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英文):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编码:08S1116B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化学课程学时:36课程学分:1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分析化学实验课既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又注意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主要设置3种类型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典型的定量分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巩固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理解。
熟练掌握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典型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学会正确选择滴定类型及滴定操作。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2.确立“量”、“误差”、“偏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8反思研究】3.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指导实验设计及操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7综合育人】【毕业要求9交流合作】(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一)课程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实验一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验类型】基本操作练习【目的与要求】1、学习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学习移液管的使用。
3、学习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用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编号: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本大纲主笔人:任凤莲,陈晓青一、本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学时:48--120 学分:2—5.5实验课所占的学时:24--48 学分:1—1.5二、教学对象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选做实验1、2、3、5、6、8、10、12、14、15、16、18、20。
化工专业的分析化学方向,增加做实验4、11、13、17、19。
制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选做实验1、3、4、7、9、10、12、15、18冶金专业、选矿专业:选做实验1、3、5、6、8、12、13、15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选做实验1、3、4、7、9、11、12、14、15、16、18三、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现代分析实验》邓珍灵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四、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实验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两部分,是分析化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环节的实践,可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现代分析手段,学会分析化学实验的各类基本方法、仪器和技术。
本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五、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基于被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对无机、有机和生物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滴定分析及计算;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光度分析理论及应用;电化学分析理论及应用;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及应用。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前期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使用专业:药学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即是一门独立的化学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分析化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记录,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逐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重量分析实验、滴定分析实验、电化学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还包括自拟和自选实验。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操作步骤四、实验结果五、结果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永停滴定仪、电子天平等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1 分析天平与称量1.了解分析天平的结构,熟悉砝码的组合;2.学会正确使用天平;3.掌握直接称量和递减称量法。
分析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定量实验考试大纲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根据我们修订的《分析化学定量实验执行大纲》的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内容分析化学定量实验的考试内容包括下列五上方面:1、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2、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3、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4、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的讨论;5、学生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1、定量分析基本操作考试:30%(1)基本操作考试范围:A、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B、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C、滴定管的正确使用(2)考试方法:由教师编拟一个实验,该实验包括天平称量,移液、定容、滴定等单元操作,由老师逐一观察学生实验的操作,并作好记录,学生操作完毕后,老师当场给予讲评。
平时实验各单元操作规范,熟练的学生,可以免考。
(3)考试时间:安排在学生实验完成之后,抽一个老师监考。
(4)记分方法:按各个单元操作的规范严格要求,根据学生完成各操作的熟练程度,桌面清洁、综合评分。
凡对分析结果有影响的错误操作扣分较重,注意拉开学生操作成绩的档次。
2、笔试(30%)(1)笔试范围:分析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知识。
(2)试题形式:选择填空:填空;改错。
(3)考试时间:2小时(4)笔试试题库题目分布:(见附录)3、平时成绩(40%)(1)平时实验成绩(30%)包括实验态度,实验台整洁,课堂纪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
(2)设计实验成绩(10%)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三、补考实验成绩不及格者,应予补考一次。
补考时学生哪一项不及格,补考哪一次。
实验补考可随下一届学生进行。
不降低要求。
分析化学教研室附录:笔试试题库试题分布第一部分: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00题1、实验室安全知识 52、玻璃器皿的洗涤 53、化学试剂规格 54、滤纸及滤器 55、常用干燥器 36、常用坩埚和研钵的使用 37、纯水的制备及鉴定 38、溶液的浓度及其配制方法 59、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510、定性分析常识1011、滴定分析基本知识2112、重量分析基本知识1013、光度分析基本知识1014、综合常识10第二部分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100题1、半微量定性分析基本操作152、分析天平基本操作253、滴定分析基本操作304、重量分析基本操作155、光度分析基本操作15第三部分:分析化学实验基本原理100题1、定性分析202、分析天平103、酸碱滴定法154、络合滴定法155、氧化还原滴定法156、沉淀滴定法 57、重量分析法108、光度分析法10。
《分析化学实验(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31072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二)英文名称: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II)授课时数:72 学分: 2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开课学期:秋季学期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析化学实验(二)的主要内容是仪器分析化学实验部分,它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之一,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现代的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手段与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若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了解有关仪器的结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一些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原子发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位分析法等)原理的理解,了解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及有关的定律、公式。
2.了解有关仪器的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3.掌握有关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步骤及初步具有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好哪些实验条件和参数,它们如何影响实验结果。
教学方式:实验课堂讲授、实验演示、课堂指导。
教学手段:讲授与实验考核方法:实验成绩 = 实验报告成绩(70%) + 基本操作成绩(30%)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6学时)内容:了解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掌握绘有色溶液的吸收曲线的方法及用工作曲线法测定有色物质的含量。
实验二、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铬(6学时)内容:巩固722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学习用示差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测定水样中的铬及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菲那西丁(6学时)内容:了解并掌握UV–1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三、开放实验项目数:无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应用化学、化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二年级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黄杉生编《分析化学实验》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二)参考书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六、学时学分: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基本计算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为今后从事教学或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要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做到实验课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工作,写好预习报告。
认真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八、实验课考核方式:
1、考试
2、考核成绩按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评判成绩。
其中实验报告60%,实验操作考核40%。
九、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大纲制定人:黄杉生
大纲审核人:陈兴凡
教学副院长:李新国学院盖章: 2012年9月。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 2330094
英文名称 Analysis 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54 学分 3
实验项目数 18 验证性实验个数 4 综合性实验个数 13 设计性实验个数 1 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 适用对象 应用化学专业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旨在使学生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分析测试中的误差来源、表征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严谨的科学作风的的形成。
内容包括:定量分析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滴定方式的练习(直接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等)一些大型仪器的使用(马弗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离心机等)共有18个实验,其中4个为基础实验,14个为综合性实验。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本科临床药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本科临床药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Ⅰ前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并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分析方法使用的仪器;培养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分析,主要内容为经典化学分析法及部分电化学分析法;第二部分为仪器分析,主要内容为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药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
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已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其中掌握和熟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讲课46学时,实验课44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05:1。
四教材:《分析化学实验指导》,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13年;《仪器分析实验》,苏克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年。
Ⅱ正文实验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水的硬度测定一教学目的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以及水的硬度测定及计算方法。
掌握配位滴定中剩余滴定法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二)熟悉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三)熟悉水的硬度的方法及计算。
(四)熟悉铬黑T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及终点判断。
(五)了解水的硬度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
三教学内容(一)EDTA标准溶液(0.05 mol/L)的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本大纲主笔人:任凤莲,陈晓青
一、本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
学时:
48--120
学分:2—5.5
实验课所占的学时:
24--48 学分:1—1.5
二、教学对象
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选做实验1、2、3、5、6、8、10、12、14、15、16、18、20。
化工专业的分析化学方向,增加做实验4、11、13、17、19。
制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选做实验1、3、4、7、9、10、12、15、18
冶金专业、选矿专业:选做实验1、3、5、6、8、12、13、15
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选做实验1、3、4、7、9、
11、12、14、15、16、18
三、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
《现代分析实验》邓珍灵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四、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实验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两部分,是分析化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环节的实践,可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现代分析手段,学会分析化学实验的各类基本方法、仪器和技术。
本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五、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基于被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对无机、有机和生物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滴定分析及计算;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光度分析理论及应用;电化学分析理论及应用;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及应用。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七、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采取卷面笔试、实验测试、课堂抽查、平时实验成绩综合评分进行考核。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