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美国教案(外出比赛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行政区划、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美国这一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等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掌握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的特点。

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美国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美国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图、相关图片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提出问题:“请大家来说说美国位于哪个半球?它的地理位置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美国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州、联邦等行政区划设置。

3.操练(10分钟)针对美国地理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美国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拓展(10分钟)讲解美国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

第一节美国一、课题: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二、课时:2课时三、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四、教材分析:(一)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2、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3、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2、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共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2、以强国经济为特征,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3、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资源观和环境观。

重点1、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难点1、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农业带的影响因素2、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五、教案方法和学习方法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学生经过接近一年的学习,初步形成了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读图、看图、分析图片的能力,能从图片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如下的教案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案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总结归纳法2.学习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六、教案过程第一课时展示图片:1、美国自由女神,2、美国居民……这些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个国家?下面我们将走入美国。

(展示图片:美国大街上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图片说明美国的人种有哪些呢?一、移民国家1、人种组成看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白种人占84%,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2、种族歧视看图9.3,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人教版_七年级下册_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_第一节 美国教案设计

人教版_七年级下册_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_第一节 美国教案设计

第一节美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意识。

德育目标通过认识美国,尊重移民国家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重视高科技的态度。

教学重点1.美国地理位置2.美国多元文化的原因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角色模拟、综合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世界政治地图、有关录像、图片等资料。

2.绘制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学生议论:东半球),对,这些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国家。

那么西半球有哪些代表性国家呢?生:美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内容。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美国生:开放、发达、先进一:自主学习:1:在填充图册P42上填注主要地理事物,例如: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太平洋、大西洋。

五大湖主要城市2:P43二:合作探究:P69探索美国国旗的变化三:精讲观察:电脑展示美国的国旗图案。

让学生看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有多少颗白色的星?(50颗)代表什么?(代表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有多少红白相间的条?(13道)代表什么?(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 点拨:是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国旗的五角星与美国的州数一致。

每当一个新的州加入美国,就在国旗上增加一颗星,至今美国国旗上已有了50颗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

那么美国的领土是怎样由原来的13个州扩展成现在的50个州的呢?激趣:美国领土构成的变化和美国国旗上的横条及星星的变化是相应而一致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的内容,这一章是区域地理中学习国家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学习国家方法的总结和应用。

教材中通过对美国突出特征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特征,了解分析国家自然条件应从哪些要素入手,并注重评价这些要素对国家农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纬度位置、地形、降水和河流湖泊)与农业专业化、机械化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中应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国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特点的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这对于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各自然要素特点的评价以及它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少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节学习中可通过图释导学、自主探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活学活用的能力。

【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课标呈现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确认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2、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评价自然条件以及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图释导学、读图描图、识图析图、比较分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分析美国自然条件,通过对比评价其自然条件的优劣;教学难点为: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理解美国农业专业化与机械化的特点和意义。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名师教案1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名师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知道美国的邻土组成、地理位置;(2)知道美国人口的分布、居民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地图了解美国领土的组成和地理位置;(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人口、种族、华人、华侨等方面的基本概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过程,即印第安人受苦受难的血泪史,使学生懂得殖民主义的罪恶;(2)通过了解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华人华侨对美国科技与文化的贡献,使学生认识美国社会的弊端和中国人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美国领土组成,自然条件。

三、教学难点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学会了几种划分地球的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20°W,160°E)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哪些?(分布在西半球最主要的大洲是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以北是北美洲,以南为南美洲。

)人们习惯上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由于通用的语言是拉丁语,因此被称为拉丁美洲。

美国、巴西等国家是美洲地区,也是西半球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让我们一起走入美洲,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西半球的自然风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先讲美国。

[板书]美国[讲述]美国人口大约有2.78亿,在世界上居于第三位。

在美国众多人口中,有许多肤色不同的人种。

[读图]P81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示意图[思考]美国都有哪些人种?人口最多的人种是什么?[讲述]美国当地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在美洲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

而今天美国居民却不是一个由人口众多的民族和若干少数民族共同组成,而是世界许多国家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

现在居住在美国的白人、黑人和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年的时间内移入美国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教案_6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教案_6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等相关内容。

2.学生能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3.学生能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二、教学重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美国人口组成特点及种族歧视问题。

三、教学难点:1.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四、新课讲解:[新课导入]同学们,地球仪上有两条重要的经线,它们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你们知道是哪两条经线吗?(学生答:160°E,20°W)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些都是属于东半球的国家。

那么西半球有哪些代表性的国家呢?(学生读图回答)西半球的国家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的认识,我们就选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一个是北美洲的美国,另一个是南美洲的巴西。

需要强调的是,北美洲和北美是有区别的,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而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拉丁语,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美国。

[新课讲解](一)、认识美国国旗及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美国国旗又叫星条旗,由七红六白共十三道宽条组成,靠旗杆一边的上角是蓝色的长方形,五十颗白色的五角星分九排横列,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正义和坚韧不拔,十三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国旗的五角星与美国合众国的州数一致,至今美国国旗上已有五十颗星,象征美国的五十个州。

自由女神像,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是法国于1876年为纪念美国内战建立,1886年10月28日铜像落成。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

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美国的地形、气候、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

通过本课时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美洲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美国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时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了解较少,需要在本课时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理解美国地理特征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运用比较法,分析美国不同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美国地理特征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难点:美国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美国地理特征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

2.比较教学法:运用比较法,分析美国不同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城市和地区,分析美国地理特征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2课时》。

2.教具:地图、图片、资料、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特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教案_6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教案_6

美国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学法指导本课我们来了解美国,重点问题是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首先,我们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然后,应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最后,展示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说明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我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一、学习目标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5、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6、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7、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二、学习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三、学习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及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读图分析、板画填图、板书补充、课堂讲解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发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美国的农业发展特点及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读图析图并填图、启发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很高心能和大家共度今天40分钟的地理课,希望大家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获。

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国旗图片,大家看一下,你认识几个呢?
说一说
中国、日本、美国。

中国、日本国旗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美国国旗我们一般也称为星条旗,是有13道红白相间的条和50颗星星组成,13道条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个州、50颗星代表现在的50个州。

美国经常与中国发生贸易来往、政治商谈,我们作为中国人就需要了解美国,而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必定有过人之处,我们需要学习它。

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走进美国。

美国(板书)
让我们来齐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我们首先要知道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美国领土=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板书)
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我们会发现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而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可见美国是一个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

美国陆地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有的同学还发现美国是位于西半球的国家,那你们还记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我们之前学习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全部或者大部分位于东半球,而由第九章开始我们会学习到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的西半球的国家。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美国本土的自然地理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时间:5分钟。

学习完成后补充板书并完成相应的填图。

(板书)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
(本土)西半球
海西临—太平洋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陆北邻---加拿大
南邻---墨西哥
纬度位置:北温带
地形:西部---- 落基山脉
中部----中央平原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河流:密西西比河
湖泊:五大湖
下面我们在美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来看看美国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板书)
为什么美国东西同时濒临海洋但是东部降水多,而西部降水少呢?
说一说
美国地势西部更高,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刚才在看图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找到了在美国的西部沿海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我们接着来看看美国的气候类型,回忆第六章学过的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找出美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板书)
学习了学习目标的第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学到了多少?
练一练
了解了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后让我们接着来了解第二个学习目标:美国的农业。

请同学们看表格,说一说美国农业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有很多第一、发达、强。

美国农业发达,中国也是农业大国,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美国农业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从自然地理的方面来找一下美国农业发展的优势。

地形、河湖、温度、降水、
接着请大家读课本77-79,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特点。

汇报交流、小结机械化、自动化(板书)
美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生产过剩、环境污染。

我国把美国农业作为一面镜子,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可持续型农业,比如: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美国农业强,中国农业也很了不起,我们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让我们为中国农业鼓掌。

那近年来我们的家乡新疆农业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新疆农业的发展。

可见我们的家乡新疆的农业也正在稳步发展,就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强盛。

完成了学习目标的第二个问题,让我们来检测一下。

练一练
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呢?能用数字来小结一下你在本节课所了解到的美国吗?
板书设计:
美国
美国领土=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一、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本土)
海西临—太平洋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陆北邻---加拿大
南邻---墨西哥
纬度位置:北温带
地形:西部---- 落基山脉
中部----中央平原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河流:密西西比河
湖泊:五大湖
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美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