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质课学案共3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质课学案共3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质课学案1【导语】在高中学习中,语文往往成为了学生们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而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本学案针对的是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大家呈现一份优质的课程学案,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践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2. 掌握描述和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概念3. 学习通过正确的实践方式获得成功的方法4.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二、教学内容本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初识实践;二、实践的意义;三、实践的方法。
(一)初识实践1、实践的定义2、实践的种类3、实践的特征(二)实践的意义1、实践对于世界观形成、知识获取和价值判断的影响2、实践对于社会协调和个体幸福的影响(三)实践的方法1、科学实践和非科学实践2、成功的实践方法和失败的实践方法3、正确的实践方式:勇于尝试、扎实实践、及时总结。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引入本节课程,由学生讨论实践的定义。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实践的认识,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一)初识实践1.实践的定义教师在讲解实践的定义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实践定义,在对比中掌握实践的概念和内涵。
2.实践的种类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实例给学生讲解实践的种类,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实践。
3.实践的特征教师介绍实践的特征,让学生掌握实践的固有特征,便于后续对实践的深入探究。
(二)实践的意义1.实践对于世界观形成、知识获取和价值判断的影响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方面的作用。
2.实践对于社会协调和个体幸福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帮助学生精准认识实践的本质和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模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模版)第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模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依然能体会这句耳熟能详名言所蕴含的哲理。
如同其他真理一般,这句话也同样被无数实践检验过。
实践是一把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尺牍,是一种辨认真理与谬论的方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其身后的混沌洪流中,数不尽的理论堆砌出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大厦。
在实践不断的检验中,谬论被剔除,如大浪淘沙般,在历史洪流中不断冲刷洗涤之后所遗留的便是闪闪发光的真理。
真理如同天上浩淼的星辰,熠熠生辉,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同样的,是真理就一定会被实践检验出来。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麦哲伦的纪念碑上用拉丁文写着: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这是为了纪念这个发现真理并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伟人而树立的。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
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
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
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
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进行了探索和游历,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
正是由于人生中这些特殊经历,麦哲伦坚信地球是圆的,并决心要做一次环球探航。
他的计划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于是麦哲伦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虽然历经瘟疫、叛乱、海难等困难,麦哲伦本人也在中途逝世,但真理最终还是被检验出来了,当最后一艘船回到西班牙时,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了马克思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案例:扶正比萨斜塔随着七声清脆洪亮的钟声,自1990年1月7日关闭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于2001年12月15日重新向游人开放,人们沿着294层螺旋状的楼梯登上了54.5米高的塔顶,而这些台阶已经有4359天没有接待过游人了。
12年前意大利文化部由于担心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太大而有可能倒塌,宣布正式对游人关闭,当时比萨斜塔的塔心已经偏离垂直线超过4.5米,为了拯救这一历史名胜,各国建筑学家和纠偏技术专家想尽了办法并随后展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维修和纠偏工程。
对比萨斜塔的“扶正”从它修建时就已经开始。
早在1272年,建造比萨斜塔的工人为了纠偏,减薄了塔身南面的大理石厚度,后来在塔顶上还加上了一个钟楼,工人使这个钟楼略微向北倾斜以达到纠偏的目的。
但由于没有抓住根本因素,比萨斜塔斜塔继续倾斜,从1550年到1817年的267年间,比萨斜塔共倾斜了5厘米。
1838年,比萨斜塔又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倾斜,此后,斜塔以每年平均1毫米的速度继续倾斜,曾有人预言,比萨斜塔将在2003年一2004年间轰然倒塌。
为防止比萨斜塔倒塌,在关闭比萨斜塔以后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并向全世界征集“扶正”和延缓比萨斜塔倾斜速度的办法,中国专家也为纠偏出谋划策,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祖德教授的“地基应大解除法”对制定比萨斜塔纠正方案起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经过百年之久的反复论证后,拯救委员会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纠偏办法,那就是从比萨斜塔的北侧地基下抽出部会渣土使斜塔的倾斜自然北移,而这一办法却是一位意大利人1961年提出的,当时由于其原理过于简单和浅显,一直没有引起专家的重视。
但此人后来到了墨西哥并用这一方法将出现倾斜的墨西哥大教堂“扶正”了。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约翰·比兰教授在抽土纠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比兰教授说,比萨斜塔倾斜不止的关键在于,它的造基不是建在石头上,而是建在软土上。
由于塔是向南倾斜,因此抽土纠偏主要是想通过向北侧地基打洞、抽出部分淤泥而进行人工沉降,从而扭转斜塔向南倾斜的角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事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事例嘿,大家好啊!咱今天就来说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我给大家讲个我自己的事儿吧。
有一回啊,我看了个电视节目,上面说用醋可以清洗水垢。
我就寻思着,这能行吗?咱也没试过啊。
正好我家水壶里水垢挺多的,我就决定试试这个方法。
我跑到厨房,拿了一瓶醋,把醋倒进水壶里。
哇,那味道,可真够冲的。
我心里就有点打鼓了,这能管用吗?不过既然开始了,那就试试呗。
我按照电视上说的,把醋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在火上煮。
煮的时候啊,我那个紧张啊,一直盯着水壶看。
心里想着,要是不管用咋办呢?过了一会儿,水壶里开始冒泡泡了。
我就想,这是咋回事儿呢?不会出啥问题吧?我有点想把火关了,但是又想,再等等看。
又过了一会儿,泡泡越来越多,我都有点担心水壶会不会爆炸了。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水垢好像开始变少了。
我那个高兴啊,看来这方法还真管用。
我继续煮着,看着水垢一点一点地消失。
最后,当我把水壶里的水倒掉的时候,哇,水壶变得干干净净的,就像新的一样。
我心里那个得意啊,嘿嘿,这实践还真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
通过这件事儿,我就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去试试。
就像这个用醋清洗水垢的方法,如果我不去实践,我永远也不知道它到底管不管用。
在生活中啊,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
比如说学习上,我们可能会听到各种学习方法,但是到底哪个方法适合自己呢?就得自己去实践一下,才能知道。
还有工作上,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到底行不行呢?也得通过实践来检验。
所以啊,大家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光想,要去做,去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嘿嘿,这就是我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
嘿,你知道吗?实践真的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就说学骑自行车吧,你看哦,别人跟你讲再多怎么骑,什么要保持平衡啦,要握住把手啦,那都是虚的!只有你自己真正骑上去,去实践,你才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学骑车的时候,我老爸在后面扶着,一直在旁边喊:“稳住啊!别歪!”我心里那叫一个慌啊,这能稳住吗?但没办法啊,我得学啊。
我就这么歪歪扭扭地骑,摔了好几次,疼得我哟!可这就是实践啊,不摔这几次,我能学会吗?肯定不能啊!就像你告诉一个人游泳的动作要领,可他要是不下水去游,怎么可能真正会游呢?这不是开玩笑嘛!
再说说学做饭,看菜谱那是一回事,自己动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按照菜谱上说的,盐放多少,火候怎么掌握,可真到做的时候,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盐可能放多了,火可能大了,这都是实践中才能发现的问题啊!你不去做,永远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还有学画画也是,老师讲再多的技巧和理论,你不拿起画笔去画,怎么能提高呢?可能一开始画得乱七八糟的,但这就是过程啊,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你才能找到感觉,才能画出好作品。
所以啊,实践真的太重要啦!不管是做什么,只有去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和知识。
别光在那听别人说,自己去试试,去亲身感受一下,那才是最靠谱的!你说是不是?这就是我的观点,实践绝对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别的路可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共3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共3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
在教学中,这一原理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教师更需要设计出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这里,笔者将分享一些针对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把握教学内容《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把握其核心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历史观的演变”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历史观,了解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物理规律的探究”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探究生命的奥秘和生物的本质规律。
二、贯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路线,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特点。
再逐步深入各朝代、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等方面,让学生逐渐掌握历史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地图符号,再逐步深入研究各地理要素和自然现象,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杂乱的化学实验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再逐步推广到更广泛的化学实验。
三、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把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生物栖息地、了解生物行为规律、探究生物环境之间的联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举例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举例子
1. 想想看啊,学骑自行车这件事,你不去实际骑上去试试,光看别人骑能知道咋保持平衡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就像你得亲自去骑车,摔倒了再爬起来,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骑车的技巧呀!
2. 你说做饭也是一样啊,菜谱看了一堆,要是不自己动手去做,能知道盐放多少合适吗?这不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典型例子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
3. 再来看看学游泳,在岸上比划各种动作有啥用呀?得跳进水里去游才行呀!这充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呀!你不实践,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浮起来,能不能游得快!
4. 装修房子的时候,那么多设计方案,不实际去监工操作一下,能保证最后是你想要的效果吗?哎呀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呀,不实践怎么知道合不合适呢!
5. 学一门外语,光背单词和语法规则可不行啊!你得去和别人交流实践呀,不然怎么能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呢?这真的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呀!
6. 种植物也是呀,看了那么多种植技巧,不自己动手去种,能收获美丽的花朵和果实吗?就是得靠实践呀,实践就是那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毫无疑问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验证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程实践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实践反思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小学英语教师,这短暂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
不过,这种紧张而忙碌一点也没有减轻洋溢在我心中的快乐和幸福。
我从实践教学中学到的不但仅是英语口语,教学常识,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升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实践课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通过这次实践课程的学习,看到了同行们隽秀的文笔和独到的教学见解,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别和不足,自己在当老师的各个方面都还有所欠缺。
此次远程研修的确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我对远程教育培训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提升与个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一、着重把握课堂常规,注重实效。
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使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
现在的英语课,老师们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机会说英语。
几年的英语教学的课改的实施,我们很多的英语教师也会用新颖的,独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来教学新知识,但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低效的现象,教研组长从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查几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给我们指明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更准确把握课堂,在报告中明显提出备课中要非常的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课堂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后要实行积极的反思,作业要落实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升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的使用水平。
从教研组长的讲座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节实效课,课堂的结尾部分学生的输出信息(学生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会演什么)的多少完全在于课堂中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但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自身的行为,有效的教具的创作绝对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案例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 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 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错误的东西迟早 要被实践推翻。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和 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实践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由于实践是历史的发展 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局限。所以实践对真 理的检验是一个永无,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 他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立即引起了教会的极 端仇恨。教会还把坚持和宣传这一说的布鲁诺活 活烧死。
.
实践检验真理
▪ 真理的光辉是扼杀不了的,错误的理论迟早要为人们所 摈弃。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实践做出的最公正的裁判,牛 顿的万有引力,刻卜勒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 利略的天文望远镜等科学的发展愈益证明了哥白尼学说 的真理性,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案例呈现
亚里士多德的“地球 中心说”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 与“太阳中心说”
自由落体定理的发现
.
地球中心说
• 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
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就符合了圣经上的“上帝创世 说”的需要,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依据。于是,亚里士多德的 学说和基督教神学会合为一体了。“地球中心说”成了不容怀 疑的“天启真理”。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和神学统治着整个 思想文化领域,圣经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同圣经 相反或不同的观点,统统被视为“异端邪说力”。
.
用实践向权威发起挑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自由落下的速度和它 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一千多年来, 人们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没有人敢怀疑它。 可是二十多岁的伽利略却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怀 疑, 一五八九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只见年 轻的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顶 上。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小一样,重量不 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他 同时张开两手: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地面上。 实验的结果无情地证明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有道 理的,从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 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