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合集下载

2.上皮组织

2.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简称上皮(epithelium) 组成: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 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 以及少量特化的上皮(肌上皮、 感觉上皮)
一、被覆上皮☆
(covering epithelium)
(一)被覆上皮的一般特点
1.分布于表面:体表,(管、腔、囊)内表面 2.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3.上皮细胞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
单层柱状上皮
小 肠,单层柱状上皮
小 肠 →纹状缘 ☆固有层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结构特点:细胞形态不一 (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
细胞核位置不在同一水平 但细胞都位于基膜上 功能特点:保护、分泌、清洁 分布:呼吸道黏膜等
连接——连接复合体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三)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1、基膜( basement membrane ) (1)定义: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
组织之间的均质状嗜酸性薄膜。 (2)组成:LM:一般不可见 EM下由基板和网板组成。 (3)功能:支持、连接上皮、营养

单细胞腺
浆液性腺 分泌物性质 粘液性腺 导管
多细胞腺
形状
管状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
内分泌腺
导管部 是否分支 单腺
复腺
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腺泡
1、浆液性腺腺泡: 浆液性腺细胞胞质嗜碱 性,核圆,腺腔小, 分 泌物稀薄,主含酶蛋白 质。
2、黏液性腺腺泡: 黏液性腺细胞胞质浅染, 核扁,腺腔大分泌物粘 稠,主含粘蛋白。
浆液性腺腺泡

人体上皮组织的知识点总结

人体上皮组织的知识点总结

人体上皮组织的知识点总结一、人体上皮组织的结构1. 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上皮细胞是一种长方形、多角形、圆柱形等形状的细胞,它们通常具有密集的细胞核和位于细胞边缘的薄膜特征,这种结构使得上皮细胞能够密集排列在表面组织中,形成一层层的细胞排列。

此外,上皮细胞还具有明显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2.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上皮组织具有紧密排列的细胞、细胞间粘结结构、基底膜和基底细胞等特点。

上皮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物质和细胞间连接蛋白将细胞连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基底膜是上皮细胞下方的一层特殊结构,它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糖蛋白组成,通过它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接。

基底细胞则是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结合部位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损伤修复和细胞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上皮组织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上皮组织中并不含有血管和神经,其供血和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于基底膜下的结缔组织。

上皮细胞通过基底膜上的多孔性结合细胞膜与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接,并通过基底膜上的细胞外基质和血管联系起来。

二、人体上皮组织的功能1. 保护功能上皮组织形成了人体的外界屏障,能够防止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内部,起到了保护人体的作用。

例如皮肤表皮就是一层上皮组织,它能够防止水和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内部。

2. 分泌和吸收功能上皮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胃液,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肠液等。

此外,上皮细胞还能够吸收营养物质,如肠上皮细胞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3. 分泌性排泄功能一些上皮细胞能够分泌排泄生理活性物质,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排泄尿液中废物,皮脂腺上皮细胞能够分泌皮脂等。

4. 感觉功能某些上皮组织具有感觉功能,如视网膜上皮细胞能够感知光线刺激,而嗅上皮细胞能够感知气味等。

5. 反应性功能上皮细胞对外界刺激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如上皮细胞在受到损伤时能够进行再生,从而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

三、人体上皮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按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依照细胞层数的多少分,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多层上皮。

3.1.2上皮组织--腺上皮、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3.1.2上皮组织--腺上皮、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基础医学教研室第三章 基本组织人体解剖学基础基础医学教研室二. 腺上皮和腺•定义: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分类:按有无导管分为:v 外分泌腺: 分泌物经导管排出,如汗腺、唾液腺等v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放入血,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部导 管基础医学教研室1.分泌部:由一层细胞围成分类根据分泌部的形状可分为:管状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外分泌腺的结构基础医学教研室1.分泌部:根据分泌物性质可分为: 浆液性腺 粘液性腺 混合性腺外分泌腺的结构混合性腺泡浆液性腺泡外分泌腺的结构2.导管:直接与分泌部连通,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

基础医学教研室基础医学教研室三.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游离面•2.基底面•3. 侧面—细胞连接基础医学教研室微绒毛•形态—•功能— 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分布— 小肠、近曲小管等LM— 线状(纹状缘、刷状缘) EM— 细胞膜+细胞质(内含微丝)基础医学教研室微绒毛LM基础医学教研室纤毛(cilium )•形态—•功能— 节律性定向摆动、排出异物 •分布— 呼吸道上皮细胞LM— 长而粗的突起EM— 细胞膜+细胞质(微管)基础医学教研室纤毛LM纤毛的摆动基础医学教研室位置:EP 与C·T 之间半透膜功能:支持、连接、物质交换基膜:特殊细胞间质2.基底面基础医学教研室位置:肾小管等处形态:LM—基底纵纹质膜内褶基底纵纹EM—细胞膜向内凹陷有许多线粒体功能:扩大基底面 有利于物质交换基础医学教研室细胞连接模式图基础医学教研室。

简述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简述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简述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功能上皮组织,这个名字听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护卫队”,负责保护、吸收和分泌,简直就是身体的“多面手”。

今天咱们就来轻松聊聊这位“隐形英雄”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让大家对它刮目相看。

1. 上皮组织的结构1.1 细胞紧密相连首先,上皮组织的细胞就像拼图一样,紧密地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

这样一来,外面的细菌和有害物质就很难“钻空子”,想要入侵我们身体可没那么简单。

就好比一堵坚固的城墙,把我们身体保护得严严实实。

1.2 基膜的支撑再说说上皮组织底下的“基膜”。

它就像是上面的“天花板”有了“地基”,支撑着整个结构。

基膜为上皮细胞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同时也在滋养着这些细胞,保持它们的活力。

可以说,上皮组织就像是一个热闹的市场,基膜则是默默奉献的“市场管理员”。

2. 上皮组织的功能2.1 保护功能咱们的上皮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

想想吧,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挑战,比如阳光、灰尘、细菌等等。

上皮组织就像是我们身体的铠甲,能有效阻挡这些外界的“攻击”。

这就好比你穿上了一件厚厚的外套,不怕寒风刺骨。

2.2 吸收和分泌除了保护,上皮组织还负责吸收和分泌。

比如,肠道里的上皮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勤劳的小工人,负责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吸收进来。

而皮肤上的汗腺则在努力排出体内的废物,就像是在为身体“洗澡”。

可以说,上皮组织是个全能选手,保护、吸收、分泌样样精通。

3. 上皮组织的种类3.1 变换多样上皮组织可不是单一的,它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部位,分成了很多种类。

比如,皮肤上的表皮细胞是“坚硬型”,适合抵御外界侵害;而肠道内的上皮细胞则是“柔软型”,方便吸收养分。

这就好比不同的工具,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妙用。

3.2 适应能力强上皮组织的适应能力也相当强,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能在不同的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上皮组织都会通过分泌汗液或油脂,来保持身体的“舒适度”。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

2、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特点: 特点:上皮的层次和细胞形态随所在器官 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 依次是: 依次是: 基底细胞 → 中间层细胞 →表面 表面 细胞(盖细胞) 细胞(盖细胞) 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 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
四、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 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腺(体):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单细胞腺 浆液性腺
分泌物性质 粘液性腺
Exocrine gland
外分泌腺
分泌部
形状
混合性腺 管状腺
多细胞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 单腺 复腺腺

导管部 内分泌腺
是否分支
Endocrine gland
上皮细胞的侧面
以上几种细胞连接 存在于4 存在于4种基本组 织中。四种连接中, 织中。四种连接中, 只要有两种同时靠 近存在,就称为连 近存在,就称为连 接复合体 (junctional complex)
(三)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1、基膜(basement membrane) 、基膜 基板: 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 网板: 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功能:支持,连接, 功能:支持,连接,半透膜作用 2、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 、质膜内褶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 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3、半桥粒(hemidesmosome) 、半桥粒 结构为桥粒的一半。 结构为桥粒的一半。 功能: 功能:加强上皮细胞与基膜的连接
2、微绒毛 、
LM:纹状缘(小肠)、刷状缘(肾小管) LM:纹状缘(小肠)、刷状缘(肾小管) )、刷状缘 EM: EM: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功能: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功能: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 细胞的吸收

组胚重点总结上皮组织

组胚重点总结上皮组织

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简称上皮,具有极性,即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差别,典型表现在单层上皮细胞。

构成: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外基质游离面——朝向身体的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基底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侧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

上皮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并借此与结缔组织相连,因上皮内大都无血管,所需营养依靠结缔组织内血管提供,营养物质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

上皮组织内可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根据功能分类: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颗粒中哈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阳性)故称黏原颗粒。

黏蛋白分泌后,与水结合形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要成分的上皮。

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腺细胞分泌:酶类、黏液和激素等。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为激素)释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导管可有分支,分泌部呈管状、泡状或管泡状。

①根据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

②根据导管有无分类:单腺和复腺。

③根据腺细胞种类分类:用于消化、呼吸系统。

腺泡(acinus)——泡状和管泡状的分泌部。

腺细胞多呈锥形,由于分泌部不同而形态各异。

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中的腺细胞一般可为浆液性细胞和黏液性细胞两种,其他系统的腺细胞各具特点。

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颗粒中哈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阳性)故称黏原颗粒。

黏蛋白分泌后,与水结合形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浆液性细胞属于蛋白质分泌细胞,主要分泌酶类。

上皮组织应试考题

上皮组织应试考题

上皮组织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1.微绒毛 2.纤毛 3.细胞衣4.紧密连接 5.桥粒 6.缝隙连接7.中间连接 8.基膜 9.质膜内褶10.半桥粒 11.腺上皮 12.腺体13.内分泌腺 14.外分泌腺 15.单细胞腺16.浆液腺 17.粘液腺 18.混合腺19.顶浆分泌 20.全浆分泌 21.局浆分泌22.连接复合体(二)填空1.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成份(1)、细胞间质(2)、细胞有(3)。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4)、(5)、(6);侧面上常常有四种特殊结构,即(7)、(8)、(9)、和(10);基底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11)、(12)、和(13)。

2.多细胞的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根据两者的形态结构特点,这类腺体可分为5种,即单泡状腺、单(1)、复(2)、复(3)和复(4)。

没有导管的腺体称(5)。

3.腺上皮细胞的分泌方式通常有三种,即(1)、(2)和(3)。

分泌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4),这类外分泌腺称(5);分泌糖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比较(6),高尔基复合体(7),分泌物粘稠,这类外分泌腺体称(8)。

既分泌粘液又分泌浆液的外分泌腺体称(9)。

4.按照功能不同,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三类,即(1)、(2)、(3)。

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被覆上皮可分为两类,即(4)和(5);根据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又可分为四种,即(6)、(7)、(8)和(9);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复层上皮又可分为三种,即(10)、(11)、和(12)。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甲状腺属A.单细胞腺B.外分泌腺C.粘液腺D.内分泌腺2.杯状细胞属A.多细胞腺B.浆液腺C.单细胞腺D.内分泌腺3.上皮组织中没有A.细胞B.细胞间质C.神经末梢D.血管4.微绒毛的结构中没有A.细胞膜B.细胞质C.微管D.微丝5.纤毛的结构中没有A.微管B.细胞质C.细胞膜D.微丝6.细胞衣的化学成份是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寡糖链7.微绒毛和纤毛位于上皮细胞的A.基底面B.游离面C.侧面D.细胞质8.在上皮细胞的侧面没有A.桥粒B.半桥粒C.缝隙连接D.中间连接9.在基膜的结构中不包括A.透明板B.细胞膜C.基板D.网板10.基膜产生于A.结缔组织B.上皮组织C.基板和网板D.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11.不影响腺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分泌方式是A.全浆分泌B.顶浆分泌C.局浆分泌D.内分泌(四)问答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021临床医学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021临床医学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有三个面,即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上皮组织与其功能相适应,在上皮细胞的各个面上常形成各种特殊结构图2-8。

图2-8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模式图1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 微绒毛有些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见有许多细小的指状突起,这种突起称为微绒毛。

光镜下的微绒毛呈隐隐可见的纹理样结构,称为纹状缘或刷状缘。

电镜下微绒毛外包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线的舒缩可使微绒毛轻度伸缩图2-8,2-9。

微绒毛可使细胞的表面积扩大,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吸收功能旺盛的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发达。

图2-9微绒毛(右图为微绒毛、纤毛扫描电镜图)2 纤毛纤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的突起,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就能比较清楚地分辨。

纤毛能够有节律地向一个方向摆动,犹如表浪起伏,能把粘附在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状物质向一定方向推送。

如呼吸道腔面的纤毛细胞,其纤毛的摆动可把吸入的灰尘和细菌排出。

纤毛的结构比微绒毛复杂。

电镜下,纤毛的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其中有纵向排列的微管。

微管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中央为两条完整的微管,周围有9组成对的双联微管图2-10。

微管的结构与纤毛的摆动有关,可能是微管的相互滑动,导致纤毛的摆动。

图2-10纤毛(右图为电镜图)2上皮细胞的侧面相邻上皮细胞的侧面,除有细胞衣、少量的细胞间质和钙离子粘着外,还形成几种特殊的细胞连接,主要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管连接和桥粒图2-8,2-11。

细胞连接除了在上皮细胞的侧面存在之外,在其它细胞,如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间也存在。

图2-11上皮细胞的侧面连接1 紧密连接 又称闭锁连接,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顶端。

立体形态呈斑状、点状或带状,围绕细胞周围,故又称闭锁小带图2-8,2-11。

电镜下显示,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呈网状的嵴,嵴与嵴相接处的细胞膜外层的颗粒状镶嵌蛋白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故称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具有机械性连接和封闭细胞顶端细胞间隙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粒像“铆钉”一样把细胞连接起来,是一 种 牢固的细胞连接,在易受机械性刺激和摩擦的复 层扁平上皮中常见。
桥粒
4.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
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呈间断融合,形成许多规 则的小管,成为细胞之间直接相通的管道。
缝隙连接有利于细胞间的离子交换和电冲动 传递。
缝隙连接模式图
相邻的 两个细胞
小管 6个亚单位
位于紧密连接的下方。
相邻细胞间有一狭小间隙,其中充满均质状 物质。间隙两侧的胞膜胞质面有少量的致密物 质,并且有很多的平行微丝附着。
中间连接具有粘着作用,还具有保持细胞形 状和传递细胞间收缩力的作用。
3.桥粒:又称粘着斑。
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
相邻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内含低密度丝状 物,其中间有一纵行的致密线。间隙两侧的细胞 膜胞质面有致密板;角蛋白丝附着于其上,并且 折成袢状返回胞质内;起固定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缝 隙 连 接
以上细胞连接方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时,称连Βιβλιοθήκη 复合体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1.基膜:
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 薄膜。
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作用;基膜也 是一种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组织与深部结缔组织 进行物质交换。
2.质膜内褶:
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内形成的 结构。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微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细胞 表面伸出的细微指状突起;其内含 有纵行的微丝。
位于具有活跃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而且排 列整齐。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助 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纹状缘~分布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 刷状缘~分布在肾脏近曲小管的微绒毛。
分布于呼吸道, 可作定向摆动, 净化吸入气体。
二、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位于上皮细胞的近游离面处。
相邻细胞侧面的细胞膜外层,呈嵴状部分 融合;结果形成包绕在细胞顶部四周的结构, 呈桶箍状封闭细胞间隙。
紧密连接具有屏障作用,阻止大分子物质 穿过。
2.中间连接:又称粘着小带。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指状突起,其表面 为质膜,中轴胞浆有纵行的微丝。功能: 扩大细胞的代谢面积。
2.纤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细 胞表面伸出的较粗、长的突起;其 内含有微管。
具有向一定方向做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呼吸道大部分腔面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
纤毛:
LM可见。
EM中轴胞浆内
有纵行的微管。
内褶间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纵向排列的线粒 体;质膜内褶主要作用是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 积,能够增强细胞对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
质内形成的结构。
3.半桥粒:
位置:位于上皮细胞基底
面。
结构:形成桥粒的结构一
半。
功能:可将上皮细胞牢固
地固定在基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