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答案

第10章答案
第10章答案

第十章答案

10-1 名词解释:烧结烧结温度泰曼温度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

(1)烧结: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2)烧结温度:坯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达到致密程度最大值时,工艺上称此种状态为"烧结",达到烧结时相应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3)泰曼温度:固体晶格开始明显流动的温度,一般在固体熔点(绝对温度)的2/3处的温度。在煅烧时,固体粒子在塔曼温度之前主要是离子或分子沿晶体表面迁移,在晶格内部空间扩散(容积扩散)和再结晶。而在塔曼温度以上,主要为烧结,结晶黏结长大。

(4)液相烧结:烧结温度高于被烧结体中熔点低的组分从而有液相出现的烧结。

(5)固相烧结:在固态状态下进行的烧结。

(6)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是在已发生塑性变形的基质中出现新生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和长大过程。

(7)晶粒长大:是指多晶体材料在高温保温过程中系统平均晶粒尺寸逐步上升的现象.

(8)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被抑制而发生的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10-2 烧结推动力是什么?它可凭哪些方式推动物质的迁移,各适用于何种烧结机理?

解:推动力有:(1)粉状物料的表面能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的差值,

烧结推动力与相变和化学反应的能量相比很小,因而不能自发进行,必须加热!!

(2)颗粒堆积后,有很多细小气孔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压力差,

(3)表面能与颗粒之间形成的毛细管力。

传质方式:(1)扩散(表面扩散、界面扩散、体积扩散);(2)蒸发与凝聚;(3)溶解与沉淀;(4)黏滞流动和塑性流动等,一般烧结过程中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传质机理,即烧结过程中往往有几种传质机理在起作用。

10-3 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能使烧结体强度增大,而不产生坯体宏观上的收缩? 试说明理由。

(1)蒸发-冷凝;(2)体积扩散;(3)粘性流动;(4)晶界扩散;(5)表面扩散;(6)溶解-沉淀

解:蒸发-凝聚机理(凝聚速率=颈部体积增加)

烧结时颈部扩大,气孔形状改变,但双球之间中心距不变,因此坯体不发生收缩,密度不变。

10-4 什么是烧结过程?烧结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解:烧结过程: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粘结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界线不十分明显的阶段。

(1)液相流动与颗粒重排阶段:温度升高,出现足够量液相,固相颗粒在DP 作用下重新排列,颗粒堆积更紧密;

(2)固相溶解与再析出:接触点处高的局部应力? 塑性变形和蠕变? 颗粒进一步重排;

(3)固相的的烧结:小颗粒接触点处被溶解较大颗粒或自由表面沉积晶粒长大形状变化不断重排而致密化。

10-5烧结的模型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典型传质过程?

解:粉体压块:蒸发-凝聚

双球模型:有液相参与的粘性蠕变扩散

Kingery和LSW :溶解-沉淀

10-6某氧化物粉末的表面能是1000erg/cm2,烧结后晶界能是550erg/cm2,若用粒径为1μm的粉料(假定为方体)压成1cm3的压块进行烧结,试计算烧结时的推动力。

解:2x(1000/1x 10-4-550/1x10-2)=1.99x107 erg/cm3

10-7有粉粒粒度为5μm,若经2h烧结后,x/r=0.1。如果不考虑晶粒生长,若烧结至x/r=0.2。并分别通过蒸发-凝聚、体积扩散、粘性流动、溶解-沉淀传质,各需多少时间?若烧结8h,各个传质过程的颈部增长x/r又是多少?

解:根据查得各传质方式公式可得:时间分别为16h,64h,8h,128h,若只烧结8h,则X/R分别为0.1×41/3,0.1×41/5,0.2,0.1×41/6。

10-8如上题粉料粒度改为16μm,烧结至x/r=0.2,各个传质需多少时间?若烧结时间为8h,各个过程的x/r又是多少?从两题计算结果,讨论粒度与烧结时间对四种传质过程的影响程度?

解:蒸发-凝聚:颗粒粒度愈小烧结速率愈大。初期x/r 增大很快,但时间延长,很快停止;

体积扩散:烧结时间延长,推动力减小。在扩散传质烧结过程中,控制起始粒度很重要;

粘性流动:粒度小为达到致密烧结所需时间短,烧结时间延长,流变性增强;溶解-沉淀:

粒度小,传质推动力大。烧结时间延长,晶粒致密程度增加。

10-9 试就(1)推动力来源;(2)推动力大小;(3)在陶瓷系统的重要性来区别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解:晶粒生长——材料热处理时,平均晶粒连续增大的过程。

推动力:基质塑性变形所增加的能量提供了使晶界移动和晶粒长大的足够能量。晶粒生长取决于晶界移动的速率。

二次再结晶——(晶粒异常生长或晶粒不连续生长)少数巨大晶体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推动力:大、小晶粒表面能的不同。

二次再结晶晶粒长大

不均匀生长均匀生长

不符合Dl=d/f符合Dl=d/f

气孔被晶粒包裹气孔排除

界面上有应力界面无应力

10-10 有人试图用延长烧结时间来提高产品致密度,你以为此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解:不可行。

蒸发-凝聚机理(凝聚速率=颈部体积增加)此类传质不能靠延长时间达到烧结。

高温短时间烧结是制造致密陶瓷材料的好方法。

10-11 假如直径为5μm的气孔封闭在表而张力为280dayn/cm2的玻璃内,气孔内氮气压力是0.8atm,当气体压力与表面张力产生的负压平衡时,气孔尺寸是多少?

解:2x280x0.001/r=0.8x101325

r = 6.9μm

10-12 在1500℃,MgO正常的晶粒长大期间,观察到晶体在1h内从直径从1μm 长大到10μm,在此条件下,要得到直径20μm 的晶粒,需烧结多长时间?如已知晶界扩散活化能为60kcal/mol,试计算在1600℃下4h后晶粒的大小,为抑制晶粒长大,加入少量杂质,在1600℃下保温4h,晶粒大小又是多少?

解:烧结数率常数和温度关系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

即 (1)

其中:为常数,Q为晶界扩散活化能,在正常的晶粒长大期间,晶粒直径与时间关系为:

……………………(2)其中为时晶粒的平均尺寸。

在加入少量杂质时,晶粒直径与时间关系为:

(3)

在1500℃时,MgO正常生长时,由(2)有99

再由(1)有=5789.5

则在1500℃正常生长条件下,达到所需时间为:

在1600℃时=122.83

由(2)=22.2加入杂质后由(3)有=7.9

10-13 假定NiCr2O4的表面能为600erg/cm2,由半径0.5μm的NiO和Cr2O3粉末合成尖晶石。在1200℃和1400℃时Ni2+和Cr3+离子的扩散系数分别为:Ni2+在NiO中D1473=1×10-11;D1673=3×10-10cm2/s;Cr3+在Cr2O3中D1473=7×10-11 cm2/s,D1673=10-9cm2/s;

求在1200℃和1400℃烧结时,开始1h的线收缩率是多少?(假定扩散粒子的半径为0.059nm)

解:线收缩率:

1200℃,对NiO和Cr2O3粉末,其

则可求出K1473,同理,可求出K1673,代入上式,即可求出

式中g=600erg/cm2,ó=0.59?T=1473K,1673K,r=0.5μm

10-14 在制造透明Al2O3材料时,原始粉料粒度为2μm,烧结至最高温度保温0.5h,测得晶粒尺寸10μm,试问若保温时间为2h,晶粒尺寸多大?为抑制晶粒生长加入0.1%MgO,此时若保温时间为2h,晶粒又有尺寸多大?

解:由

在此条件下保温,设直径为则有:

即求

加入少量的MgO时:

10-15 在1500℃Al2O3正常晶粒生长期间,观察到晶体在1h内从0.5μm直径长大到10μm。如已知晶界扩散活化能为335kJ/mol,试预测在1700℃下保温时间为4h后,晶粒尺寸是多少?你估计加入0.5%MgO杂质对Al2O3晶粒生长速度会有什么影响?在与上面相同条件下烧结,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解:由

在1700℃时,

由,有

加入0.5%MgO时,会抑制Al2O3晶粒生长,抑制现象会更加明显,原因是由于晶界移动时遇到的杂质(MgO)更多,限制了晶粒的生长。

10-16 材料的许多性能如强度、光学性能等要求其晶粒尺寸微小且分布均匀,工艺上应如何控制烧结过程以达到此目的?

解:(1)晶粒的大小取决于起始晶粒的大小,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

(2)防止二次再结晶引起的晶粒异常长大。

10-17 晶界移动通遇到夹杂物时会出现哪几种情况?从实现致密化目的考虑,晶界应如何移动?怎样控制?

解:晶粒正常长大时,如果晶界受到第二相杂质的阻碍,其移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晶界能量较小,晶界移动被杂质或气孔所阻挡,晶粒正常长大停止。

(2)晶界具有一定的能量,晶界带动杂质或气孔继续移动,这时气孔利用晶界的快速通道排除,坯体不断致密。

(3)晶界能量大,晶界越过杂质或气孔,把气孔包裹在晶粒内部。由于气孔脱离晶界,再不能利用晶界这样的快速通道排除,使烧结停止,致密度不再增加,这将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

从实现致密化目的考虑,晶界应按第二种情况移动,控制晶界的能量以增加致密度。

10-18 在烧结时,晶粒生长能促进坯体致密化吗?晶粒生长会影响烧结速率吗?试说明之。

解:在烧结时,晶粒生长能促进坯体的致密化。在烧结中、后期,细小晶粒逐渐长大,而晶粒的长大过程是另一部分晶粒的缩小或消失过程,其结果是平均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长大不是晶粒的相互粘接,而是晶界移动的结果。推动晶粒长大的是晶界的自由能,随着晶粒的长大,使界面面积减小,从而促进坯体致密化。

10-19 试分析二次再结晶过程对材料性能有何种效应?

解:二次再结晶发生后,由于个别晶粒异常长大,气孔进入晶粒内部,成为孤立闭气孔,不易排除,使烧结速率降低甚至停止,肧体不再致密;加之大晶粒的晶界上有应力存在,使其内部易出现隐裂纹,继续烧结时肧体易膨胀而开裂,使烧结体的机械,电学性能下降。

10-20特种烧结和常规烧结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

解:常规烧结过程主要是基于颗粒间的接触与键合,以及在表面张力推动下物质的传递过程。其总体的推动力由系统表面能提供。这就决定了其致密化是有一定限度的。常规条件下坯体密度很难达到理论密度值。对于特种烧结,它是为了适应特种材料对性能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些烧结过程除了常规烧结中由系统表面能提供的驱动力之外,还由特殊工艺条件增加了系统烧结的驱动力,因此提高了坯体的烧结速率,大大增加了坯体的致密化程度。例如热压烧结,它是加压成型与加压烧结同时进行的一种烧结工艺。由于同时加温加压,有利于粉末颗粒的接触、扩散和流动等传质过程,降低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其容易获得接近理论密度、气孔率接近零的烧结体。

10-21 (1)烧结MgO时加入少量FeO,在氢气氛和氧分压低时都不能促进烧结,只有在氧分压高的气氛下才促进烧结;(2)烧结Al2O3时,氢气易促进致密化而氮气妨碍致密化。试分析其原因。

解:(1)对FeO,易形成负离子过剩型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其缺陷反应式为:

另外,在MgO的烧结中是正离子起扩散起控制作用的烧结过程,因而氧气氛和氧分压较高

是有利的。

(2)烧结氧化铝Al2O3时,由于氢原子半径很小,扩散系数较大,易于扩散而有利于闭气孔的清除;而原子半径大的氮则由于其扩散系数较小难于扩散而阻碍烧结。

10-22 磁性氧化物材料被认为是遵循正常晶粒长大方程。当颗粒尺寸增大超出1μm的平均尺寸时,则磁性和强度等性质就变坏,未烧结前的原始颗粒大小为0.1μm。烧结30min使晶粒尺寸长大为原来的3倍。因大坯件翘曲,生产车间主任打算增加烧结时间。你想推荐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解:由D0=0.1μm 和t=30min,D=3D0=0.3μm可得:

D2-D02=kt K=0.08/30μm2/min

D=1μm,12-(0.1)2=kt=0.08/30t

∴t=371.25min

10-23 分析添加物是如何影响烧结的。

解:(1)外加剂与烧结主体形成固溶体

两者离子产生的晶格畸变程度越大,越有利于烧结。

例:Al2O3中加入3%Cr2O3可在1860℃烧结;

当加入1~2%TiO2只需在约1600℃就能致密化。

(2)外加剂与烧结主体形成液相

在液相中扩散传质阻力小,流动传质速度快,降低了烧结温度和提高了坯体的致密度。

例:制95%Al2O3材料,加入CaO、SiO2,

当CaO:SiO2=1时,产生液相在1540℃即可烧结。

(3)外加剂与烧结主体形成化合物抑制晶界移动。

例:烧结透明Al2O3时,加入MgO或MgF2,形成MgAl2O4

(4)外加剂阻止多晶转变

例:ZrO2中加入5%CaO。

(5)外加剂(适量)起扩大烧结范围的作用

例:在锆钛酸铅材料中加入适量La2O3和Nb2O5,可使烧结范围由20~40℃增加到80℃。

10-24为了减少烧结收缩,可把直径1μm的细颗粒(约30%)和直径50μm的粗颗粒进行充分混合,试问此压块的收缩速率如何?如将1μm和50μm以及两种粒径混合料制成的烧结体log(△L/L)的log t和的曲线分别绘入适当位置,将得出什么结果?

解:烧结收缩有: (1)

(2)

比较式(1)和式(2)是可见,在初期的重排阶段,相对收缩近似地和时间的次方成比例,说明致密化速度减慢了,若将式(1)和式(2)以对作图,则曲线斜率分别接近于和1。各曲线可明显的分为三段,初期斜率接近于1,中期粗略的接近于,

至于后期,曲线十分的平坦,说明在后期致密化速度减慢了。

10-25 影响烧结的因素有哪些?最易控制的因素是哪几个?

解:(1)粉末的粒度。细颗粒增加了烧结推动力,缩短原子扩散距离,提高颗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从而导致烧结过程的加速。

(2)外加剂的作用。在固相烧结中,有少量外加剂可与主晶相形成固溶体,促进缺陷增加,在液相烧结中,外加剂改变液相的性质(如粘度,组成等),促进烧结。

(3)烧结温度:晶体中晶格能越大,离子结合也越牢固,离子扩散也越困难,烧结温度越高。保温时间:高温段以体积扩散为主,以短时间为好,低温段为表面扩散为主,低温时间越长,不仅不引起致密化,反而会因表面扩散,改变了气孔的形状而给制品性能带来损害,要尽可能快地从低温升到高温,以创造体积扩散条件。

(4)盐类的选择及其煅烧时条件的影响:盐类的选择:用能够生成粒度小、晶格常数较大、微晶较小、结构松弛的MgO的原料盐来获得活性MgO,其烧结活性良好。煅烧时条件:煅烧温度愈高,烧结活性愈低的原因是由于MgO的结晶良好,活化能增高所造成的。

(5)气氛的影响:氧化,还原,中性。

(6)成形压力影响:一般说成型压力越大颗粒间接触越紧密,对烧结越有利。

除上述六点以外,还有生坯内粉料的堆积程度、加速热度、保温时间、粉料的粒度分布等。

第10章习题答案

魏 泳 涛 魏 泳 涛 10.1 计算下列情形中系统对定轴的动量矩: (a)均质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 ,以角速度ω转动 (b)均质偏心圆盘半径为r ,偏心距为e ,质量为m ,以角速度ω转动; (c)十字杆由两个均质细杆固连而成,OA 长为l 2、质量为m 2,BC 长为l ,质量为m 。以角速度ω绕Oy 轴转动。 (a)(b)(c)

魏 泳 涛 魏 泳 涛 10.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偏心轮在水平地面上作平面运动。轮子轴心为A ,质心为C ,e AC =,轮子半径为R ,对轴心A 的转动惯量为A J ;C 、A 、B 三点在同一铅直线上。 (1)当轮子只滚不滑时,若A v 已知,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上B 点的动量矩。 (2)当轮子又滚又滑时,若A v 、ω已知,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上B 点的动量矩。

魏 泳 涛 魏 泳 涛 10.3 撞击摆由质量为1m 的摆杆OA 和质量为2m 的摆锤B 组成。若将杆和锤视为均质细长杆和等厚圆盘,并已知杆长为l ,盘的半径为R ,求摆对轴O 的转动惯量。

魏 泳 涛 魏 泳 涛 魏 泳 涛 10.4 为求物体对于通过其质心C 之轴AB 的转动惯量C J 。用两杆AD 、BE 和这物体固结,并借这两杆将物体挂在水平轴DE 上,轴AB 平行于DE ,使其绕DE 轴作微小摆动,测出摆动周期T 。如物体的质量为M ,轴AB 和DE 之间的距离为h ,杆AD 、BE 的质量忽略不计,求转动惯量C J 。 解: 从左向右看,如图 θθ αsin mgh J J D D -== 而 )(2mh J J C D += 所以 θθsin )(2mgh mh J C -=+ 当微小摆动时,θθ≈sin 所以 0)(2=++θθmgh mh J C 根据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特性,有 2 π211mh J mgh T C += 即: )π4(22g h T mgh J C -=

百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元宵节猜灯谜闯关题及答案 2.我国西晋的第一代皇帝名字是叫曹丕吗(不是)司马炎 3.成都的市花是水仙花吗。(不是)芙蓉花 4.号称"六一居士"的古代是.欧阳修吗。(是) 5."东北三宝"中的乌拉草的优点是纤维坚韧吗(是) 6.世界上第一个空中犯罪问题的国际公约是《东京条约》(是) 9.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吗?(是) 1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险属于强制保险吗?(是) 12.中国电影金鸡奖奖品是高达35公分的一座造型优美的鸡形雕像,这座雕像是铸银镀金的吗?(不是)铸铜镀金 13.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是以黄梅戏唱腔为写作素材的吗?(不是)越剧 14.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是根据法国作家的作品改编的吗? 15.人们常说的瘦西湖是西湖吗? (不是) 16."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是由赵普开始的吗?(是) 18.秦朝开始推行郡县制度在全国设.24郡吗?(不是)36郡 19.除了黑芝麻外有白芝麻吗?(有) 20.人的眼睛能出气吗?(能) 21.皮影戏中的皮影人物一般是用胶皮制成的吗?(不是)驴皮或牛皮 22.琥珀属于有机宝石吗?(是) 24.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徐霞客吗?(不是)郦道元 25.金字塔是位于尼罗河的西岸吗?(是) 26.老花眼和远视眼是一回事吗?(不是) 27.植物的叶子呈绿色,是由于叶子反射绿光吗?(是) 29.无籽西瓜的繁育是通过种子吗?(是) 30.成语"不毛之地"中的"不毛"是指不生长树木吗?(不是)五谷 31.人的唾液有杀菌作用吗?(有) 32.汉代以后所指的西域是指山海关以西吗?(不是)玉门关、阳关以西 33.衣服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洗得越干净吗?(.不是) 34."二锅头"酒的得名是根据生产工艺吗?(是) 37.无线电视台的电视剧传播是通过微波吗?(不是)中波 38.在生活中,正常人体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其信息量最大的是视觉吗?(是) 39.亚麻凉席清洗后是太阳晒干吗?(不是)自然阴干 41.月球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长吗?(长) 42.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乞力马扎罗山吗?(是) 1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 及答案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0-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E A. 增加胰岛素分泌 B. 减少胰岛素清除 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D.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 E.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 10-2、下列有关甲苯磺丁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结构中含磺酰脲,具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B. 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C. 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 D. 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E. 可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 10-3、下列口服降糖药中,属于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的是 B. A. Tolbutamide(甲苯磺丁脲) B. Nateglinide(那格列奈) C. Glibenclamide(格列本脲) D. Metformin(二甲双胍) E. Rosiglitazone 罗格列酮 10-4、下列有关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可水解生成磺酰胺类 B. 结构中的磺酰脲具有酸性 C. 第二代较第一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少 D.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体内代谢方式相同 E. 第二代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了较大结构的侧链

10-5、下列与metformin hydrochloride不符的叙述是 C A.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 B.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C.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D. 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 E. 肝脏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尿排出 10-6.坎利酮是下列哪种利尿药的活性代谢物? B. 螺内酯 A. 氨苯蝶啶 B. 螺内酯 C. 速尿 D. 氢氯噻嗪 E. 乙酰唑胺 3、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7.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的英文通用名:A A. Acetazolamide B. Spironolactone C. Tolbutamide D. Glibenclamide 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10-8.分子中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利尿药是: E A. 氨苯蝶啶 B. 洛伐他汀 C. 吉非罗齐 D. 氢氯噻嗪 E. 依他尼酸 10-9.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 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10.螺内酯和异烟肼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黄色产物,这是因为螺内酯含有 B 结构 A. 10位甲基 B. 3位氧代 C. 7位乙酰巯基 D. 17位螺原子 E. 21羧酸 二、配比选择题 [10-16-10-20]

第十章作业答案2

第十章作业答案2 10-27 电量q 均匀分布在长为2l 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 的点P 的电势(以无穷远为零电势点)。 [解] 取如图所示的电荷元d q ,x l q q d 2d =,它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x a l x l q x a l q u -+=-+=2d 82d 41d 00πεπε 则整个带电直线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a a l l q x a l x l q x a l x l q U l +=-+=-+=??2ln 82d 82d 802000πεπεπε 10-30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盘,面电荷密度为σ。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求圆盘中心点O 处的电势。 [解] 把带电圆盘视为无数个不同半径的圆环。圆盘中心点O 处的电势等于这些带电圆环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叠加。取半径为r ,宽度为d r 的圆环,其上所带电量为r r q d 2d πσ=。它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r q u d 241d 41 d 00πσπεπε== 则整个带电薄圆盘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r u U R 0002d 241d εσπσπε===?? 10-32 图示为两个半径均为R 的非导体球壳,表面上均匀带电,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两球心相距离为d (d >>2R )。求两求心间的电势差。 [解] 设带正电的球壳中心的电势为1U ,带负电的为2U 。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有 d Q R Q U 00144πεπε-= d Q R Q U 00244πεπε+-= 两球心间的电势差 ??? ??-=-=-=d R Q d Q R Q U U U 112220002112πεπεπε 10-36 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处于与平面垂直 的x 轴上的-a 和+a 的位置上。设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零,试求空间的电势分 布并画出其曲线。 [解] 无限大带电平板外场强的大小为02εσ= E ()()()?????????-=?+?=>-==?=≤≤-=?+?=-<=??????--001300100012d d 0d d d d 0εσεσεσεσa U a x x r E U a x a a U a x E a a x x a a x l E l E l E l E l E 因此因此因此 P dq O

电子电路第十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十 10-1 在数字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如何用二—十进制表示十进制数 答:在数字系统中采用二进制数有许多优点,其主要优点有:①对元件参数的要求较低;②不仅具备算术运算功能,而且具备逻辑运算功能;③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④便于长期保存信息;⑤安全、可靠;⑥通用性强。 通过二进制的编码来表示十进制数,这种编码称为BCD 码,BCD 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最容易理解、最直观的编码是“8421”码,这是一种有权码,常用的BCD 有权码还有“2421码等,除此之外,在BCD 码中还有无权码。如格雷码、余3码等。 10-2 什么叫编码用二进制编码与二进制数有何区别 答:由于数字系统中用0、1两个数表示所有的信息,对于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二进制数表示,但是对于一些图形、符号、文字等信息,要用0、1来表示,就必须按照0、1的一定规则组合来代表。这种按照一定规则组合的代码,并赋予一定含义就称为编码。 二进制编码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代表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而二进制数就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它代表了数值的大小和正负。 10-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② .1001 ③ 111111 ④ 解:①()B =(27+26+22 +1)D =(128+64+4+1)D =(197)D ②(.1001)B =(27+25+22+21+2-1+2-4 )D =D ③(111111)B =(26 -1)D =(63)D ④()B =(211+210+27+26+23+22 )D =(3276)D 10-4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57 ② ③ ④ 解:①(57)D =(111001)B =(71)O =(39)H ②D ≈B =O =H ③D =B =O =H ④D ≈(0.)B =O =(E7)H 10-5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 ① H ② H ③ (3AB6)H ④ H 解:①H =B =O =D ②H =(.)B =O ≈D ③(3AB6)H =(0)B =(35266)O =(15030)D ④H =B =O ≈D 10-6 什么是模2加它与逻辑代数加法有何区别 答:模2加就是一位二进制加法的运算规则(不考虑进位)、而逻辑代数的加是逻辑关系的一种表述。。它们的规则分别如下: 模2加:011110101000=⊕=⊕=⊕=⊕ 逻辑加:1111101010 00=+=+=+=+ 10-7 将下列十进制数用8421BCD 码表示。 ① D ② D 解:①D =(0011 0111. 1000 0110)8421BCD ②D =(0110 0000 0101. 0000 0001)8421BCD 10-8 根据格雷码与二进制数的关系式,列出四位二进制数所对应的格雷码。

10.第十章 习题解答汇总

第十章 波动光学 选择题 10—1 两个LC 无阻尼自由振荡电路,它们的自感之比12:1:2L L =.电容之比 12:2:3C C =,则它们的振荡频率之比12:νν为 ( C ) (A) 1 33. 10—2 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 和磁场强度H ( C ) (A) 相互平行,相位差为0; (B)相互平行,相位差为π2 ; (C) 相互垂直,相位差为0; (D)相互垂直,相位差为 π2. 10—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 ( A ) (A) 变密; (B) 变稀; (C) 不变; (D) 消失. 10—4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了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B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双缝的间距变小; (C) 使双缝的间距变大;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入射. 10—5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 上的P 处是明纹.若将缝2S 盖住,并在1S 、2S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 ,其它条件不变,则此时 ( B ) (A) P 处仍为明纹; (B) P 处为暗纹; (C) P 处光强介于明、暗纹之间; (D) 屏幕E 上无干涉条纹. 10—6 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点A 沿某路径传播到点B ,其相位的变化为3π,则路径AB 的光程为 ( A )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n λ. 10—7 在透镜上镀一层折射率为n (比透镜的折射率大)的透明介质薄膜,要使波长为λ的单色光增加透射,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B )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知识竞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应由()进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一般由()讨论通过并正式施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3、以下不属于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总体思路的是() A.强化依法保安 B.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强化政府监管 D.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法》确立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C.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 D. 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6、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监管 B.生产经营单位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E.员工参与 7、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态度是(): A.提倡 B.强制 C. 鼓励 D.原则性要求 8、除()外,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B.国家、行业或地方安全标准 C.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方面指令 D.行业安全生产自律公约 9、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验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并监督发放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组织员工罢工 C.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落实情况 D.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 10、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包括(): A. 法人代表 B. 分管负责人 C. 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D. 外设机构负责人 11、《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12、《安全生产法》之所以称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就其在各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它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具有(),主要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 A. 适用范围的基本性、法律制度的广泛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B.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概括性、法律规范的基本性 C. 适用范围的概括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广泛性 D.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除须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的是():

1C#程序设计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单选: (1).NET中的大多数控件都派生于(C)类 A.Class B.From C.Control D.Object (2)在以下控件中,可用于输入数据的是(B)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092804.html,bel B.TextBox C.Button D.PictureBox (3)在以下控件中,可实现多项选择的是(A) A.CheckBox B.RadioButton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092804.html,boBox D.NumericUpDown (4)不属于容器控件的是(C) A.GroupBox B.Panel C.MenuStrip D.TapControl (5)(B)控件组合了TextBox控件和ListBox控件的功能。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092804.html,bel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092804.html,boBox C.ProgressBar D.PictureBox (6)让控件不可以使用的属性是以下哪一个?B A.AllowDrop B.Enabled C.Bounds D.Visible (7)让控件不可显示的属性是以下哪一个?D A.AllowDrop B.Enabled C.Bounds D.Visible (8)不能用于设置控件布局位置的属性是(C) A.Left B.Top C.Size D.Location (9)可用来设置文字颜色的属性是(B) A.BackColor B.ForeColor C.Text D.Parent (10)TextBox控件的(B)属性将输入的字符代替显示为指定的密码字符。 A.Text B.PasswordChar C.TextAlign D.Multiline (11)所有控件都一定具有的属性是(D) A.Text B.BackColor C.Items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092804.html, (12)当用户鼠标左键单击窗体或控件系统将触发(D)事件 A.Activated B.Load C.DoubleClick D.Click (13)用户修改了文本框中的内容时,系统将触发(A)事件。 A.xtChanged B.CheckedChanfed C.SelectedIndexChanged D.SizeChanged (14)在列表框或组合框中,当用户重新选择另一个选项时,系统将触发(C)事件。A.TextChanged B.CheckedChanged C.SelectedIndexChanged D.SizeChanged (15)有关模态对话框说法错误的是(A) A.模态对话框允许用户单击该对话框之外的区域 B.模态对话框通常没有最大化、最小化按钮 C.模态对话框使用ShowDialog方法显示 D.模态对话框不能使用鼠标改变窗体大小 (16)当复选框能够显示2种状态时,可通过它的(C)属性来设置或返回复选框的状态。 A.Enabled B.Visible C.Checked D.Text (17)要使用ListBox控件多选的情况下,可使用它的(A)属性设置为true。 A.SelectionMode B.SelectedItem C.SelectedValue D.ImeMode (18)在允许ListBox控件多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的(B)属性值来访问已选中的选项。 A.SelectionMode B.SelectedItem C.SelectedValue D.SelectedIndex (19)要使PictureBox中显示的图片刚好填满整个图片框,应把它的(D)属性值设为PictureBoxSizeMode.StretchImage。 A.Enabled B.Visible C.ImageLocation D.SizeMode (20)Timer控件的(A)属性用来是指定时器Tick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

第十章作业解答

第十章作业解答 [10-4] 图示电路中,(1)L 1= 8H ,L 2=2H ,M = 2H ;(2)L 1= 8H ,L 2=2H ,M = 4H ;(3)L 1= L 2= 4H ,M = 4H ,试求以上三种情况从端子1-1’看进去的等效电感。 v 解:如图10-4(c )所示 列方程: ?????=+=++0)(12212111I M j I L j U I M j I L j R ωωωω 代入已知量解得: 12 211)L M (j I L U -=ω (1)L 1= 8H ,L 2=2H ,M = 2H 时,L eq= 6H (2)L 1= 8H ,L 2=2H ,M = 4H 时,L eq= 0H (3)L 1= L 2=4H ,M = 4H 时,L eq= 0H [10-14] 如图10-14b 所示电路中 R = 50Ω,L 1=70mH ,L 2=25mH ,M = 25mH,C =1 F ,正弦电源的电压,s /rad 10V,0/5004=?=ωU 求各支路电流。 (b )解: ???????=+=+---+-+=I I I I C j I M j I L j I M j I L j I M j I L j R U 21212121101)()(ωωωωωωω 解得:A 66.83/1.11?-==I I 02 =I ω图10-4(c) 图10-14 j ωL 1j ωC

[10-18] 求图18-18所示电路中的阻抗Z 。已知电流表的读数为10A ,正弦电压有效值U =10V 。 解: Z 折合到原边为100Z ,如图10-18(2) Ω-+=j100100Z 1Z eq eq Z 1==I U 所以:0j100100Z =Ω- Z = j 1Ω 图10-18(2) 图10-18 Z

南邮数电-第10章习题答案

10.1 PLD器件有哪几种分类方法?按不同的方法划分PLD器件分别有哪几种类型? PLD器件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按集成度分类和按编程方法分类。按集成度分类,PLD 器件可分为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LDPLD)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HDPLD)两种。具体分类如下: PLD LDPLD HDPLD PROM PLA PAL GAL CPLD FPGA 按编程方法分类,PLD器件可分为一次性编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紫外线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和采用SRAM结构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四种。 10.2 PLA、PAL、GAL和FPGA等主要PLD器件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PLA的与阵列、或阵列都可编程;PAL的与阵列可编程、或阵列固定、输出结构固定;GAL的与阵列可编程、或阵列固定、输出结构可由用户编程定义;FPGA由CLB、IR、IOB 和SRAM构成。逻辑功能块(CLB)排列成阵列结构,通过可编程的内部互连资源(IR)连接这些逻辑功能块,从而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分布在芯片四周的可编程I/O模块(IOB)提供内部逻辑电路与芯片外部引出脚之间的编程接口,呈阵列分布的静态存储器(SRAM)存放所有编程数据。 10.3 PAL器件的输出与反馈结构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PAL器件的输出与反馈结构有以下几种: (1)专用输出结构:输出端为一个或门或者或非门或者互补输出结构。 (2)可编程输入/输出结构:输出端具有输出三态缓冲器和输出反馈的特点。 (3)寄存器输出结构:输出端具有输出三态缓冲器和D触发器,且D触发器的Q端 又反馈至与阵列。 (4)异或输出结构:与寄存器输出结构类似,只是在或阵列的输出端又增加了异或门。 10.4 试分析图P10.4给出的用PAL16R4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要求写出电路的激励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并画出电路的状态转移图。工作时,11脚接低电平。图中画“×”的与门表示编程时没有利用,由于未编程时这些与门的所有输入端均有熔丝与列线相连,所以它们的输出恒为0。为简化作图,所有输入端交叉点上的“×”不再画,而改用与门符号里面的“×”代替。(提示:R为同步清0控制端,C为进位信号输出端)该时序逻辑电路由4个D触发器和若干门电路构成,设17、16、15、14引脚对应的D

2016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

2016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 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

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纪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7、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C、《变色龙》《我的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一、选择题 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 B. 返回系统 C. 提交事务 D. 存储数据 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 B. 运行故障 C. 系统故障 D. 事务故障 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 B. 一致性控制 C. 故障后的恢复 D. 数据的转储 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 B. 程序的执行结果 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 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B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简答题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最新第10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

第10章 直流电源 自测题 10.1填空题 1.单相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电路相比,输出波形脉动比较大的是 。 2.电容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越大,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越 ,流过二极 管的冲击电流越 ,输出纹波电压越 ,输出直流电压值越 。 3.电容滤波电路中的电容器与负载 联,电感滤波电路中的电感器与负载 联。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电路相比,带负载能力强的是 ,输出直流电压高的 是 。 4.并联型稳压电路主要是利用 工作在 状态时,电流在较大范 围内变化,管子两端的 基本保持不变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5.串联型稳压电路正常时,调整管工作在 状态,比较放大管工作在 状态,提供基准电压的稳压二极管工作在 状态。 6.在图10.4.4所示的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要改变输出直流电压应调节 电路的 电阻,输出电压最大时应将 电阻调至 。 7.如题10.1.7图所示的电路,已知1240ΩR =,2480ΩR =。 (1)1R 上的电压为 V ,2R 上的电压为 V 。 (2)输出电压为 V ,输入电压最小应为 V 。 (3)电容1C 的作用是 ,电容2C 的作用是 。 8.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控制对象是调整管的 ,而开关型稳压电路是控制 调整管的 。 9.串联型稳压电路与开关型稳压电路相比效率高的是 ,主要原因 是 。 W7805 题10.1.7图

答案: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2.小,大,平滑,高。3.并,串,电感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4.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5.放大,放大,反向击穿。 6.取样,可变,最下端。7.5,10;15,18;减小纹波和防止自激振荡,抑制高频干扰(消除高频噪声)。8.管压降,导通、截止时间的比例。9.开关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功率损耗小。 10.2选择题 1.理想二极管在单相半波整流、电阻性负载中,其导通角为 。 A .小于o 180; B .等于o 180; C .大于o 180; D .等于o 360。 2.电感滤波电路常用在 的场合。 A .平均电压低,负载电流大; B .平均电压高,负载电流大; C .平均电压低,负载电流小; D .平均电压高,负载电流小,负载变动小。 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2U (有效值)10V =,则输出电压O(AV)U = ;若电容C 脱焊,则O(AV)U = 。 A .4.5V ; B .9V ; C .12V ; D .14V 。 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其中一个二极管接反,则 ;若其中一个二极管脱焊,则 。 A .变压器有半周被短路,会引起元器件损坏; B .变为半波整流; C .电容C 将过压击穿; D .稳压管因过流而损坏。 5.有两只稳压管串联后接在稳压电路中,已知这两只稳压管的参数相同,稳压值都是8V ,用万用表电压档测得它们的端电压分别为0.7V 和8V ,这种情况表明这两只稳压管 。 A .工作正常; B .有一只已经损坏; C .只需要用一只; D .两只都已损坏。 6.在图10.4.1所示电路中,若电阻R 被短接,则 。 A .O U 降为0; B .变为半波整流; C .电容C 因过压而击穿; D .稳压二极管过流而烧坏。 7.在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为18V ,调整管压降为6V ,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则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应选为 。 A .6V ; B .18V ; C .20V ; D .24V 。 8.下列三端集成稳压电源中,输出正电压的是 ;输出负电压的是 。 A .W78??和W317; B .W78??和W337; C .W79??和W317; D .W79??和W337。

党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知识竞赛题库 本题库共235题,其中选择题150题,判断题50题,多选题35题 一、选择题(150题) 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B )。A一届 B两届C三届D四届 3.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 C )负责。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政协 4.党的临时支部可否发展党员( B )。 A.可以 B.不可以 5.现阶段党员教育的工作指导思想有几点( B )。 A.2 B.3 C.4 6.哪年十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同志指出了“在新历史时期,对共产党有新要求。”( A )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7.支部委员会会议程序主要有几项(B )。 A.4 B.5 C.6

8.劝退党员程序有几项( A ) A.3 B.4 C.5 9.哪一年成立中国共产党( B )。 A.1919年 B.1921年 C.1949年 10.谁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 C )。 A. B. C. 11.党的组织优势主要是指( C )。 A.由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几十万党组织 B.党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众多优秀分子 C.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集中制组成的统一的整体 12. 党的(A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表明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四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13. 党小组长由(C )。 A、党小组会选举产生 B、党支部大会选举产生 C、党支部委员会指定 14. 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 当(B)。 A、给予处分 B、劝他退党 C、自动退党

第10章习题答案

实训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可以用普通螺纹中径公差限制( A B E ) A .螺距累积误差 B .牙型半角误差 C .大径误差 D .小径误差 E .中径误差 2.普通螺纹的基本偏差是( B C ) A .ES B .EI ; C .es D .ei 。 3.国家标准对内、外螺纹规定了( A B ) A .中径公差 B .顶径公差; C .底径公差 二、判断题 1.普通螺纹的配合精度与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有关。 (√ ) 2.国标对普通螺纹除规定中径公差外,还规定了螺距公差和牙型半角公差。 (╳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三、简答题 1. 对内螺纹,标准规定了哪几种基本偏差?对外螺纹,标准规定了哪几种基本偏差? 答:对内螺纹,标准规定了G 及H 两种基本偏差。 对外螺纹,标准规定了e 、f 、g 和h 四种基本偏差? 2. 螺纹分几个精度等级?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答:标准中按不同旋合长度给出精密、中等、粗糙三种精度。精密螺纹主要用于要求结合性质变动较小的场合;中等精度螺纹主要用于一般的机械、仪器结构件;粗糙精度螺纹主要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建筑工程、污浊有杂质的装配环境等不重要的连接。对于加工比较困难的螺纹,只要功能要求允许,也可采用粗糙精度。 3. 解释M10×1—5g6g —S 的含义。 答:M10—螺纹代号 1—螺距为1mm 5g —外螺纹中径公差带代号 6g —外螺纹顶径公差带代号 S —短旋合长度 四、计算题 1.有一对普通螺纹为M12×1.5—6G/6h ,今测得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试计算内、 (1)确定中径的极限尺寸 211.025D mm = 查表得:,2 190D T m μ=,32EI m μ=+ ES =EI +190=32+190=+222μm

(完整word版)第10章习题(带答案)

1、对待排序的元素序列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再对两个子序列施加同样的排序操作,直到子序列为空或只剩一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排序方法是 ( )。 A. 直接选择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起泡排序 2、对5个不同的数据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最多需要进行 ( ) 次比较。 A. 8 B. 10 C. 15 D. 25 3、用快速排序法对n 个数据进行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2) ,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 4、用归并排序法对n 个数据进行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 5、在对n 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中,共需要进行2n 趟。( 错 )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2n 。( 对 ) 6、若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一次划分结构为( )。 A.40,38,46,84,56,79 B.40,38,46,56,79,84 C.40,38,46,79,56,84 D.38,40,46,56,79,84 7、下列四个序列中,哪一个是堆( )。 A. 75,65,30,15,25,45,20,10 B. 75,65,45,10,30,25,20,15 C. 75,45,65,30,15,25,20,10 D. 75,45,65,10,25,30,20,15 8、由无序序列{ 15,9,7,8,20,7}建立的初始小顶堆为 7,8,7,9,20,15_ 。 9、已知5个数据元素为(54,28,16,34,73),对该数列按从小到大排序,经过一趟冒泡排序后的序列为 28,16,34,54,73_ 。 10、若不考虑基数排序,则在排序过程中,主要进行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关键字的__ 比较_____和记录的___移动__。 11、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

党务知识题库含答案(终)

山西四建集团党务工作知识复习题(140题) 一、填空题(30个) 1、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2、月工资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的在职党员,其交纳党费的比例为1%。 3、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 4、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 5、要求入党的人必须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递交入党申请书。 6、入党积极分子名单确定以后,党支部应领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由党支部定期进行考察写实。 7、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后,党支部要安排党性强、作风正派的两名正式党员,对其进行政治审查,党支部应写出综合政治审查报告。 8、在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各基层党支部向公司党委汇报有关发展对象的政审、考察、公示等情况,同时报送相关材料,党委工作部审查合格后,领取《入党志愿书》。 9、为了使入党介绍人能够认真担负起对被介绍人进行教育和考察的责任,一般情况下,一名正式党员不宜同时担任两名以上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 10、《入党志愿书》记载了一个党员入党时的主要情况和党组织的全部审批过程,表明了接收一个同志入党的严格手续和加入党组织的严肃性。 11、预备党员应在预备期满前一个月主动写好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交给党支部。 12、对外单位转来的预备党员,党组织应及时审查其全部入党材料。属采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伪造手续进入党内的,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其中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须重新履行入党手续。 13、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第10章习题解答(DOC)

第10章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 习 题 10 10.1 振荡电路与放大电路有何异同点。 解: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都是能量转换装置。振荡电路是在无外输入信号作用时,电路自动地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放大电路是在有外输入信号控制下,实现能量的转换。 10.2 正弦波振荡器振荡条件是什么?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是什么?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为1=? ?F A ,电路为正反馈时,产生自激的条件。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条件为1-=? ?F A ,电路为负反馈时,产生自激的条件。 10.3 根据选频网络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可分为RC 正弦波振荡器,LC 正弦波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RC 正弦波振荡器通常产生低频正弦信号,LC 正弦波振荡器常用来产生高频正弦信号,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频率稳定性很高。 10.4 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网络。放大电路实现能量转换的控制,选频网络决定电路的振荡频率,正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使反馈信号等于输入信号,稳幅网络使电路输出信号幅度稳定。 10.5 当产生20Hz ~20K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当产生100M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当要求产生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 解:产生20Hz~20K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RC 正弦波振荡器。产生100M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LC 正弦波振荡器。当要求产生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正弦波时,应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10.6 电路如图10.1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电路可能振荡,哪个不能振荡,并简述理由。 解:(a) 不能振荡,不满足正反馈条件;(b) 可能振荡,满足振荡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