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SQL初步教案
SQL语言基础教学

SQL语言基础教学第一章:引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本章节将对SQL的背景和概述进行介绍。
第二章:SQL的起源和发展本节将详细介绍SQL的起源、发展和版本更新历程。
介绍IBM的SEQUEL语言如何演变为现今的SQL标准,以及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SQL的实现。
第三章:SQL的数据类型SQL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型、日期时间型等。
本章将对这些数据类型进行详细解释,并说明它们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第四章:SQL的表格操作表格是SQL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
本章将介绍如何创建数据库表格、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和查询数据。
还将介绍如何对表格进行排序和过滤以及如何定义表格的主键和外键。
第五章:SQL的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SQL的核心功能之一。
本章将介绍SQL中的SELECT语句,包括基本查询、条件查询、排序、聚合函数和多表查询等。
还将介绍如何使用JOIN语句将多个表格关联起来进行查询。
第六章:SQL的数据修改除了查询数据,SQL还提供了修改数据的功能。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UPDATE语句修改表格中的数据,如何使用INSERT语句插入新的数据,以及如何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
第七章:SQL的数据约束数据约束是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SQL中的约束来定义表格的约束条件,包括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默认值和检查约束等。
第八章:SQL的视图和索引视图和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性能和灵活性的重要工具。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SQL创建和操作视图,以及如何使用索引来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
第九章:SQL的事务处理事务处理是SQL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SQL的事务处理功能,包括事务的提交和回滚,以及如何处理并发访问问题。
第十章:SQL的安全性和权限控制数据库中的数据往往具有重要性,因此安全性和权限控制是SQL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数据库原理与SQL教案

数据库原理与SQL教案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定义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2 数据模型熟悉概念模型(例如ER模型)了解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掌握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1.3 数据库设计学习需求分析掌握概念设计(实体-关系图)学习逻辑设计(转换为关系模型)第二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的性质了解关系的操作2.2 关系代数学习关系代数的五种基本运算掌握投影、选择、笛卡尔积等高级运算2.3 SQL语言简介掌握SQL的基本语法学习数据定义语言(DDL)学习数据操纵语言(DML)第三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3.1 创建数据库学习使用SQL创建数据库掌握数据库的属性设置3.2 管理数据库学习使用SQL管理数据库对象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学习数据库的重组与压缩3.3 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学习SQL中的权限管理语句掌握用户与角色的管理学习权限的分配与回收第四章:表的设计与操作4.1 表的设计原则学习范式理论掌握第三范式(3NF)的设计原则4.2 创建表学习使用SQL创建表掌握字段的数据类型和约束4.3 表的操作学习使用SQL对表进行操作掌握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的方法第五章:索引与视图5.1 索引的概念与作用理解索引的定义掌握索引的分类学习索引的设计原则5.2 创建和管理索引学习使用SQL创建和管理索引掌握索引的优化策略5.3 视图的概念与作用理解视图的定义掌握视图的创建和管理学习视图的更新和删除这五个章节涵盖了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据库和SQL语言的基本理解,并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和操作。
第六章:事务管理6.1 事务的基本概念理解事务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事务的生命周期学习事务的ACID属性6.2 事务控制学习使用SQL进行事务控制掌握事务的开始、提交、回滚和结束了解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6.3 并发控制学习并发控制的技术掌握锁定机制了解死锁的概念和解决方法第七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7.1 存储过程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和优点学习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掌握存储过程的参数和返回值7.2 触发器理解触发器的概念和类型学习创建和禁用触发器掌握触发器的执行时机和逻辑7.3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管理学习管理和调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掌握查看和修改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代码第八章:数据库性能优化8.1 查询优化理解查询优化的目的学习查询优化的策略掌握查询优化工具的使用8.2 数据库性能监控学习使用数据库监控工具掌握性能监控的关键指标了解性能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方法8.3 索引设计和优化学习索引设计的原则掌握索引优化的方法了解索引性能的评估和调整第九章:数据库安全9.1 数据库安全概述理解数据库安全的意义学习数据库安全的基本策略掌握数据库安全威胁的分类9.2 用户和权限管理学习用户和角色的管理掌握权限的分配和回收了解复杂数据库环境的权限管理9.3 加密和审计学习数据加密的方法掌握数据库审计的实现了解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第十章: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10.1 新型数据库技术学习NoSQL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和发展掌握新型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场景10.2 云计算与大数据理解云计算对数据库的影响学习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技术掌握云数据库服务的使用和管理10.3 数据库的未来发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创新方向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方法和途径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事务管理事务的定义和特性:理解事务是数据库操作的一个逻辑工作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初学者必读的SQL数据库基础教程

初学者必读的SQL数据库基础教程SQL数据库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领域。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SQL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作语言、数据查询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等方面,为初学者提供一份必读的SQL数据库基础教程。
第一章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定义语言(DD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定义数据库结构的语言。
它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列以及其他对象的操作。
在SQL中,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表使用CREATE TABLE语句,修改表结构使用ALTER TABLE语句,删除表使用DROP TABLE语句等。
初学者在学习时应该了解这些常用的DDL语句,并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第二章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操作语言(DM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语言。
它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在SQL中,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语句,更新数据使用UPDATE语句,删除数据使用DELETE FROM语句等。
初学者需要熟悉这些基本的DML语句,并能够通过它们来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三章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查询语言(DQ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语言。
它包括SELECT语句和一些用于过滤、排序和聚合数据的函数。
初学者需要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用法,了解如何使用WHERE子句进行条件过滤,如何使用ORDER BY子句进行排序,以及如何使用GROUP BY子句进行数据聚合。
第四章数据控制语言(DCL)数据控制语言(DC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控制数据库访问权限和事务处理的语言。
它包括GRANT和REVOKE语句用于授权和撤销权限,以及BEGIN TRANSACTION、COMMIT和ROLLBACK语句用于管理事务。
初学者需要了解如何使用DCL语句来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事务一致性。
教案:SQL查询

项目三使用查询一、【项目描述】前面介绍了查找和筛选功能,虽然查找和筛选能够实现数据查询,但功能十分有限,不能再多表中进行联合查询。
项目三将介绍如何使用查询对象进行数据查找。
使用查询向导或查询设计视图可以设计出强大的查询对象,该对象能完成查找和筛选所不能实现的查询功能,将大大提高对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此外,查询也可以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追加、删除和生成表等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创建各类查询而掌握查询概念、查询的功能和分类、SQL语法等理论性知识。
技能目标:用Access2010完成学生信息查询的相关操作,学会用向导、设计器及SQL 语言创建查询,为下一任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每位同学能使用向导创建简单查询和交叉查询,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参数查询、操作查询、SQL专用查询(简单查询、多表查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体验日常生活中应用查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探究教材中没有介绍的更多查询的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查询概念、查询的功能和分类、SQL语法等理论性知识。
2.使用查询向导创建简单查询、交叉表查询、查找重复项查询、查找不匹配项查询。
3.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简单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SQL专用查询(简单查询、多表查询)。
四、【教学难点】1.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找重复项查询、查找不匹配项查询。
2.使用查询设计器SQL专用查询(简单查询、多表查询)。
五、【项目任务分配】任务一创建选择查询(2+1课时)任务二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2课时)任务三使用操作查询(2课时)任务四SQL查询(1+1课时)任务五SQL语言高级查询(2+1课时)任务四 SQL查询一、【教学准备】执教教师:执教班级:15级计算机高考1班授课类型:课时: 1上课时间:2017年3月14日教法:项目教学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二、【教学实施过程】(一)项目任务导入(师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回顾已学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QL查询语句的基本语法,今天我们就以学生管理系统的关系(表)为例,通过实例任务,实际应用SQL查询语句,实现一些数据库的查询功能。
sql课程设计rar

sql课程设计rar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能够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培养学生运用SQL语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
2.掌握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3.能够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4.能够运用SQL语言处理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SQL语言的基本语法。
2.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引入SQL语言的概念,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
2.讲解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SQL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SQL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SQL数据库应用教程》2.参考书:《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与应用》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课程考试,测试学生对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逐步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
sql课程设计rar

sql课程设计rar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库操作和管理的实际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SQL语言的背景和基本概念,掌握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基本命令,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和管理,能够编写简单的SQL脚本,并进行数据库性能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介绍SQL语言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2.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讲解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数据库的管理:介绍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
4.数据库性能优化:讲解如何通过SQL语句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命令和数据库操作管理等知识,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数据库操作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SQL语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据库技术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据库实验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SQL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大学sql课程设计

大学sql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能够使用SQL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掌握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了解SQL语言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2.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SQL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
3.掌握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SQL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
2.能够编写简单的SQL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数据库信息。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SQL的数据类型、SQL的运算符、SQL的函数、SQL的查询语句、SQL的插入和更新语句、SQL的删除语句等。
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的建模方法等。
3.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事务的概念、事务的处理方法、存储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SQL语言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SQL的基本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使用等方面的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等。
sql课程设计范例

sql 课程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方法,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
2.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创建操作。
2.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
3.能够运用SQL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认识,使他们意识到数据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
2.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创建操作。
3.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20分钟)1.介绍SQL语言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如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
第二部分: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创建操作(30分钟)1.讲解如何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和表。
2.演示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创建操作,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部分: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30分钟)1.讲解如何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
2.演示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以及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创建操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SQL 初步 §5.1 SQL 简介(一)【教学目的】:1、了解SQL 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的SQL 的基本语句。
【教学重点】:常用SQL 语句的书写格式和功能。
【教学难点】:常用SQL 语句的正确使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境】:机房。
【教学过程】:一、引入SQL提问:我们在学习“查询”对象的时候,工具栏上有个视图下拉按钮,它下面包括三个视图,是哪三个?答: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和SQL 视图。
学生回答后小结: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任何一个查询都对应一个SQL 语句,查询和SQL 密不可分。
二、SQL 简介1、SQL 基本概念: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2、SQL 的特点:①一体化(一条龙服务):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控制。
②非过程化:用户发出“做什么”后电脑完成其余工作,不必写出操作过程(那是电脑的事)。
③语言简单:接近自然语言(英语)。
④共享语言:3、SQL 语言动词(9个) ①创建表:CREATE②修改表:ALTER数据定义(对表结构操作) ③删除表:DROP④数据查询:SELECT ――数据查询(功能非常多、使用非常灵活) ⑤插入记录:INSERT⑥更新数据:UPDATE 数据操作(对表记录操作) ⑦删除记录:DELETE ⑧授权:GRANT⑨收回权限:REVOKE三、常用SQL 语句的使用 1、CREATE 语句:①功能:创建表结构(空表,无记录) ②格式: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 字段类型(宽度[,小数位]) [条件],…)③例:创建“学生”表,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学成绩,简历。
操作方法:在查询设计视图中,不添加任何表,从工具栏中选择“SQL 视图”,输入如下创建“学生”表的SQL 语句:Create table 学生(学号 char(10) primary key,姓名 char(4) not null,性别数据控制char(1),出生日期 date,入学成绩 single,简历 memo);保存此SQL查询,返回到数据库窗口,运行该查询即生成“学生”表。
说明:①primary key表示主键,即把“学号”字段设为主键。
②not null表示非空,即必须输入数据,不能空起。
③数据类型都使用英文表示:文本型:char,括号里是字段长度。
数值型:整型(长整型):integer(long)短整型:short单精度:single双精度:double日期/时间型:date(time)是/否型:yesno备注型:memo自动编号型:counter货币型:currencyOLE对象型:OLEobject2、ALTER语句:①功能: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删除字段、改变字段类型)②格式:Alter table <表名>[add column <字段名><字段类型>(宽度,[小数位])[条件]][drop column <字段名>][alter column <字段名><字段类型>(宽度,[小数位])]③例:Ⅰ)添加字段:Alter table 学生 add column 职务 char(10);Ⅱ)删除字段:Alter table 学生 drop column 简历;Ⅲ)改变性别字段属性:Alter table 学生 alter column 性别 Boolean;四、课堂练习:学生做在电脑里存起来,待查。
1、创建一个“商品”表,要求有如下字段:货号(整型),商品名(文本型,长度10),进货日期(日期/时间型),进货价格(货币型),销售价格(数值型的单精度),存货(是/否型),商品简要说明(备注型)。
2、在创建的“商品”表中,添加一个“商品型号”字段,文本型,长度20。
3、把“商品简要说明”字段删除。
4、把“进货价格”字段类型改为数值型的单精度。
四、小结:本次学习了两个常用的SQL语句,都是对表结构的操作。
Create创建表结构Alter修改表结构五、作业:P.114 习题5。
第周节课教案第5章 SQL初步§5.1 SQL简介(二)【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SQL的基本语句:drop、insert、update、delete的使用。
【教学重点】:语句的书写格式和功能。
【教学难点】:语句的正确使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境】:机房。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的创建表结构和修改表结构的语句分别是什么?如何使用?答:创建表结构: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列表)Add 字段名类型――――增加字段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 表名drop 字段名――――――删除字段Alter 字段名类型―――修改字段类型二、DROP语句:1、功能:删除数据表2、格式:Drop table <表名>3、实例:删除学生表。
Drop table 学生;4、注意:删除表和删除字段语句截然不同。
三、插入记录语句:insert1、插入一条记录,给每个字段赋值:Insert into 学生 values(“2009070223”,“张强”,“男”,#1993-5-23#,“20090702”,“汉族”,“班长”);2、插入一条记录,给部分字段赋值:Insert into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 values(“2009070223”,“张强”,#1993-5-23#);说明:插入的记录都在表的最末尾,不能插入记录到某条记录之前。
四、更新(修改)记录的语句:update把“学生”表中张强的出生日期改为1993年4月23日Update 学生 set 出生日期=#1993-4-23# where 姓名=“张强”;五、删除记录的语句:delete1、格式: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2、实例:删除张强这条记录Delete from 学生 where 姓名=“张强”说明:①如果一个表中有多个叫张强的,将一起删除掉。
②比较删除记录、删除字段、删除表三个语句。
六、课堂练习:1、学生自己创建一个表,表名自定,向里面随便输入几条数据。
取名“查1”2、向表中插入一条记录,给每个字段赋值。
取名“查2”3、向表中插入一条记录,给部分字段赋值。
取名“查3”4、更新某条记录某个值。
取名“查4”5、删除某条记录。
取名“查5”6、删除刚才创建的表。
取名“查6”七、小结:本次学习了一个对表结构操作的语句:drop,用于删除表。
Insert插入记录学习了三个对表记录操作的语句: update更新记录delete删除记录八、作业:P.132习题5:一、填空题:8、9、10二、选择题:9、10第5章 SQL初步§5.1 SQL简介(三)【教学目的】:1、掌握select命令的基本格式。
2、会用select语句进行各种查询。
【教学重点】:selec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学难点】:select语句的正确使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境】:教室。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六个SQL语句:①创建表:CREATE②修改表:ALTER 数据定义(对表结构操作)③删除表:DROP④插入记录:INSERT⑤更新数据:UPDATE 数据操作(对表记录操作)⑥删除记录:DELETE二、select语句:1、select语句的功能:①实现对数据的筛选(选行)、投影(选列)和连接(多表操作)。
②对数据分组。
③对数据排序。
2、select语句格式:Select [all|distinct] [top n] *|<字段名列表>from <表名1>[,表名2,…][where <条件>][group by <分组字段名>][order by <字段名1>[ asc|desc] [,<字段名2>…]]3、实例:①查询所有字段、所有记录例:查询“教师”表中所有字段、所有记录:Select * from 教师;②查询指定字段、所有记录例:查询“教师”表中“姓名、性别、工作时间、部门”四个字段。
Select 姓名,性别,工作时间,部门 from 教师;③查询指定字段、满足条件的记录例1:查询“14计7报名册”表中姓刘学生的所有信息。
Select * from 14计7报名册 where 姓名 like “刘*”;例2:查询“教师”表中“1992年参加工作的男教师”,显示出“姓名、性别、学历、职称、部门”五个字段。
Select 姓名,性别,学历,职称,部门 from 教师Where 性别=“男” and year(工作时间)=1992;④对查询结果排序例:查询“成绩”表中“学号、姓名,成绩”字段,并把结果按成绩升序排列。
Select 学号,姓名,成绩 from 成绩 order by 成绩 asc;⑤按顺序只取前几名例:显示“14计7报名册”表中“最近成绩”最高的前5名学生。
Select top 5 * from 14计7报名册 order by 最近成绩 desc;⑥对查询结果分组,并增加原表中没有的字段例1:统计“14计7报名册”表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Select 性别,count(*) as 人数 from 14计7报名册 group by 性别;结果显示:注意:分组查询中,最后的字段数一定不要写多了,需要什么就只写什么。
例2:统计“14计7报名册”表中各毕业学校的最近成绩平均分。
Select 毕业学校,avg(最近成绩) as 平均分 from14计7报名册 group by 毕业学校;查询结果如右图。
例3:统计“教师”表中各类职称人数。
Select 职称,count(*) as 人数 from 教师 groupby 职称;三、小结:本次课程讲述的是select语句及各子句的的一些基本应用,同学们要多练多写方能熟练掌握。
四、作业:P.131习题5:一、填空题:1-7二、选择题:2-5第5章 SQL初步§5.1 SQL简介(四)【教学目的】:1、了解多表查询的概念。
2、会用select语句进行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教学重点】:多表查询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多表查询的灵活应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境】:机房。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select语句的一些基本应用,select语句的格式为:Select [all|distinct] [top n] *|<字段名列表>from <表名1>[,表名2,…][where <条件>][group by <分组字段名>][order by <字段名1>[ asc|desc] [,<字段名2>…]]二、多表查询的概念1、在两个表以上查询数据,称为多表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