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平面图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标准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 100 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 500 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 100 辆大于 50 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 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 4.0m,双行 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 4.0m,双车道约为 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6.0m 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 4.0m,舒适内径约为 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 15%(1:6.67),曲线坡道 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 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 1/2 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 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文昌停车场给排水设计CAD总平面布置图

道路停车场

停车场(库)的设计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要求 (2)出入口应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 (3)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 (4)必须综合考虑场内的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 (5)因地制宜、留有余地
:
出入口 停车场 (库) 其他设 施
停车场 (库) 的平面 组成
车辆停 放
机动车爬坡能力与速度有关, 场地道路中机动车的最大纵 坡值宜取<=8%; 机、非混行的道路上,应以 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确定道 路的最大纵坡,自行车道路 的最大纵坡以3.0%为宜。 对于平坦场地,机动车道路 的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下。
2、成雨水排泄使管 道淤塞的最小纵向坡度值——道路最小纵坡度。
2、次干道——连接场地次要出入口及各组成部分的道路 次干道与主干道相配合,是主干道的补充。一般路面不宽(7m左右),交 通量不大。
3、支路——通向场地内次要组成部分的道路 支路交通量小、路幅较窄。一般为保证场地交通的可达性及消防要求(路 面宽度不小于4.0m而设置。平时以步行及非机动车通行为主,有时限制机动 车通行。 4、引道——通向建筑物出入口,并与主干道、次干道或支路相连的道路。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引道的设置标准,一般应与建筑物的出入口宽度相适应;当 有机动车通行要求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3.5m。 5、人行道——行人通行的道路 人行道包括独立设置的只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主要指自行车)通行的步行 道,以及机动车道一侧或两侧的人行道。
中、小规模建筑场地中,道路功能相对简单,可设 一级或二级供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以及非机动车、人行专 用道等;而大规模场地内的道路可设置三级。
民用建筑场地中的居住建筑场地,其道路有专门的划分 标准,与上述不同,可以划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 路、组团级道路和宅间小路,详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规范》(GB40180—93)(2002年版)。
架空停车场说明2

开敞式架空停车场河北方村项目立体架空停车场说明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2009-6-3立体架空停车场概念一、传统式地下停车场传统式地下车库,是四面围合的封闭式空间,无自然采光与通风,采用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
缺点有:①土方量增加造价;人工照明耗电量大。
②空间感受较为封闭压抑,环境较为阴暗潮湿。
二、绿色开敞式立体架空停车场为打破传统地下车库的封闭式格局,创造了绿色开敞式立体停车场的概念,其实质是将小区原有地面标高抬高,使之高于周边市政道路标高,使原本封闭的地下车库空间,变为半地下空间,再通过利用停车场顶板及侧墙,设置局部或全部的开敞面。
结合下沉庭院与建筑之间的内天井,竖向绿化等等,创造立体开放,阳光的景观停车场。
但相对小区内的建筑单体来说,停车场仍属地下空间。
敞开式立体停车场的特点:①绿色阳光停车场,降低建筑能耗,与户外环境相融合架空式停车场改变了传统式地下车库的封闭与沉闷,利用顶板与侧墙的开敞面积,形成与停车场内部相连通的室外下沉庭院空间,将地上绿化延伸到地下停车场空间,使停车场内部也可做到移步换景的丰富空间感受。
同时也使停车场空间引入了室外自然光线,既减少人工照明所需的耗电量,又减少了传统地下车库空间的封闭与压抑感。
②地下采光大堂传统地下车库设计,是通过一个黑暗的通道将地下车库与住宅入口连接在一起,整个停车入户的过程在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完成。
而架空式地下停车场避免了此种经过黑暗的封闭空间进入地下大堂的回家模式,而把黑暗封闭的通道空间做成了开敞的开放式庭院,进而形成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地下入户大堂。
并且庭院自然形成了单元入口位置的限定,避免了业主在地下车库中漫无目的的找寻回家的路。
同时地面上场地与入户大堂之间形成的连桥,使传统上的台阶与坡道进行整合,方便老人和残疾人的通行,并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景观。
③便捷的人员疏散传统地下车库由于属全封闭空间,内部空间较为阴暗,人员疏散出口散布于车库四周,不宜识别与发现,因而不利于人员的疏散。
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区设计

车辆停驶方式示意图
• •
三、旅客下站区: 客运站一般在停车场内靠近停车场进口处结合站房设置进站车辆停靠区,一、二级客
运站还应设置下车站台,供到站旅客停靠下车。下车站台应与站房或发车站台相结合,
设置单独的出站口通向站前广场,并应与行包提取厅有紧密的联系,利于引导人流迅
速疏散出站或转车。不应允许人流在停车场内逗留,出站人流不应与进站车流形成交 叉。
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
四、停车场防火疏散
•
• • • • • • •
一旦发生火灾时,客运站中不仅需要疏散旅客,还要尽快疏散站场中的客车。一般客
车在进站前都加满油料,客运站停车场停放车辆较为密集,且客车多为大、中型车, 疏散较慢,防火、疏散设计必须严格遵照有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 口。《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还增加了以下要求:汽车疏散口应在不同方向设置, 且应直通城市道路,以保证车辆能迅速疏散。为了停车场内车辆能整齐存放,避免混 乱,停车场内车辆宜分组布置,每组不超过50辆,且组间应保持不小于6m的防火间距。 停车场宜设置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消防器材间。
(1)地面停车场:这是我国客运站停车场大多采用的方式,这种停车场设计布局简洁, 建造周期短,但是停车场面积大,一般约占整个站场的70%—80%,有的比例甚至达 到85%—90%。当前城市用地极为紧张,停车场占地如此之大,为节约建站投资,寻 求其它停车方式,从而降低投资造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多层停车库和地下停车库:汽车客运站可以考虑设计多层停车库和地下停车库, 由于停放的车辆都是大型客车,一般柱网不应小于12米,如车长达12米时,柱网不应 小于15米。导致这种停车方式交通通道面积较大,再加上柱大梁大,车库基建投资较 大。但是地下停车库可以在地面空间相当狭窄的条件下提供大量的停车位,既占地少、 车位多,又可将广场地面恢复后成为城市绿地等,改善城市环境。本溪客运站采用的 就是地下停车场的方式,大大节约了地面的用地。 (3)站场分设:站场分设指的是停车场与客运站房不在一处设置,主要是由于城市用 地紧张,没有足够的用地提供大量的停车面积所设置的方式。客运站内除有效发车位 之外,一般至少应设相当于该站总有效发车位停车面积的停车场面积,供调度灵活调 用车辆。停车场与客运站房之间的交通应便捷,站场之间应能采用现代通讯手段,满 足随时从停车场调车进站的要求。 本书仅讲述地面停车方式停车场的设计方法。
停车场案例 屋顶利用-20140702

<>
停车场 –美国Santa Monica 市政中心停车场 全世界第一个经过LEED环保认证的停车场,它使用太阳能光电板作为停车场主要电力来 源,空调部分则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建筑物本身所也大多采用回收资源或是其他对环境 影响度较低的材质
<>
停车场 –日本停车场 2007年,日本建筑师土田拓挑战了一项住 “海萤”车库被设计成一艘游艇的形状,并 宅设计,不仅要包括一个能容量9辆车的车 库,而且能够将库中的汽车移动到客厅观赏, 且集多种便利设施于一身——商店,咖啡馆 以及公共艺术区 所有这一切需要约186平方米的格局
<>
29
屋顶利用- 屋顶花园
屋顶利用- 屋顶花园
屋顶利用- 屋顶商业
北京银泰中心顶楼xiu酒吧
上海外滩悦榕庄
屋顶利用- 屋顶商业
纽约230Fifth
纽约230Fifth
纽约230Fifth
屋顶利用- 屋顶娱乐
屋顶利用- 屋顶商业
屋顶利用- 屋顶商业
屋顶利用- 儿童商业
露天餐厅
露天餐厅- 北京帝景欧陆风情街
<>
屋顶花园所有植物由30名专职园丁全年照料,盛开的花朵稍有败落就会被清理干净,以便更多的花苞得以正常生长,所以说看似 自然野趣的植物群落可不是自然放任生长的,设计只是第一步,维护管理更加重要。
空中连廊- 杭州钱江新城空中连廊系统
<>
8个小空中连廊系统,共21条连廊
空中连廊- 北京当代MOMA
<>
北京当代MOMA
空中连廊- 北京当代MOMA
<>
北京当代MOMA
空中连廊- 北京当代MOMA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 设计必备停车场的组成部分出入口行车通道停车位绿化隔离带附属设施:休息室、管理室、修车场、加油站。
详解01出入口位置一、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二、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三、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四、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02出入口数量停车泊位数越多,出入车辆就越多,出入口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一、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二、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三、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四、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五、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m。
六、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03出入口宽度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用9-10m。
04通道及转弯半径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一、一侧通道一侧停车二、中间通道两侧停车三、两侧通道中间停车四、环形通道四周停车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05通道坡度一、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二、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三、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06车辆类型及车身基本尺寸07停车场平面布置▲平行式停车▲垂直式停车▲斜列式停车08残疾人车位布置一、办公、科研、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和园林建筑的停车位应设无障碍设计。
二、距离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三、停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位置,使乘轮椅者能直接进入人行道到达建筑入口。
停车 总平面

(十二)停车车位1.距建筑入口及车库入口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2.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3.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车位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l m的轮椅坡道。
5,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标志牌。
(一)机动车停车场(库)的设计露天停车场分小客车场、城市公交车场及货车场三类。
如遇场地紧张,建开敞多层停车构筑物,也称停车场。
停车于地上或地下,凡在建筑内均称为车库。
1.停车场停车数量指标(见表1-10)公共建筑附近停车场车位指标表1-10类别单位停车位数车位数旅馆每间客房0.08-0.2办公楼每100m2 0.25-0.4商业点每100m2 1.3-0.4体育馆每100座位 1.0-2.5影剧院每100座位0.8-3.0展览馆每100m2 0.2医院每100m2 0.2游览点每100m2 0.05-0.12火车站每100旅客 2.0码头每100旅客 2.0饮食店每100m2 1.7住宅高级住宅每户0.52,停车场用地面积计算根据车型具体尺寸确定。
一般小型车公共停车场按每辆25~30m2计,一般小型车库按每辆30-40 m2计。
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如下表:项目类型各类车型外廓尺寸(m) 车辆换算倍数总长总宽总高微型汽车3.2 1.6 1.8 0.7小型汽车5 2 2.2 1中型汽车8.7 2.5 4 2大型汽车12 2.5 4 2.5铰接车18 2.5 4 3.53.停车场出入口的设计50辆以上的公共停车场为2个出口;500辆以上为3个出口;出口之间大于15m。
地下停车库100辆以上为2个出口;多层汽车库小于100辆,可设一双车道出入口。
停车场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