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情境默写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2)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 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锦 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两句,写出了长期以来秦蜀不通往来的现状,极言出 行之难。 18.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使人听此凋朱颜” 的表情变化和“侧身西望长咨嗟”的动作情态,凸显 了蜀道之“难”。 19.《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0.《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 状况。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 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2.《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 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3.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之险峻后,发出呼唤,劝 行人不必前往蜀地的诗句是“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4.《蜀道难》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 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 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 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 句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通过描写蜀道周围苍 凉的环境来表现旅愁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李白的《蜀道难》中,诗人认为蜀地不可久留, 对即将入蜀的友人作出直接的规劝的句子是:“锦 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3.《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 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 烟”。 4.《蜀道难》中描写杜鹃凄楚哀婉的叫声使诗人在 空旷险峻的蜀山中惆怅哀愁的句子是:又闻子规啼 夜月,愁空山。 15.李白在《蜀道难》中,以先声夺人的手法,写 出蜀道之难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蜀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 句子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7.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手法,把读者带进一 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8.《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 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 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的《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句,用夸张 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与天近在咫尺;而 “飞湍瀑流争喧豗”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 场景。 10.《蜀道难》中用太阳神的典故写出蜀道山川相依、雄 奇险峻的句子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 之回川”。
《蜀道难》情境默写及答案

《蜀道难》情境默写及答案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2.《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4.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
5.《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6.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7.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8.《蜀道难》中“,”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参考答案】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6.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8.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登高》情景默写

李白《蜀道难》情景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古蜀国两位先王的神话故事的诗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中贯穿始终的句子是“,”,这两句以惊叹的笔调,极度夸张的手法,形容由秦入蜀的道路高峻、险要,难于攀登。
3.《蜀道难》中李白以“,”两句写太白山峰峦起伏,蜀道蜿蜒曲折,说的虽然是蜀道艰难,可峨眉之高亦跃然笔下。
4.李白在《蜀道难》中写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以“,”两句表现经过付出巨大牺牲,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
5.李白在《蜀道难》中以“,”两句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描述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足见山势高危。
6.《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以反衬手法突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人走就难上加难。
7.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写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8.《蜀道难》中李白以“,”两句以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14个字借景抒情,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10.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10个字写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11.《蜀道难》中李白以“,”两句突出描写蜀道奇险的风光。
如果说前句是主要从山川之险夸饰山峰之高,后句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12.李白在《蜀道难》中“,”两句,湍、瀑等多种意象飞快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1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剑门天险高峻崎岖,以“,”两句突出其易于固守,难以攻入。
14.李白在《蜀道难》结尾用“,”两句表现他乡虽好,但不如故土的思想。
杜甫《登高》情景默写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蜀道难》默写最全

《蜀道难》理解默写最全版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诗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6.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7.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噫吁嚱,危乎高哉!。
8.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0.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3.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5、《蜀道难》中通过鸟儿悲啼、森林幽静来渲染蜀道苍凉孤寂的环境气氛的诗句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高考语文】《蜀道难》理解性默写(完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噫吁嚱,危乎高哉全诗下定了一个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用传说来感叹蜀国年代久远、时空的不确定性的句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在近期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方尊是古蜀国王一级的人享用的器物。
李白《蜀道难》中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写出了古蜀国的建立年代久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先声夺人的手法,写出蜀道之难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蜀道难》中反复咏叹,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又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的诗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蜀道难》中写了前往蜀地真是困难,比上天还难,使人闻之,容颜憔悴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5.从李白《蜀道难》一诗末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使人听此凋朱颜”的表情变化和“侧身西望长咨嗟”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7.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直观地表达出诗人对蜀道的感受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8.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的两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1.《蜀道难》中描述蜀地地处偏远,与秦地交通隔绝,消息闭塞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3.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写出了长期以来秦蜀不通往来的现状,极言出行之难。
4.李白的《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不与秦塞通人烟”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西当太白有鸟道”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
《蜀道难》 挖孔与情景默写记忆版

《蜀道难》挖孔与情景默写记忆版噫吁嚱(xī)!危(高)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 ú,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储存货物或供旅客住宿的房屋)相钩连。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009年全国卷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 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缭绕)岩峦(luán,小而尖的山)。
扪(mén,按,摸)参历井仰胁(xié,从腋y è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息,以手抚膺(yīng,胸)坐长叹。
(2015浙江)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山峰陡峭)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2015年安徽)(2010年全国卷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撞击声),砯(pīng,水击岩石的声音)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高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ǔn,聚拢嘴唇吸)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理解性背诵: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014年新课标卷Ⅰ)(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完整版)《蜀道难》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蜀道难》(1)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的两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虚写映衬手法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3)李白《蜀道难》中““, ." 对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
(4)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子规鸟象征悲愁,《蜀道难》中描写它凄楚哀婉的叫声使诗人李白在空(5)《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瀑布飞泻和水石雷鸣的雄奇景象。
(7)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
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李白《蜀道难》)(8)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句子是“,。
”(9)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10)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诗使用夸张手法描写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1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12)2017年春天,央视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观众尤其对“飞花令”印象深刻,下面请以“鸟”为主题字玩“飞花令”。
(13)“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蜀道难》情景默写

10.李白在《蜀道难》中,不但写道蜀山之高险,还 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 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 绘色的描画了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 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 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2.《蜀道难》中诗人以震耳欲聋的飞瀑声和滚石的撞 击声从听觉角度写蜀道之险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 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情景默写
1. 李白在《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 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蜀道难》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 如引用远古蜀王开国艰难的句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又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0.从李白在《蜀道难》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4.运用夸张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 语句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
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5.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4.用黄鹤和猿猴,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3.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4. (),()写出了蜀道的盘旋曲折。
15. 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16. (新课标全国卷Ⅰ)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17. 【课标全国2卷2016】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18. 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19. 李白的《蜀道难》中运用拟人和反衬的手法写出蜀道之难的句子是(),(
)。
20.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