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行为正确评价

合集下载

幼儿学生在园表现老师评语

幼儿学生在园表现老师评语

幼儿学生在园表现老师评语幼儿学生在园表现的评语:1. 乐于助人:他/她总是愿意帮助别人,不管是帮忙整理教室还是帮助另一个学生解决问题。

2. 自理能力强:他/她能够自己穿衣、穿鞋、上洗手间等,不需要过多的帮助。

3. 爱思考:他/她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经常会主动提出问题,并且喜欢和同学们讨论。

4. 勇于尝试: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中,他/她总是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不怕失败,乐于接受挑战。

5. 合作能力强:他/她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积极融入团队,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

6. 注意力集中:他/她在听讲或者参与活动时,能够专心致志,经常能够迅速掌握和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

7. 爱干净整洁:他/她喜欢整理自己的物品,经常保持自己的周围环境整洁。

8. 有礼貌:他/她经常会说“请”、“谢谢”等日常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时非常有礼貌。

9. 语言表达能力强:他/她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10. 独立思考:他/她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11. 良好的时间观念:他/她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并且能够准时到达约定的地点或者参加活动。

12. 善于分享:他/她经常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对待同学们非常友善。

13. 有责任感:他/她经常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14. 爱心:他/她对于别人的需要非常关心,经常会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15. 良好的安全意识:他/她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遵守园所的安全规定。

16. 良好的协调能力:他/她能够在与他人相处时灵活地应对,能够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

17. 充满创造力:他/她喜欢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经常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18. 善于倾听:他/她在与他人交流时,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尊重别人的观点。

19. 善于解决冲突:他/她在面对冲突时,能够冷静沉着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嘿,你知道吗?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不仅仅是陪我们玩和教我们唱歌画画的,他们还有一项超级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观察和评价我们的行为!就拿我在幼儿园的经历来说吧!有一次,我们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我特别努力地想要搭出一个超级高的城堡。

我一块一块地往上放,小心翼翼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这时候,老师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可是我能感觉到她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

后来,我搭的城堡不小心倒了,我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老师马上走过来,轻轻地抱抱我,说:“宝贝,别着急,我们可以重新搭呀!”你说,老师是不是很贴心?还有一次,我们在画画。

小明总是把颜色涂得到处都是,纸都快破了。

老师看到后,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小明呀,画画要轻轻地,不然纸宝宝会疼的哟!”这话说得多有趣啊!老师观察我们,就好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

他们会注意我们是怎么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是友好分享玩具,还是会抢来抢去;他们会看我们吃饭的时候是不是乖乖的,会不会挑食;还会看我们睡午觉的时候,是不是能很快安静地入睡。

这就好比农民伯伯观察自己田里的庄稼,看看哪棵长得好,哪棵需要多照顾照顾。

老师观察我们,也是为了知道我们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进步,然后给我们帮助。

比如说,小红在唱歌的时候声音特别响亮,老师就会表扬她,让她给大家做榜样;小刚总是不敢和别人说话,老师就会鼓励他,带着他一起和小伙伴交流。

老师的评价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哟!他们会很认真地想,然后用我们能听懂的话告诉我们。

有时候是一句鼓励的话,有时候是一个小小的建议,就像给我们的小脑袋里点亮了一盏灯。

难道你不觉得幼儿园老师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吗?他们通过观察和评价,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棒!我觉得呀,幼儿园老师的行为观察和评价真的太重要啦!他们的关心和指导,让我们在幼儿园里快乐成长,学会好多好多的本领!示例文章篇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嘿,你知道吗?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可都是有着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是为了批评我们,而是为了观察和了解我们的一举一动,给我们最贴心的帮助和引导呢。

幼儿教育:教师如何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幼儿教育:教师如何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如何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评价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1. 观察和记录: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行为、语言、情绪等各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为后续的评价和指导提供依据。

2. 具体描述和评价:在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时,教师要具体描述幼儿的行为和表现,避免笼统和模糊的评价。

例如,可以说“你在游戏中能够积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很好”,而不是简单的“你很棒”。

3. 鼓励和肯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幼儿的积极表现。

对于幼儿的努力和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引导和启发: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和不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例如,可以说“你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但你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很好。

我们下次可以试试更多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5. 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指导: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速度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在给予反馈和指导时,要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指导。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指导和建议。

6. 及时调整游戏内容和难度:根据幼儿的游戏表现和需求,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游戏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评价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用心观察、记录、分析和反馈。

通过给予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评价

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评价

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批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情,恰当得批评就是必要得。

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有这样得体会,与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

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批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就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得批评就是必要得。

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得就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得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得成长!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供您参考!一、翻老账得批评方式要不得孩子调皮捣蛋,总少不了挨老师得批评,有得老师还把“旧账”逐一翻出来,想让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得所作所为就是不正确得,并责令其改正。

但这样得批评方式最好不用。

因为,翻老账得批评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得年龄特点孩子得思维就是具体、形象得,瞧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

瞧到凌乱得娃娃家,听到老师得批评,她会马上想到就是因为“没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错在哪儿,只要大人指出正确得方法,她就会去做。

都说孩子记性好,其实,短时记忆比长时记忆更有优势。

孩子记得最清晰得就是当时、当天得事,一两天之前得事就需要成人得提示。

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得事那么清晰、详细。

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就是想引起孩子得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得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

但恰恰忽视了孩子得记忆特点。

老师说昨天没浇小苗,孩子可能还记得一点;老师说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却可能想不起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把谁弄哭了。

因此,当大人尽情地痛诉孩子得既往过失时,孩子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说得事情,认错得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会削弱教育效果没有收好玩具就是游戏规则得问题;忘记给植物浇水就是任务意识得问题;弄哭小朋友就是人际交往得问题,中午不睡觉就是生活习惯得问题。

这些从属于不同方面得问题,老师一古脑地倒在孩子面前,年幼得孩子既不能清楚想起这些事情,又不能很好加以区分。

幼儿评价的方法

幼儿评价的方法

幼儿评价的方法幼儿评价是指对幼儿的学习、发展、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估和记录。

通过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特点、需求和进步情况,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支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幼儿评价方法:1.观察评价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互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等来评估幼儿。

观察评价法可以包括结构化观察、非结构化观察和自发观察等不同形式。

通过观察评价,教师可以收集到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兴趣、态度等信息,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记录评价法:教师通过记录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发展情况来评价幼儿。

记录可以包括学习笔记、文字描述、照片、视频等形式。

记录评价法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掌握和记录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轨迹,为教育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3.问卷评价法:教师可以设计问卷,向幼儿和家长征求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意见和评价。

问卷评价法能够搜集到幼儿和家长的观点和反馈,有助于了解幼儿对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喜好和需求,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

4.测评评价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测量工具或评估问卷等来对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能力等进行评估。

测评评价法可以提供全面、客观的幼儿发展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和特点,以及需要加强的方面。

5.互动评价法:教师和幼儿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互动来评价幼儿。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学习感受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在进行幼儿评价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客观性:评价要基于真实的观察和记录,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影响。

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和可信性。

2.全面性:评价应该覆盖幼儿的各个方面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等方面。

3.针对性:评价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和进步情况。

4.综合性:评价应该综合考虑观察、记录、问卷、测试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和可靠的评价结果。

幼儿评价不仅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情况的手段,也是提供个性化教育的基础。

小班幼儿老师评语

小班幼儿老师评语
小班幼儿老师评语
作为一名小班幼儿老师,我对于每位幼儿的发展和成长都非常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我对每位幼儿的发展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幼儿们的评语:
一、对于幼儿的身体发展
1. 小明:小明在身体发展方面表现出色,他的大肌肉协调性很好,喜欢参加各种户外活动。需要提醒他的是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小红:小红的身体活动能力较弱,不太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需要引导她多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二、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
3. 小军:小军对数字和形状的认知较强,可以轻松地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需要提醒他的是要注意观察规律,提高分析能力。
4. 小花:小花在语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达能力上表现突出,她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
以上是我对幼儿们的评语,希望家长们和学校能够共同关注每位幼儿的发展,共同为他们的成长努力。
8. 小刚:小刚的社交能力较差,他对群体活动不太感兴趣,需要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合作意识。
五、对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9. 小丽:小丽在创造力方面表现出色,她喜欢在玩具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有意思的游戏。需要鼓励她多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
10. 小明:小明在创造力方面较为保守,不太愿意尝试新的玩具和游戏,需要引导他多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他的创造力。
三、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
5. 小杰:小杰在情感交流方面有点害羞,不太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交流,需要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团队合作意识。
6. 小文:小文的情感表达能力较强,她能够主动关心他人,善于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是班里的小活跃分子。
四、对于幼儿的社交发展
7. 小云:小云在社交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她喜欢帮助其他小朋友,是班上的小领导,需要鼓励她多帮助一些困难的小朋友。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关心的问题。

在幼儿园里,教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是孩子成长最亲近的人。

评价是教师对于孩子的认识和认定,是对于孩子发展的反映和导向。

因此,幼儿园教师对于孩子的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

一、直接观察法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通过直接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情绪变化等,对孩子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和及时性。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孩子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否愿意与小伙伴分享玩具、是否对教师有敬意等。

这些可以让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孩子,评价孩子的能力、兴趣、行为习惯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为孩子提供适合的课程活动和指导。

二、观察记录法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方法,对于孩子的表现进行定期、系统的记录,以便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

教师可以在记录中包括孩子的兴趣爱好、展示能力的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相处的情况等。

通过定期回顾孩子的记录,教师可以评价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孩子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为孩子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行动方案。

三、目标评价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评价孩子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和绘画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孩子的绘画创意、结构准确性、形状大小比例等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也能更加客观的评价孩子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正反馈。

四、反馈评价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为孩子提供及时的反馈评价,通过鼓励、称赞、指导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

此方法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表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做正确的事情的同时也摆脱错误的习惯、行为或思维方式。

五、综合评价法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进行综合评价。

幼儿园小班素质老师评语

幼儿园小班素质老师评语

幼儿园小班素质老师评语应注重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评语应围绕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鼓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园小班素质老师评语,供您参考。

一、认知发展:1. 学习积极主动,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发现。

2. 参与积极性高,上课时专心听讲,完成课堂活动时认真投入。

3. 具有较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一些幼儿园生活常识和学习内容。

4. 对数字、颜色、形状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能通过游戏或简单的活动进行识别。

二、语言表达:1. 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简单的信息和意愿。

2. 乐于与他人交流,能够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听说能力较强,能够理解和遵循简单的口头指令和规则。

4. 使用词汇准确,语法基本正确,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

三、社交能力:1. 善于与小伙伴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和帮助。

2. 感受他人需求,善于体谅和关心他人的感受。

3. 学会独立思考,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4. 进入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好,能够按照规则秩序进行游戏和活动。

四、情绪调节:1. 感情稳定,情绪调节能力较强,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要求。

2. 善于与他人合作,处理冲突时能够主动沟通和妥协。

3. 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积极应对,不退缩不气馁。

4. 具有较好的自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生活事务。

五、动手能力:1. 喜欢动手动脑,善于使用各类材料进行创作和手工制作。

2. 爱护环境,能够按照要求使用学习和生活用具。

3. 运动协调能力良好,能够进行简单的大、小肌肉运动。

4. 在户外活动中表现活跃且能与他人愉快地互动。

六、家园合作:1. 家庭教育注重,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和学习支持。

2. 家长配合度高,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家校互动。

3. 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

七、综合评语:1.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正确评价
【摘要】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我评价客观性原则评价手段幼儿心理幼儿行为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恰当的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在评价幼儿前,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等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活动中接受评价。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全面了解幼儿,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

因此,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

那么,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趋向正确,并使幼儿能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呢?
首先,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评“好孩子”的情景:老师说:“xx 这星期吃饭很乖,上课会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也很友好,应该给他评‘好孩子’。

”再“民主”一些的做法,便是让似懂非懂的小朋友表决一下。

这种面面俱到的评价,看似公正,其实是最容易伤害幼
儿的。

因为教师费心挖掘那么几个“好孩子”,却忽略了大部分幼儿在同一时间里的努力。

一个孩子也许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可在另一个方面却进步了。

而老师却在求全责备,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

孩子如果经常处在这样的评价之中,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会不在乎地说:“我反正评不上好孩子的。

”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小朋友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

这倒不是说给每个人都评上“好孩子”,那样的话,又是另一种表现得“不公正”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

比如说在小班阶段评小红花,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就应给予鼓励。

一位小朋友主动扶起摔了一跤的同伴,就可发给他小红花。

一位小朋友尝试着自己扣好了扣子,也可发给小红花;一位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同样可以发给他小红花。

小红花不应成为十全十美的标志,而是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明的一种肯定态度,它能使幼儿不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地把幼儿放入群体中与他人作比较。

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孩子在各种场合都有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得到第二次。

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其次,评价的手段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识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

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

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

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评价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

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

如果此时继续沿用小班的评价方式,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

因此,在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

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

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的手段,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我们班,小朋友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热衷于认识全国各大城市,就采用“小飞机飞向北京”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飞”过一座座城市,最后“飞向北京”。

这种形式果然大受欢迎,”小飞机”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幼儿。

孩子们对飞行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他不断努力,受到教师肯定的过程。

面对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再次,评价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解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于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评价。

这实在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方式。

对幼儿的行为要做分解,分解出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毛病是常犯的,哪些是偶犯的,甚至是无意中犯的;还有哪些行为看得出有孩子的主观努力,这样,教师就不会去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只有教师清楚明了,才会使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错了,要改正;哪些事情做对了,要坚持;哪件事情是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了。

这样的评价即客观、公正,又使孩子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对幼儿的表现作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掐灭他们努力的火花。

有时候,孩子一天的努力,会由于自己偶尔一次的淘气而告失败,本来期盼着表扬,会以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告终。

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总之,学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而且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掌握这种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