,哭闹后加重 缺氧发作:发绀加重,甚至抽搐、昏迷 蹲踞:TOF特有姿态 (蹲踞位能增加体 循环阻力,减少右心室至主动脉的分流, 因而增加肺血流量而提高血氧含量)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上、下腔静脉 →人工心肺机 (氧合、排除二 氧化碳) → 输 回体内动脉 血泵 (人工心) 氧合器(人工肺) 变温箱 滤器
体外循环机
体外循环管道
主动脉根部灌注针
静脉插管
体外循环预充
定义 体外循环前所有管道,氧合器,动脉滤器均需要液体充盈以排气 预冲液成分 1.不具携氧功能 晶体:乳酸林格液,复方林格氏液 胶体:血浆,白蛋白,706代血浆,贺斯等 2.具携氧功能:可携带氧气和CO2 红细胞 人工血液:全氟化碳乳剂, 预冲液调整原则: 电解质,晶胶比,PH,稀释后Hb,温度等尽量接近生理水平
26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 自愈的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症 为常见
分
类
非紫绀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
紫绀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原发孔缺损:15%位于心房间隔下部
病理解剖及分型 • ASD
中央型 占 76%, 位于卵圆窝 处 下腔型 占 12%, 位于下腔 静脉入口 处
上腔型 占 3.5%,位 于上腔静脉 入口处
混合型 占 8.5%, 种以上畸形 时存在,为 大缺损
病理生理
左心压力> 右心压力
血↓ 心房分流 右心房血流 右心室血流 肺动脉压 右心房、右心室肥大 → 心力衰竭
解 剖
肺动脉口狭窄 右心室肥大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病理生理
肺 动 脉 狭 窄 ↓ ↓ 右心压力 > 左心压力 血流入肺的障碍 ↓ 仅部分血液进入肺循环 ↓ ↓(动脉血) 右心室血液 → 经室间隔缺损 → 入左心室→主 (静脉血) 动脉 → 动静脉血混合进入体循环 ↓ 紫绀、红细胞增多表现
右心室血流
右向左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缺损小:无症状 缺损大:症状早 临床表现 呼吸道感染 活动后心悸、气促 发育不良
心脏检查:胸骨左缘3~4肋间能扪及收缩 期震颤,听到Ⅲ~Ⅳ级全收缩期杂音,肺 动脉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处理原则
小缺损:可观察 大缺损:直视修补术
法洛氏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续性机器样杂音,向左锁骨下窝或颈部传导,
局部可扪及震颤,肺动脉高压仅可听到收缩期
杂音
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3~ 5岁
尽早手术
手术适应症:症状不明显者
反复感染及心衰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及早手术 合并心内膜炎控制感染后2月
手术禁忌症: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复杂先心病中作为代偿性通道
→ 左心室容量负荷↑ → 左心室代偿增厚
失代偿 ↓ 左心室排血量↓
→ 心肌供血不足 → 心绞痛
→ 体循环供血不足→ 易晕厥 左心及肺静脉淤血 压 力↑ 肺动脉压力 ↑ → 右心淤血→右心衰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不 全 (Aortic Insufficiency,AI)
治疗:
瓣膜成型 人工瓣膜臵换 内科对症治疗
概
念
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和肺动脉之 间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降主动脉 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间
病理解剖及分型 • PDA
管型:导管的主动脉端及肺动 脉端粗细大致相等,临床上最 多见,约占 80%;
漏斗型:导管主动脉端直径大 于肺动脉端,呈漏斗状;
窗型:导管短,管腔粗,管壁 薄,主动脉与肺动脉紧贴呈窗 式沟通,分流量大;
手 术 方 式
球囊扩张术 闭式二尖瓣交接分离术 直视行人工瓣膜臵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competence
病 理 生 理
收缩期: 左心室收缩
关闭不全的瓣膜向心房逆流 压力 左心房增厚扩张
血液通过
左心房
舒张期: 左心室舒张 的血流入左心室 左心扩大、肥厚
左心房过多 左室负荷 肺静脉淤血
Ⅱ型:干下-漏斗型 占20~30%,位于室 上嵴上方的肺动脉或 主动脉瓣下。
Ⅲ型:肌部型 占5~10%, 位于肌部。
病理生理
室间隔缺损: 心室收缩期左心室压高于右心室 ,血液
经 室间隔缺损 从左向右分流,右室压力增
高,变大,由代偿逐渐转为失代偿,心室增
大,心衰
病理生理
左心压力> 右心压力
血↓ 心室分流 肺动脉压 右心室肥大 → 心力衰竭
右向左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
后期 劳累性心悸、气促,易疲劳、呼吸道感染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 音,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心内直视修补术 艾森曼格(形成向左分流)手术禁忌
并发症
急性左心衰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肺水肿 → 右室增大
二 尖 瓣 狭 窄(Mitral Stenosis,MS)
左房压
肺循环压
右心后负荷
右心衰
临 床 表 现
气促、咳嗽、咯血、紫绀 体检 二尖瓣面容 舒张期震颤 右心衰:肝大、腹水、颈静脉怒张、 踝部水肿 处 理 心功能Ⅰ级:不主张实行手术治疗 Ⅱ级以上:手术治疗
临 床 表 现
症状:乏力 .眩晕\昏厥. 心绞痛.劳累后气促
体征: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能扪及收缩期震颤;主动 脉区有粗糙喷射性收缩期 杂音
主 动 脉 瓣 狭 窄(Aortic Stenosis,AS)
治疗:
人工瓣膜臵换 内科对症治疗
主 动 脉 关 闭 不 全
病 理 生 理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大量血液返流左心室
临床表现
体征:生长发育迟缓,紫绀,杵状指
(趾);L2-4SM3-4/6级,P2可减弱或 消失
杵状指(趾):肢体末端慢性缺氧 ,
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 膨大
法 乐 四 联 症
杵状指
(Tetralogy of Fallot,TOF)
杵状趾
缺氧发作
机制:右室流出道痉挛,肺血流减少 常发生早晨或外界刺激 表现:烦躁、紫绀加重、呼吸急促---呼吸 窘迫、意识丧失、偶有抽搐 多见婴幼儿,4-5岁不常见 首次发作多在医院/住院,被认为错误用药 所致-----损害智力 解决:直立抱于肩、屈其膝---膝胸位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Mitral Insufficiency,MI)
左房血量、压力 左房、左室肥厚 左心衰 肺循环压力 右心衰
临床表现
乏力、心悸、
劳累性气促、
急性肺水肿
体检
心尖搏动 增强向左下移 位,心尖区可 听到全收缩期 杂音
处 理 原 则
术前强心利尿;改善全身情况 手术 二尖瓣成型术 二尖瓣臵换术
动脉导管未闭
(PD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动脉导管 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正常通道 多数在出生后2~3周完成导管纤维化而闭合 (动脉韧带) 少数可在出生后6月后闭合 1岁以后闭合的比例极小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心脏病疾病护理
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 罗湘玉
概
述
心 包 大血管
右心房 左心房 心脏瓣膜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右心室 左心室
三尖瓣 肺动脉瓣
冠状动脉解剖
概述---心脏的位置
传导系统
希氏束
窦房结
左束支
房室结
右束支
左束支
蒲肯野纤维
浦肯野纤维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肺动脉 氧合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手术方法:
结扎术
切断缝合术
并发症
高血压
喉返神经损伤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概 念
房间隔缺损
胚胎发育过程
中,房间隔发
育不良或吸收
过度导致两心
房存在通路
分 类
继发孔缺损:75% 位于冠状窦口的右上方
动脉瘤型:导管中间粗大呈瘤 样扩张,管壁薄而脆,手术危 险性极大,临床少见。
后天性心瓣膜病中最常见 发病率: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常见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存在
二 尖 瓣 狭 窄 Mitral valve stenosis
女性>男性 风湿热病史
病 理 生 理
瓣叶粘连、融合
正常:瓣口面积
4~5平方厘米
4~5L/min血液 左心室
异常:瓣口面积缩小→左心房排血困难 → 左心房扩大→肺血管阻力增加→肺静脉、肺毛细 血管淤血、扩张→ 肺泡换气功能障碍 → 急性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临床表现
症状: 发绀:出生后即可有,哭闹后加重 缺氧发作:发绀加重,甚至抽搐、昏迷 蹲踞:TOF特有姿态 (蹲踞位能增加体 循环阻力,减少右心室至主动脉的分流, 因而增加肺血流量而提高血氧含量)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上、下腔静脉 →人工心肺机 (氧合、排除二 氧化碳) → 输 回体内动脉 血泵 (人工心) 氧合器(人工肺) 变温箱 滤器
体外循环机
体外循环管道
主动脉根部灌注针
静脉插管
体外循环预充
定义 体外循环前所有管道,氧合器,动脉滤器均需要液体充盈以排气 预冲液成分 1.不具携氧功能 晶体:乳酸林格液,复方林格氏液 胶体:血浆,白蛋白,706代血浆,贺斯等 2.具携氧功能:可携带氧气和CO2 红细胞 人工血液:全氟化碳乳剂, 预冲液调整原则: 电解质,晶胶比,PH,稀释后Hb,温度等尽量接近生理水平
26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 自愈的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症 为常见
分
类
非紫绀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
紫绀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原发孔缺损:15%位于心房间隔下部
病理解剖及分型 • ASD
中央型 占 76%, 位于卵圆窝 处 下腔型 占 12%, 位于下腔 静脉入口 处
上腔型 占 3.5%,位 于上腔静脉 入口处
混合型 占 8.5%, 种以上畸形 时存在,为 大缺损
病理生理
左心压力> 右心压力
血↓ 心房分流 右心房血流 右心室血流 肺动脉压 右心房、右心室肥大 → 心力衰竭
解 剖
肺动脉口狭窄 右心室肥大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病理生理
肺 动 脉 狭 窄 ↓ ↓ 右心压力 > 左心压力 血流入肺的障碍 ↓ 仅部分血液进入肺循环 ↓ ↓(动脉血) 右心室血液 → 经室间隔缺损 → 入左心室→主 (静脉血) 动脉 → 动静脉血混合进入体循环 ↓ 紫绀、红细胞增多表现
右心室血流
右向左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缺损小:无症状 缺损大:症状早 临床表现 呼吸道感染 活动后心悸、气促 发育不良
心脏检查:胸骨左缘3~4肋间能扪及收缩 期震颤,听到Ⅲ~Ⅳ级全收缩期杂音,肺 动脉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处理原则
小缺损:可观察 大缺损:直视修补术
法洛氏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续性机器样杂音,向左锁骨下窝或颈部传导,
局部可扪及震颤,肺动脉高压仅可听到收缩期
杂音
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3~ 5岁
尽早手术
手术适应症:症状不明显者
反复感染及心衰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及早手术 合并心内膜炎控制感染后2月
手术禁忌症: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复杂先心病中作为代偿性通道
→ 左心室容量负荷↑ → 左心室代偿增厚
失代偿 ↓ 左心室排血量↓
→ 心肌供血不足 → 心绞痛
→ 体循环供血不足→ 易晕厥 左心及肺静脉淤血 压 力↑ 肺动脉压力 ↑ → 右心淤血→右心衰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不 全 (Aortic Insufficiency,AI)
治疗:
瓣膜成型 人工瓣膜臵换 内科对症治疗
概
念
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和肺动脉之 间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降主动脉 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间
病理解剖及分型 • PDA
管型:导管的主动脉端及肺动 脉端粗细大致相等,临床上最 多见,约占 80%;
漏斗型:导管主动脉端直径大 于肺动脉端,呈漏斗状;
窗型:导管短,管腔粗,管壁 薄,主动脉与肺动脉紧贴呈窗 式沟通,分流量大;
手 术 方 式
球囊扩张术 闭式二尖瓣交接分离术 直视行人工瓣膜臵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competence
病 理 生 理
收缩期: 左心室收缩
关闭不全的瓣膜向心房逆流 压力 左心房增厚扩张
血液通过
左心房
舒张期: 左心室舒张 的血流入左心室 左心扩大、肥厚
左心房过多 左室负荷 肺静脉淤血
Ⅱ型:干下-漏斗型 占20~30%,位于室 上嵴上方的肺动脉或 主动脉瓣下。
Ⅲ型:肌部型 占5~10%, 位于肌部。
病理生理
室间隔缺损: 心室收缩期左心室压高于右心室 ,血液
经 室间隔缺损 从左向右分流,右室压力增
高,变大,由代偿逐渐转为失代偿,心室增
大,心衰
病理生理
左心压力> 右心压力
血↓ 心室分流 肺动脉压 右心室肥大 → 心力衰竭
右向左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
后期 劳累性心悸、气促,易疲劳、呼吸道感染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 音,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心内直视修补术 艾森曼格(形成向左分流)手术禁忌
并发症
急性左心衰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肺水肿 → 右室增大
二 尖 瓣 狭 窄(Mitral Stenosis,MS)
左房压
肺循环压
右心后负荷
右心衰
临 床 表 现
气促、咳嗽、咯血、紫绀 体检 二尖瓣面容 舒张期震颤 右心衰:肝大、腹水、颈静脉怒张、 踝部水肿 处 理 心功能Ⅰ级:不主张实行手术治疗 Ⅱ级以上:手术治疗
临 床 表 现
症状:乏力 .眩晕\昏厥. 心绞痛.劳累后气促
体征: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能扪及收缩期震颤;主动 脉区有粗糙喷射性收缩期 杂音
主 动 脉 瓣 狭 窄(Aortic Stenosis,AS)
治疗:
人工瓣膜臵换 内科对症治疗
主 动 脉 关 闭 不 全
病 理 生 理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大量血液返流左心室
临床表现
体征:生长发育迟缓,紫绀,杵状指
(趾);L2-4SM3-4/6级,P2可减弱或 消失
杵状指(趾):肢体末端慢性缺氧 ,
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 膨大
法 乐 四 联 症
杵状指
(Tetralogy of Fallot,TOF)
杵状趾
缺氧发作
机制:右室流出道痉挛,肺血流减少 常发生早晨或外界刺激 表现:烦躁、紫绀加重、呼吸急促---呼吸 窘迫、意识丧失、偶有抽搐 多见婴幼儿,4-5岁不常见 首次发作多在医院/住院,被认为错误用药 所致-----损害智力 解决:直立抱于肩、屈其膝---膝胸位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Mitral Insufficiency,MI)
左房血量、压力 左房、左室肥厚 左心衰 肺循环压力 右心衰
临床表现
乏力、心悸、
劳累性气促、
急性肺水肿
体检
心尖搏动 增强向左下移 位,心尖区可 听到全收缩期 杂音
处 理 原 则
术前强心利尿;改善全身情况 手术 二尖瓣成型术 二尖瓣臵换术
动脉导管未闭
(PD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动脉导管 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正常通道 多数在出生后2~3周完成导管纤维化而闭合 (动脉韧带) 少数可在出生后6月后闭合 1岁以后闭合的比例极小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心脏病疾病护理
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 罗湘玉
概
述
心 包 大血管
右心房 左心房 心脏瓣膜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右心室 左心室
三尖瓣 肺动脉瓣
冠状动脉解剖
概述---心脏的位置
传导系统
希氏束
窦房结
左束支
房室结
右束支
左束支
蒲肯野纤维
浦肯野纤维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肺动脉 氧合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手术方法:
结扎术
切断缝合术
并发症
高血压
喉返神经损伤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概 念
房间隔缺损
胚胎发育过程
中,房间隔发
育不良或吸收
过度导致两心
房存在通路
分 类
继发孔缺损:75% 位于冠状窦口的右上方
动脉瘤型:导管中间粗大呈瘤 样扩张,管壁薄而脆,手术危 险性极大,临床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