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诗中“平陈业”指的是( )A.灭掉陈朝B.创立科举制C.统一度量衡D.开通大运河2.“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

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

”这是对安徽泗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

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开通( )A.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B.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3.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道,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B.从谏如流C.轻徭薄赋D.戒奢从简4.“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5.“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以上材料可以佐证( )A.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B.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C.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6.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7.唐代广泛流行“胡装”“胡食”“胡乐”,统治者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

这表明唐朝( )A.民族政策开明B.中央集权强化C.社会风气保守D.文学艺术多彩8.文物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下列图片呈现的文物既能证明唐朝的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陕西秘色瓷B.骑驼乐舞俑C.越窑青瓷D.邢窑白瓷9.“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最新精选初中第二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最新精选初中第二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最新精选初中第二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唐朝和靺鞨的关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承前启后,治宏贞观,政启开元B、善于用人纳谏,开创“贞观之治”C、提高妇女地位,导致“安史之乱”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广C、杨坚D、李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朝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让孟郊“春风得意”的?( )A、分封制B、世袭制C、选官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朝时为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曾十多次派遣唐使来唐朝访问的国家是( )A、朝鲜B、日本C、波斯D、印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细致、精巧)。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A、唐诗影响深远B、唐诗取材广泛C、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研究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该部分共10小题,每空1 分,共20分)1. 隋的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连接了海河、、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3.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4. 唐玄宗在位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

5. 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6.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诗人李白享有“”的美誉。

7. 唐朝高僧不远千里到达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8. 开元末年以后,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9. 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0.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

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二、选择题11.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12.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编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将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功绩属于隋文帝的是()A. 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 开创了“文景之治”D.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1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促进了经济交流B. 促成了贞观之治C. 巩固了封建统治D. 结束了分裂局面14.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以下最贴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15. “北通深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唐玄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D、微服私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注意任用贤才D、提倡节俭【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小王通过学习知道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是宋朝僧人②都在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所示《大唐西域记》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B、玄奘C、戒日王D、阿倍仲麻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一组图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山西商人组成的商帮称A.徽商B.粤商C.晋商D.浙商2.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B.都出现了盛世C.都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统一了文字的使用样式3.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据此治国理念,他采取的举措是()A.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扩大统治基础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C.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农业生产D.创立科举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4. 1771年秋天,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树园里灯火辉煌、鼓乐喧天、歌舞欢腾,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

某位皇帝在这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这一欢乐场景发生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 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作品是A.《尚书》B.《洛神赋图》C.《全唐诗》D.《红楼梦》6. 唐朝时期,每批来华留学的日本学生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二三十人。

如在开元五年,日本第九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这他是日本访华使团人数最多的一次,包括大使、副使等官员在内共计557人。

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A.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B.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C.传授佛经、加强中日文化交流D.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7. 2023年1月22日上映了由张艺谋执导的喜剧电影《满江红》,该片众星云集,雷佳音饰演的宰相秦桧在历史上曾与宋高宗合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8. 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A.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9. ”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2.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3.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是()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社会安定④物价低廉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5.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宋璟 C.狄仁杰 D.姚崇6.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洛阳、涿郡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7.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

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8.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9.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的开凿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11.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盛况,当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2.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A.B.C.D.13.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古代皇帝一般都有自己的年号。

隋文帝的年号是( )A、武德B、开皇C、贞观D、大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侧的钱币最能说明( )A、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向日本学习B、鉴真东渡对中日交流做出贡献C、古代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经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黄巢起义的原因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②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③人民赋役繁重④制定法律,减省刑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农业发展B、政治清明C、商业活跃D、经济繁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总结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

说这句话的皇帝是( )A、隋文帝B、汉高祖C、唐高祖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隋唐时,武功高强的李飞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不包括( )A、后梁B、后唐C、后周D、南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重庆中考)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2. (2019●北京石景山区二模)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若当时一位商人从江都经运河贩运商品到涿郡,他首先经过的应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3. (2018●河北唐山模拟)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了隋朝,你可能看到【 】 ①家住余杭的孙某坐船来到洛阳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③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 (2019●江苏淮安淮安区模拟)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

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关于隋炀帝落得如此下场、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实行 B 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打击C 、隋炀帝的暴政D 南力陈朝的重新崛起5. (2019●福建福州模拟)贞观初年,唐太宗想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安定,就修大殿,劳民伤财,唐太宗最后接受了张玄素的意见。

据此说明唐太宗【 】A.革新政治B.轻徭薄赋 C 完善制度 D.虚心纳谏6. (2019●山东德州中考)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B.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7. (2018●北京中考)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8. (2019●湖北孝感孝南区二模)某电影展现了繁奢雍容的唐都长安,再现了唐玄宗时华丽壮美的盛世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时期情景?这种盛世局面是如何取得的呢?
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期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
举例说明“唐太宗、武则天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人”是古时对中国人的一种称谓,见证了唐朝在世界上的盛名与辉煌。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唐朝先后出现了哪两个清明时期?
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什么人?科举制存在多少年?
科举制度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猜出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
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他是______;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们称他“诗仙”,他是______;
他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观察下列图片: 图1图2(1)图1、图2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答案】:
【解析】: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
A、品德
B、才能
C、军功
D、血缘
【答案】:
【解析】: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答案】:
【解析】:
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说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答案】:
【解析】:
杜甫的《忆昔》是一首名诗,其中有几句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下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①郡县制②行省制③“金瓶掣签”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②①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②④
【答案】:
【解析】: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答案】:
【解析】: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赠倭奴国王金印
【答案】:
【解析】: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答案】:
【解析】:
隋朝最终成国家统一是在( )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惧。献号天可汗……”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经济繁荣
B、北方各族势力小,无力与唐抗衡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赢得了拥戴
【答案】:
【解析】:
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中央正式的行政区?
元朝时加强对______(今台湾)的管辖。
【答案】:无
【解析】: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联系和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答案】:
【解析】:
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其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南北商船云集洛阳
B、少数民族聚居长安
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答案】:
【解析】:
某校七(1)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
唐朝时中外往密切,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谁?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2例)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谁?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何影响?
举出两项唐朝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成就。
为对全国实行有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怎样的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四: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无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图,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③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日本时用大量事例深情回顾了自秦汉来中日交往的历史,下列哪项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
A、鉴真东渡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二中西藏由哪一中央行政机构直接统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材料四描述了哪些历史事件?后来,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答案】:
【解析】:
“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历史人物的活动属于“友好和平交往”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答案】:
【解析】: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派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如图所示农具创制于( )
A、汉朝
B、三国时期
C、隋朝
D、唐朝
【答案】:
【解析】: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中的“吾”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